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艺研究》专载关于研究文学,艺术的文字,不论译著,并且延及文艺作品及作者的绍介和批评。 二、《文艺研究》意在供已治文艺的读者的阅览,所以文字的内容力求其较为充实,寿命力求其较为久长,凡泛论空谈及启蒙之文,倘是陈言,俱不选入。 三、《文艺研究》但亦非专载今人作品,凡前人旧作,倘于文艺史上有重大关系,划一时代者,仍在绍介之列。四、《文艺研究》的倾向,在究明文艺与社会之关系,所以凡社会科学上的论文,倘其中有若干部分涉及文艺者,有时亦仍在绍介之列。 五、《文艺研究》甚愿于中国新出之关于文艺及社会科学书籍,有简明的绍介和批评,以便利读者。但同人见识有限,力不从心,倘蒙专家惠寄相助,极所欣幸。 六、《文艺研究》又甚愿文与艺相钩连,因此微志,所以在此亦试加插图,并且在可能范围内,多载塑绘及雕刻之作。七、《文艺研究》于每年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十五日各印行一本;每四本为一卷。每本约二百余页,十万至十二万字。倘多得应当流布的文章,即随时增页。 八、《文艺研究》上所载诸文,此后均不再印造单行本子,所以此种杂志即为荟萃单篇要论之丛书,可以常资参考。EE 〔1〕本篇最初载于一九三○年上海《文艺研究》创刊号。未署名。一九三○年二月八日鲁迅日记:“午寄陈望道信并《文艺研究》例言草稿八条。” 《文艺研究》,季刊,鲁迅编辑,版权页印一九三○年二月十五日出版,实际出版时间约有四月底至五月初。仅出一期。
345 0 0
鲁迅
一日日,作老翁。一年年,过春风。公心不以贵隔我, 我散唯将闲伴公。我无才能忝高秩,合是人间闲散物。 公有功德在生民,何因得作自由身。前日魏王潭上宴连夜, 今日午桥池头游拂晨。山客砚前吟待月,野人尊前醉送春。 不敢与公闲中争第一,亦应占得第二第三人。
415 0 0
白居易
暑天向晚,最相宜、一簇凉生新竹。潇洒轩窗还此景,此景真非凡俗。猿鹤相随,烟霞自在,与我交情熟。人生如梦,个中堪把心卜。 休叹乌兔如飞,功名富贵,有分终须足。不管他非非是是,不管他荣和辱。净几明窗,残编断简,且恁闲劳碌。流萤过去,文章如在吾目。
313 0 0
陈著
小驻书怀 涩雨清秋, 落叶飘飞. 数不尽寒鸦点点. 晁望远, 百木萧萧. 独行落花石径, 伤叹流年, 曾晓银汉之约. 郎女相期, 尔今亲历. 倍愁怅息, 纵柳州书笔. 难诉衷情, 聊托清风, 为君怜惜梦中人.
423 0 0
夏清男
序迫岁阴,日躔星纪。爰稽茂典,聿崇清祀。 绮币霞舒,瑞珪虹起。百禩垂裕,万灵荐祉。
322 0 0
佚名
不言牧田远,不道牧陂深。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 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 大牛隐层坂,小牛穿近林。同类相鼓舞,触物成讴吟。 取乐须臾间,宁问声与音。
储光羲
万条江柳早秋枝,袅地翻风色未衰。 欲折尔来将赠别,莫教烟月两乡悲。
427 0 0
薛涛
独寻春色上高台,三月皇州驾未回。几处松筠烧后死, 谁家桃李乱中开。奸邪用法原非法,唱和求才不是才。 自古浮云蔽白日,洗天风雨几时来。
422 0 0
薛能
夏木正阴成,戎装出帝京。沾襟辞阙泪,回首别乡情。 云树褒中路,风烟汉上城。前旌转谷去,后骑踏桥声。 久领鸳行重,无嫌虎绶轻。终提一麾去,再入福苍生。
376 0 0
刘禹锡
城上西楼倚暮天,楼中归望正凄然。近郭乱山横古渡, 野庄乔木带新烟。北风吹雁声能苦,远客辞家月再圆。 陶令好文常对酒,相招那惜醉为眠。
341 0 0
张继
不唯诗著籍,兼又赋知名。议论于题称,春秋对问精。 半应阴骘与,全赖有司平。归去峰峦众,别来松桂生。 涨江流水品,当道白云坑。勿以攻文捷,而将学剑轻。 制衣新濯锦,开酝旧烧罂。同日升科士,谁同膝下荣。
364 0 0
贾岛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 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 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 《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
柳宗元
桃萼新香梅落后。暗叶藏鸦,苒苒垂亭牖。舞困低迷如著酒。乱丝偏近游人手。 雨过朦胧斜日透。客舍青青,特地添明秀。莫话扬鞭回别首。渭城荒远无交旧。
347 0 0
周邦彦
外翁七十孙三岁,笑指琴书欲遣传。自念老夫今耄矣, 因思稚子更茫然。中郎馀庆钟羊祜,子幼能文似马迁。 才与不才争料得,东床空后且娇怜。
464 0 0
未将时会合,且与俗浮沉。鸿养青冥翮,蛟潜云雨心。 烟郊春别远,风碛暮程深。墨客投何处,并州旧翰林。
408 0 0
素浐接宸居,青门盛祓除。摘兰喧凤野,浮藻溢龙渠。 苑蝶飞殊懒,宫莺啭不疏。星移天上入,歌舞向储胥。
334 0 0
沈佺期
良游因时暇,乃在西南隅。绿烟凝层城,丰草满通衢。 精舍何崇旷,烦跼一弘舒。架虹施广荫,构云眺八区。 即此尘境远,忽闻幽鸟殊。新林泛景光,丛绿含露濡。 永日亮难遂,平生少欢娱。谁能遽还归,幸与高士俱。
365 0 0
韦应物
表质自坚贞,因人一扣鸣。静将金并响,妙与乐同声。 杳杳疑风送,泠泠似曲成。韵含湘瑟切,音带舜弦清。 不独藏虹气,犹能畅物情。后夔如为听,从此振琮琤.
426 0 0
中华文学
霎霎复凄凄,飘松又洒槐。气濛蛛网槛,声叠藓花阶。 古壁青灯动,深庭湿叶埋。徐垂旧鸳瓦,竞历小茅斋。 冷与阴虫间,清将玉漏谐。病身唯展转,谁见此时怀。
380 0 0
陵前春不尽,陵下夜何穷。未信金蚕老,先惊玉燕空。 挽移兰殿月,笳引柏城风。自此随龙驭,桥山翠霭中。
417 0 0
许浑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