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 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343 0 0
王勃
清泠玉韵两三章,落箔银钩七八行。心逐报书悬雁足, 梦寻来路绕羊肠。水南地空多明月,山北天寒足早霜。 最恨泼醅新熟酒,迎冬不得共君尝。
379 0 0
白居易
海郡雄蛮落,津亭壮越台。城隅百雉映,水曲万家开。 里树桄榔出,时禽翡翠来。观风犹未尽,早晚使车回。
345 0 0
张九龄
【忆秦娥】 用太白韵 清溪咽。 霜风洗出山头月。 山头月。 迎得云归, 还送云别。 不知今是何时节。 凌歊望断音尘绝。 音尘绝。 帆来帆去, 天际双阙。
506 0 0
李之仪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353 0 0
寇准
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考室先依地,为农且用天。 辋川朝伐木,蓝水暮浇田。独与秦山老,相欢春酒前。
333 0 0
宋之问
楼头已报冬冬鼓。华堂渐、停杯投箸。更闻急管频催,凤口香销炷。花映玉山倾处。 主人无计留宾住。溪泉泛、越瓯春乳。醉魂一啜都醒,绛蜡迎归去。更看后房歌舞。
421 0 0
晁端礼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湖上水渺漫,清江初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408 0 0
王昌龄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
459 0 0
韩琮
山风吹游子,缥缈乘险绝。峡形藏堂隍,壁色立积铁。 径摩穹苍蟠,石与厚地裂。修纤无垠竹,嵌空太始雪。 威迟哀壑底,徒旅惨不悦。水寒长冰横,我马骨正折。 生涯抵弧矢,盗贼殊未灭。飘蓬逾三年,回首肝肺热。
342 0 0
杜甫
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 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
366 0 0
新买五尺刀,悬着中梁柱。一日三摩娑,剧于十五女。
340 0 0
佚名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25 0 0
陶渊明
沉潜演贶分三极,广大凝祯总万方。 既荐羽旌文化启,还呈干戚武威扬。
444 0 0
武则天
客路相逢难,为乐常不足。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酒阑不忍去,共接一寸烛。留君终无穷,归驾不免促。岱宗已在眼,一往继前躅。佳人亦何念,凄断阳关曲。天门四十里,夜看扶桑浴。回头望彭城,大海浮一粟。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惟有黄楼诗,千古配淇澳。
349 0 0
苏轼
寒窗月晴。寒梢露明。一痕归影灯青。又分携短亭。 蘅皋佩云。蒸溪酒春。有谁勤说归程。是峰头雁声。
334 0 0
中华文学
【艳歌行】 翩翩堂前燕[1],冬藏夏来见。 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2]。 故衣谁当补[3]?新衣谁当绽[4]? 赖得贤主人[5],览取为吾组[6]。 夫婿从门来[7],斜柯西北眄[8]。 「语卿且勿眄[9],水清石自见[10]。」 石见何累累[11],远行不如归。
441 0 0
汉无名氏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 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又十有二年,烈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又十年,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又七年而罢。自登二府,天子推恩,褒其三世,盖自嘉祐以来,逢国大庆,必加宠锡。皇曾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曾祖妣累封楚国太夫人。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祖妣累封吴国太夫人。皇考崇公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皇妣累封越国太夫人。今上初郊,皇考赐爵为崇国公,太夫人进号魏国。 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积善成德,宜享其隆,虽不克有于其躬,而赐爵受封,显荣褒大,实有三朝之锡命,是足以表见于后世,而庇赖其子孙矣。”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既又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修表。
417 0 0
欧阳修
向公心切向财疏,淮上休官洛下居。三郡政能从独步, 十年生计复何如。使君滩上久分手,别驾渡头先得书。 且喜平安又相见,其馀外事尽空虚。
432 0 0
陇树塞风吹,辽城角几枝。霜凝无暂歇,君貌莫应衰。 万里平沙际,一行边雁移。那堪朔烟起,家信正相离。
380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