新亭有高会,行子得良时。日动映江幕,风鸣排槛旗。 绝荤终不改,劝酒欲无词。已堕岘山泪,因题零雨诗。
457 0 0
杜甫
水树子云家,峰瀛宛不赊。芥浮舟是叶,莲发岫为花。 酌蚁开春瓮,观鱼凭海查。游苏多石友,题赠满瑶华。
334 0 0
中华文学
野居何处是,轩外一横塘。座纳薰风细,帘垂白日长。 面山如对画,临水坐流觞。更爱闲花木,欣欣得向阳。
291 0 0
戴叔伦
真汞与真铅。产在先天与后天。大要知时勤采取,玄玄。得穴何愁不作山。 进火要精专。审究前弦与后弦。屯卦抽添蒙卦止,难传。毫发差殊不结丹。
339 0 0
青嶂青溪直复斜,白鸡白犬到人家。 仙人住在最高处,向晚春泉流白花。
331 0 0
顾况
山中砖塔闭,松下影堂新。恨不生前识,今朝礼画身。
319 0 0
王建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324 0 0
贾岛
石门迥接苍梧野,愁色阴深二妃寡。广殿崔嵬万壑间, 长廓诘曲千岩下。静听林飞念佛鸟,细看壁画驮经马。 暖日斜明螮蝀梁,湿烟散幂鸳鸯瓦。北方部落檀香塑, 西国文书贝叶写。坏栏迸竹醉好题,窄路垂藤困堪把。 沈裴笔力斗雄壮,宋杜词源两风雅。他方居士来施斋, 彼岸上人投结夏。悲我未离扰扰徒,劝我休学悠悠者。 何时得与刘遗民,同入东林远公社。
460 0 0
韦蟾
蔌蔌落红都尽,依然见此清姝。水沈为骨玉为肤。留得春光少住。 鸳帐巧藏翠幔,燕钗斜亸纤枝。休将往事更寻思。且为浓香一醉。
342 0 0
王炎
风吹榆钱落如雨,绕林绕屋来不住。 知尔不堪还酒家,漫教夷甫无行处。
347 0 0
施肩吾
渭北春已老,河西人未归。边城细草出,客馆梨花飞。 别后乡梦数,昨来家信稀。凉州三月半,犹未脱寒衣。
296 0 0
岑参
柳条花颣恼青春。更那堪、飞絮纷纷。一曲细清脆、倚朱唇。斟绿酒、掩红巾。 追往事,惜芳唇。暂时间、留住行云。端的自家心下、眼中人。到处里、觉尖新。
362 0 0
晏殊
楼中别曲催离酌,灯下红裙间绿袍。缥缈楚风罗绮薄, 铮鏦越调管弦高。寒流带月澄如镜,夕吹和霜利似刀。 尊酒未空欢未尽,舞腰歌袖莫辞劳。
360 0 0
白居易
第二部第一章译者附记〔2〕 果戈理(N.Gogol)的《死魂灵》第一部,中国已有译本,这里无需多说了。其实,只要第一部也就足够,以后的两部——《炼狱》和《天堂》〔3〕已不是作者的力量所能达到了。 果然,第二部完成后,他竟连自己也不相信了自己,在临终前烧掉,世上就只剩了残存的五章,描写出来的人物,积极者偏远逊于没落者:在讽刺作家果戈理,真是无可奈何的事。 现在所用的底本,仍是德人OttoBuek译编的全部;第一章开首之处,借田退德尼科夫〔4〕的童年景况叙述着作者所理想的教育法,那反对教师无端使劲,像填鸭似的来硬塞学生,固然并不错,但对于环境,不想改革,只求适应,却和十多年前,中国有一些教育家,主张学校应该教授看假洋〔5〕,写呈文,做挽对春联之类的意见,不相上下的。 ※ ※ ※ 〔1〕《死魂灵》长篇小说,俄国作家果戈理著,一八四二年出版。鲁迅参考日译本自德译本转译。第一部在翻译时即陆续分期刊登于上海生活书店发行的《世界文库》第一至第六册(一九三五年五月至十月)。一九三五年十一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列为《译文丛书》之一。第二部原稿为作者自行焚毁,仅存前五章残稿。 鲁迅于一九三六年二月起开始翻译,第一、二两章发表于《译文》月刊新一卷第一期至第三期(一九三六年三月至五月);第三章发表于新二卷第二期(一九三六年十月),未完。一九三八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又将第二部残稿三章合入第一部,出版增订本。 果戈理(H.B.MTbTUE,1809—1952),生于乌克兰地主家庭,曾任小公务员。作品多暴露沙皇制度的腐朽,尚著有喜剧《钦差大臣》等。 〔2〕本篇连同《死魂灵》第二部第一章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六年三月《译文》月刊新一卷第一期,后印入一九三八年版《死魂灵》增订本。 〔3〕《炼狱》和《天堂》意大利诗人但丁所作长诗《神曲》的第二、三部。《神曲》全诗分三部分,以梦幻故事形式和隐喻象征手法描写作者游历地狱、炼狱(又译“净界”)、天堂的情景。 〔4〕田退德尼科夫《死魂灵》第二部中的人物,是个地主。 〔5〕看假洋辨别银圆的真伪。 第二部第二章译者附记〔1〕 《死魂灵》第二部的写作,开始于一八四○年,然而并没有完成,初稿只有一章,就是现在的末一章。后二年,果戈理又在草稿上从新改定,誊成清本。这本子后来似残存了四章,就是现在的第一至第四章;而其间又有残缺和未完之处。 其实,这一部书,单是第一部就已经足够的,果戈理的运命所限,就在讽刺他本身所属的一流人物。所以他描写没落人物,依然栩栩如生,一到创造他之所谓好人,就没有生气。例如这第二章,将军贝德理锡且夫〔2〕是丑角,所以和乞乞科夫相遇,还是活跃纸上,笔力不让第一部;而乌理尼加是作者理想上的好女子,他使尽力气,要写得她动人,却反而并不活动,也不像真实,甚至过于矫揉造作,比起先前所写的两位漂亮太太〔3〕来,真是差得太远了。 ※ ※ ※ 〔1〕本篇连同《死魂灵》第二部第二章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六年五月《译文》月刊新一卷第三期,后印入一九三八年版《死魂灵》增订本。 〔2〕贝德理锡且夫《死魂灵》第二部中的人物,沙皇军队的退休的将军,贵族。下文的乌理尼加,是他的独生女。 〔3〕两位漂亮太太《死魂灵》第一部中的两位太太:一名“通体漂亮太太”;又一名“也还漂亮太太”。 #p#副标题#e#
315 0 0
鲁迅
城上著裴亭,亭下临湘水。泼黛揉蓝画不成,暝色仍含紫。 忙里不知春,却问今余几。相与偷将半日闲,共把尘襟洗。
558 0 0
郭应祥
南纪巫庐瘴不绝,太古以来无尺雪。蛮夷长老怨苦寒, 昆仑天关冻应折。玄猿口噤不能啸,白鹄翅垂眼流血。 安得春泥补地裂。 晚来江门失大木,猛风中夜吹白屋。天兵斩断青海戎, 杀气南行动地轴,不尔苦寒何太酷。巴东之峡生凌澌, 彼苍回轩人得知。
343 0 0
自从日本占领了辽吉两省以来,出版界就发生了一种新气象:许多期刊里,都登载了研究日本的论文,好几家书铺子,还要出日本研究的小本子。此外,据广告说,什么亡国史是瞬息卖完了好几版了。 怎么会突然生出这许多研究日本的专家来的?看罢,除了《申报》《自由谈》〔2〕上的什么“日本应称为贼邦”,“日本古名倭奴”,“闻之友人,日本乃施行征兵之制”一流的低能的谈论以外,凡较有内容的,那一篇不和从上海的日本书店买来的日本书没有关系的?这不是中国人的日本研究,是日本人的日本研究,是中国人大偷其日本人的研究日本的文章了。倘使日本人不做关于他本国,关于满蒙的书,我们中国的出版界便没有这般热闹。 在这排日声中,我敢坚决的向中国的青年进一个忠告,就是:日本人是很有值得我们效法之处的。譬如关于他的本国和东三省,他们平时就有很多的书,——但目下投机印出的书,却应除外,——关于外国的,那自然更不消说。我们自己有什么?除了墨子为飞机鼻祖〔3〕,中国是四千年的古国这些没出息的梦话而外,所有的是什么呢? 我们当然要研究日本,但也要研究别国,免得西藏失掉了再来研究英吉利(照前例,那时就改称“英夷”),云南危急了再来研究法兰西。也可以注意些现在好像和我们毫无关系的德,奥,匈,比……尤其是应该研究自己:我们的政治怎样,经济怎样,文化怎样,社会怎样,经了连年的内战和“正法”,究竟可还有四万万人了? 我们也无须再看什么亡国史了。因为这样的书,至多只能教给你一做亡国奴,就比现在的苦还要苦;他日情随事迁,很可以自幸还胜于连表面上也已经亡国的人民,依然高高兴兴,再等着灭亡的更加逼近。这是“亡国史”第一页之前的页数,“亡国史”作者所不肯明写出来的。 我们应该看现代的兴国史,现代的新国的历史,这里面所指示的是战叫,是活路,不是亡国奴的悲叹和号*G!EE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三十日《文艺新闻》第三十八号,署名乐贲。 〔2〕《自由谈》上海《申报》副刊之一,始办于一九一一年八月,原由王蕴章、周瘦鹃等先后主编,多刊载鸳鸯蝴蝶派的作品。一九三二年十二月黎烈文接编后,一度革新内容,常刊载进步作家写的杂文、短评。下文所说“日本应称为贼邦”,见该刊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七日“抗日之声”栏所载寄萍的文章;“日本古名倭奴”,见该刊同年十月十三日所载瘦曼《反日声中之小常识》;关于日本施行征兵制,见该刊同年十一月十八日所载郑逸梅《纪客谈倭国之军人》。〔3〕墨子为飞机鼻祖《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飞)一日而败。”墨子为飞机鼻祖之说,当由此附会而来。 #p#副标题#e#
297 0 0
名与牡丹联谱,南珍独比江瑶。闽山入贡冠前朝。露叶风枝袅袅。 香玉满苞仙液,绉红圆戚鲛绡。华清宫殿蜀山遥。一骑红尘失笑。
310 0 0
康与之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340 0 0
李白
玉磬含香,金炉既馥。风驭泠泠,云坛肃肃。 杳归大象,霈流嘉福。俾宁万邦,无思不服。
300 0 0
佚名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