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马出辽阳,万里转旂常。对敌六奇举,临戎八阵张。 斩鲸澄碧海,卷雾扫扶桑。昔去兰萦翠,今来桂染芳。 云芝浮碎叶,冰镜上朝光。回首长安道,方欢宴柏梁。
312 0 0
李世民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1] 上有黄鹂深树鸣。[2] 春潮带雨晚来急,[3] 野渡无人舟自横。[4]
369 0 0
韦应物
天官苍生望,出入承明庐。肃肃领旧藩,皇皇降玺书。 茂宰多感激,良将复吹嘘。永怀一言合,谁谓千里疏。 对酒忽命驾,兹情何起予。炎天昼如火,极目无行车。 长路出雷泽,浮云归孟诸。魏郡十万家,歌钟喧里闾。 传道贤君至,闭关常晏如。君将挹高论,定是问樵渔。 今日逢明圣,吾为陶隐居。
313 0 0
高适
有善伊凉曲,离别在天涯。虚堂正相思,所妙发邻家。 声音虽类闻,形影终以遐。因之增远怀,惆怅菖蒲花。
279 0 0
中华文学
九衢尘土递追攀,马迹轩车日暮间。玄发尽惊为客换, 白头曾见几人闲。空悲浮世云无定,多感流年水不还。 谢却从前受恩地,归来依止叩禅关。
352 0 0
杜牧
近腊风光一半休。南枝未动北枝愁。嫦娥莫是见人羞。 么凤不传蓬岛信,杜鹃空办鹤林秋。便须千杖打梁州。
337 0 0
周紫芝
相邀寒影晚,惜别故山空。邻里疏林在,池塘野水通。 十年难遇后,一醉几人同。复此悲行子,萧萧逐转蓬。
297 0 0
戴叔伦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367 0 0
佚名
往岁曾随江客船,秋风明月洞庭边。 为看今夜天如水,忆得当时水似天。
415 0 0
雍陶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370 0 0
杜甫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285 0 0
柳宗元
梅边雪冷松边路,月寒湖上村,缥缈梨花入梦云。巡,小檐芳树春。江梅信,翠禽啼向人。
314 0 0
一减三张价,幽居少室前。岂应贫似我,不得信经年。 木落多诗藁,山枯见墨烟。何时深夜坐,共话草堂禅。
386 0 0
贯休
明月满沧洲。长江一意流。更何人、横笛危楼。天地不知兴废事,三十万、八千秋。 落叶女墙头。铜驼无恙不。看青山、白骨堆愁。除却月宫花树下,尘B75D莽、欲何游。
220 0 0
刘辰翁
新宫骊山阴,龙衮时出豫。朝阳照羽仪,清吹肃逵路。 群鸦随天车,夜满新丰树。所思在腐馀,不复忧霜露。 河低宫阁深,灯影鼓钟曙。缤纷集寒枝,矫翼时相顾。 冢宰收琳琅,侍臣尽鸳鹭。高举摩太清,永绝矰缴惧。 兹禽亦翱翔,不以微小故。
339 0 0
储光羲
英威今寂寞,陈迹对崇丘。壮志清风在,荒坟白日愁。 穷泉那复晓,乔木不知秋。岁岁寒塘侧,无人水自流。
398 0 0
权德舆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清山”一作“青山”)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381 0 0
于谦
曾见邛人说,龙州地未深。碧溪飞白鸟,红旆映青林。 土产唯宜药,王租只贡金。政成开宴日,谁伴使君吟。
351 0 0
苇索 善于治国平天下的人物,真能随处看出治国平天下的方法来,四川正有人以为长衣消耗布匹,派队剪除〔2〕;上海又有名公要来整顿茶馆〔3〕了,据说整顿之处,大略有三:一是注意卫生,二是制定时间,三是施行教育。 第一条当然是很好的;第二条,虽然上馆下馆,一一摇铃,好像学校里的上课,未免有些麻烦,但为了要喝茶,没有法,也不算坏。 最不容易是第三条。“愚民”的到茶馆来,是打听新闻,闲谈心曲之外,也来听听《包公案》〔4〕一类东西的,时代已远,真伪难明,那边妄言,这边妄听,所以他坐得下去。现在倘若改为“某公案”,就恐怕不相信,不要听;专讲敌人的秘史,黑幕罢,这边之所谓敌人,未必就是他们的敌人,所以也难免听得不大起劲。结果是茶馆主人遭殃,生意清淡了。 前清光绪初年,我乡有一班戏班,叫作“群玉班”,然而名实不符,戏做得非常坏,竟弄得没有人要看了。乡民的本领并不亚于大文豪,曾给他编过一支歌: “台上群玉班, 台下都走散。 连忙关庙门, 两边墙壁都爬塌(平声),连忙扯得牢, 只剩下一担馄饨担。” 看客的取舍,是没法强制的,他若不要看,连拖也无益。即如有几种刊物,有钱有势,本可以风行天下的了,然而不但看客有限,连投稿也寥寥,总要隔两月才出一本。讽刺已是前世纪的老人的梦呓〔5〕,非讽刺的好文艺,好像也将是后世纪的青年的出产了。 六月十五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六月二十二日《申报·自由谈》。 〔2〕派队剪除长衣的事,指当时四川军阀杨森的所谓“短衣运动”。《论语》半月刊第十八期(一九三三年六月一日)“古香斋”栏曾转载“杨森治下营山县长罗象翥禁穿长衫令”,其中说:“查自本军接防以来,业经军长通令戍区民众,齐着短服在案。……着自四月十六日起,由公安局派队,随带剪刀,于城厢内外梭巡,遇有玩视禁令,仍着长服者,立即执行剪衣,勿稍瞻徇。”参看本书《“滑稽”例解》。〔3〕整顿茶馆一九三三年六月十一日上海《大晚报》“星期谈屑”刊载署名“蓼”的《改良坐茶馆》一文,其中说对群众聚集的茶馆“不能淡然置之”,提示反动当局把茶馆变为对群众“输以教育”的场所,并提出“改良茶馆的设备”、“规定坐茶馆的时间”、“加以民众教育的设备”等办法。 〔4〕《包公案》又名《龙图公案》,明代公案小说,写宋代清官包拯断案的故事。 〔5〕讽刺已是前世纪的老人的梦呓一九三三年六月十一日《大晚报·火炬》登载法鲁的《到底要不要自由》一文,攻击鲁迅等写的杂文说:“讥刺嘲讽更已属另一年代的老人所发的呓语。” #p#副标题#e#
389 0 0
鲁迅
以我越乡客,逢君谪居者。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 驿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不知从此分,还袂何时把。
311 0 0
孟浩然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