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人不到,独往更迢迢。乞食山家少,寻钟野路遥。 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秋夜闻清梵,馀音逐海潮。
384 0 0
刘长卿
秦兴版筑时,翦伐不知谁。异代馀根在,幽人得手持。 细看生古意,闲倚动边思。莫作鸠形并,空将鹤发期。
434 0 0
李频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401 0 0
李白
千二百轻鸾,春衫瘦著宽。倚风行稍急,含雪语应寒。 带火遗金斗,兼珠碎玉盘。河阳看花过,曾不问潘安。
416 0 0
李商隐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357 0 0
刘禹锡
焉于 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札克〔2〕小说里写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八月份《文学》内《我的文学修养》) 中国还没有那样好手段的小说家,但《水浒》和《红楼梦》〔3〕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其实,这也并非什么奇特的事情,在上海的弄堂里,租一间小房子住着的人,就时时可以体验到。他和周围的住户,是不一定见过面的,但只隔一层薄板壁,所以有些人家的眷属和客人的谈话,尤其是高声的谈话,都大略可以听到,久而久之,就知道那里有那些人,而且仿佛觉得那些人是怎样的人了。 如果删除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但我并不是说,这就成了中国的巴尔札克。 作者用对话表现人物的时候,恐怕在他自己的心目中,是存在着这人物的模样的,于是传给读者,使读者的心目中也形成了这人物的模样。但读者所推见的人物,却并不一定和作者所设想的相同,巴尔札克的小胡须的清瘦老人,到了高尔基的头里,也许变了粗蛮壮大的络腮胡子。不过那性格,言动,一定有些类似,大致不差,恰如将法文翻成了俄文一样。要不然,文学这东西便没有普遍性了。 文学虽然有普遍性,但因读者的体验的不同而有变化,读者倘没有类似的体验,它也就失去了效力。譬如我们看《红楼梦》,从文字上推见了林黛玉这一个人,但须排除了梅博士的“黛玉葬花”〔4〕照相的先入之见,另外想一个,那么,恐怕会想到剪头发,穿印度绸衫,清瘦,寂寞的摩登女郎;或者别的什么模样,我不能断定。但试去和三四十年前出版的《红楼梦图咏》〔5〕之类里面的画像比一比罢,一定是截然两样的,那上面所画的,是那时的读者的心目中的林黛玉。 文学有普遍性,但有界限;也有较为永久的,但因读者的社会体验而生变化。北极的遏斯吉摩人〔6〕和菲洲腹地的黑人,我以为是不会懂得“林蕉玉型”的;健全而合理的好社会中人,也将不能懂得,他们大约要比我们的听讲始皇焚书,黄巢杀人更其隔膜。一有变化,即非永久,说文学独有仙骨,是做梦的人们的梦话。 八月六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八月八日《申报·自由谈》。〔2〕巴尔札克(H.deBalzac,1799—1850)法国作家,他的作品总题为《人间喜剧》,包括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等九十余部。高尔基《我的文学修养》中谈到巴尔扎克小说时说:“在巴尔扎克的《鲛皮》(按通译《驴皮记》)里,看到银行家的邸宅中的晚餐会那一段的时候,我完全惊服了。二十多个人们同时在喧嚷着谈天,但却以许多形态,写得好像我亲自听见。重要的是——我不但听见,还目睹了各人在怎样的谈天。来宾们的相貌,巴尔扎克是没有描写的。但我却看见了人们的眼睛,微笑和姿势。我总是叹服着从巴尔扎克起,以至一切法国人的用会话来描写人物的巧妙,把所描写的人物的会话,写得活泼泼地好像耳闻一般的手段,以及那对话的完全。”此文载一九三四年八月《文学》月刊第三卷第二号,鲁迅(署名许遐)译。 〔3〕《水浒》即《水浒传》,长篇小说。明初施耐庵作。〔4〕“黛玉葬花”梅兰芳早年曾根据《红楼梦》第二十三回的情节编演京剧《黛玉葬花》。旧时照相馆常挂有他演此剧的照片。〔5〕《红楼梦图咏》清代改琦画的《红楼梦》人物像,共五十幅,图后附有王希廉、周绮等题诗,一八七九年(光绪五年)木刻本刊行。又有清代王墀画的《增刻红楼梦图咏》,共一百二十幅,图后附有姜祺(署名蟫生)题诗,光绪八年上海点石斋石印,后屡经翻版。〔6〕遏斯吉摩人通译爱斯基摩人,居住北极圈一带,以渔猎为生的一个民族。 #p#副标题#e#
356 0 0
鲁迅
谬官辞获免,滥狱会平反。远与故人别,龙钟望所言。 阴天寒不雨,古木夜多猿。老病北归去,馀年学灌园。
350 0 0
戴叔伦
后房寒竹连,白昼坐冥然。片衲何山至,空堂几夜禅。 叶侵经上字,冰结砚中泉。雪夕谁同话,悬灯古像前。
377 0 0
中华文学
为理赖同力,陟明非所任。废田方垦草,新柘未成阴。 术浅功难就,人疲感易深。烦君驻归棹,与慰不欺心。
369 0 0
吕温
依旧惜春心,花枝常好。只恐尊前被花笑。少年青鬓,耐得几番重到。旧欢重记省,如天杳。 绮陌青门,斜阳芳草。今古销沈送人老。帝城春事,又是等闲来了。乱红随过雨,莺声悄。
309 0 0
曾觌
楚山青,湘水绿,春风澹荡看不足。草芊芊,花簇簇,渔艇棹歌相续。信浮沉,无管束,钓回乘月归湾曲。酒盈尊,云满屋,不见人间荣辱。
348 0 0
李珣
扬州桥边少妇,长安城里商人。 二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青草湖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 万里湘江客到,有风有雨人行。 树头花落花开,道上人去人来。 朝愁暮愁即老,百年几度三台。 闻身强健且为,头白齿落难追。 准拟百年千岁,能得几许多时。
438 0 0
王建
庞公嘉遁所,浪迹难追攀。浮舟暝始至,抱杖聊自闲。 双岩开鹿门,百谷集珠湾。喷薄湍上水,舂容漂里山。 焦原不足险,梁壑未成艰。我行自春仲,夏鸟忽绵蛮。 蕙草色已晚,客心殊倦还。远游非避地,访道爱童颜。 安能徇机巧,争夺锥刀间。
472 0 0
数里缘山不厌难,为寻真诀问黄冠。苔铺翠点仙桥滑, 松织香梢古道寒。昼傍绿畦薅嫩玉,夜开红灶撚新丹。 钟声已断泉声在,风动茅花月满坛。
画鼓拖环锦臂攘,小娥双换舞衣裳。金丝蹙雾红衫薄, 银蔓垂花紫带长。鸾影乍回头并举,凤声初歇翅齐张。 一时欻腕招残拍,斜敛轻身拜玉郎。
412 0 0
张祜
细想劳生,等闲聚散,冉冉轻似秋烟。莲心暗苦,月意难圆。神京去路三千。当日风流,有妖饶枕上,软媚尊前。何计访蓬仙。断肠中、一叶晴川。 至而今、追思往事,奈向梦也难到奴边。自恨不如兰灯,通宵尚照伊眠。恰道无缘。被人劝休莫瞒天。多应是、前生负你,今世使我偿填。
刘弇
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远相寻。苍苔路熟僧归寺, 红叶声乾鹿在林。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发禅心。 自从紫桂岩前别,不见南能直至今。
温庭筠
奚骑黄铜连锁甲,罗旗香干金画叶。中军留醉河阳城, 娇嘶紫燕踏花行。春营骑将如红玉,走马捎鞭上空绿。 女垣素月角咿咿,牙帐未开分锦衣。
407 0 0
李贺
水空流,心不竞,门掩柳阴早。芸暖书芗,声压四檐悄。断尘飞远清风,人间醒醉,任蝶梦、何时分晓。 古音少。素琴久已无弦,俗子未知道。听雨看云,依旧静中好。但教春气融融,一般意思,小窗外、不除芳草。
299 0 0
客意天南兴已阑,不堪言别向仙官。梦摇玉珮随旄节, 心到金华忆杏坛。荒郊极望归云尽,瘦马空嘶落日残。 想得故山青霭里,泉声入夜独潺潺。
386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