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梦求良弼,生申属圣明。青云县器业,白日贯忠贞。 霭霭随春动,忻忻共物荣。静宜浮竞息,坐觉好风生。 万国闻应跃,千门望尽倾。瑞含杨柳色,气变管弦声。 百辟寻知度,三阶正有程。鲁儒规蕴藉,周诰美和平。 碧水遗幽抱,朱丝寄远情。风流秦印绶,仪表汉公卿。 忠谠期登用,回邪自震惊。云开长剑倚,路绝一峰横。 九野方无事,沧溟本不争。国将身共计,心与众为城。 早晚中条下,红尘一顾清。南潭容伴鹤,西笑忽迁莺。 折树恩难报,怀仁命甚轻。二年犹困辱,百口望经营。 未在英侯选,空劳短羽征。知音初相国,从此免长鸣。
542 0 0
李洞
洞元室者,盖因岩作室,即理谈玄,室返自然,元斯洞矣。 及邪者居之,则假容窃次,妄作虚诞,竟以盗言。词曰: 岚气肃兮岩翠冥,空阴虚兮户芳迎。披蕙帐兮促萝筵, 谈空空兮核元元。蕙帐萝筵兮洞元室,秘而幽兮真可吉。 返自然兮道可冥,泽妙思兮草玄经,结幽门兮在黄庭。
453 0 0
中华文学
汉郡接胡庭,幽并对烽垒。旌旗按部曲,文武惟卿士。 薛公善筹画,李相威边鄙。中冀分两河,长城各万里。 藉马黄花塞,蒐兵白狼水。胜敌在安人,为君汗青史。
408 0 0
张说
不惜白日短,乍容清夜长。坐闻风露滴,吟觉骨毛凉。 兴寝无诸病,空闲有一床。天明振衣起,苔砌落花香。
456 0 0
齐己
玉阙朝回,沙堤烟晓,碧幢光动军容。虎符熊轼,行指七闽中。假道吾乡我里,挥金事、思蹑前踪。倾怀处,萤窗雪案,犹说昔年同。 相看,俱老大,襟期道义,不为王公。念儿时聚戏,念已成翁。取借玉壶美酒,还为寿、金盏翻红。仍频祝,中书二纪,寰海振淳风。
363 0 0
耳边要静不得静,心里欲闲终未闲。自是宿缘应有累, 可能时事更相关。鱼惭张翰辞东府,鹤怨周颙负北山。 看却金庭芝朮老,又驱车入七人班。
447 0 0
罗隐
我有时候想到,忠厚老实的读者或研究者,遇见有两种人的文意,他是会吃冤枉苦头的。一种,是古里古怪的诗和尼采式的短句,以及几年前的所谓未来派的作品。这些大概是用怪字面,生句子,没意思的硬连起来的,还加上好几行很长的点线。作者本来就是乱写,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意思。但认真的读者却以为里面有着深意,用心的来研究它,结果是到底莫名其妙,只好怪自己浅薄。假如你去请教作者本人罢,他一定不加解释,只是鄙夷的对你笑一笑。这笑,也就愈见其深。 还有一种,是作者原不过“寻开心”,说的时候本来不当真,说过也就忘记了。当然和先前的主张会冲突,当然在同一篇文章里自己也会冲突。但是你应该知道作者原以为作文和吃饭不同,不必认真的。你若认真的看,只能怪自己傻。最近的例子就是悍膂先生的研究语堂先生为什么会称赞《野叟曝言》〔2〕。不错,这一部书是道学先生的悖慢淫毒心理的结晶,和“性灵”缘分浅得很,引了例子比较起来,当然会显出这称赞的出人意外。但其实,恐怕语堂先生之憎“方巾气”,谈“性灵”,讲“潇洒”〔3〕,也不过对老实人“寻开心”而已,何尝真知道“方巾气”之类是怎么一回事;也许简直连他所称赞的《野叟曝言》也并没有怎么看。所以用本书和他那别的主张来比较研究,是永久不会懂的。自然,两面非常不同,这很清楚,但怎么竟至于称赞起来了呢,也还是一个“不可解”。我的意思是以为有些事情万不要想得太深,想得太忠厚,太老实,我们只要知道语堂先生那时正在崇拜袁中郎,而袁中郎也曾有过称赞《金瓶梅》的事实,就什么骇异之意也没有了。 还有一个例子。如读经,在广东,听说是从燕塘军官学校提倡起来的;去年,就有官定的小学校用的《经训读本》出版,〔4〕给五年级用的第一课,却就是“孔子谓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那么,“为国捐躯”是“孝之终”么?并不然,第三课还有“模范”,是乐正子春述曾子闻诸夫子之说云:“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而弗敢忘孝也。……” 还有一个最近的例子,就在三月七日的《中华日报》上。那地方记的有“北平大学教授兼女子文理学院文史系主任李季谷氏”赞成《一十宣言》〔5〕原则的谈话,末尾道:“为复兴民族之立场言,教育部应统令设法标榜岳武穆,文天祥,方孝孺等有气节之名臣勇将,俾一般高官戎将有所法式云”。 凡这些,都是以不大十分研究为是的。如果想到“全而归之”和将来的临阵冲突,或者查查岳武穆们的事实,看究竟是怎样的结果,“复兴民族”了没有,那你一定会被捉弄得发昏,其实也就是自寻烦恼。语堂先生在暨南大学讲演道:“……做人要正正经经,不好走入邪道,……一走入邪道,……一定失业,……然而,作文,要幽默,和做人不同,要玩玩笑笑,寻开心,……”(据《芒种》本)〔6〕这虽然听去似乎有些奇特,但其实是很可以启发人的神智的:这“玩玩笑笑,寻开心”,就是开开中国许多古怪现象的锁的钥匙。三月七日。 CC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四月五日《太白》半月刊第二卷第二期,署名杜德机。 〔2〕林语堂在《论语》半月刊第四十期(一九三四年五月一日)发表的《语录体举例》中说:“近读《野叟曝言》,知是白话上等文字,见过数段,直可作修辞学上之妙语举例。”次年一月他又在《人间世》半月刊第十九期的《新年附录:一九三四年我所爱读的书籍》中举了三本书,第一本即为《野叟曝言》,说它“增加我对儒道的认识。儒道有什么好处此书可以见到”。不久悍膂(聂绀弩)就在《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十二期(一九三五年三月五日)《谈野叟曝言》一文中,列举该书的“最方巾气”、“不是性灵”、“否认思想自由”、“心灵不健全”、“白中之文”五点,以为“《野叟曝言》处处和林语堂先生底主张相反,为甚么林先生还要再三推荐呢?”《野叟曝言》,清代夏敬渠所著的长篇小说。 〔3〕讲“潇洒”林语堂在《文饭小品》月刊创刊号(一九三五年二月)发表的《说潇洒》一文中说:“人品与文学同是一种道理。讲潇洒,就是讲骨气,讲性灵,讲才华。” 〔4〕广东军阀陈济棠于一九三三年间通令全省学校恢复读经,燕塘军事政治学校首先实行;后来又成立经书编审委员会,编成中小学读本。小学的《经训读本》共二册,广东省政府教育厅编辑,一九三四年九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供五、六年级之用。这里所引的《读本》中的课文,“身体发肤”等句,见《孝经·开宗明义章》;“天之所生”等句,见《礼记·祭义》。 〔5〕《一十宣言》指一九三五年一月十日王新命、何炳松等十教授所发表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其中说:“在文化的领域中,我们看不见现在的中国了……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李季谷(1895—1968),即#p#副标题#e#
381 0 0
鲁迅
【赴洛道中作】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振策陟崇丘[1],案辔遵平莽[2] 。 夕息抱影寐[3],朝徂衔思往[4] 。 顿辔倚嵩岩[5],侧听悲风响。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6] 。 抚几不能寐[7],振衣独长想[8] 。
498 0 0
陆机
买庄为贮梅花,玉妃一万森庭户。古来词客,比方不类,可怜毫褚。谁扫尘凡,独超物表,神仙中取。 是昆丘标致,射山风骨,除此外、吾谁与。 九酝醍醐雪乳。和金盘、月边清露。寿阳骄騃,单于疏贱,不堪充数。弄玉排箫,许琼挥拍,兹从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改,胎禽飞舞。待先生,披着羊裘鹤氅,作园林主。
371 0 0
【宫词二首其一】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480 0 0
张祜
皇后嫁女,天子娶妇。
佚名
一官叨下秩,九棘谢知音。芳草文园路,春愁满别心。
500 0 0
钱起
华馆迟嘉宾,逢迎淑景新。锦筵开绛帐,玉佩下朱轮。 曲里三仙会,风前百啭春。欲知忘味处,共仰在齐人。
382 0 0
桑门许辩才,外学接宗雷。护法麻衣净,翻经贝叶开。 宗通知不染,妄想自堪哀。或结西方社,师游早晚回。
352 0 0
权德舆
天地相震荡,回薄不知穷。人物禀常格,有始必有终。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慷慨成素霓,啸咤起清风。震响骇八荒,奋威曜四戎。濯鳞沧海畔,驰骋大漠中。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
391 0 0
张华
云辟御筵张,山呼圣寿长。玉栏丰瑞草,金陛立神羊。 台鼎资庖膳,天星奉酒浆。蛮夷陪作位,犀象舞成行。 网已祛三面,歌因守四方。千秋不可极,花发满宫香。
392 0 0
卢纶
家在明山南住。身在明山西路。回首碧云端,自笑不如飞鹜。飞去。飞去。飞入明山深处。
420 0 0
陈著
楚山千里一僧行,念尔初缘道未成。 莫向舒姑泉口泊,此中呜咽为伤情。
465 0 0
皎然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334 0 0
李白
升阳暧春物,置酒临芳席。高宴阙英僚,众宾寡欢怿。 是时尚多垒,板筑兴颓壁。羁旅念越疆,领徒方祗役。 如何嘉会日,当子忧勤夕。西郊郁已茂,春岚重如积。 何当返徂雨,杂英纷可惜。
365 0 0
韦应物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