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销连理带,尘覆合欢杯。懒卧相思枕,愁吟起夜来。
375 0 0
施肩吾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339 0 0
中华文学
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放翁。 侧船篷。使江风。蟹舍参差渔市东。到时闻暮钟。
330 0 0
陆游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399 0 0
阮籍
苔径萦回景渐分,翛然空界静埃氛。一声疏磬过寒水, 半壁危楼隐白云。雪下石龛僧在定,日西山木鸟成群。 几来吟啸立朱槛,风起天香处处闻。
348 0 0
刘沧
毗陵过柱史,简易在茅茨。芳草如花种,修篁带笋移。 径幽人未赏,檐静燕初窥。野客怜霜壁,青松画一枝。
299 0 0
刘商
天女多情,梨花碎翦,人间赠与多才。渐瑶池潋滟,粉翘徘徊。面旋不禁风力,背人飞去还来。最清虚好处,遥度幽香,不掩寒梅。 岁华多幸呈瑞,泛寒光,一样仙子楼台。虽喜朱颜可照,时更相催。细认沙汀鹭下,静看烟渚潮回。遣青蛾趁拍,斗献轻盈,且更传杯。
327 0 0
黄裳
秋来频上向吴亭,每上思归意剩生。废苑池台烟里色, 夜村蓑笠雨中声。汀洲月下菱船疾,杨柳风高酒旆轻。 君住松江多少日,为尝鲈鲙与莼羹。
366 0 0
陆龟蒙
雨气濛濛草满庭,式微吟剧更谁听。诗逢匠化唯贪住, 日觉恩深不易铭。心苦只应消鬓黑,梦游频入倚天青。 从兹还似归回首,唯祝台星与福星。 家在严陵钓渚旁,细涟嘉树拂窗凉。难医林薮烟霞癖, 又出芝兰父母乡。孤帆好风千里暖,深花黄鸟一声长。 终期金鼎调羹日,再近尼丘日月光。
346 0 0
贯休
日日攻诗亦自强,年年供应在名场。 春风驿路归何处,紫阁山边是草堂。
373 0 0
姚合
凉秋夜笛鸣,流风韵九成。调高时慷慨,曲变或凄清。 征客怀离绪,邻人思旧情。幸以知音顾,千载有奇声。
291 0 0
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水土或匪昔,禹贡书亦殊。城郭类村坞,雨雪苦载涂。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寒云着我巾,寒风裂我襦。盱衡一吐气,冻凌满髭须。程程望烟火,道傍少人居。小米无得买,浊醪无得酤。土房桑树根,仿佛似酒垆。徘徊问野老,可否借我厨?野老欣笑迎,近前挽我裾。热水温我手,火炕暖我躯。丁宁勿洗面,洗面破皮肤。我知老意仁,缓缓驱仆夫。窃问老何族?云是奕世儒。自从大朝来,所习亮匪初。民人籍征戍,悉为弓矢徒。纵有好儿孙,无异犬与猪。至今成老翁,不识一字书。典故无所考,礼义何所拘?论及祖父时,痛入骨髓余。我闻忽太息,执手空踌蹰。踌蹰向苍天,何时更得甦?饮泣不忍言,拂袖西南隅。
406 0 0
王冕
傥来无定,浮生如寄,休说真非真是。道人半睡半醒时,全身在、碧霄宫里。 风师四起,云君六合,茅舍有何准拟。待他雪阵打窗来,旋披起、半床纸被。
386 0 0
汪莘
缕金裙窣轻纱,透红莹玉真堪爱。多情更把,眼儿斜盼,眉儿敛黛。舞态歌阑,困偎香脸,酒红微带。便直饶、更有丹青妙手,应难写、天然态。 长恐有时不见,每饶伊、百般娇騃。眼穿肠断,如今千种,思量无奈。花谢春归,梦回云散,欲寻难再。暗消魂,但觉鸳衾凤枕,有余香在。
303 0 0
欧阳修
目光牛背上,更时把、汉书看。记落叶江城,孤云海树,漂泊忘还。悬知偶然是梦,梦醒来、未必是邯郸。笑指萤灯借暖,愁怜镜雪惊寒。 投闲。寄傲怡颜。要一似、白鸥闲。且旋缉荷衣,琴尊客里,岁月人间。菟裘渐营瘦竹,任重门、近水隔花关。数亩清风自足,元来不在深山。
305 0 0
张炎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293 0 0
杜甫
绿柳藏乌静掩关。鸭炉香细琐窗闲。那回分袂月初残。 惜别漫成良夜醉,解愁时有翠笺还。欲寻双叶寄情难。
晏几道
既悟莲花藏,须遗贝叶书。菩提无处所,文字本空虚。 观指非知月,忘筌是得鱼。闻君登彼岸,舍筏复何如。
342 0 0
白居易
记得已是四年前的事了,时维二月,我和妇孺正陷在上海闸北的火线中〔2〕,眼见中国人的因为逃走或死亡而绝迹。后来仗着几个朋友的帮助,这才得进平和的英租界,难民虽然满路,居人却很安闲。和闸北相距不过四五里罢,就是一个这么不同的世界,——我们又怎么会想到哈尔滨。 这本稿子的到了我的桌上,已是今年的春天,我早重回闸北,周围又复熙熙攘攘的时候了。但却看见了五年以前,以及更早的哈尔滨。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精神是健全的,就是深恶文艺和功利有关的人,如果看起来,他不幸得很,他也难免不能毫无所得。 听说文学社曾经愿意给她付印,稿子呈到中央宣传部书报检查委员会那里去,搁了半年,结果是不许可。人常常会事后才聪明,回想起来,这正是当然的事:对于生的坚强和死的挣扎,恐怕也确是大背“训政”〔3〕之道的。今年五月,只为了《略谈皇帝》〔4〕这一篇文章,这一个气焰万丈的委员会就忽然烟消火灭,便是“以身作则”的实地大教训。奴隶社〔5〕以汗血换来的几文钱,想为这本书出版,却又在我们的上司“以身作则”的半年之后了,还要我写几句序。然而这几天,却又谣言蜂起,闸北的熙熙攘攘的居民,又在抱头鼠窜了,路上是骆驿不绝的行李车和人,路旁是黄白两色的外人,含笑在赏鉴这礼让之邦的盛况。自以为居于安全地带的报馆的报纸,则称这些逃命者为“庸人”或“愚民”。我却以为他们也许是聪明的,至少,是已经凭着经验,知道了煌煌的官样文章之不可信。他们还有些记性。 现在是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四的夜里,我在灯下再看完了《生死场》。周围像死一般寂静,听惯的邻人的谈话声没有了,食物的叫卖声也没有了,不过偶有远远的几声犬吠。想起来,英法租界当不是这情形,哈尔滨也不是这情形;我和那里的居人,彼此都怀着不同的心情,住在不同的世界。然而我的心现在却好像古井中水,不生微波,麻木的写了以上那些字。这正是奴隶的心!——但是,如果还是搅乱了读者的心呢?那么,我们还决不是奴才。 不过与其听我还在安坐中的牢骚话,不如快看下面的《生死场》,她才会给你们以坚强和挣扎的力气。鲁迅。 CC 〔1〕本篇最初印入《生死场》。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薨莹,黑龙江呼兰县人,小说家。《生死场》是她所著的中篇小说,《奴隶丛书》之一,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上海容光书局出版。 〔2〕指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上海战争。 〔3〕“训政”孙中山提出的建国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在“训政时期”由政府对民众进行行使民权的训练。国民党政府曾于一九三一年六月公布所谓《训政时期约法》,借“训政”为名,剥夺人民一切民主权利,长期实行独裁统治。 〔4〕《略谈皇帝》应作《闲话皇帝》。一九三五年五月,上海《新生》周刊第二卷第十五期发表易水(艾寒松)的《闲话皇帝》一文,泛论古今中外的君主制度,涉及日本天皇,当时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即以“侮辱天皇,妨害邦交”为名提出抗议。国民党政府屈从压力,并趁机压制进步舆论,将《新生》周刊查封,由法院判处该刊主编杜重远一年二个月徒刑。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也因“失责”而撤销。参看本书《后记》及其注〔13〕。〔5〕奴隶社一九三五年鲁迅为编印几个青年作者的作品而拟定的一个社团名称。以奴隶社名义出版的《奴隶丛书》,除《生死场》外,还有叶紫的《丰收》和田军的《八月的乡村》。 #p#副标题#e#
286 0 0
鲁迅
彩仗神旗猎晓风,鸡人一唱鼓蓬蓬。 铜壶漏水何时歇,如此相催即老翁。
309 0 0
刘禹锡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