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发得时名,僧应别应星。偶题皆有诏,闲论便成经。 扫叶寒烧鼎,融冰晓注瓶。长因内斋出,多客叩禅扃。
383 0 0
张蠙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416 0 0
孟浩然
欲令雪貌带红芳,更取金瓶泻玉浆。 凤管鹤声来未足,懒眠秋月忆萧郎。
558 0 0
施肩吾
东林期隐吏,日月为虚盈。远望浮云隔,空怜定水清。 逍遥方外侣,荏苒府中情。渐听寒鞞发,渊渊在郡城。
405 0 0
皎然
春容秀润。二十四番花有信。鸾镜佳人。得得浓妆样样新。 情无远近。水阔山长分不尽。一断音尘。泪眼花前只见春。
333 0 0
贺铸
识君虽向歌钟会,说事不离云水间。 春夜酒醒长起坐,灯前一纸洞庭山。
390 0 0
王建
常爱武陵郡,羡君将远寻。空怜世界迫,孤负桃源心。 洛阳遥想桃源隔,野水闲流春自碧。花下常迷楚客船, 洞中时见秦人宅。落日相看斗酒前,送君南望但依然。 河梁马首随春草,江路猿声愁暮天。丈人别乘佐分忧, 才子趋庭兼胜游。澧浦荆门行可见,知君诗兴满沧洲。
351 0 0
刘长卿
昨天我冒着大雨到烟霞岭下访桂; 南高峰在烟霞中不见, 在一家松茅铺的屋檐前 我停步,问一个村姑今年翁家山的桂花有没有去年开的媚,那村姑先对着我身上细细的端详; 活象只羽毛浸瘪了的鸟, 我心想,她定觉得蹊跷, 在这大雨天单身走远道,倒来没来头的问桂花今年香不香。“客人,你运气不好,来得太迟又太早; 这里就是有名的满家弄, 往年这时候到处香得凶, 这几天连绵的雨,外加风,弄得这稀糟,今年的早桂就算完了。”果然这桂子林也不能给我点子欢喜; 枝上只见焦萎的细蕊, 看着凄凄,唉,无妄的灾! 为什么这到处是憔悴?这年头活着不易!这年头活着不易!西湖,九月 ①写于1925年9月,初载同年10月21日《晨报副刊》,署名鹤。 细细品味徐志摩的这首诗歌——“戏剧体”的叙事诗,我们能不能发现这首诗歌之叙事结构和表层的后面,蕴含或镶嵌着的一个“原型”象征结构?所谓“原型”,是西方“神话—原型”批评学派常使用的中心术语,或叫“神话原型”。通俗一些并范围扩大一点讲,是指在文学作品中较典型的,反复使用或出现的意象,及意象组合结构——可以是远古神话模式的再现或流变,也可以是因为作家诗人经常使用而约定俗成形成的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意象或意象组合结构。徐志摩的这首《“这年头活着不易”》,其“原型”的存在也是不难发现的。读这首诗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唐代诗人崔护的佳作《题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心再寻“人面”,但却人去花依旧、睹物伤情,只能空余愁怅。这种“怀抱某种美好理想去专程追寻某物却不见而只能空余愁怅”的叙述结构,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反复出现的,差不多已成为一种原型了。 徐志摩此诗是一首戏剧体的叙事诗。诗歌里面显然包含为“新批评派”所称道的“戏剧性”的结构。整首诗歌,确象一出结构谨严而完整的戏剧:有时间,有序幕,也有情节的展开,矛盾的对抗冲突和戏剧性的对话,还有悲剧性的结局、发表议论(独白)的尾声。一开始,山雨、烟霞、云霏……仿佛是电影中的远景镜头,以一种整体情境的呈示,不期然而然地把读者(跟随着诗歌中的“我”)诱导向一种“冒雨游山也莫嫌”(苏轼诗句)的盎然兴致和“访桂”的极高的“情感期待”。接着,镜头平移,推向读者的视野,“松茅”,“屋檐”,“村姑”等质朴而富于野趣的意象系列呈示使画面“定格”在中近景上;接下来是“村姑”动作表情的“特写”,“村姑”之“细细的端详”,不紧不慢,从容纾徐的说话语调,使诗歌叙述体现出和缓有致、意态从容的风格——象电影中使用长镜头那样凝重而深沉。 诗中的“桂”——这一“我”所寻访的对象,必然寄寓隐含着超出字面及“桂花”这一植物本身的意义。具体象征什么,还是请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如果“桂”仅仅是“桂”,何至于让一个普通村姑“故作深沉”讲哲理般地讲一大通“太迟又太早”之类不可捉摸透的“对白”,更何至于当“我”访“桂”而不遇后,满目“看着凄凄”,连连唉声叹气,叹这“无妄的灾”。这显然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诗家语”了。诗人还在诗歌最后一节的最后一句直抒胸臆,发表议论(很象戏剧中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一连声强调“这年头活着不易!这年头活着不易!”而且,“这年头活着不易”竟也成为整首诗的标题而括示诗歌主题,并使诗歌的主题指向下降落脚到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的层面上。这与徐志摩大部分总想“飞翔”,总想逃到“另一个天国”中去的诗歌有明显的不同。 古代诗人或野趣雅致,或访古寻幽,虽“寻访不遇”而空余愁怅,却往往由此达观悟道人世沧桑,千古兴废之理,浩叹之余,深沉感慨有加,主题往往呈现出超越性的意向;徐志摩以野趣雅致#p#副标题#e#
396 0 0
徐志摩
野人性僻穷深僻,芸署官闲不似官。万里洞中朝玉帝, 九光霞外宿天坛。洪涟浩渺东溟曙,白日低回上境寒。 因为南昌检仙籍,马君家世奉还丹。
385 0 0
元稹
里西瑛号懒云窝自叙有作奉和懒云窝,石床苔翠暖相和。不施霖雨为良佐,遁迹岩阿。林泉梦引台,风月诗分破,富贵沾涴。歌残楚些,闲损巫娥。懒云窝,云边日月尽如梭。槐根梦觉兴亡破,依旧南柯。休听宁戚歌,学会陈抟卧,不管伯夷饿。无何浩饮,浩饮无何。懒云窝,静看松影挂长萝。半间僧舍平分破,尘虑消磨。听不厌隐士歌,梦不喜高轩过,聘不起东山卧。疏慵在我,奔竞从他。懒云窝,懒云窝里避风波。无荣无辱无灾祸,尽我婆娑。闲讴乐道歌,打会清闲坐,放浪形骸卧。人多笑我,我笑人多。懒云窝,云窝客至欲如何?懒云窝里和云卧,打会磨跎。想人生待怎么,贵比我争些大,富比我争些个。呵呵笑我,我笑呵呵。懒神仙,懒窝中打坐几多年。梦魂不到青云殿,酒兴诗颠。轻便如宰相权,冷淡如名贤传,自在如彭泽县。苍天负我,我负苍天。登凤凰台凤凰台,金龙玉虎帝王宅,猿鹤只欠山人债,千古兴怀。梧桐枯凤不来,风雷死龙何在?林泉老猿休怪。锁魂楚甸,洗恨秦淮。登江山第一楼拍阑干,雾花吹鬓海风寒。浩歌惊得浮云散,细数青山。指蓬莱一望间,纱巾岸。鹤背骑来惯,举头长啸,直上天坛。
479 0 0
乔吉
孟夏守畏途,舍舟在徂暑。愀然何所念,念我龙门坞。 密竹无蹊径,高松有四五。飞泉鸣树间,飒飒如度雨。 菌桂秀层岭,芳荪媚幽渚。稚子候我归,衡门独延伫。 谁言圣与哲,曾是不怀土。公旦既思周,宣尼亦念鲁。 矧余窜炎裔,日夕谁晤语。眷阙悲子牟,班荆感椒举。 凄凄视环玦,恻恻步庭庑。岂待庄舄吟,方知倦羁旅。
392 0 0
李德裕
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呜呼陶靖节,生彼晋宋间。 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阳山。 夷齐各一身,穷饿未为难。先生有五男,与之同饥寒。 肠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连征竟不起,斯可谓真贤。 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 昔常咏遗风,著为十六篇。今来访故宅,森若君在前。 不慕尊有酒,不慕琴无弦。慕君遗荣利,老死此丘园。 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不见篱下菊,但馀墟中烟。 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白居易
树绿晚阴合,池凉朝气清。莲开有佳色,鹤唳无凡声。 唯此闲寂境,惬我幽独情。病假十五日,十日卧兹亭。 明朝吏呼起,还复视黎甿.
398 0 0
【葑门口号】 灭渡桥回柳映塘, 南风吹郭不胜香。 湖田半种紫芒稻, 麦笠时遮青苎娘。
408 0 0
钱载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488 0 0
皇甫松
【华山畿】 啼相忆, 泪如漏刻水,[1] 昼夜流不息。
387 0 0
南朝乐府
东园宫草绿,上下飞相逐。君恩不禁春,昨夜花中宿。
421 0 0
中华文学
昨夕相逢。烟苞沁绿,月艳羞红。旭日生时,初春景里,太极光中。 别来三日东风。已非复、吴中阿蒙。须信中间,阴阳大造,雨露新功。
319 0 0
风声吹竹健,凉气著身轻。谁有闲心去,江边看水行。 村遥红树远,野阔白烟平。试裂芭蕉片,题诗问竺卿。
447 0 0
齐己
两河战罢万方清,原上军回识旧营。立马望云秋塞静, 射雕临水晚天晴。戍闲部伍分岐路,地远家乡寄旆旌。 圣代止戈资庙略,诸侯不复更长征。
316 0 0
杨巨源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