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秋风起,关山断别情。泪随黄叶下,愁向绿樽生。 野路归骖转,河洲宿鸟惊。宾游宽旅宴,王事促严程。
428 0 0
刘希夷
溪花入夏渐稀疏,雨气如秋麦熟初。 终日苦吟人不会,海边兄弟久无书。 读彻残书弄水回,暮天何处笛声哀。 花前独立无人会,依旧去年双燕来。
462 0 0
赵嘏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480 0 0
佚名
东西望朔漠,姑射独崔嵬。一片两片云,终南太华来。根绕黄河曲,影落清渭隈。深涧饮渴虹,邃河生秋雷。古径穷难尽。晴岚拨不开。海鸥飞上迟,边风劲触回。傲隐非他古,依灵有奇才。曾生心若何,猿声终夜哀。
411 0 0
中华文学
赤府从军美,儒衣结束轻。凉飙下山寺,晓浪满关城。 闲坐饶诗景,高眠长道情。将军不战术,计日立功名。
515 0 0
姚合
【越调·天净沙】 春 春山暖日和风, 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1]
455 0 0
白朴
落红满地暮春天,另一番蜂愁蝶怨。愁切切,恨绵绵。待要团圆,除非梦中见。 【驻马听】小小亭轩,燕子来时帘未卷。深庭小院,杜鹃啼处月空圆。金钗拨尽玉炉烟,香尘渍满琵琶面。谁共言?何时枕匾黄金钏? 【乔牌儿】日高犹自眠,病体尚嫌倦。细将往事思量遍,越无心整翠钿。 【落梅风】鸾钗断,凤髻偏,腻残妆泪痕满面。隔纱窗消声儿唤玉莲,那人儿敢有些爻变。 【离亭宴煞】桃腮湿胭脂浅,榴裙摺皱香罗软,这相思教人怎遣?分开翡翠巢,掂损螳螂玉,空锁鸳鸯殿。十分人怎禁两叶眉难展?有愁烦万千。羞栽并蒂莲,懒整合欢带,怕见双飞燕。情书附锦鳞,佳音凭黄犬,何处也风流少年?我将魂魄梦中寻,只恐怕阳台路儿远。
373 0 0
1.本刊揭载关于文艺的著作,翻译,以及绍介,著译者各视自己的意趣及能力著译,以供同好者的阅览。 2.本刊的翻译及绍介,或为现代的婴儿,或为婴儿所从出的母亲,但也许竟是更先的祖母,并不一定新颖。3.本刊月出一本,约一百五十页,间有图画,时亦增刊,倘无意外障碍,定于每月中旬出版。 4.本刊亦选登来稿,凡有出自心裁,非奉命执笔,如明清八股者,极望惠寄,稿由北新书局收转。 5.本刊每本实价二角八分,增刊随时另定。在十一月以前豫定者,半卷五本一元二角半,一卷十本二元四角,增刊不加价,邮费在内。国外每半卷加邮费四角。 〔1〕本篇最初刊载于一九二八年六月二十日《奔流》第一卷第一期。 《奔流》,参看本卷第193页注〔1〕。
372 0 0
鲁迅
衫袖拂青冥,推鞍上翠屏。尘埃辞马尾,城阙入窗棂。 云领浮名去,钟撞大梦醒。茫茫山下事,满眼送流萍。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余城以复齐。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对曰:‘夫齐,霸国之余教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赵若许约,楚、赵、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顺于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440 0 0
天朴非外假,至人常晏如。心期邈霄汉,词律响琼琚。 举酒常叹息,无人达子虚。夜光失隋掌,骥騄伏盐车。 考室晋山下,归田秦岁初。寒云随路合,落照下城馀。 千里还同术,无劳怨索居。
387 0 0
钱起
白玉花骢金络脑。十里华灯相照。帘映春窈窕。雾香残腻桃花笑。 一串歌珠云外袅。饮罢玉楼寒悄。归去城南道。柳梢猎猎东风晓。
377 0 0
吕渭老
屋上青山列晚云。水边红袂映斜曛。柳阴荷气簟湘纹。 酒以歌长谁乐事,诗成杯滟我离群。香消凉意有南薰。
347 0 0
韩淲
野兴引才子,独行幽径迟。云留下山处,鸟静出溪时。 拙宦不忘隐,归休常在兹。知音倘相访,炊黍扫茅茨。
362 0 0
明月照多景,一话九经年。故人何在,依约蜀道倚青天。豪气如今谁在。剩对岷峨山水。落纸起云烟。应有阳台女,来寿隐中仙。 相如赋,王褒颂,子云玄。兰台麟阁,早晚飞诏下甘泉。梦绕神州归路。却趁鸡鸣起舞。余事勒燕然。白首待君老,同泛五湖船。
363 0 0
韩元吉
大夫击东胡,胡尘不敢起。胡人山下哭,胡马海边死。部曲尽公侯,舆台亦朱紫。当时有勋业,末路遭谗毁。转旆燕赵间,剖符括苍里。弟兄莫相见,亲族远枌梓。不改青云心,仍招布衣士。平生怀感激,本欲候知己。去矣难重陈,飘然自兹始。游梁且未遇,适越今何以。乡山西北愁,竹箭东南美。峥嵘缙云外,苍莽几千里。旅雁悲啾啾,朝昏孰云已。登临多瘴疠,动息在风水。虽有贤主人,终为客行子。我携一尊酒,满酌聊劝尔。劝尔惟一言,家声勿沦滓。
336 0 0
高适
簇簇互相遮,闲看实可嗟。藉多虽是叶,栽盛不如花。 春绿暗连麦,秋干暮立鸦。旧乡曾种得,经乱属谁家。
472 0 0
孙鲂
潇洒藏修处,琴书与画图。白丁门外远,俗子眼前无。 楚楚临轩竹,青青映水蒲。道人能爱静,诸事近清枯。 尽日衡门闭,苍苔一径新。客心非厌静,悟道不忧贫。 白屋悬尘榻,清樽忆故人。近来疏懒甚,诗债后吟身。 闲客幽栖处,潇然一草庐。路通元亮宅,门对子云居。 按剑心犹壮,琴书乐有馀。黄金都散尽,收得邺侯书。 寂寥荒馆下,投老欲何为。草色凝陈榻,书声出董帷。 闲云长作伴,归鹤独相随。才薄知无用,安贫不自危。
588 0 0
牟融
叹惜高生老,新诗日又多。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 主将收才子,崆峒足凯歌。闻君已朱绂,且得慰蹉跎。
343 0 0
杜甫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 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
424 0 0
白居易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