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毛韩经学。振祖风,挺挺凌烟勋业。文章世为甲。果妙龄秀发,荐膺衡鹗。名登雁塔。访梅仙,种河阳桃李,从兹两绾铜符,多少吏民欢洽。 庆惬。归来整顿,松竹笑傲,武夷溪壑。韶光恰匝。清明过了旬浃。喜当初度日。称觞春酒,一饮红生双颊。愿儿孙,世袭簪缨,代常不乏。
303 0 0
中华文学
香销云凝旧僧家,僧刹残灯壁半斜。 日暮松烟空漠漠,秋风吹破妙莲华。
593 0 0
许浑
生理无不尽,念君在中年。游道虽未深,举世莫能贤。 筮仕苦贫贱,为客少田园。膏腴不可求,乃在许西偏。 四邻尽桑柘,咫尺开墙垣。内艰未及虞,形影随化迁。 茅茨俯苫盖,双殡两楹间。时闻孤女号,迥出陌与阡。 慈乌乱飞鸣,猛兽亦以跧.故人王夫子,静念无生篇。 哀乐久已绝,闻之将泫然。太阳蔽空虚,雨雪浮苍山。 迢递亲灵榇,顾予悲绝弦。处顺与安时,及此乃空言。
347 0 0
储光羲
江南酒,何处味偏浓。醉卧春风深巷里,晓寻香旆小桥东。竹叶满金钟。檀板醉,人面粉生红。青杏黄梅朱阁上,鲥鱼苦笋玉盘中。酩酊任愁攻。
381 0 0
王琪
芳园知夕燕,西郊已独还。谁言不同赏,俱是醉花间。
346 0 0
韦应物
薄俗何心议感恩,谄容卑迹赖君门。 春申还道三千客,寂寞无人杀李园。
427 0 0
张祜
长安雪夜见归鸿,紫禁朝天拜舞同。曙色渐分双阙下, 漏声遥在百花中。炉烟乍起开仙仗,玉佩才成引上公。 共荷发生同雨露,不应黄叶久随风。
363 0 0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329 0 0
杜甫
苕水滩行浅,潜州路渐深。参差远岫色,迢递野人心。 冻涧冰难释,秋山日易阴。不知天目下,何处是云林。
374 0 0
居山四望阻,风云竟朝夕。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兰庭动幽气,竹室生虚白。落花入户飞,细草当阶积。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日落山之幽,临风望羽客。 岩壑澄清景,景清岩壑深。白云飞暮色,绿水激清音。涧户散余彩,山窗凝宿阴。花草共萦映,树石相陵临。独坐对陈榻,无客有鸣琴。寂寂幽山里,谁知无闷心。
305 0 0
闻道不嫌晚,悟了莫悠悠。过时不炼,今生乌兔恐难留。些子乾坤简易,不问在朝居市,达者尽堪修。火候无斤两,大药本非遥。 守旁门,囚冷屋,望升超。迷迷相授,生死不相饶。未识先天一气,孰辨五行生克,不向眼前求。试道工夫易,福薄又难消。
322 0 0
云影蔽遥空,无端淡复浓。两旬绵密雨,二月似深冬。 诗酒从教数,帘帏一任重。孰知春有地,微露小桃红。
391 0 0
殷尧藩
今岁月和桂,不肯作中秋。一年惟此佳节,底事白教休。我已侵寻七秩,况复轮囷万感,合恨更分愁。先自无聊赖,雨意得能稠。 天柱峰,知何处,老难游。痴云如妒,不知弦管可吹不。安得风姨扫荡,推出团圆月姊,便遣柱香浮。世事十常九,不使展眉头。
470 0 0
吴潜
吴乡岁贡足嘉宾,后进之中见此人。 别业更临洙泗上,拟将书卷对残春。
328 0 0
张继
乡里为儒者,唯君见我心。诗书常共读,雨雪亦相寻。 贫贱志气在,子孙交契深。古人犹晚达,况未鬓霜侵。
364 0 0
杜荀鹤
尝闻灼灼丽于花,云髻盘时未破瓜。桃脸曼长横绿水, 玉肌香腻透红纱。多情不住神仙界,薄命曾嫌富贵家。 流落锦江无处问,断魂飞作碧天霞。
405 0 0
韦庄
四远天垂野。向晚景,雕鞍卸。吴蓝滴草,塞绵藏柳,风物堪画。对雨收雾霁初晴也。正陌上、烟光洒。听黄鹂、啼红树,短长音□如写。 怀抱几多愁,年时趁、欢会幽雅。尽日足相思,奈春昼难夜。念征尘、满堆襟袖,那堪更、独游花阴下。一别鬓毛减,镜中霜满把。
自从别君来,远出遭巧谮。 ——韩愈 斑斑落春泪,浩浩浮秋浸。 ——孟郊 毛奇睹象犀,羽怪见鵩鸩。 ——韩愈 朝行多危栈,夜卧饶惊枕。 ——孟郊 生荣今分逾,死弃昔情任。 ——韩愈 鹓行参绮陌,鸡唱闻清禁。 ——孟郊 山晴指高标,槐密骛长荫。 ——韩愈 直辞一以荐,巧舌千皆fE. ——孟郊 匡鼎惟说诗,桓谭不读谶。 ——韩愈 逸韵何嘈嗷,高名俟沽赁。 ——孟郊 纷葩欢屡填,旷朗忧早渗。 ——韩愈 为君开酒肠,颠倒舞相饮。 ——孟郊 曦光霁曙物,景曜铄宵祲。 ——韩愈 儒门虽大启,奸首不敢闯。义泉虽至近,盗索不敢沁。 ——孟郊 清琴试一挥,白鹤叫相喑。欲知心同乐,双茧抽作纴。 ——孟郊
523 0 0
韩愈
粗略的一想,谚语固然好像一时代一国民的意思的结晶,但其实,却不过是一部分的人们的意思。现在就以“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来做例子罢,这乃是被压迫者们的格言,教人要奉公,纳税,输捐,安分,不可怠慢,不可不平,尤其是不要管闲事;而压迫者是不算在内的。 专制者的反面就是奴才,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即奴性十足。孙皓是特等的暴君,但降晋之后,简直像一个帮闲;〔2〕宋徽宗在位时,不可一世,而被掳后偏会含垢忍辱。〔3〕做主子时以一切别人为奴才,则有了主子,一定以奴才自命:这是天经地义,无可动摇的。 所以被压制时,信奉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格言的人物,一旦得势,足以凌人的时候,他的行为就截然不同,变为“各人不扫门前雪,却管他家瓦上霜”了。 二十年来,我们常常看见:武将原是练兵打仗的,且不问他这兵是用以安内或攘外,总之他的“门前雪”是治军,然而他偏来干涉教育,主持道德;教育家原是办学的,无论他成绩如何,总之他的“门前雪”是学务,然而他偏去膜拜“活佛”,绍介国医。小百姓随军充案,童子军沿门募款。头儿胡行于上,蚁民乱碰于下,结果是各人的门前都不成样,各家的瓦上也一团糟。 女人露出了臂膊和小腿,好像竟打动了贤人们的心,我记得曾有许多人絮絮叨叨,主张禁止过,后来也确有明文禁止了。〔4〕不料到得今年,却又“衣服蔽体已足,何必前拖后曳,消耗布匹,……顾念时艰,后患何堪设想”起来,四川的营山县长于是就令公安局派队一一剪掉行人的长衣的下截。〔5〕长衣原是累赘的东西,但以为不穿长衣,或剪去下截,即于“时艰”有补,却是一种特别的经济学。《汉书》上有一句云,“口含天宪”〔6〕,此之谓也。 某一种人,一定只有这某一种人的思想和眼光,不能越出他本阶级之外。说起来,好像又在提倡什么犯讳的阶级了,然而事实是如此的。谣谚并非全国民的意思,就为了这缘故。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谎,小百姓信以为真,也就渐渐的成了谚语,流行开来。其实是“秀才虽出门,不知天下事”的。秀才只有秀才头脑和秀才眼睛,对于天下事,那里看得分明,想得清楚。清末,因为想“维新”,常派些“人才”出洋去考察,我们现在看看他们的笔记罢,他们最以为奇的是什么馆里的蜡人能够和活人对面下棋〔7〕。声海圣人康有为,佼佼者也,他周游十一国,一直到得巴尔干,这才悟出外国之所以常有“弑君”之故来了,曰:因为宫墙太矮的缘故。〔8〕六月十三日。 BB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七月十五日《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署名洛文。 〔2〕孙皓(242—283)三国时吴国最后的皇帝。据《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他在位时,“粗暴骄盈”,常无故杀戮臣子和宫人;降晋之后,被封为归命侯,甘受戏弄。《世说新语·排调》载:有一次,“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皓正饮酒,因举觞对帝而言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 〔3〕宋徽宗(1082—1185)即赵佶,北宋皇帝。在位时,横暴凶残,骄奢淫侈;靖康二年(1127)为金兵所俘,被封为“昏德公”,宫眷被“没为宫婢”。他虽备受侮辱,却还不断向“金主”称臣,“具表称谢”(见《靖康稗史·呻吟语》)。 〔4〕一九三三年五月,广西民政厅曾公布法令,凡女子服装袖不过肘,裙不过膝者,均在取缔之列。 〔5〕当时四川军阀杨森提倡“短衣运动”,他管辖下的营山县县长罗象翥曾发布《禁穿长衫令》。这里所引即见于该项令文,令文中还说:“着自四月十六日起,由公安局派队,随带剪刀,于城厢内外梭巡,遇有玩视禁令,仍着长服者,立即执行剪衣,勿稍瞻徇,倘敢有抗拒者,立即带县罚究,决不姑宽。” 〔6〕“口含天宪”语见《后汉书·朱穆传》:“当今中官近习,窃持国柄,手握王爵,口含天宪,运尝则使饿隶富于季孙,呼*q则伊、颜化为桀、跖。“据清代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天宪,王法也,谓刑戮出于其口也。” 〔7〕关于蜡人和活人下棋的事,见清朝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礼部尚书戴鸿慈的《出使九国日记》(一九○六年北京和第一书局出版)。该书“丙午(1906)正月二十一日”记有参观巴黎蜡人院的情况:“午后往观蜡人院,院中蜡人甚多,或坐或立,神志如生。最妙者:一蜡像前置棋枰,能与人对弈。如对手欺之,故下一子不如式,则像即停子不下,若不豫状。其仍不改,即以手将棋子扫之。巧妙至此,诚可叹也!” 〔8〕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清末维新运动领袖。后来组织保皇会,反对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一九○四年至一九○八年,他周游意大利、瑞士、奥地利、匈牙利、德意志、法兰西、丹麦、瑞典、比利时、荷兰、英吉利等十一国。这里所说的事,见他的《欧东阿连五国#p#副标题#e#
鲁迅
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访戴归来,寻梅懒去,独钓无聊。一个饮羊羔红炉暖阁,一个冻骑驴野店溪桥,你自评跋,那个清高,那个粗豪?
361 0 0
薛昂夫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