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音悲嘒管,瑶踏动芳尘。总袖时增怨,听破复含嚬。 凝腰倚风软,花题照锦春。朱弦固凄紧,琼树亦迷人。
429 0 0
温庭筠
晓色荒城下,相看秋草时。独游无定计,不欲道来期。 别处去家远,愁中驱马迟。归人渡烟水,遥映野棠枝。
416 0 0
张籍
江干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东风料峭客帆远, 落叶夕阳天际明。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 可怜宋帝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
431 0 0
陆龟蒙
覆露雍熙运,澄清教化源。赓歌凝庶绩,羽舞被深恩。 纂业光文祖,贻谋属孝孙。恭闻留末命,犹是爱元元。 梯航来万国,玉帛庆三朝。湛露恩方浃,薰风曲正调。 晏车悲卤簿,广乐遏箫韶。最怆号弓处,龙髯上紫霄。 常时柏梁宴,今日谷林归。玉斝恩波遍,灵輼烟雨霏。 乔山森羽骑,渭水拥旌旂。仙驭何由见,耘田鸟自飞。
308 0 0
权德舆
积雪闲山路,有人到庭前。云是孟武昌,令献苦雪篇。 长吟未及终,不觉为凄然。古之贤达者,与世竟何异。 不能救时患,讽谕以全意。知公惜春物,岂非爱时和。 知公苦阴雪,伤彼灾患多。奸凶正驱驰,不合问君子。 林莺与野兽,无乃怨于此。兵兴向九岁,稼穑谁能忧。 何时不发卒,何日不杀牛。耕者日已少,耕牛日已希。 皇天复何忍,更又恐毙之。自经危乱来,触物堪伤叹。 见君问我意,只益胸中乱。山禽饥不飞,山木冻皆折。 悬泉化为冰,寒水近不热。出门望天地,天地皆昏昏。 时见双峰下,雪中生白云。
389 0 0
元结
女孙笄珥,男孙袍笏,少长今朝咸集。且留晚节伴寒香,莫要似、春华性急。 大招吟了,巫咸下了,未爱修门重入。我侬不做佛漳闽,免大雪、庭中呆立。
325 0 0
刘克庄
五年承乏奉如纶,才薄那堪侍从臣。禁署独闻清漏晓, 命书惭对紫泥新。周班每喜簪裾接,郢曲偏宜讽咏频。 忆昔曲台尝议礼,见君论著最相亲。
330 0 0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439 0 0
高蟾
交阯同星座,龙泉佩斗文。烧香翠羽帐,看舞郁金裙。 鹢首冲泷浪,犀渠拂岭云。莫教铜柱北,空说马将军。
435 0 0
杜牧
西陵潮信满,岛屿入中流。越客依风水,相思南渡头。 寒光生极浦,暮雪映沧洲。何事扬帆去,空惊海上鸥。
365 0 0
刘长卿
玉立清标消晚暑,胸中一段冰壶。画船归去醉歌珠。微云收未尽,残月炯如初。 鸳鹭行间催阔步,秋来乘兴凫趋。烦君为我问西湖。不知疏影畔,许我结茅无。
354 0 0
张元干
一径深窈窕,上升翠微中。忽然灵洞前,日月开仙宫。 道士十二人,往还驭清风。焚香入深洞,巨石如虚空。 夙夜备蘋藻,诏书祠张公。五云何裴回,玄鹤下苍穹。 我本道门子,愿言出尘笼。扫除方寸间,几与神灵通。 宿昔勤梦想,契之在深衷。迟回将不还,章绶系我躬。 稽首谢真侣,辞满归崆峒。
278 0 0
中华文学
落花兼柳絮,无处不纷纷。远道空归去,流莺独自闻。 野桥喧磑水,山郭入楼云。故里南陵曲,秋期更送君。
400 0 0
张乔
人欲天从竟不疑,莫言圆盖便无私。 秦中已久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
505 0 0
李商隐
生 活 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手扪索着冷壁的粘潮,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好的诗都是用真诚和生命写就的。古今中外很多成功的文学作品表现的是悲剧性的,或苦难的人生经历或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的美不仅是作家艰苦劳动的结果,也是以作者在生活中的坎坷、甚至牺牲为代价的。《生活》可以说是这样的作品。 《生活》是一曲“行路难”。“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诗人在全诗一开始便以蓄愤已久的态度点题“生活”。作者避免了形象化的直观性的话语,直接采用感情色彩非常明显而强烈的形容词对“生活”的特征进行揭示,足见诗人对“生活”的不满甚至仇恨。社会本来应该为每个人提供自由发展的广阔舞台,现在却被剥夺了各种美好的方面,简化成也就是丑化为“一条甬道”。不仅狭窄,而且阴沉、黑暗,一点光明和希望都没有,更甚者是它还象“毒蛇似的蜿蜒”曲折、险恶、恐惧。然而更可悲的是人无法逃避这种“生活”。生活总是个人的具体经历,人只要活着,就必须过“生活”;现在“生活”成了“一条甬道”,人便无可选择地被扶持在这条绝望线中经受痛苦绝望的煎熬:“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前方”是什么呢?诗人写道:“手扪着冷壁的粘潮/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这几句诗仍然扣着“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这一总的意象,但是却把“甬道”中的感受具体化了。在这条甬道中没有温情、正直、关怀,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扶壁而行,感受到的是冷壁和冷壁上的粘潮;这里没有空气,没有出路,没有自主的权利,象在妖魔的脏腑内令人窒息,并有时刻被妖魔消化掉的危险;这里没有光明,一切丑恶在这里滋生、繁衍,美好和生命与黑暗无缘,而丑恶总是与黑暗结伴而行。对人的摧残,身体上的重荷与艰难还是其次的,气氛的恐怖以及信仰的毁灭、前途的绝望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人的精神;最后两句诗正揭示了这种痛苦的人生经验:“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这首诗很短,却极富有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得以实现与诗人选择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抒情视角有直接关系。在本诗中,诗人把“生活”比喻成“甬道”,然后以这一意象为出发点,把各种丰富的人生经验浓缩为各种生动的艺术形象,“陷入”——“挣扎”:——“消灭”揭示着主体不断的努力;而“毒蛇”、“冷壁”、“妖魔”、“天光”等等意象则是具体揭示“甬道”的特征,这些意象独立看并无更深的意义,但在“生活”如“甬道”这一大背景下组合起来,强化了“生活”的否定性性质。诗虽小,却如七宝楼台,层层叠叠,构成一个完整的精美的艺术世界。 我们应该突破语义层,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去和痛苦的诗人心心相印。面对生活的种种丑恶与黑暗,诗人拒绝了同流合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在其中挣扎;挣扎就是抗争,挣扎需要力量和勇气,而面对强大的不讲完善与美的对手的挣扎命中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这种挣扎除了需要与对手抗争的力量和勇气之外,还必须面对来自自己精神世界的对前途的绝望的挑战;这正如深夜在长河中行船,要想战胜各种激流险滩,首要的是航行者心中要有一片光明和期待。这首诗正是诗人直面惨淡的人生时对经验世界与人生的反省,是对生活真谛的追问。然而诗人自我追问的结论却是不仅对世界,而且对自己既定追求的绝望,这样产生影响的不是发现了世界的丑恶,而是发现了自己生活的无意义,于是诗人在最后才说:“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最可悲的就是这样的结局:个人主动放弃生活。放弃的痛苦当然从反面却 证着对生活的热烈期待,但这种对生活的最热烈的挚爱却导致对生活的根本否定,生命的逻辑真是不可思议。对这种生活态度的最好剖析还是诗人自己的话:“人的最大悲剧是设想一个虚无的境界来谬骗你自己:骗不到底的时候,你就得忍受幻灭的莫大痛苦。” (《自剖》)这首诗的好处不在于对社会的批判;作为心灵的艺术,其感人之处在于它昭示了生命的艰难、选择的艰难。 徐志摩是一位飘然来又飘然去的诗人(《再别康桥》),似乎潇洒浪漫,实际上他承受着太多的心灵重荷。在这首诗中,他对生活和人生给予了否定性的评价,事实上他并没有抛弃生活,而命运却过早地结束了他的生命。但是,诗人的诗久经风雨却还活着,#p#副标题#e#
346 0 0
徐志摩
胜景不易遇,入门神顿清。房房占山色,处处分泉声。 诗思竹间得,道心松下生。何时来此地,摆落世间情。
367 0 0
钱起
盖上几张油纸 一片,一片,半空里掉下雪片;有一个妇人,有一个妇人独坐在阶沿。虎虎的,虎虎的,风响在树林间;有一个妇人,有一个妇人,独自在哽咽。为什么伤心,妇人,这大冷的雪天?为什么啼哭,莫非是失掉了钗钿?不是的,先生,不是的,不是为钗钿;也是的,也是的,我不见?我的心恋。那边松林里,山脚下,有一只小木箧,装着我的宝贝,我的心,三岁儿的嫩骨!昨夜我梦见我的儿叫一声“娘呀---天冷了,天冷了,天冷了,儿的亲娘呀!”今天果然下大雪;屋檐前望得见冰条,我在冷冰冰的被窝里摸---摸我的宝宝.方才我买来几张油纸,盖在儿的床上;我唤不醒我熟睡的儿---我因此心伤。一片,一片,半空里掉下雪片;有一个妇人,有一个妇人,独坐在阶沿。虎虎的,虎虎的,风响在树林间:有一个妇人,有一个妇人,独自在哽咽。 发表时题下有序,“这首小诗是去年在碘石东山下独居时做的,有实事的背景.那天第一次下雪,天气很冷,有几个朋友带了酒来看我,他们走近我的住处时,见一个妇人坐在阶沿石上根悲伤的哭,他们就问她为什么?她分明有点神经错乱,她说她的儿于在东山脚下躺着,今天下雪天冷,她想着了他,所以买了几张袖纸来替他盖上.她叫他,他不答应,所以她哭了.” #p#副标题#e#
405 0 0
得罪谁人送,来时不到家。白头无侍子,多病向天涯。 莽苍凌江水,黄昏见塞花。如今贾谊赋,不漫说长沙。 流人何处去,万里向江州。孤驿瘴烟重,行人巴草秋。 上帆南去远,送雁北看愁。遍问炎方客,无人得白头。
426 0 0
于鹄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熔金 一作:镕金)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李清照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
王世贞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