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369 0 0
孟浩然
冬冬九陌鼓声齐,百辟朝天马乱嘶。月照浓霜寒更远, 风吹红烛举还低。官清立在金炉北,仗下归眠玉殿西。 莫笑老人多独出,晴山荒景觅诗题。
472 0 0
姚合
五十年天子,离宫仰峻墙。登封时正泰,御宇日何长。 上位先名实,中兴事宪章。起戎轻甲胄,馀地复河湟。 道降玄元祖,儒封孔子王。因缘百司署,聚会一人汤。 渭水波摇绿,秦山草半黄。马驯金勒细,鹰健玉铃锵。 下箭朱方满,鸣鞭皓腕攘。畋思获吕望,谏只避周昌。 兔迹贪前逐,枭心不早防。几添鹦鹉劝,先赐荔枝尝。 月锁千门静,天吹一笛凉。细音摇羽佩,轻步宛霓裳。 祸乱基潜结,升平意遽忘。衣冠逃犬虏,鼙鼓动渔阳。 外戚心殊迫,中原事可量。血埋妃子艳,刃断禄儿肠。 近侍烟尘隔,前踪辇路荒。益知迷宠佞,遗恨丧贤良。 北阙尊明主,南宫逊上皇。禁清馀凤吹,池冷睡龙光。 祝寿山犹在,流年水共伤。杜鹃魂厌蜀,蝴蝶梦悲庄。 雀卵遗雕栱,虫丝罥画梁。紫苔侵壁润,红树闭门芳。 守吏齐鸳瓦,耕民得翠珰。登年昔酺乐,讲武旧兵场。 暮草深岩翠,幽花坠径香。不堪垂白叟,行折御沟杨。
475 0 0
薛能
病客与僧闲,频来不掩关。高窗云外树,疏磬雨中山。 离索秋虫响,登临夕鸟还。心知落帆处,明月浙河湾。
515 0 0
许浑
万籁寂无声。衾铁棱棱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
458 0 0
黄升
满满金杯,垂垂玉箸。离歌不放行人去。醉中扶上木兰船,醒来忘却桃源路。 带绾同心,钗分一股。断魂空草高唐赋。秋山万叠水云深,茫茫无著相思处。
359 0 0
中华文学
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 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
494 0 0
张籍
露冷天高,秋气爽、千林叶落。惊初见、小桃枝上,盛开红萼。浅淡胭脂经雨洗,剪裁玛瑙如云薄。问素商、何事斗春工,施丹_。 芙蓉苑,颜如灼。曾暗与,花王约。要乘秋名字,并传京雒。回首瑶池高宴处,桂花香里骖高鹤。但莫教、容易逐西风,轻飘却。
406 0 0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398 0 0
屈大均
茂苑、共莺花醉吟,岁华如许。江湖夜雨。传书问、雁多幽阻。清溪上,惯来往扁舟、轻如羽。到兴懒归来,玉冷耕云圃。按琼箫,赋金缕。 回首词场,动地声名,春雷初启户。枕水卧漱石,数间屋,梅一鸣。待共结、良朋侣。载清尊、随花追野步。要未若城南,分取溪隈住。昼长看柳舞。
388 0 0
吴文英
谁主东诸侯,元臣陇西公。旌节居汴水,四方皆承风。 在朝四十年,天下诵其功。相我明天子,政成如太宗。 东方有艰难,公乃出临戎。单车入危城,慈惠安群凶。 公谓其党言,汝材甚骁雄。为我帐下士,出入卫我躬。 汝息为我子,汝亲我为翁。众皆相顾泣,无不和且恭。 其父教子义,其妻勉夫忠。不自以为资,奉上但颙颙. 公衣无文采,公食少肥浓。所忧在万人,人实我宁空。 轻刑宽其政,薄赋弛租庸。四郡三十城,不知岁饥凶。 天子临朝喜,元老留在东。今闻扬盛德,就安我大邦。 百辟贺明主,皇风恩赐重。朝廷有大事,就决其所从。 海内既无虞,君臣方肃雍。端居任僚属,宴语常从容。 翩翩者苍乌,来巢于林丛。甘瓜生场圃,一蒂实连中。 田有嘉谷陇,异亩穗亦同。贤人佐圣人,德与神明通。 感应我淳化,生瑞我地中。昔者此州人,但矜马与弓。 今公施德礼,自然威武崇。公其共百年,受禄将无穷。
409 0 0
君不见徐卿二子生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 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大儿九龄色清澈, 秋水为神玉为骨。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 吾知徐公百不忧,积善衮衮生公侯。 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名位岂肯卑微休。
378 0 0
杜甫
萧萧晚景寒,独立望江壖。沙渚几行雁,风湾一只船。 落霞澄返照,孤屿隔微烟。极目思无尽,乡心到眼前。
422 0 0
萧滩韵环佩,玉笥灿玲珑。仙源积庆,当日占梦兆维熊。学业肯先歆向,文焰已高白贺,飞步更蟾宫。秀色溢眉宇,雄辩倒心胸。 作儿戏,为亲寿,捧霞钟。彩衣摇曳,光映怀橘堕双红。正好产分风月,且伴能言桃李,鲸吸海涛洪。行赴紫泥诏,归拜黑头公。
470 0 0
石孝友
济川无楫拟何为,三杰还从汉祖推。心学庭槐空发火, 鬓同门柳即垂丝。中兴未遇先怀策,除夜相催也课诗。 江上年年接君子,一杯春酒一枰棋。
485 0 0
徐夤
远风南浦万重波,未似生离别恨多。楚管能吹柳花怨, 吴姬争唱竹枝歌。金钗横处绿云堕,玉箸凝时红粉和。 待得枚皋相见日,自应妆镜笑蹉跎。
413 0 0
杜牧
“有情芍药含晚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436 0 0
元好问
文艺本应该并非只有少数的优秀者才能够鉴赏,而是只有少数的先天的低能者所不能鉴赏的东西。 倘若说,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但读者也应该有相当的程度。首先是识字,其次是有普通的大体的知识,而思想和情感,也须大抵达到相当的水平线。否则,和文艺即不能发生关系。若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什么谓之“有益”,非在本问题范围之内,这里且不论。 所以在现下的教育不平等的社会里,仍当有种种难易不同的文艺,以应各种程度的读者之需。不过应该多有为大众设想的作家,竭力来作浅显易解的作品,使大家能懂,爱看,以挤掉一些陈腐的劳什子〔2〕。但那文字的程度,恐怕也只能到唱本那样。 因为现在是使大众能鉴赏文艺的时代的准备,所以我想,只能如此。 倘若此刻就要全部大众化,只是空谈。大多数人不识字,目下通行的白话文,也非大家能懂的文章;言语又不统一,若用方言,许多字是写不出的,即使用别字代出,也只为一处地方人所懂,阅读的范围反而收小了。 总之,多作或一程度的大众化的文艺,也固然是现今的急务。若是大规模的设施,就必须政治之力的帮助,一条腿是走不成路的,许多动听的话,不过文人的聊以自慰罢了。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年三月上海《大众文艺》第二卷第三期。 〔2〕劳什子北方方言,指物件。含有轻蔑厌恶的意思。
385 0 0
鲁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510 0 0
王安石
翠蕤插云表,初意隔仙凡。临风据案一见,邂逅似开颜。几欲拿舟九曲,便拟扪参绝顶,直下俯尘寰。聊此税吾驾,赢得片时闲。 问仙人,缘底事,去不还。长风浩浩,何许清梦杳难攀。只有苍烟古木,好在清湍白石,依旧画图间。回首武夷路,杳霭没云鬟。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