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448 0 0
郑成功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399 0 0
王磐
【和项王歌】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413 0 0
虞姬
因君灞陵别,故国一回看。共食田文饭,先之梅福官。 江风转日暮,山月满潮寒。不得同舟望,淹留岁月阑。
321 0 0
李端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370 0 0
苏轼
青溪胜桐庐,水木有佳色。山貌日高古,石容天倾侧。 彩鸟昔未名,白猿初相识。不见同怀人,对之空叹息。
423 0 0
李白
金火交争正抑扬,萧萧飞雨助清商,晓看纨扇恩情薄, 夜觉纱灯刻数长。树上早蝉才发响,庭中百草已无光。 当年富贵亦惆怅,何况悲翁发似霜。
409 0 0
刘禹锡
中司出华省,副相晋阳行。书答偏州启,筹参上将营。 踏沙夜马细,吹雨晓笳清。正报胡尘灭,桃花汾水生。
无可
十地严宫礼竺皇,栴檀楼阁半天香。祇园树老梵声小, 雪岭花香灯影长。霄汉落泉供月界,蓬壶灵鸟侍云房。 何年七七金人降,金锡珠坛满上方。
陈陶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467 0 0
贺铸
三年剪拂感知音,哭向青山永夜心。竹在晓烟孤凤去, 剑荒秋水一龙沈。新坟日落松声小,旧色春残草色深。 不及此时亲执绋,石门遥想泪沾襟。
352 0 0
中华文学
梦里骖鸾驭。望蓬莱不远,翩然被风吹去。吹到楚楼烟月上,不记人间何处。但疑是、蓬壶别所。缥缈霓裳天女队,奉一仙、满把流霞举。如唤我,醉中舞 醉醒梦觉知何许。问潇湘今日,谁与主盟樽俎。无限青春难老意,拟倩管弦寄与。待新筑沙堤隐步。万里云霄都历遍,却依前、流水桃源路。留此笔,为君赋。
429 0 0
杨炎正
乱峰四百三十二,欲问征君何处寻。红翠数声瑶室响, 真檀一炷石楼深。山都遣负沽来酒,樵客容看化后金。 从此谒师知不远,求官先有葛洪心。
438 0 0
皮日休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363 0 0
刘著
花枝临水复临堤,也照清江也照泥。 寄语东君好抬举,夜来曾伴凤凰栖。
445 0 0
马戴
能画毛延寿,投壶郭舍人。每蒙天一笑,复似物皆春。 政化平如水,皇恩断若神。时时用抵戏,亦未杂风尘。
357 0 0
杜甫
青枫江畔白蘋洲,楚客伤离不待秋。 君见隋朝更何事,柳杨南渡水悠悠。
311 0 0
李益
人应有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好恶,这是不错的。文人应更有分明的是非,和更热烈的好恶,这也是不错的。但天下的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除了是非之外,还有“似是而非”的“是”,和“非中有是”之非,在这当口,我们的好恶,便有些为难了。 譬如有一种人,他们借着一个好看的幌子,做其为所欲为的勾当,不论是非,无分好恶,一概置之在所排挤之列,这叫做玉石俱焚,在他自己的心目之中,已先无是非之分。但他还要大言不惭,自以为是。于是其所谓“是”,不免似是而实非了。这是我们在谈话是非之前,所应最先将它分辩明白的。次则以趣观之,往往有些具着两张面孔的人,对于腰骨硬朗的,他会伏在地下,打拱作揖,对于下一点的,也会装起高不可扳的怪腔,甚至给你当头一脚,拒之千里之外。其时是非,便会煞时分手,各归其主,因之好恶不同,也是常事。在此时际,要谈是非,就得易地而处,平心而论,彼一是非,此一是非,原非确论。 至于非中之是,它的是处,正胜过于似是之非,因为其犹讲交友之道,而无门阀之分。凡人在落难时节,没有朋友,没有六亲,更无是非天道可言,能与猿鹤为伍,自然最好,否则与鹿豕为伍,也是好的。即到千万没有办法的时候,至于躺在破庙角里,而与麻疯病菌为伍,倘然我的体力,尚能为自然的抗御,因而不至毁灭以死,也比被实际上也做着骗子屠夫的所诱杀脔割,较为心愿。所以,倘然要讲是非,也该去怪追奔逐北的好汉,我等小民,不任其咎。但近来那般似是的人,还在那里大登告白,说是“少卿教匈奴为兵”,那个意思,更为凶恶,为他营业,卖他朋友,甚而至于陷井下石,望人万劫不复,那层似是的甜衣,不是糖拌砒霜,是什么呢? 总之,文人相轻,不外乎文的长短,道的是非,文既无长短可言,道又无是非之分,则空谈是非,何补于事!已而已而,手无寸铁的人呵! 七月一日,《芒种》第八期。 CC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八月《文学》月刊第五卷第二号“文学论坛”栏,署名隼。
316 0 0
鲁迅
平明发始平,薄暮至何城。库塔朝云上,晃池夜月明。 略彴桥头逢长史,棂星门外揖司兵,一群县尉驴骡骤, 数个参军鹅鸭行。
338 0 0
翦自南岩瀑布边,寒光七尺乳珠连。持来未入尘埃路, 乞与应怜老病年。欹影夜归青石涧,卓痕秋过绿苔钱。 他时携上嵩峰顶,把倚长松看洛川。
374 0 0
齐己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