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莫逐炎洲翠, 栖莫近吴宫燕。 吴宫火起焚巢窠,[1] 炎洲逐翠遭网罗。 萧条两翅蓬蒿下, 纵有鹰鹯奈若何。[2]
339 0 0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17 0 0
故人在城里,休寄海边书。渐去老不远,别来情岂疏。 砚冰催腊日,山雀到贫居。每有平戎计,官家别敕除。
359 0 0
贾岛
素艳拥行舟,清香覆碧流。远烟分的的,轻浪泛悠悠。 雨歇平湖满,风凉运渎秋。今朝流咏处,即是白蘋洲。
349 0 0
中华文学
水竹旧院落,樱笋新蔬果。嫩英翠幄,红杏交榴火。心事暗卜,叶底寻双朵,深夜归青琐。灯尽酒醒时,晓窗明、钗横鬓嚲。 怎生那。被间阻时多。奈愁肠数叠,幽恨万端,好梦还惊破。可怪近来,传语也无个。莫是瞋人呵。真个若瞋人,却因何、逢人问我。
474 0 0
周邦彦
官吏潜陈借寇词,宦情乡梦两相违。青城锦水无心住, 紫阁莲峰有意归。张翰鲈鱼因醉忆,孟光书信近春稀。 黄茅瘴色看看起,贪者犹疑别是机。
343 0 0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王维
明明复夜夜,胡子即成翁。唯是真知性,不来生灭中。
494 0 0
姚合
山暗秋云,暝鸦接翅啼榕树。故人何处。一夜溪亭雨。 梦入新凉,只道消残暑。还知否。燕将雏去。又是流年度。
318 0 0
张元干
圣主得贤臣,天地方交泰。恭惟岳精粹,多出于昭代。 君侯握文镜,独立尘埃外。王演俗容仪,崔陵小风概。 馨香拥兰雪,峻秀高嵩岱。嵇松领岁寒,庄剑无砻淬。 威棱玉霜直,匠石金槌大。诗穿明月珠,道拍安期背。 中兴鸾凤集,直道风云会。万卷似无书,三山如历块。 德乎天所纵,清矣谁堪对。有法在朝端,无尘到冠盖。 具瞻从密勿,旦夕调鼎鼐。为君整衢尊,为君戢蕃塞。 岂知吾后意,忧此毗陵最。亲手赐彤弓,苍生是繄赖。 下车邻寇散,是物冰壶内。龚遂爱廉平,次公太繁碎。 袴襦砧动地,父母歌闤闠。□雪锁戈鋋,非烟绕旌旆。 宁思子产冰,肯羡任棠薤。忽如春再来,不独天重戴。 昂藏海峤鹤,冷碧仙庭桧。物物动和气,家家有新态。 芙蓉开帟幕,锦帐无纤壒。鼓角穿冻云,恩波动耕耒。 奸回改精魄,礼教书绅带。必于尧舜日,还似房杜辈。 野人有章句,格力亦慷慨。若不入丘门,世间更谁爱。
444 0 0
贯休
出众仙才是谪仙,裁霞曳绣一篇篇。虽将洁白酬知己, 自有风流助少年。欹枕卧吟荷叶雨,持杯坐醉菊花天。 冥搜太苦神应乏,心在虚无更那边。
331 0 0
方干
西阁百寻馀,中宵步绮疏。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 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
280 0 0
杜甫
东西南北郡,自说遍曾游。人世终多故,皇都不少留。 郢城帆过夜,汉水月方秋。此谒亲知去,闻猿岂解愁。
326 0 0
一帘疏雨。道是无情还有思。坐久魂销。风动珠唇点点娇。 生平浩气。静乐机关随处是。熏透寒衾。蝴蝶休萦万里心。
313 0 0
芍药丁香手里栽,临行一日绕千回。 外人应怪难辞别,总是山中自取来。
328 0 0
王建
思量前事不堪寻,牢落馀情满素琴。四海岂无腾跃路, 一家长有别离心。道从汩没甘雌伏,迹恐因循更陆沈。 寂寞谁应吊空馆,异乡时节独沾襟。 簟卷两床琴瑟秋,暂凭前计奈相尤。尘飘马尾甘蓬转, 酒忆江边有梦留。隋帝旧祠虽寂寞,楚妃清唱亦风流。 可怜别恨无人见,独背残阳下寺楼。
403 0 0
罗隐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358 0 0
佚名
【清平乐】 烟轻雨小, 紫陌香尘少。 谢客池塘生绿草, 一夜红梅先老。 旋题罗带新诗, 重寻杨柳佳期。 强半春寒去后, 几番花信来时。
353 0 0
晏几道
漆南 薰的 女弟 子 大讲公妻 初在瞰江馆 犹抱琵琶半遮面 现住小较场 则是莺花啼又笑 革新通信社消息:顷有署名笑男女士者投来一稿,标题云,“漆树芬尚有弟子传芬芳”。原文云:前《新蜀报》主笔,向师政治部主任漆树芬者,字南薰,虽死于“三三一”案;但其人究竟是否共产党徒,迄今尚其说不一,不过前次南京政府通缉共产党,曾有漆名,且其前在《新蜀报》立言,亦颇含有“共味”,则其十分之八九,确为共产分子无疑。漆当今春时,原为某师政治训练处主任,男女学生,均并蓄兼收。有陈某者,亦所谓“密司”也,在该处肄业有日,于某师离渝时,遂请假未去,乃不知以何故,竟尔沦入平康,初尚与魏某旅长,讲所谓恋爱,于瞰江楼上,过其神女生涯。近日则公然在小较场小建香巢,高张艳帜,门前一树马樱花,沉醉着浪蝶狂蜂不少也。据余(该投稿人自称)男友某谈及,彼初在瞰江楼见面时,虽已非书生面目,但尚觉“犹抱琵琶半遮面”,不无羞恶之心,近在小较场再会,则莺花啼又笑,旧来面目全非,回顾其所谓“密司”时代,直一落千丈矣。噫,重庆社会之易人,有如此者,可不畏哉!或曰:“漆南薰之公妻主义,死有传人。”虽属谑而虐兮,亦令人不能不有此感慨也。 (注)“三三一案”(手民注意:是三三一案,不是三三一惨案,因为在重庆是不准如此称谓的)是大中华十六年三月卅一日,重庆各界在打枪坝开市民大会,反对英兵舰炮击南京,正在开会,有所谓暴徒数百人入场,马刀,铁尺,手枪……一阵乱打,打得落花流水,煞是好看。结果:男女学生,小学生,市民,一共打死二百余人云。 (又注)漆某生前大讲公妻(可惜我从不曾见着听着),死后有弟子(而且是女的)传其道,则其人虽死,其道仍存,真是虽死犹生。然这位高足密司陈,我曾经问过该师的女训育,说并无其人,或者是改了姓。然而这新闻中的记者老爷,又不曾说个清楚,所以我只得又注一章云。 (再注)“共味”者,共产主义的色彩也。因漆某曾做有一篇“学生不宜入党”的文章云。 (不注)这信如能投到,那末,发表与否是你的特权云。 渝州瘦莲谨注。丁卯仲冬戊辰日。 EE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八年一月二十一日《语丝》周刊第四卷第六期,任《某报剪注》一文之后。 〔2〕天南*3叟王韬(1828—1897),号天南*3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清末作家。曾在香港主编《循环日报》。著有笔记小说《遁窟谰言》、《淞隐漫录》等。 〔3〕吴趼人(1866—1910)名沃尧,字趼人,广东南海人,小说家。著有长篇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李伯元(1867—1906),名宝嘉,字伯元,江苏武进人,小说家。著有长篇小说《官场现形记》等。 〔4〕“密司”英语Miss的音译,意为小姐。〔5〕漆某指漆树芬(1892—1927),字南薰,四川江津人,经济学家。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毕业。著有《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下之中国》。 一九二六年任川军向士俊师政治部主任,《新蜀报》主笔。一九二七年在重庆三三一惨案中被杀。《新蜀报》,一九二一年创刊于重庆,一九五○年停刊。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该报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支持下积极宣传反帝反封建,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6〕“羞恶之心”语见《孟子·公孙丑上》:“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7〕《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约成书于西周到春秋时代,共三○五篇。本篇“备考”中“虽属谑而虐兮”一语,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p#副标题#e#来源于香港公司注册www.11company.com管理专家来源于香港公司注册www.11company.com管理专家
296 0 0
鲁迅
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如愁,百尺虾须上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300 0 0
李煜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