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369 0 0
诗经
行拥朱轮锦幨儿,望仙门外叱金羁。 染须偷嫩无人觉,唯有平康小妇知。
402 0 0
施肩吾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418 0 0
杜甫
混元融结致功难,山下平湖湖上山。万倾涵虚寒潋滟, 千寻耸翠秀孱颜。芰荷香入琴棋处,雷雨声离栋牖间。 但有五云依鹤岭,曾无陆路向人寰。夜溪漱玉常堪听, 仙树垂珠可要攀。若弃荣名便居此,自然浮浊不相关。
373 0 0
方干
闻君游静境,雅具更摐摐。竹伞遮云径,藤鞋踏藓矼. 杖斑花不一,尊大瘿成双。水鸟行沙屿,山僧礼石幢。 已甘三秀味,谁念百牢腔。远棹投何处,残阳到几窗。 仙谣珠树曲,村饷白醅缸。地里方吴会,人风似冉厖。 探幽非遁世,寻胜肯迷邦。为读江南传,何贤过二庞。
350 0 0
陆龟蒙
【平蔡州三首其二】 汝南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 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老人收泪前致辞:「官军入城人不知。 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
518 0 0
刘禹锡
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你好!见字如面,我是2018年的你,闲暇之余思绪万千,不知你现在在哪、在干什么,想着和你聊聊,谈谈身边事,说说身边人,无关阳春白雪,没有鲜衣怒马,我想你会愿意听的。 无论你现在处在何等位置,可能是继续默默无闻在基层摸爬滚打,亦或是转身意气风发在机关身居要职。 毕业之初的你,耳濡目染了太多单位“基层-机关”的任职思想,集训的时候也在和同批学员讨论类似的话题。一时间,期盼去机关锻炼的人趋之若鹜,你们集训的同时也在不停地打听机关哪个科室需要哪方面的人才,便就开始忙不迭的在人前展示自己某个方面的才华。对你而言,没有叫得响的专业技能,没有过得硬的能力素质,没有更出彩的横溢才华,人才济济的岗前集训让你结交了精英,同时也认清了现实,更重要的是认识了自己。 当你还在纳闷为何有人一毕业就可以去机关而惶惶终日,殊不知与你同赴基层的同学已经开始校正人生航向,踏实油门踏板,进入重要目标,纷纷在竞赛舞台中崭露头角。而你在被动接受安排中一边感受着火热丰富的基层生活,一边艳羡着同事的喜人成绩,逐渐迷失了自己,没有目标方向。 计划制定了一夹子,活动参加了一箩筐,经验积攒了一大堆,说好的重拾书本却因短期集训戛然而止,坚持的写作却因连连退稿深受打击,基本的工作却因任务冲击无法尽责,一年到头连轴转,虽然“看上去很忙”,却有点“做给别人看”,陷入了忙而无功、忙而无益的恶循环,这样的“苦劳”终究难以算是“功劳”。 此时此刻的你一直在思索,如何才能站在机关的视角高度,完成基层的碌碌琐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默默奉献何时才能功不唐捐、见影起效? 无论你现在身着何种装束,可能是继续使命在肩甲胄在身,或者是转身支援地方参加建设。 从你入学之初便就有此动摇,身边的不少同学或因身体、或因思想、或因志向纷纷离开了“旱涝保收、坚稳如磐”的体制。尤其是“+1”那年,一走数十人的大场面还真是让你动心了,不过风气越来越好、院校分配量化排名这些利好消息却又一次打消了你的念头。 你本来就是农村出身,普普通通,不才不貌,没有任何权势背景,倘若按照往年的分配,你势必会被碾的连渣都不剩,这一点我们都很清楚,历届的班长一次次给了我们亲身证明。 你心里也很清楚,身在部队中,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简单的一个手机你都和领导作了多年斗争,检讨也没因此少写,有时候一个常人眼里轻松如常的周末外出竟会是你前一日拼死拼活的五公里跑换来的。你心里也很明白,身在体制中,会出现越来越深的隔阂,来自与亲人的交谈、和朋友的交流,多少次同学聚会你都沉默寡言,别人说你是有修养懂礼貌,可只有你自己清楚,格格不入方枘圆凿的感觉是多么的刻骨铭心。你心里又很庆幸,处在盛世洪流中,反腐捷报频传,“大老虎被打倒、小苍蝇被拍下”,国家正是举才之时,单位正值用人之际,有想法、有能力、有作为的始终会被重用。 此时此刻的你一直在思索,如今的自己,置身改革大考将胜算几何,转身经济建设又有何作为? 无论你现在身边伴着何人,可能是与你相识已久的故旧知己,或者是亲友介绍的新人朋友。 说到这个话题,你是避之不及,却又心向往之,原以为难以抚慰的伤痛,却在同学的言语戏谑间畅快许多。2012年的冬天世界没有迎来末日,你却迎来了人生低谷――恋爱告吹、学业滑坡、生活受压,祸不单行、雪上加霜的冬天让你感到格外的寒冷和极大的无助。那时的你没有了精神支撑,没有了情感慰藉,成绩一落千丈、工作一团乱麻、身边空无一人,境况不佳,下场惨淡,“赔了夫人又折兵”那会放你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 后来也短暂有人陆续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但也都是轻轻地来、轻轻地走。最近,总是有同学朋友给你介绍女朋友,心里感激他们好意的同时,你也开始反思自己,究竟是何原因,居然“沦落到如此田地”。经年累月孤军奋战,练就了一身胆气,却也滋养了不少傲气,你觉得任何事情自己都可以摆平,但单位的体制机制、专业的特殊要求、工作的客观环境一再给你的感情道路设下了重重险阻和道道关卡。 别人介绍,你觉得受人怜悯得人恩惠,心有不甘情有不愿,难免事事腻歪,处处膈应。你想要顺其自然,事情偏偏出其不意;你想要水到渠成,事情偏偏无疾而终。内有父母亲友嘘寒问暖,旁敲侧击打听,外有同学朋友幸福虐狗,不时万点暴击。你也知道,没人对你有恶意,只是你过不了自己那关,放不下自己那敏感而脆弱的“恋爱观”。 此时此刻的你一直在思索,彼时的你如何看待感情,你的身边又会是谁? 在2017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中,习主席提到,2035年我国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时也会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领袖的宏大手笔、国家的宏伟蓝图、军队的万里征程,你那会应该都一一成为现实了吧。 置身强国复兴的浪潮洪流,处在风劲帆满的梦想舰船,彼时的你回想此时的我,尤其回望风雨兼程的这些年,想必肯定是感慨万千,期待你的来信。 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25岁的你 2018年6月于某地偏远乡村
301 0 0
小文
二年中散似稽康,此日无功换宠光。 唯有一般酬圣主,胜于东晋是文章。
441 0 0
薛能
一雁雪上飞,值我衡阳道。口衔离别字,远寄当归草。 目想春来迟,心惊寒去早。忆乡乘羽翮,慕侣盈怀抱。 零落答故人,将随江树老。
349 0 0
张说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360 0 0
佚名
海门双青暮烟歇,万顷金波涌明月。侯家小儿能觱篥, 对此清光天性发。长江凝练树无风,浏栗一声霄汉中。 涵胡画角怨边草,萧瑟清蝉吟野丛。冲融顿挫心使指, 雄吼如风转如水。思妇多情珠泪垂,仙禽欲舞双翅起。 郡人寂听衣满霜,江城月斜楼影长。才惊指下繁韵息, 已见树杪明星光。谢公高斋吟激楚,恋阙心同在羁旅。 一奏荆人白雪歌,如闻雒客扶风邬。吴门水驿按山阴, 文字殷勤寄意深。欲识阳陶能绝处,少年荣贵道伤心。
377 0 0
明抄《说郛》原本与见行刻本绝异〔2〕,京师图书馆有残本十余卷。此目在第二十八卷,注云:一卷,全抄,海昌张阆声。又叚得别本,因复叚以*1录,并注二本违异者于字侧。虽?误甚多,而甚有胜于海山仙馆〔3〕刻本者,倘加雠校,则为一佳书矣。十一年八月三日俟堂灯右写讫记之。 《说郛》无总目,海山仙馆本有之,今据本文补写。八月三日夜记。 EE 〔1〕本篇据手稿编入,原无标题、标点。前一部分写于抄录稿的封面;后一部分则在抄录稿正文之后。 《遂初堂书目》,又名《益斋书目》,宋代尤袤家藏图书的目录,一卷。 〔2〕《说郛》笔记丛书,明代陶宗仪编,一百卷。缀录明代以前的笔记小说而成,兼收经史诸子及诗话文论,原书已佚。明抄《说郛》原本,现有五册,即原书的卷三、卷四及卷二十三至三十二,计十二卷。文中所说的“见行本”,指清初顺治四年(1647)陶*?编刊,揉杂窜乱陶宗仪原本的一二○卷《说郛》。 〔3〕海山仙馆清代潘仕成的室名。该室刊有《海山仙馆丛书》,《遂初堂书目》列为第一种,道光二十六年(1864)印行。
311 0 0
鲁迅
几州闻出刺,谣美有江民。正面传天旨,悬心祷岳神。 尺书先假路,红旆旋烧尘。郡显山川别,衙开将吏新。 散招僧坐暑,闲载客行春。听事棋忘着,探题酒乱巡。 好编高隐传,多貌上升真。近日居清近,求人在此人。
416 0 0
张蠙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书报九江闻暂喜, 路经三峡想还愁。潇湘瘴雾加餐饭,滟滪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375 0 0
白居易
夏圃秋凉入,树低逢帻欹。水声翻败堰,山翠湿疏篱。 绿滑莎藏径,红连果压枝。幽人更何事,旦夕与僧期。
399 0 0
中华文学
寒窗月晴。寒梢露明。一痕归影灯青。又分携短亭。 蘅皋佩云。蒸溪酒春。有谁勤说归程。是峰头雁声。
334 0 0
以我越乡客,逢君谪居者。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 驿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不知从此分,还袂何时把。
351 0 0
孟浩然
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有人水溅红裙,相招晚醉,正月上、凉生风露。 两凝伫。别后歌断云间,娇姿黯无语。魂梦西风,端的此心苦。遥想芳脸轻颦,凌波微步,镇输与、沙边鸥鹭。
372 0 0
高观国
近鬓彩钿云雁细。好客艳、花枝争媚。学双燕、同栖还并翅。我合著、你难分离。 这佛面、前生应布施。你更看、蛾眉下秋水。似赛九底、邮他三五二。正闷里、也须欢喜。
472 0 0
张先
天与化工知。赐得衣裳总是绯。每向华堂深处见,怜伊。两个心肠一片儿。自小便相随。绮席歌筵不暂离。苦恨人人分拆破,东西。怎得成双似旧时。
354 0 0
苏轼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