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
498 0 0
韦庄
万事一杯酒,长叹复长歌。杜陵有客,刚赋云外筑婆娑。须信功名儿辈,谁识年来心事,古井不生波。种种看余发,积雪就中多。 二三子,问丹桂,倩素娥。平生萤雪,男儿无奈五车何。看取长安得意,莫恨春风看尽,花柳自蹉跎。今夕且欢笑,明月镜新磨。
401 0 0
辛弃疾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 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盖亦常云尔。夫安驱徐行,轥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室,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系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
517 0 0
王安石
鄠郊陪野步,早岁偶因诗。自后吟新句,长愁减旧知。 静灯微落烬,寒砚旋生澌。夜夜冥搜苦,那能鬓不衰。
477 0 0
郑谷
春寂寂。画阑背倚春风立。春风立。楚山无数,暮天云碧。 琴心写遍愁何极。断肠谁与传消息。传消息。当年情墨,泪痕犹湿。
460 0 0
张辑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 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 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374 0 0
白居易
入门长恐先师在,香印纱灯似昔年,涧路萦回斋处远, 松堂虚豁讲声圆。顷为弟子曾同社,今忝星郎更契缘。 顾渚一瓯春有味,中林话旧亦潸然。
419 0 0
谁识往来意,孤云长自闲。风寒未渡水,日暮更看山。 木落众峰出,龙宫苍翠间。
373 0 0
刘长卿
渐老风光不著人,花溪柳陌早逢春。 近来行到门前少,趁暖闲眠似病人。
558 0 0
王建
【蝶恋花】 答李淑一(1957.05.11)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495 0 0
毛泽东
【宫词】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1]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2]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422 0 0
薛逢
多情春意忆时节。北圃人来,传道江梅,依稀芳姿,数枝新发。夸嫩脸著胭脂,腻滑凝香雪。问伊还记年时,正好相看,因甚轻别。 情切。往事散浮云,旧恨成华发。算知空对,绮槛雕栏,孜孜望人攀折。愁未见苦思量,待见重端叠。愿与永仿高堂,云雨芳菲月。
366 0 0
王诜
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尊前。几回为客逢佳节, 曾见何人再少年。霜报征衣冷针指,雁惊幽梦泪婵娟。 古来醉乐皆难得,留取穷通付上天。
437 0 0
中华文学
双飞鹧鸪春影斜,美人盘金衣上花。 身为父母几时客,一生知向何人家。
444 0 0
冠儿遍簇,那时人道瘦。玉斝琼卮劝君酒。是清凉境界,露湿烟凝,香更重,非是沈檀合就。 四窗花满砌,争似家山,橙蟹将肥重回首。花亦为君怜,草木禽鱼,相思处、莫如乡旧。更西风、溪莼与江鲈,想别墅樵渔,费他侦候。
吴潜
群橘少生意,虽多亦奚为。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 剖之尽蠹虫,采掇爽其宜。纷然不适口,岂只存其皮。 萧萧半死叶,未忍别故枝。玄冬霜雪积,况乃回风吹。 尝闻蓬莱殿,罗列潇湘姿。此物岁不稔,玉食失光辉。 寇盗尚凭陵,当君减膳时。汝病是天意,吾谂罪有司。 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支。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
341 0 0
杜甫
——然而还是无花的 因为《语丝》〔2〕在形式上要改成中本了,我也不想再用老题目,所以破格地奋发,要写出“新的蔷薇”来。 ——这回可要开花了? ——嗡嗡,——不见得罢。 我早有点知道:我是大概以自己为主的。所谈的道理是“我以为”的道理,所记的情状是我所见的情状。听说一月以前,杏花和碧桃都开过了。我没有见,我就不以为有杏花和碧桃。 ——然而那些东西是存在的。——学者们怕要说。 ——好!那么,由它去罢。——这是我敬谨回禀学者们的话。 有些讲“公理”的,说我的杂感没有一看的价值。那是一定的。其实,他来看我的杂感,先就自己失了魂了,—— 假如也有魂。我的话倘会合于讲“公理”者的胃口,我不也成了“公理维持会”会员了么?我不也成了他,和其余的一切会员了么?我的话不就等于他们的话了么?许多人和许多话不就等于一个人和一番话了么? 公理是只有一个的。然而听说这早被他们拿去了,所以我已经一无所有。 这回“北京城内的外国旗”,大约特别地多罢,竟使学者为之愤慨:“……至于东交民巷界线以外,无论中国人外国人,那就不能借插用外国国旗,以为保护生命财产的护符。”〔3〕这是的确的。“保护生命财产的护符”,我们自有“法律”在。 如果还不放心呢,那么,就用一种更稳妥的旗子:红卍字旗〔4〕。介乎中外之间,超于“无耻”和有耻之外,——确是好旗子! 从清末以来,“莫谈国事”的条子帖在酒楼饭馆里,至今还没有跟着辫子取消。所以,有些时候,难煞了执笔的人。 但这时却可以看见一种有趣的东西,是:希望别人以文字得祸的人所做的文字。 聪明人的谈吐也日见其聪明了。说三月十八日被害的学生是值得同情的,因为她本不愿去而受了教职员的怂恿。〔5〕说“那些直接或间接用苏俄的金钱的人”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他们自己可以挨饿,老婆子女却不能不吃饭呵!”〔6〕推开了甲而陷没了乙,原谅了情而坐实了罪;尤其是他们的行动和主张,都见得一钱不值了。 然而听说赵子昂的画马,却又是镜中照出来的自己的形相哩。 因为“老婆子女却不能不吃饭”,于是自然要发生“节育问题”了。但是先前山格夫人〔7〕来华的时候,“有些志士”〔8〕却又大发牢骚,说她要使中国人灭种。 独身主义现今尚为许多人所反对,节育也行不通。为赤贫的绅士计,目前最好的方法,我以为莫如弄一个有钱的女人做老婆。 我索性完全传授了这个秘诀罢:口头上,可必须说是为了“爱”。 “苏俄的金钱”十万元,这回竟弄得教育部和教育界发生纠葛了,因为大家都要一点。〔9〕这也许还是因为“老婆子女”之故罢。但这批卢布和那批卢布却不一样的。这是归还的庚子赔款;是拳匪“扶清灭洋”,各国联军入京的余泽。〔10〕那年代很容易记:十九世纪末,一九○○年。二十六年之后,我们却“间接”用了拳匪的金钱来给“老婆子女”吃饭;如果大师兄〔11〕有灵,必将爽然若失者欤。 还有,各国用到中国来做“文化事业”的,也是这一笔款……。 五月二十三日。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五月三十一日《语丝》周刊第八十一期。 〔2〕《语丝》文艺性周刊,最初由孙伏园等编辑。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在北京创刊;一九二七年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查禁,随后移至上海续刊;一九三○年三月出至第五卷第五十二期停刊。鲁迅是主要撰稿者和支持者之一,并于该刊在上海出版后一度担任编辑。参看《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这里的“改成中本”,指《语丝》从八十一期起由十六开本改为二十开本。 〔3〕《现代评论》第三卷第七十四期(一九二六年五月八日)时事短评栏有《北京城内的外国旗》一文,作者署名“召”(燕树棠),其中说到一九二六年春夏间国民军与奉军作战和段祺瑞执政府崩溃期间,北京“东交民巷界线以外”有人挂外国旗的事。文中空谈“条约法律”,把依附帝国主义的军阀政客和普通民众不加区别地一概斥之为“托借外国国旗的势力”,说这是“无耻的社会心理”的表现。 〔4〕红卍字旗当时军阀王芝祥等用佛教慈善团体的名义所组织的世界红卍字会的会旗。 〔5〕陈西滢在《现代评论》第三卷第六十八期关于三一八惨案的《闲话》中,诬蔑死难的女师大学生杨德群说:“杨女士湖南人,…… 平常很勤奋,开会运动种种,总不大参与。三月十八日她的学校出了一张布告,停课一日,叫学生们都去与会。杨女士还是不大愿意去,半路又回转。一个教职员勉强她去,她不得已去了。卫队一放枪,杨女士也跟了大众就跑,忽见友人某女士受伤,不能行动,她回身去救护她,也中弹死。”但事实上,当日女师大并未“叫学生们都去与会”,而是学生自治会向教务处请准停课一日。《现代评论》第三卷第七十期(一九二六年四月十日)登有女师大学生雷榆、李慧等五人给陈#p#副标题#e#
385 0 0
鲁迅
【秣陵怀古】 [1] 山色江声共寂寥,[2] 十三陵树晚萧萧。 中原事业如江左,[3] 芳草何须怨六朝。[4]
478 0 0
纳兰性德
交游昔岁已凋零,第宅今来亦变更。旧庙荒凉时飨绝, 诸孙饥冻一官成。五湖竟负他年志,百战空垂异代名。 荣盛几何流落久,遣人襟抱薄浮生。
442 0 0
韩偓
一泊沙来一泊去, 一重浪灭一重生。 相搅相淘无歇日, 会教东海一时平。
445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