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树稚桑春未到,扶床乳女午啼饥。 潜销暗铄归何处,万指侯家自不知。
458 0 0
杜牧
尝读唐实录,国家草昧初。刘裴建首义,龙见尚踌躇。 秦王拨乱姿,一剑总兵符。汾晋为丰沛,暴隋竟涤除。 宗臣则庙食,后祀何疏芜。彭城英雄种,宜膺将相图。 尔惟外曾孙,倜傥汗血驹。眼中万少年,用意尽崎岖。 相逢长沙亭,乍问绪业馀。乃吾故人子,童丱联居诸。 挥手洒衰泪,仰看八尺躯。内外名家流,风神荡江湖。 范云堪晚友,嵇绍自不孤。择材征南幕,湖落回鲸鱼。 载感贾生恸,复闻乐毅书。主忧急盗贼,师老荒京都。 旧丘岂税驾,大厦倾宜扶。君臣各有分,管葛本时须。 虽当霰雪严,未觉栝柏枯。高义在云台,嘶鸣望天衢。 羽人扫碧海,功业竟何如。
378 0 0
杜甫
长安分石炭,上党结松心。绕画蝇初落,含滋绶更深。 悲丝光易染,叠素彩还沉。别有张芝学,书池幸见临。
396 0 0
李峤
寒雨萧萧灯焰青,灯前孤客难为情。兵戈闹日别乡国, 鸿雁过时思弟兄。冷极睡无离枕梦,苦多吟有彻云声。 出门便作还家计,直至如今计未成。
459 0 0
杜荀鹤
山顶东西寺,江中旦暮潮。归心不可到,松路在青霄。
599 0 0
皎然
故事闲台阁,仙门蔼已深。旧章窥复道,云幌肃重阴。 玄律葭灰变,青阳斗柄临。年光摇树色,春气绕兰心。 风响高窗度,流痕曲岸侵。天门总枢辖,人镜辨衣簪。 日暮南宫静,瑶华振雅音。
449 0 0
杨炯
湿垫缘竹径,寥落护岸冰。偶然沽市酒,不越四五升。 诗客爱时景,道人话升腾。笑言各有趣,悠哉古孙登。
466 0 0
元稹
因为翻衣箱,翻出几面古铜镜子来,大概是民国初年初到北京时候买在那里的,“情随事迁”,全然忘却,宛如见了隔世的东西了。 一面圆径不过二寸,很厚重,背面满刻蒲陶,还有跳跃的鼯鼠,沿边是一圈小飞禽。古董店家都称为“海马葡萄镜”。但我的一面并无海马,其实和名称不相当。记得曾见过别一面,是有海马的,但贵极,没有买。这些都是汉代的镜子;后来也有模造或翻沙者,花纹可造粗拙得多了。汉武通大宛安息,以致天马蒲萄,大概当时是视为盛事的,所以便取作什器的装饰。古时,于外来物品,每加海字,如海榴,海红花,海棠之类。海即现在之所谓洋,海马译成今文,当然就是洋马。镜鼻是一个虾蟆,则因为镜如满月,月中有蟾蜍之故,和汉事不相干了。 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唐人也还不算弱,例如汉人的墓前石兽,多是羊,虎,天禄,辟邪,而长安的昭陵上,却刻著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驼鸟,则办法简直前无古人。现今在坟墓上不待言,即平常的绘画,可有人敢用一朵洋花一只洋鸟,即私人的印章,可有人肯用一个草书一个俗字么?许多雅人,连记年月也必是甲子,怕用民国纪元。不知道是没有如此大胆的艺术家;还是虽有而民众都加迫害,他于是乎只得萎缩,死掉了? 宋的文艺,现在似的国粹气味就薰人。然而辽金元陆续进来了,这消息很耐寻味。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彷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 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条,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因为他终日战战兢兢,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 不知道南宋比现今如何,但对外敌,却明明已经称臣,惟独在国内特多繁文缛节以及唠叨的碎话。正如倒霉人物,偏多忌讳一般,豁达闳大之风消歇净尽了。直到后来,都没有什么大变化。我曾在古物陈列所所陈列的古画上看见一颗印文,是几个罗马字母。但那是所谓“我圣祖仁皇帝”的印,是征服了汉族的主人,所以他敢;汉族的奴才是不敢的。便是现在,便是艺术家,可有敢用洋文的印的么? 清顺治中,时宪书上印有“依西洋新法”五个字,痛苦流涕来劾洋人汤若望的偏是汉人杨光先。直到康熙初,争胜了,就教他做钦天监正去,则又叩阍以“但知推步之理不知推步之数”辞。不准辞,则又痛哭流涕地来做《不得已》,说道“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然而终于连闰月都算错了,他大约以为好历法专属于西洋人,中夏人自己是学不得,也学不好的。但他竟论了大辟,可是没有杀,放归,死于途中了。汤若望入中国还在明崇祯初,其法终未见用;后来阮元论之曰:“明季君臣以大统浸疏,开局修正,既知新法之密,而讫未施行。圣朝定鼎,以其法造时宪书,颁行天下。彼十余年辩论翻译之劳,若以备我朝之采用者,斯亦奇矣!……我国家圣圣相传,用人行政,惟求其是,而不先设成心。即是一端,可以仰见如天之度量矣!”(《畴人传》四十五) 现在流传的古镜们,出自冢者中居多,原是殉葬品。但我也有一面日用镜,薄而且大,规抚汉制,也许是唐代的东西。那证据是:一、镜鼻已多磨损;二、镜面的沙眼都用别的铜来补好了。当时在妆阁中,曾照唐人的额黄和眉绿,现在却监禁在我的衣箱里,它或者大有今昔之感罢。 但铜镜的供用,大约道光咸丰时候还与玻璃镜并行;至于穷乡僻壤,也许至今还用着。我们那里,则除了婚丧仪式之外,全被玻璃镜驱遂了。然而也还有余烈可寻,倘街头遇见一位老翁,肩了长凳似的东西,上面缚著一块猪肝色石和一块青色石,试伫听他的叫喊就是“磨镜,磨剪刀!” 宋镜我没有见过好的,什九并无藻饰,只有店号或“正其衣冠”等类的迂铭词,真是“世风日下”。但是要进步或不退步,总须时时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异域,倘若各种顾忌,各种小心,各种唠叨,这么做即违了祖宗,那么做又象了夷狄,终生惴惴如在薄冰上,发抖尚且来不及,怎么会做出好东西来。所以事实上“今不如古”者,正因为有许多唠叨着“今不如古”的诸位先生们之故。现在情形还如此。倘再不放开度量,大胆地,无畏地,将新文化尽量地吸收,则杨光先似的向西洋主人沥陈中夏的精神文明的时候,大概是不劳久待的罢。 但我向来没有遇见过一个排斥玻璃镜子的人。单知道咸丰年间,汪曰桢先生却在他的大著《湖雅》里攻击过的。他加以比较研究之后,终于决定还是铜镜好。最不可解的是:他说,照起面貌来,玻璃镜不如铜镜之准确。莫非那时的玻璃镜当真坏到如此,还是因为他老先生又带上了国粹眼镜之故呢?#p#副标题#e#
402 0 0
鲁迅
秋风海上久离居,曾得刘公一纸书。淡水心情长若此, 银钩踪迹更无如。尝忧座侧飞鸮鸟,未暇江中觅鲤鱼。 今日京吴建朱邸,问君谁共曳长裾。
512 0 0
中华文学
弱弱本易惊,看看势难定。因风似醉舞,尽日不能正。 时邀咏花女,笑辍春妆镜。
408 0 0
孟郊
归依法,法法不思议。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405 0 0
王安石
纷然丧乱际,见此忠孝门。蜀中寇亦甚,柏氏功弥存。 深诚补王室,戮力自元昆。三止锦江沸,独清玉垒昏。 高名入竹帛,新渥照乾坤。子弟先卒伍,芝兰叠玙璠. 同心注师律,洒血在戎轩。丝纶实具载,绂冕已殊恩。 奉公举骨肉,诛叛经寒温。金甲雪犹冻,朱旗尘不翻。 每闻战场说,欻激懦气奔。圣主国多盗,贤臣官则尊。 方当节钺用,必绝祲沴根。吾病日回首,云台谁再论。 作歌挹盛事,推毂期孤鶱.
377 0 0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437 0 0
苏舜钦
上林胡蝶小,试伴汉家君。飞向南城去,误落石榴裙。 脉脉花满树,翾翾燕绕云。出门不识路,羞问陌头人。
482 0 0
李贺
【箜篌引】 公乎公乎,提壶将焉如? 屈平沈湘不足慕,徐衍入海诚为愚。 公乎公乎,床有菅席盘有鱼。 北里有贤兄,东邻有小姑。 陇亩油油黍与葫,瓦甒浊醪蚁浮浮。[2] 黍可食,醪可饮,公乎公乎其奈居。[3] 被发奔流竟何如?贤兄小姑哭呜呜。
439 0 0
翠翘花艾年时昨。斗新五采同心索。含笑祝千秋。长眉如莫愁。 流光旋磨蚁。换调重拈起。深院竹和丝。皱红裁舞衣。
423 0 0
洪咨夔
北都留守将天兵,出入香街宿禁扃。鼙鼓夜闻惊朔雁, 旌旗晓动拂参星。孔璋旧檄家家有,叔度新歌处处听。 夷落遥知真汉相,争来屈膝看仪刑。
374 0 0
刘禹锡
溪上收残雨。倚画栏、薄绵乍脱,日阴亭午。闹市不知春色处,散在荒园废墅。渐小白、长红无数。客子虽非河阳令,也随缘、暂作莺花主。那可负,瓮中醑。 碧云四合千岩暮。恨匆匆、余方有事,子姑归去。趁取群芳未摇落,暇日提鱼就煮。叹激电、光阴如许。回首明年何处在,问桃花、尚记刘郎否。公莫笑,醉中语。
386 0 0
刘克庄
白石上嵌空,寒云西复东。瀑流悬住处,雏鹤失禅中。 岳壁松多古,坛基雪不通。未能亲近去,拥褐愧相同。
474 0 0
无可
楼因藩邸号,川势似依楼。显敞含清暑,岚光入素秋。 山宜姑射貌,江泛李膺舟。郢曲思朋执,轻纱画胜游。 极目郡城楼,浮云拂槛愁。政成多暇日,诗思动先秋。 远霁千岩雪,随波一叶舟。昔曾窥粉绘,今愿许陪游。
418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