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鸡昂然来,小鸡竦而待。 ——韩愈 峥嵘颠盛气,洗刷凝鲜彩。 ——孟郊 高行若矜豪,侧睨如伺殆。 ——韩愈 精光目相射,剑戟心独在。 ——孟郊 既取冠为胄,复以距为镦。天时得清寒,地利挟爽垲。 ——韩愈 磔毛各噤z9,怒瘿争碨磊。俄膺忽尔低,植立瞥而改。 ——孟郊 腷膊战声喧,缤翻落羽皠。中休事未决,小挫势益倍。 ——韩愈 妒肠务生敌,贼性专相醢。裂血失鸣声,啄殷甚饥馁。 ——孟郊 对起何急惊,随旋诚巧绐。毒手饱李阳,神槌因朱亥。 ——韩愈 恻心我以仁,碎首尔何罪。独胜事有然,旁惊汗流浼。 ——孟郊 知雄欣动颜,怯负愁看贿。争观云填道,助叫波翻海。 ——韩愈 事爪深难解,嗔睛时未怠。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孟郊 头垂碎丹砂,翼拓拖锦彩。连轩尚贾馀,清厉比归凯。 ——韩愈 选俊感收毛,受恩惭始隗。英心甘斗死,义肉耻庖宰。 ——孟郊 君看斗鸡篇,短韵有可采。 ——孟郊
510 0 0
韩愈
逸妻稚子应沟壑,归路茫茫东去遥。凉叶下时心悄悄, 空斋梦里雨萧萧。星霜渐见侵华发,生长虚闻在圣朝。 知己只今何处在,故山无事别渔樵。
379 0 0
中华文学
嫁与商人头欲白,未曾一日得双行。 任君逐利轻江海,莫把风涛似妾轻。
405 0 0
陶庐僻陋那堪比,谢墅幽微不足攀。 何似嵩峰三十六,长随申甫作家山。
470 0 0
白居易
年才二十众知名,孤鹤仪容彻骨清。 口传天语来人世,却逐祥云上玉京。
535 0 0
李涉
一炷心香洞府开,偃松皱涩半莓苔。 水清无底山如削,始有仙人骑鹤来。
505 0 0
韩偓
我有严湍思,怀人访故台。客星依钓隐,仙石逐槎回。 倒影含清沚,凝阴长碧苔。飞泉信可挹,幽客未归来。
488 0 0
李德裕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遍章。 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378 0 0
辛弃疾
导漾自嶓冢,东流为汉川。维桑君有意,解缆我开筵。 云雨从兹别,林端意渺然。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
404 0 0
孟浩然
【还县】 霁色清和日己长,纶巾萧散意差强。 飞飞鸥鹭陂塘绿,郁郁桑麻风露香。 南陌东村初过社,轻装小队似还乡。 哦诗忘却登车去,枉是人言作吏忙。
陆游
大禹受禅让,子高辞诸侯。退躬适外野,放浪夫何求。 万乘造中亩,一言良见酬。俋俋耕不顾,斯情邈难俦。
440 0 0
旧相临戎非称意,词人作尹本多情。从容自使边尘静, 谈笑不闻桴鼓声。章句新添塞下曲,风流旧占洛阳城。 昨来亦有吴趋咏,惟寄东都与北京。
394 0 0
刘禹锡
毵毵绿发垂轻露,猎猎丹华动细风。 恰似青童君欲会,俨然相向立庭中。
458 0 0
皮日休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放过 一作:放出)
548 0 0
杨万里
一春花事今宵了。点检落红都已少。阿谁追路问东君,只有青青河畔草。 尊前不信韶华老。酒意妆光相借好。檐前暮雨亦多情,未做朝云容易晓。 南歌子正月二十八日定空寺赏梅暮霰寒依树,娇云冷傍人。江南谁寄一枝春。何似珑璁十里、更无尘。 雨萼胭脂淡,香须蝶子轻。碧山归路小桥横。谁见暗香今夜、月胧明。
352 0 0
毛滂
御扆合宫承宝历,席图重馆奉明灵。 偃武修文九围泰,沉烽静柝八荒宁。
366 0 0
佚名
师誉振京城,谈空万乘听。北行山已雪,南去木犹青。 夜岳禅销月,秋潭汲动星。回期不可定,孤鹤在高冥。
487 0 0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黎人多良田,征歛苦倍蓰。诛求尽余粒,尚豢犊与豕。昨当租吏来,宰割充盘几。吏怒反索金,黎民那有此。泣向逻者借,刻箭以为誓。贷一每输百,朘削痛入髓。生当剥肌肉,死则长已矣。薄诉吏转嗔,锁缚不复视。黎儿愤勇决,挺身负戈矢。枪急千人奔,犯顺非得已。赫赫王章存,令人弃如纸。 朔风戒良节,赫赫张皇师。军门号令严,震肃将天威。壮士快鞍马,锋镞如星飞。一举破贼垒,刀斧纷纭挥。剖尸越邱阜,踏血腥川坻。白日暗西岭,瘴气昏余晖。翅鼠堕我前,饥鸟逐人归。征夫怀惨忧,涕泗沾我衣。黎人本同性,云何发祸机?神武贵勿杀,不在斩获为。息火当息薪,弭兵当弭饥。谁生此厉阶,哲士知其非。
353 0 0
儿孙闲弄雪霜髯,浪飐南山影入檐。卧稳篷舟龟作枕, 病来茅舍网为帘。值春游子怜莼滑,通蜀行人说鲙甜。 数尺寒丝一竿竹,岂知浮世有猜嫌。
471 0 0
李洞
旧历和新历的今年似乎于上海的文艺家们特别有着刺激力,接连的两个新正一过,期刊便纷纷而出了。他们大抵将全力用尽在伟大或尊严的名目上,不惜将内容压杀。连产生了不止一年的刊物,也显出拚命的挣扎和突变来。作者呢,有几个是初见的名字,有许多却还是看熟的,虽然有时觉得有些生疏,但那是因为停笔了一年半载的缘故。他们先前在做什么,为什么今年一齐动笔了?说起来怕话长。要而言之,就因为先前可以不动笔,现在却只好来动笔,仍如旧日的无聊的文人,文人的无聊一模一样。这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大家都有些自觉的,所以总要向读者声明“将来”:不是“出国”,“进研究室”,便是“取得民众”。功业不在目前,一旦回国,出室,得民之后,那可是非同小可了。自然,倘有远识的人,小心的人,怕事的人,投机的人,最好是此刻豫致“革命的敬礼”。一到将来,就要“悔之晚矣”了。 然而各种刊物,无论措辞怎样不同,都有一个共通之点,就是:有些朦胧。这朦胧的发祥地,由我看来,——虽然是冯乃超的所谓“醉眼陶然”〔2〕——也还在那有人爱,也有人憎的官僚和军阀。和他们已有瓜葛,或想有瓜葛的,笔下便往往笑迷迷,向大家表示和气,然而有远见,梦中又害怕铁锤和镰刀,因此也不敢分明恭维现在的主子,于是在这里留着一点朦胧。和他们瓜葛已断,或则并无瓜葛,走向大众去的,本可以毫无顾忌地说话了,但笔下即使雄纠纠,对大家显英雄,会忘却了他们的指挥刀的傻子是究竟不多的,这里也就留着一点朦胧。于是想要朦胧而终于透漏色彩的,想显色彩而终于不免朦胧的,便都在同地同时出现了。 其实朦胧也不关怎样紧要。便在最革命的国度里,文艺方面也何尝不带些朦胧。然而革命者决不怕批判自己,他知道得很清楚,他们敢于明言。惟有中国特别,知道跟着人称托尔斯泰为“卑污的说教人”〔3〕了,而对于中国“目前的情状”,却只觉得在“事实上,社会各方面亦正受着乌云密布的势力的支配”〔4〕,连他的“剥去政府的暴力,裁判行政的喜剧的假面”的勇气的几分之一也没有;知道人道主义不彻底了,但当“杀人如草不闻声”〔5〕的时候,连人道主义式的抗争也没有。剥去和抗争,也不过是“咬文嚼字”,并非“直接行动”。〔6〕我并不希望做文章的人去直接行动,我知道做文章的人是大概只能做文章的。 可惜略迟了一点,创造社前年招股本,去年请律师,〔7〕今年才揭起“革命文学”的旗子,复活的批评家成仿吾总算离开守护“艺术之宫”的职掌,〔8〕要去“获得大众”,并且给革命文学家“保障最后的胜利”〔9〕了。这飞跃也可以说是必然的。弄文艺的人们大抵敏感,时时也感到,而且防着自己的没落,如漂浮在大海里一般,拚命向各处抓攫。二十世纪以来的表现主义〔10〕,踏踏主义〔11〕,什么什么主义的此兴彼衰,便是这透露的消息。现在则已是大时代,动摇的时代,转换的时代,中国以外,阶级的对立大抵已经十分锐利化,农工大众日日显得着重,倘要将自己从没落救出,当然应该向他们去了。何况“呜呼!小资产阶级原有两个灵魂。……”虽然也可以向资产阶级去,但也能够向无产阶级去的呢。 这类事情,中国还在萌芽,所以见得新奇,须做《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那样的大题目,但在工业发达,贫富悬隔的国度里,却已是平常的事情。或者因为看准了将来的天下,是劳动者的天下,跑过去了;或者因为倘帮强者,宁帮弱者,跑过去了;或者两样都有,错综地作用着,跑过去了。也可以说,或者因为恐怖,或者因为良心。成仿吾教人克服小资产阶级根性,拉“大众”来作“给与”和“维持”的材料,文章完了,却正留下一个不小的问题:倘若难于“保障最后的胜利”,你去不去呢? 这实在还不如在成仿吾的祝贺之下,也从今年产生的《文化批判》上的李初梨的文章〔12〕,索性主张无产阶级文学,但无须无产者自己来写;无论出身是什么阶级,无论所处是什么环境,只要“以无产阶级的意识,产生出来的一种的斗争的文学”就是,直截爽快得多了。但他一看见“以趣味为中心”的可恶的“语丝派”的人名就不免曲折,仍旧“要问甘人君,鲁迅是第几阶级的人?”〔13〕我的阶级已由成仿吾判定:“他们所矜持的是‘闲暇,闲暇,第三个闲暇’;他们是代表着有闲的资产阶级,或者睡在鼓里的小资产阶级。……如果北京的乌烟瘴气不用十万两无烟火药炸开的时候,他们也许永远这样过活的罢。”〔14〕我们的批判者才将创造社的功业写出,加以“否定的否定”,要去“获得大众”的时候,〔15〕便已梦想“十万两无烟火药”,并且似乎要将我挤进“资产阶级”去(因为“有闲就是有钱”云),我倒颇也觉得危险了。后来看见李初梨说:“我以为一个作家,不管他是第一第二……第百第千阶级的人,他都可以参加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不过我们先要审察他们的动机。……”〔16〕这才有些放心,但可虑的是对于我仍然要问阶级。“有闲便是有钱”;倘使无钱,该是第四阶级〔17〕,可以“参加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了罢,但我知道那时又要问“动机”。总之#p#副标题#e#
386 0 0
鲁迅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