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觅凌霜质,仍须带雨栽。须知剖竹日,便是看松来。
394 0 0
中华文学
年柳变池台,隋堤曲直回。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 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萦雪临春岸,参差间早梅。
398 0 0
李世民
高处敞招提,虚空讵有倪。坐看南陌骑,下听秦城鸡。 眇眇孤烟起,芊芊远树齐。青山万井外,落日五陵西。 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
336 0 0
王维
雨气濛濛草满庭,式微吟剧更谁听。诗逢匠化唯贪住, 日觉恩深不易铭。心苦只应消鬓黑,梦游频入倚天青。 从兹还似归回首,唯祝台星与福星。 家在严陵钓渚旁,细涟嘉树拂窗凉。难医林薮烟霞癖, 又出芝兰父母乡。孤帆好风千里暖,深花黄鸟一声长。 终期金鼎调羹日,再近尼丘日月光。
343 0 0
贯休
手捻黄花,对西风无语,双鬓萧萧。韶华暗中过眼,零落心交。登临把酒,更谁伴、破橘持螯。惟只有,湖边鸥鹭,飞来如受人招。 往事不禁重省,料绾罗分钿,翠减香销。空向画桥古树,犹系轻桡。西兴渡口,误归帆、几信寒潮。伤情处,淡烟残照,倚阑人共秋高。
349 0 0
好像有人说过,去年是“翻译年”〔2〕;其实何尝有什么了不起的翻译,不过又给翻译暂时洗去了恶名却是真的。 可怜得很,还只译了几个短篇小说到中国来,创作家就出现了,说它是媒婆,而创作是处女。〔3〕在男女交际自由的时候,谁还喜欢和媒婆周旋呢,当然没落。后来是译了一点文学理论到中国来,但“批评家”幽默家之流又出现了,说是“硬译”,“死译”,“好像看地图”〔4〕,幽默家还从他自己的脑子里,造出可笑的例子来〔5〕,使读者们“开心”,学者和大师们的话是不会错的,“开心”也总比正经省力,于是乎翻译的脸上就被他们画上了一条粉。 但怎么又来了“翻译年”呢,在并无什么了不起的翻译的时候?不是夸大和开心,它本身就太轻飘飘,禁不起风吹雨打的缘故么? 于是有些人又记起了翻译,试来译几篇。但这就又是“批评家”的材料了,其实,正名定分,他是应该叫作“唠叨家”的,是创作家和批评家以外的一种,要说得好听,也可以谓之“第三种”。他像后街的老虔婆一样,并不大声,却在那里唠叨,说是莫非世界上的名著都译完了吗,你们只在译别人已经译过的,有的还译过了七八次。 记得中国先前,有过一种风气,遇见外国——大抵是日本——有一部书出版,想来当为中国人所要看的,便往往有人在报上登出广告来,说“已在开译,请万勿重译为幸”。他看得译书好像订婚,自己首先套上约婚戒指了,别人便莫作非分之想。自然,译本是未必一定出版的,倒是暗中解约的居多;不过别人却也因此不敢译,新妇就在闺中老掉。这种广告,现在是久不看见了,但我们今年的唠叨家,却正继承着这一派的正统。他看得翻译好像结婚,有人译过了,第二个便不该再来碰一下,否则,就仿佛引诱了有夫之妇似的,他要来唠叨,当然罗,是维持风化。但在这唠叨里,他不也活活的画出了自己的猥琐的嘴脸了么? 前几年,翻译的失了一般读者的信用,学者和大师们的曲说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在翻译本身也有一个原因,就是常有胡乱动笔的译本。不过要击退这些乱译,诬赖,开心,唠叨,都没有用处,唯一的好方法是又来一回复译,还不行,就再来一回。譬如赛跑,至少总得有两个人,如果不许有第二人入场,则先在的一个永远是第一名,无论他怎样蹩脚。所以讥笑复译的,虽然表面上好像关心翻译界,其实是在毒害翻译界,比诬赖,开心的更有害,因为他更阴柔。 而且复译还不止是击退乱译而已,即使已有好译本,复译也还是必要的。曾有文言译本的,现在当改译白话,不必说了。即使先出的白话译本已很可观,但倘使后来的译者自己觉得可以译得更好,就不妨再来译一遍,无须客气,更不必管那些无聊的唠叨。取旧译的长处,再加上自己的新心得,这才会成功一种近于完全的定本。但因言语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七八次何足为奇,何况中国其实也并没有译过七八次的作品。如果已经有,中国的新文艺倒也许不至于现在似的沉滞了。 三月十六日。 CC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四月上海《文学》月刊第四卷第四号“文学论坛”栏,署名庚。 〔2〕“翻译年”当系一九三五年。《文学》第四卷第一号(一九三五年一月)“文学论坛”栏载有《今年该是什么年》一文,其中说:“过去的一年是‘杂志年’,这好像大家都已承认了。今年该是什么年呢?记得也早已有人预测过——不,祝愿过——该是‘翻译年’。”〔3〕郭沫若在一九二一年二月《民铎》月刊第二卷第五号发表致该刊编者李石岑的信中说:“我觉得国内人士只注重媒婆,而不注重处子;只注重翻译,而不注重产生。”认为“处子应当尊重,媒婆应当稍加遏抑。” 〔4〕指梁实秋。他在《新月》第二卷第六、七号合刊(一九二九年九月)发表的《论鲁迅先生的“硬译”》一文中,指摘鲁迅的翻译是“硬译”、“死译”,并说:“读这样的书,就如同看地图一般,要伸着手指来寻找句法的线索位置。”参看《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5〕指刘半农。他在《中国文法通论》的《四版附言》中,故意将《论语·学而》中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按欧化句法排列成几种句式,加以嘲笑。参看《花边文学·玩笑只当它玩笑(上)》。 #p#副标题#e#
342 0 0
鲁迅
缭绕西南隅,鸟声转幽静。秀公今不在,独礼高僧影。 林下器未收,何人适煮茗。
329 0 0
韦应物
紫殿承恩岁,金銮入直年。人归三岛路,日过八花砖。 鸳鹭皆回席,皋夔亦慕膻。庆霄舒羽翼,尘世有神仙。 虽遇河清圣,惭非岳降贤。皇慈容散拙,公议逼陶甄。 江总参文会,陈暄侍狎筵。腐儒亲帝座,太史认星躔。 侧弁聆神算,濡毫俟密宣。宫司持玉研,书省擘香笺。 唯理心无党,怜才膝屡前。焦劳皆实录,宵旰岂虚传。 始议新尧历,将期整舜弦。去梯言必尽,仄席意弥坚。 上相思惩恶,中人讵省愆。鹿穷唯牴触,兔急且cg猭. 本是谋赊死,因之致劫迁。氛霾言下合,日月暗中悬。 恭显诚甘罪,韦平亦恃权。畏闻巢幕险,宁寤积薪然。 谅直寻钳口,奸纤益比肩。晋谗终不解,鲁瘠竟难痊。 只拟诛黄皓,何曾识霸先。嗾獒翻丑正,养虎欲求全。 万乘烟尘里,千官剑戟边。斗魁当北坼,地轴向西偏。 袁董非徒尔,师昭岂偶然。中原成劫火,东海遂桑田。 溅血惭嵇绍,迟行笑褚渊。四夷同效顺,一命敢虚捐。 山岳还青耸,穹苍旧碧鲜。独夫长啜泣,多士已忘筌。 郁郁空狂叫,微微几病癫。丹梯倚寥廓,终去问青天。
330 0 0
韩偓
雪花的快乐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炀,飞炀,飞炀,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炀,飞炀,飞炀,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炀,飞炀,飞炀,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304 0 0
徐志摩
湘水终日流,湘妃昔时哭。美色已成尘,泪痕犹在竹。
397 0 0
施肩吾
渐吾乡秋近,正莼美、更鲈肥。顾安得相从,征帆衔尾,飞盖追随。南中眼前事势,正相持、边腹一枰棋。将谓灯明月暗,笑谈共和韩诗。 谁知。催上天畿。无计可,挽留之。想翠微深处,倚楼日望,天际人归。中流江涛衮衮,藉烝徒、共楫属之谁。回首西风过雁,料君为我兴思。
302 0 0
李曾伯
【柳絮】 二月杨花轻复微, 春风摇荡惹人衣。 他家本是无情物, 一向南飞又北飞。
414 0 0
薛涛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331 0 0
陆游
愁边雨细。漠漠天如醉。摇飏游丝晚风外。酿轻寒、和暝色,花柳难胜,春自老,谁管啼红敛翠。关情潜入夜,斜湿帘栊,几处挑灯耿无寐。念阳台、当日事,好伴云来,因个甚、不入襄王梦里。便添起、寒潮卷长江,又恐是离人,断肠清泪。
362 0 0
谢懋
秋声连岳树,草色遍汀洲。多事时为客,无人处上楼。 云疏片雨歇,野阔九江流。欲向南朝去,诗僧有惠休。
346 0 0
齐己
移商换羽。花底流莺语。唱彻秦娥君且住。肠断能消几许。 劝觥斜注微波。真情著在谁那。只怕如今归去,酒醒无奈愁何。
289 0 0
袁去华
化工何意,向天涯海峤,有花清绝。缟袂绿裳无俗韵,不畏炎荒烦热。玉骨无尘,冰姿有艳,雅淡天然别。真香冶态,未饶红紫春色。 底事□落江南,水仙兄弟,端自难优劣。瘴雨蛮烟魂梦远,宁识溪桥霜雪。__同芳,素馨为伴,百和清芬爇。凄然风露,夜凉香泛明月。
274 0 0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318 0 0
李白
安南远进红鹦鹉,色似桃花语似人。 文章辩慧皆如此,笼槛何年出得身。
337 0 0
白居易
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
316 0 0
徐玑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