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诗精外学,天子是知音。坐夏宫钟近,宁亲剑阁深。 高名彻西国,旧迹寄东林。自此栖禅者,因师满蜀吟。
330 0 0
张乔
劲虏欲南窥,扬兵护朔陲。赵尧宁易印,邓禹即分麾。 野饯回三杰,军谋用六奇。云边愁出塞,日下怆临岐。 拔剑行人舞,挥戈战马驰。明年麟阁上,充国画于斯。
399 0 0
苏颋
停囚长智。 赤脚人趁兔,著靴人吃肉。
311 0 0
佚名
有个人人真攀羡。问著洋洋回却面。你若无意向他人,为甚梦中频相见。 不如闻早还却愿。免使牵人虚魂乱。风流肠肚不坚牢,只恐被伊牵引断。
327 0 0
柳永
天涯秋光尽,木末群鸟还。夜久游子息,月明岐路闲。 风生淮水上,帆落楚云间。此意竟谁见,行行非故关。
381 0 0
马戴
古人吾不见,君莫是、郑当时。更筑就山房,躬耕谷口,名动京师。诸公任他衮衮,与杜陵野老共襟期。有客至门先喜,得钱沽酒何疑。 昔年连辔柳边归。陈迹恍难追。况种桃道士,看花才子,回首皆非。相逢故人问讯,道刘郎去久无诗。把做一场春梦,觉来莫要寻思。
453 0 0
范成大
纶阁知孤直,翻论北巷贤。且縻莲幕里,会致玉阶前。 洙泗秋微动,龟蒙月正圆。元戎军务息,清句待君联。
378 0 0
中华文学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 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还,投躯岂全身?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乎!
318 0 0
李白
【相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1] 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 碧山还被暮云遮。
465 0 0
李觏
魏中义士有冯燕,游侠幽并最少年。避仇偶作滑台客, 嘶风跃马来翩翩。此时恰遇莺花月,堤上轩车昼不绝。 两面高楼语笑声,指点行人情暗结。掷果潘郎谁不慕, 朱门别见红妆露。故故推门掩不开,似教欧轧传言语。 冯生敲镫袖笼鞭,半拂垂杨半惹烟。树间春鸟知人意, 的的心期暗与传。传道张婴偏嗜酒,从此香闺为我有。 梁间客燕正相欺,屋上鸣鸠空自斗。婴归醉卧非仇汝, 岂知负过人怀惧。燕依户扇欲潜逃,巾在枕傍指令取。 谁言狼戾心能忍,待我情深情不隐。回身本谓取巾难, 倒柄方知授霜刃。凭君抚剑即迟疑,自顾平生心不欺。 尔能负彼必相负,假手他人复在谁?窗间红艳犹可掬, 熟视花钿情不足。唯将大义断胸襟,粉颈初回如切玉。 凤凰钗碎各分飞,怨魄娇魂何处追,凌波如唤游金谷, 羞彼揶揄泪满衣。新人藏匿旧人起,白昼喧呼骇邻里。 诬执张婴不自明,贵免生前遭考捶。官将赴市拥红尘, 掉臂人来擗看人。传声莫遣有冤滥,盗杀婴家即我身。 初闻僚吏翻疑叹,呵叱风狂词不变。缧囚解缚犹自疑, 疑是梦中方脱免。未死劝君莫浪言,临危不顾始知难。 已为不平能割爱,更将身命救深冤。白马贤侯贾相公, 长悬金帛募才雄。拜章请赎冯燕罪,千古三河激义风。 黄河东注无时歇,注尽波澜名不灭。为感词人沈下贤, 长歌更与分明说。此君精爽知犹在,长与人间留炯诫。 铸作金燕香作堆,焚香酬酒听歌来。
373 0 0
司空图
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能回造化笔,或冀一人生。 毛遂不堕井,曾参宁杀人。虚言误公子,投杼惑慈亲。 白璧双明月,方知一玉真。 虚传一片雨,枉作阳台神。纵为梦里相随去, 不是襄王倾国人。
290 0 0
【点绛唇】 金谷人归, 绿杨低扫吹笙道。 数声啼鸟, 也学相思调。 月落潮生, 掇送刘郎老。 淮南好,甚时重到? 陌上生春草。
351 0 0
姜夔
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 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 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 缫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 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396 0 0
元稹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374 0 0
孟郊
麻衣穿穴两京尘,十见东堂绿桂春。 今日竞飞杨叶箭,魏舒休作画筹人。
324 0 0
细丽披金彩,氛氲散远馨。泛杯频奉赐,缘解制颓龄。
341 0 0
结茅只约钓鱼台,溅水鸬鹚去又回。春卧瓮边听酒熟, 露吟庭际待花开。三江胜景遨游遍,百氏群书讲贯来。 国步未安风雅薄,可能高尚掞天才。
348 0 0
郑谷
人物风流远。忆当年、江东跌宕,知音南阮。惯倚胡床闲寄傲,妥腹难凭琴桉。妙制拥、银蟾光满。千古不传谁好事,忽茂陵、金碗人间见。轻擘动,思无限。 长安钗鬓春横乱。仿规模、红绦带拨,媚深情浅。安识高山流水趣,儿女空传恩怨。使得似、支郎萧散。听到三闾沈绝处,惨悲风、摇落寒江岸。不肠断,也肠断。
329 0 0
李好古
眼处心声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345 0 0
元好问
得了这一封信后,实在使不佞有些踌躇。登不登呢?看那写法的出色而有趣(又讲趣味,乞创造社“普罗列塔利亚特”文学家〔2〕暂且恕之),又可以略知海外留学界情况。是应该登载的。但登出来将怎样?《语丝》南来以后之碰壁也屡矣,仿吾将加以“打发”〔3〕,浙江已赐以“禁止”〔4〕,正人〔5〕既恨其骂人,革家(革命家也,为对仗计,略去一字)又斥为“落伍”〔6〕;何况我恰恰看见一种期刊,因为“某女士”〔7〕说了某国留学生的不好,诸公已以团体的大名义,声罪致讨了。这信中所述,不知何人,此后那能保得没有全国国民代表起而讨伐呢。眼光要远看五十年,大约我的踌躇,正不足怪罢。但是,再看一回,还觉得写得栩栩欲活,于是“趣味”终于战胜利害,编进去了;但也改换了几个字,这是希望作者原谅的,因为其中涉及的大约并非“落伍者”,语丝社也没有聘定大律师〔8〕;所以办事著实为难,改字而请谅,不得已也。若其不谅,则……。则什么呢?则吾未如之何也已矣〔9〕。中华民国十七年十一月八日灯下。 编者。
308 0 0
鲁迅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