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捧亭台郭绕山,遥盘苍翠到山巅。岩中古井虽通海, 窟里阴云不上天。罗列众星依木末,周回万室在檐前。 我来可要归禅老,一寸寒灰已达玄。
368 0 0
方干
去觐毗陵日,秋残建业中。莎垂石城古,山阔海门空。 灌木寒樯远,层波皓月同。何当复雠校,春集少阳宫。
390 0 0
马戴
回首望知音,逶迤桑柘林。人归海郡远,路入雨天深。 万木经秋叶,孤舟向暮心。唯馀江畔草,应见白头吟。
293 0 0
中华文学
南楚春候早,余寒已滋荣。土膏释原野,白蛰竞所营。缀景未及郊,穑人先偶耕。园林幽鸟啭,渚泽新泉清。农事诚素务,羁囚阻平生。故池想芜没,遗亩当榛荆。慕隐既有系,图功遂无成。聊从田父言,款曲陈此情。眷然抚耒耜,回首烟云横。
409 0 0
柳宗元
挂冠神武。来作烟波主。千里好江山,都尽是,君恩赐与。风勾月引,催上泛宅时,酒倾玉,鲙堆雪,总道神仙侣。 蓑衣箬笠,更着些儿雨。横笛两三声,晚云中、惊鸥来去。欲烦妙手,写入散人图,蜗角名,蝇头利,着甚来由顾。
282 0 0
向子諲
绍圣元年[1]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2]游白水[3]佛迹院,浴于汤池[4],热甚,其源殆[5]可熟[26]物。 循[6]山而东,少北[7],有悬水[8]百仞[27],山八九折[9],折处辄[10]为潭,深者缒石[24]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11],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13],观山烧火,甚[14]俛仰,度[15]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16]中流,掬[17]弄珠璧[18]。 到家二鼓[19],复与过饮酒,食[28]余甘[20]煮菜。顾[21]影颓然[25],不复甚寐[22]。书[23]以付过。东坡翁。
378 0 0
苏轼
开士度人久,空岩花雾深。徒知燕坐处,不见有为心。 兰若门对壑,田家路隔林。还言证法性,归去比黄金。
283 0 0
綦毋潜
【将进酒】 (小梅花) 城下路,凄风露, 今人犁田古人墓。 岸头沙,带蒹葭, 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 黄埃赤日长安道, 倦客无浆马无草。 开函关,掩函关, 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 六国扰,三秦扫, 初谓商山遗四老。 驰单车,致缄书, 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 深入醉乡安稳处。 高流端得酒中趣, 生忘形,死忘名, 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
345 0 0
贺铸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281 0 0
李商隐
经论功馀更业诗,又于难里纵天机。吴朝客见投文去, 楚国僧迎著紫归。已得声名先振俗,不妨风雪更探微。 金陵高忆恩门在,终挂云帆重一飞。
齐己
九五当乾德,三千应瑞符。纂尧昌圣历,宗禹盛丕图。 画象垂新令,消兵易旧谟。选贤方去智,招谏忽升愚。 大乐调元气,神功运化炉。脱鳞超沆瀣,翻翼集蓬壶。 捧日恩光别,抽毫顾问殊。凤形怜采笔,龙颔借骊珠。 掷地声名寡,摩天羽翮孤。洁身酬雨露,利口扇谗谀。 碧海同宸眷,鸿毛比贱躯。辨疑分黑白,举直牴朋徒。 庭兽方呈角,阶蓂始效莩。日倾乌掩魄,星落斗摧枢。 坠剑悲乔岳,号弓泣鼎湖。乱群逢害马,择肉纵狂貙。 胆为隳肝竭,心因沥血枯。满帆摧骇浪,征棹折危途。 燕客书方诈,尧门信未孚。谤兴金就铄,毁极玉生瘉。 砺吻矜先搏,张罗骋疾驱。地嫌稀魍魉,海恨止番禺。 瘴岭冲蛇入,蒸池蹑虺趋。望天收雪涕,看镜揽霜须。 草毒人惊剪,茅荒室未诛。火风晴处扇,山鬼雨中呼。 穷老乡关远,羁愁骨肉无。鹊灵窥牖户,龟瑞出泥途。 烟岛深千瘴,沧波淼四隅。海标传信使,江棹认妻孥。 到接三冬暮,来经六月徂。暗滩朝不怒,惊濑夜无虞。 俯首安羸业,齐眉慰病夫。涸鱼思雨润,僵燕望雷苏。 诏下因颁朔,恩移讵省辜。诳天犹指鹿,依社尚凭狐。 度岭瞻牛斗,浮江淬辘轳。未平人睚眦,谁惧鬼揶揄。 盆浦潮通楚,匡山地接吴。庾楼清桂满,远寺素莲敷。 仿佛皆停马,悲欢尽隙驹。旧交封宿草,衰鬓重生刍。 万戟分梁苑,双旌寄鲁儒。駸駸移岁月,冉冉近桑榆。 疲马愁千里,孤鸿念五湖。终当赋归去,那更学杨朱。
371 0 0
李绅
长裙锦带还留客,广额青娥亦效颦。 共惜不成金谷妓,虚令看杀玉车人。
369 0 0
王翰
凄风吹露湿银床。凉月到西厢。蛩声未苦,桐阴先瘦,愁与更长。 起来没个人僽采,枕上越思量。眼儿业重,假饶略睡,又且何妨。
274 0 0
山寺辋川图。霜叶云林锦绣居。寿斝浮春珠翠拥,欢娱。满院流泉绕绮疏。 道气自肤腴。几席轻尘一点无。天要耆英修相业,清都。已有泥书降玉除。
张元干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316 0 0
李隆基
湘水终日流,湘妃昔时哭。美色已成尘,泪痕犹在竹。
408 0 0
施肩吾
乡路穿京过,宁心去少同。日斜寻阔碛,春尽逐归鸿。 独树河声外,凝笳塞色中。怜君到此处,却背老莱风。
429 0 0
曹松
昔尝治理小说,于其史实,有所钩稽。时蒋氏瑞藻《小说考证》〔2〕已版行,取以检寻,颇获稗助;独惜其并收传奇,未曾理析,校以原本,字句又时有异同。于是凡值涉猎故记,偶得旧闻,足为参证者,辄复别行迻写。历时既久,所积渐多; 而二年已前又复废置,纸札丛杂,委之蟫尘。其所以不即焚弃者,盖缘事虽猥琐,究尝用心,取舍两穷,有如鸡肋焉尔。 今年之春,有所枨触〔3〕,更发旧稿,杂陈案头。一二小友以为此虽不足以饷名家,或尚非无稗于初学,助之编定,斐然成章,遂亦印行,即为此本。自愧读书不多,疏陋殊甚,空灾楮墨,贻痛评坛。然皆摭自本书,未尝转贩;而通卷俱论小说,如《小浮梅闲话》,《小说丛考》,《石头记索隐》,《红楼梦辨》〔4〕等,则以本为专著,无烦披拣,冀省篇幅,亦不复采也。凡所录载,本拟力汰複重,以便观览,然有破格,可得而言:在《水浒传》,《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下有複重者,著俗说流传之迹也〔5〕;在《西游记》下有複重者,揭此书不著录于地志之渐也〔6〕;在《源流篇》中有複重者,明札记肊说稗贩之多也〔7〕。无稽甚者,亦在所删,而独留《消夏闲记》《扬州梦》各一则,则以见悠谬之谈,故书中盖常有,且复至于此耳〔8〕。翻检之书,别为目录附于末;然亦有未尝通观全部者,如王圻《续文献通考》〔9〕,实仅阅其《经籍考》而已。 一千九百二十六年八月一日,校讫记。鲁迅。 ※ ※ ※ 〔1〕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二六年八月北新书局出版的《小说旧闻钞》。 《小说旧闻钞》,鲁迅辑录的小说史料集,初版三十九篇。前三十五篇是关于三十八种旧小说的史料,后四篇是关于小说源流、评刻、禁黜等方面的史料。其中附有鲁迅按语。该书于一九三五年七月经作者增补,由上海联华书局再版。后收入一九三八年版《鲁迅全集》第十卷。 〔2〕蒋瑞藻别号花朝生,浙江诸暨人。所著《小说考证》集录我国元代以来小说、戏曲作者事迹,作品源流及前人评论等资料,一九一五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以后又有拾遗,续编。 〔3〕今年之春,有所枨触现代评论派陈源于一九二六年一月三十日《晨报副刊》发表《致志摩》信,诬蔑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抄袭日本盐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鲁迅在同年二月一日所写的《不是信》(见《华盖集续编》)及其他文章中曾予以驳斥。“枨触”当指此事。 〔4〕《小浮梅闲话》关于小说、戏曲的笔记,清代俞樾著。附于所著《春在堂随笔》之后。《小说丛考》,考证小说、戏曲、弹词的著作,钱静方著。一九一六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石头记索隐》,研究《红楼梦》的专书,蔡元培著。一九一七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红楼梦辨》,研究《红楼梦》的专书,俞平伯著。一九二三年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 〔5〕《水浒传》长篇小说,明代施耐庵著。《小说旧闻钞·水浒传》所辑明伏王圻《续文献通考》、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的材料中,重见罗贯中著《水浒》因而“子孙三代皆哑”的传说,鲁迅在案语中指出:王圻之说出于田汝成。《聊斋志弄》,文言短篇小说集,清代蒲松龄著。《小说旧闻钞·聊斋志异》所辑清代陆以湉《冷庐杂识》、倪鸿《桐阴清话》、邹弢《三借庐笔谈》和近人易宗夔《新世说》的材料中,重见王渔洋欲以重金购《聊斋志异》稿的传说;又《三借庐笔谈》、《新世说》的材料中,重见蒲松龄强执路人使说异闻的传说。《阅微草堂笔记》,笔记小说集,清代纪昀著。《小说旧闻钞·阅微草堂笔记》所辑清代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易宗夔《新世说》的材料中,重见将《阅微草堂笔记》五种误为七种的记载,鲁迅在案语中指出:易宗夔乃“承李元度《先正事略》之误”。 〔6〕《西游记》长篇小说,明代吴承恩著。《小说旧闻钞·西游记》并录明代《天启淮安府志》、清代《同治山阳县志》关于吴承恩生平、著作的材料,后者未载《西游记》。鲁迅在案语中指出:“《西游记》不著于录自此始。” 〔7〕《源流篇》本篇所辑明代郎瑛《七修类稿》、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梁章钜《归田琐记》等材料中,重见关于小说起源于宋仁宗“日欲进一奇怪之事以娱之”的说法。鲁迅在案语中指出,小说“非因进讲宫中而起也,郎瑛说非,二梁更承其误。” 〔8〕《消夏闲记》即《消夏闲记摘抄》,笔记集,清代顾公燮著,三卷。《小说旧闻钞·金瓶梅》录其关于王世贞为报父仇而撰《金瓶梅》的传说一则。《扬州梦》,笔记集,清代焦东周生著,四卷。《小说旧闻钞·西游记》录其关于齐天大圣本系渔人之子,宋高宗时为大将军的传说一则。 〔9〕王圻字元翰,明代上海人,嘉靖进士。《续文献通考》,二五四卷,分三十门。续马端临《文献通考》而作,记载南宋嘉定年间至明代万历初年的典章制度沿革。《经籍考》为其中一门,共五十八卷。 #p#副标题#e#
318 0 0
鲁迅
衲衣线粗心似月,自把短锄锄榾柮。 青石溪边踏叶行,数片云随两眉雪。 山童貌顽名乞乞,放火烧畬采崖蜜。 担头何物带山香,一箩白蕈一箩栗。
394 0 0
贯休
我吟传舍咏,来访真人居。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 窥庭但萧瑟,倚杖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馀。
352 0 0
李白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