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树阴圆,绿阶露满。金波潋滟堆瑶盏。行云会事不飞来,长空一片琉璃浅。 玉燕钗寒,藕丝袖冷。只应未倚阑干遍。随人全不似婵娟,桂花影里年年见。
345 0 0
毛滂
云根屋。东风四壁花如玉。花如玉。水仙伤婉,山矾伤俗。 高标懒趁时妆束。一丘一壑便幽独。便幽独。商山四皓,首阳孤竹。
329 0 0
中华文学
日暮秋风起,关山断别情。泪随黄叶下,愁向绿樽生。 野路归骖转,河洲宿鸟惊。宾游宽旅宴,王事促严程。
328 0 0
刘希夷
渺渺东风拂画船。不堪临雨落花前。清歌只拟留春住,好语频闻有诏传。 秦望月,镜湖天。养成英气自当年。两山总是经行处,献纳雍容定几篇。
292 0 0
赵彦端
翩翩绛旐寒流上,行引东归万里魂。 几处州人临水哭,共看遗草有王言。
421 0 0
陈羽
何人山雪夜,相访不相思。若得长闲日,应无暂到时。 叶寒凋欲尽,泉冻落还迟。即此天明去,重来未有期。
397 0 0
李频
由来恶舌驷难追,自古无媒谤所归。勾践岂能容范蠡, 李斯何暇救韩非。巨拳岂为鸡挥肋,强弩那因鼠发机。 惭愧故人同鲍叔,此心江柳尚依依。
314 0 0
雨后一分春减。深院落红如糁。柳外出秋千,度日彩旗风飐。销黯。销黯。门共宝奁长掩。
289 0 0
贺铸
我有爱山心,如饥复如渴。出谷一年馀,常疑十年别。 春思岩花烂,夏忆寒泉冽。秋忆泛兰卮,冬思玩松雪。 晨思小山桂,暝忆深潭月。醉忆剖红梨,饭思食紫蕨。 坐思藤萝密,步忆莓苔滑。昼夜百刻中,愁肠几回绝。 每念羊叔子,言之岂常辍。人生不如意,十乃居七八。 我未及悬舆,今犹佩朝绂。焉能逐糜鹿,便得游林樾。 范恣沧波舟,张怀赤松列。惟应讵身恤,岂敢忘臣节。 器满自当欹,物盈终有缺。从兹返樵径,庶可希前哲。
373 0 0
李德裕
阶前下马时,梁上题诗处。惨澹病使君,萧疏老松树。 自嗟还自哂,又向杭州去。
365 0 0
白居易
登高丘而望远海,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沉光彩。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308 0 0
李白
桃红李白觉春归,强步闲庭力尚微。 从困不扶灵寿杖,恐惊花里早莺飞。
327 0 0
长安孟春至,枯树花亦发。忧人此时心,冷若松上雪。 自知才不堪,岂敢频泣血。所痛无罪者,明时屡遭刖。 故山秋草多,一卷成古辙。夜来远心起,梦见潇湘月。 大贤冠盖高,何事怜屑屑。不令伤弓鸟,日暮飞向越。 闻知感激语,胸中如有物。举头望青天,白日头上没。 归来通济里,开户山鼠出。中庭广寂寥,但见薇与蕨。 无虑数尺躯,委作泉下骨。唯愁揽清镜,不见昨日发。 愿怜闺中女,晚嫁唯守节。勿惜四座言,女巧难自说。
348 0 0
曹邺
归耕地肺绝尘喧,匣里青萍未报恩。浊酒自怜终日醉, 古风时得野人言。鸟啼碧树闲临水,花满青山静掩门。 唯有阶前芳草色,年年惆怅忆王孙。
410 0 0
中国向来的老例,做皇帝做牢靠和做倒霉的时候,总要和文人学士扳一下子相好。做牢靠的时候是“偃武修文”②,粉饰粉饰;做倒霉的时候是又以为他们真有“治国平天下”③的大道,再问问看,要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见于《红楼梦》上的所谓“病笃乱投医”了。 当“宣统皇帝”逊位逊到坐得无聊的时候,我们的胡适之博士曾经尽过这样的任务。④见过以后,也奇怪,人们不知怎的先问他们怎样的称呼,博士曰: “他叫我先生,我叫他皇上。” 那时似乎并不谈什么国家大计,因为这“皇上”后来不过做了几首打油白话诗,终于无聊,而且还落得一个赶出金銮殿。现在可要阔了,听说想到东三省再去做皇帝呢。⑤而在上海,又以“蒋召见胡适之丁文江⑥”闻:“南京专电:丁文江,胡适,来京谒蒋,此来系奉蒋召,对大局有所垂询。……”(十月十四日《申报》。)现在没有人问他怎样的称呼。 为什么呢?因为是知道的,这回是“我称他主席……”! 安徽大学校长刘文典教授,因为不称“主席”而关了好多天,好容易才交保出外,⑦老同乡,旧同事,博士当然是知道的,所以,“我称他主席”! 也没有人问他“垂询”些什么。 为什么呢?因为这也是知道的,是“大局”。而且这“大局”也并无“国民党专政”和“英国式自由”的争论的麻烦,也没有“知难行易”和“知易行难”的争论⑧的麻烦,所以,博士就出来了。 “新月派”的罗隆基⑨博士曰:“根本改组政府,……容纳全国各项人才代表各种政见的政府,……政治的意见,是可以牺牲的,是应该牺牲的。”(《沈阳事件》。) 代表各种政见的人才,组成政府,又牺牲掉政治的意见,这种“政府”实在是神妙极了。但“知难行易”竟“垂询”于“知难,行亦不易”,倒也是一个先兆。 ※ ※ ※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十字街头》第一期,署名佩韦。 ②“偃武修文”语见《尚书·武成》。 ③“治国平天下”语出《礼记·大学》:“国治而后天下平。” ④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清帝溥仪(宣统)于二月二十日被迫宣告退位;但按当时订立的优待皇室条件,仍留居故宫。关于胡适见溥仪的事,见《努力周报》第十二期(一九二二年七月)所载胡适的《宣统与胡适》一文。其中说:“阳历五月十七日清室宣统皇帝打电话来邀我进宫去谈谈。当时约定了五月三十日(阴历端午前一日)去看他。三十日上午,他派了一个太监来我家中接我。我们从神武门进宫,在养心殿见着清帝,我对他行了鞠躬礼,他请我坐,我就坐了。……他称我‘先生’;我称他‘皇上’。我们谈的大概都是文学的事,……他说他很赞成白话,他做旧诗,近来也试作新诗。” ⑤溥仪于一九二四年冯玉祥的国民军进驻北京后,即被赶出清宫,搬进天津日本租界。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利用他作傀儡,于十一月间把他从天津送往东北;一九三二年三月伪“满洲国”成立时,他充当“执政”,一九三四年三月改称“康德皇帝”。 ⑥丁文江(1887~1936)字在君,江苏泰兴人,地质学家,政学系政客。一九二一年与胡适同办《努力周报》,提倡“好人政府”。一九二六年受孙传芳任命为淞沪商埠总办,后又投靠蒋介石。 ⑦刘文典(1889~1958)字叔雅,安徽合肥人。曾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兼预科主任等职。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他因安徽大学学潮被蒋介石召见时,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被蒋以“治学不严”为借口,当场拘押,同年十二月获释。 ⑧“知难行易”是孙中山提倡的一种学说,见于他一九一八年所写的《孙文学说》之中。这一学说认为“行先知后”,“不知亦能行”,批判了当时革命党人中的畏难退缩思想;但也夸大了所谓“先知先觉”者的个人作用。后来蒋介石等人利用这一学说,作为他们反革命反人民的哲学论据。《新月》第二卷第四号(一九二九年六月)转载了胡适所作的题为《知难,行亦不易》一文,批评“知难行易”学说,提出所谓“专家政治”的主张,要蒋介石政府“充分请教专家”,声言“此说(按指‘知难行易’)不修正,专家政治决不会实现”。当时胡适一派人的目的是要参加蒋介石政府。 ⑨罗隆基(1897~1965)字努生,江西安福人,新月派重要成员。曾留学美国。他写的《沈阳事件》,是评论九一八事变的小册子,一九三一年九月良友图书公司出版。 #p#副标题#e#
287 0 0
鲁迅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390 0 0
张说
江边候馆幽,汀鸟暝烟收。客思虽悲月,诗魔又爱秋。 声名都是幻,穷达未能忧。散逸怜渔父,波中漾小舟。
464 0 0
相对真成泣楚囚,遂无末策到神州。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低回又作荆州梦,落日孤云始欲愁。
313 0 0
曾几
问君辛夷花,君言已斑驳。不畏辛夷不烂开, 顾我筋骸官束缚。缚遣推囚名御史,狼藉囚徒满田地。 明日不推缘国忌,依前不得花前醉。韩员外家好辛夷, 开时乞取三两枝。折枝为赠君莫惜,纵君不折风亦吹。
353 0 0
元稹
美人挟赵瑟,微月在西轩。寂寞夜何久,殷勤玉指繁。 清光委衾枕,遥思属湘沅。空帘隔星汉,犹梦感精魂。
290 0 0
陈子昂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