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远远而来,始自涓涓细流,在永不停息的流动中壮大和充实着自己。无论高山积雪,还是地底清泉,相同的生存理念将它们紧紧凝聚在一起,哗哗作响是它们不离不弃的质朴允诺。 水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在茂密的林间左冲右突,横冲直撞,肆无忌惮地延续跑的轨迹。水的心中只有朝理想奔腾的理念,它毫不顾及天空的脸色,山的表情,甚至连树枝友好的招呼都懒于理睬。自恃美艳的花瓣悄然飘落水的胸膛,却缠绕不住水前进的方向,反而自己陷入空前的迷乱。阳光尖锐而强烈地直刺水的脊梁,然而水清澈得无隙可击,它丝毫不在乎这遍野的燥热,它藐视鸣蝉耐不住寂寞的俗套语言,忘情地奔跑,直至抵达悬崖边。 空荡的谷底是未知的命运,连风也不曾透露半点秘密,水会停下来么?就在这里仰望白云幻化的自在,倾听风过枝桠的逍遥?不!水不会停止向目标奔跑的脚步,它拒绝被囚禁在悬崖上。水曾经[的]忘情奔流因为心系远方,曾经风雨兼程也是情牵浩海。水的理想是海洋,它曾想变成大海里-朵小小的浪花,悄悄地扬起美丽,它也想成为瀚洋里汹涌的波涛,尽情地演绎壮阔,水以坚毅的步伐,勇敢地迈过悬崖,以最美的姿态朝命运的深处纵身一跃,在耀眼的瞬间水支离破碎,飞溅的水滴如同双双鲜活的眼眸,透露出智慧的灵感和生命的火花,水的灵魂绚烂中得到升华。 纷飞飘扬的水重新聚拢,再次踏上漫漫征途,谷底只余下水四散的芬芳,弥漫了整个山岗。 水永无止境地往前跑动,它心静却也锵然作响,跑的过程中它不断成长,白浪滔滔奔腾向海洋,[既](即)使[有天]蒸发后重回原点,依然会再次向它的理想奋力奔跑,那不是宿命的轮回,那是一次重生! 水还在往前不住地奔跑,它的理想永不搁浅,触礁,如同旗帜的飘扬,我仿佛看见了青春的本质,在于奔跑的同时带上理想,自信而敢于展露坚强而意志饱满。
318 0 0
小文
钟鼓喧离室,车徒促夜装。晓榆新变火,轻柳暗飞霜。 转镜看华发,传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355 0 0
方干
现在的所谓“人”,身体外面总得包上一点东西,绸缎,毡布,纱葛都可以。就是穷到做乞丐,至少也得有一条破裤子;就是被称为野蛮人的,小肚前后也多有了一排草叶子。要是在大庭广众之前自己脱去了,或是被人撕去了,这就叫作不成人样子。 虽然不像样,可是还有人要看,站着看的也有,跟着看的也有,绅士淑女们一齐掩住了眼睛,然而从手指缝里偷瞥几眼的也有,总之是要看看别人的赤条条,却小心着自己的整齐的衣裤。 人们的讲话,也大抵包着绸缎以至草叶子的,假如将这撕去了,人们就也爱听,也怕听。因为爱,所以围拢来,因为怕,就特地给它起了一个对于自己们可以减少力量的名目,称说这类的话的人曰“讽刺家”。 伯纳·萧一到上海,热闹得比泰戈尔还利害,不必说毕力涅克(BorisPllniak)和穆杭(PaulMorand)了,〔2〕我以为原因就在此。 还有一层,是“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3〕,但这是英国的事情,古来只能“道路以目”〔4〕的人们是不敢的。不过时候也到底不同了,就要听洋讽刺家来“幽默”一回,大家哈哈一下子。 还有一层,我在这里不想提。 但先要提防自己的衣裤。于是各人的希望就不同起来了。蹩脚愿意他主张拿拐杖,癞子希望他赞成戴帽子,涂了脂粉的想他讽刺黄脸婆,民族主义文学者要靠他来压服了日本的军队。但结果如何呢?结果只要看唠叨的多,就知道不见得十分圆满了。 萧的伟大可又在这地方。英系报,日系报,白俄系报,虽然造了一些谣言,而终于全都攻击起来,就知道他决不为帝国主义所利用。至于有些中国报,那是无须多说的,因为原是洋大人的跟丁。这跟也跟得长久了,只在“不抵抗”或“战略关系”上,这才走在他们军队的前面。 萧在上海不到一整天,而故事竟有这么多,倘是别的文人,恐怕不见得会这样的。这不是一件小事情,所以这一本书,也确是重要的文献。在前三个部门之中,就将文人,政客,军阀,流氓,叭儿的各式各样的相貌,都在一个平面镜里映出来了。说萧是凹凸镜,我也不以为确凿。 余波流到北平,还给大英国的记者一个教训:他不高兴中国人欢迎他。二十日路透电说北平报章多登关于萧的文章,是“足证华人传统的不感觉苦痛性”。〔5〕胡适博士尤其超脱,说是不加招待,倒是最高尚的欢迎。〔6〕“打是不打,不打是打!”〔7〕这真是一面大镜子,真是令人们觉得好像一面大镜子的大镜子,从去照或不愿去照里,都装模作样的显出了藏着的原形。在上海的一部分,虽然用笔和舌的还没有北平的外国记者和中国学者的巧妙,但已经有不少的花样。旧传的脸谱本来也有限,虽有未曾收录的,或后来发表的东西,大致恐怕总在这谱里的了。 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八日灯下,鲁迅。 BB 〔1〕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三三年三月上海野草书屋出版的《萧伯纳在上海》。 《萧伯纳在上海》,乐雯(瞿秋白)编译,辑入上海中外报纸对于萧在上海停留期间的记载和评论。在该书的《写在前面》中说,编译这书的主要用意,是把它“当作一面平面镜子,在这里,可以看看真的萧伯纳和各种人物自己的原形。” 〔2〕泰戈尔一九二四年四月曾来我国访问。毕力涅克一九二六年曾来我国。穆杭又译莫朗,法国作家,一九三一年曾来我国。〔3〕“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英国哲学家约翰·穆勒(1806—1873)的话。 〔4〕“道路以目”语见《国语·周语》:周厉王暴虐无道,“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据三国时吴国韦昭注:“不敢发言,以目相眄而已”。 〔5〕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日,萧伯纳由上海到北平,同日英国路透社发出电讯说:“政府机关报(按指国民党政府的报纸)今晨载有大规模之战事正在发展中之消息,而仍以广大之篇幅载萧伯纳抵北事,闻此足证华人传统的不感觉痛苦性。” 〔6〕胡适的话,见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日路透社另一电讯:“胡适之于萧氏抵平之前夕发表一文,其言曰,余以为对于特客如萧伯纳者之最高尚的欢迎,无过于任其独来独往,听渠晤其所欲晤者,见其所欲见者云。” 〔7〕“打是不打,不打是打!”见宋代张耒《明道杂志》:“殿中丞丘浚,多言人也。尝在杭谒珊禅师。珊见之殊傲。俄顷,有州将子弟来谒,珊降阶接礼甚恭。浚不能平。子弟退,乃问珊曰:‘和尚接浚甚做,而接州将子弟乃尔恭耶?’珊曰:‘接是不接,不接是接。’浚勃然起,掴珊数下,乃徐曰:‘和尚莫怪,打是不打,不打是打。’” #p#副标题#e#上海租车www.5lcar.com
312 0 0
鲁迅
云影收晴雨外明。碧溪春滟滟,落花平。莺声催我过桥行。人何在,诗酒淡心情。 闲里兴还生。锦鳞题尺素,有谁能。草边芳径柳边城。归来也,清梦绕山屏。
319 0 0
韩淲
江南季秋天,栗熟大如拳。枫叶红霞举,苍芦白浪川。
280 0 0
中华文学
冒雪休寻访戴船。红炉剩爇宝香然。阖儿煨暖两三椽。 更有玉杯传素手,梅花相对两争妍。停杯听唱月娟娟。
302 0 0
重阳乘令序,四野开晴色。日月数初并,乾坤圣登极。 菊黄迎酒泛,松翠凌霜直。游海难为深,负山徒倦力。
289 0 0
朝乘汴河流,夕次谯县界。幸值西风吹,得与故人会。 君学梅福隐,余从伯鸾迈。别后能相思,浮云在吴会。
365 0 0
孟浩然
如画云岚西复西,梁溪几折入荆溪?舟师失道隔烟问,山鸟畏人穿竹啼。
367 0 0
厉鹗
四坐且勿语,听我醉中吟。池塘春草未歇,高树变鸣禽。鸿雁初飞江上,蟋蟀还来床下,时序百年心。谁要卿料理,山水有清音。 欢多少,歌长短,酒浅深。而今已不如昔,后定不如今。闲处直须行乐,良夜更教秉烛,高曾惜分阴。白发短如许,黄菊倩谁簪。
279 0 0
辛弃疾
紫衣明主赠,归寺感先师。受业恩难报,开堂影不知。 松风欹枕夜,山雪下楼时。此际无人会,微吟复敛眉。
394 0 0
杜荀鹤
九嶷日已暮,三湘云复愁。窅霭罗袂色,潺湲江水流。 佳期来北渚,捐佩在芳洲。
325 0 0
李颀
金殿忝陪贤,琼羞忽降天。鼎罗仙掖里,觞拜琐闱前。 院逼青霄路,厨和紫禁烟。酒酣空忭舞,何以答昌年。
316 0 0
王湾
【新城道中】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435 0 0
苏轼
飞尘不敢下相干,闇脉傍应润牡丹。心任短长投玉绠, 底须三五映金盘。神工旧制泓澄在,天泽时加潋滟寒。 太傅欲旌前古事,星郎属思久凭栏。
348 0 0
齐己
春草空祠墓,荒林唯鸟飞。记年碑石在,经乱祭人稀。 野鼠缘朱帐,阴尘盖画衣。近门潭水黑,时见宿龙归。
360 0 0
张籍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 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馀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典属国, 节旄空尽海西头。
450 0 0
王维
嵇叔夜,鼓琴饮酒无闲暇。若使当时闻此歌, 抛掷广陵都不藉。刘伯伦,虚生浪死过青春。 一饮一硕犹自醉,无人为尔卜深尘。
382 0 0
布燮
艇子小且兀,缘湖荡白芷。萦纡泊一碕,宛到孤园寺。 萝岛凝清阴,松门湛虚翠。寒泉飞碧螭,古木斗苍兕。 钟梵在水魄,楼台入云肆。岩边足鸣wJ,树杪多飞鸓. 香莎满院落,风泛金靃靡。静鹤啄柏蠹,闲猱弄榅eb. 小殿熏陆香,古经贝多纸。老僧方瞑坐,见客还强起。 指兹正险绝,何以来到此。先言洞壑数,次话真如理。 磬韵醒闲心,茶香凝皓齿。巾之劫贝布,馔以栴檀饵。 数刻得清净,终身欲依止。可怜陶侍读,身列丹台位。 雅号曰胜力,亦闻师佛氏。今日到孤园,何妨称弟子。
356 0 0
皮日休
白头病叟泣且言,禄山未乱入梨园。能弹琵琶和法曲, 多在华清随至尊。是时天下太平久,年年十月坐朝元。 千官起居环珮合,万国会同车马奔。金钿照耀石瓮寺, 兰麝熏煮温汤源。贵妃宛转侍君侧,体弱不胜珠翠繁。 冬雪飘飖锦袍暖,春风荡漾霓裳翻。欢娱未足燕寇至, 弓劲马肥胡语喧。豳土人迁避夷狄,鼎湖龙去哭轩辕。 从此漂沦落南土,万人死尽一身存。秋风江上浪无限, 暮雨舟中酒一尊。涸鱼久失风波势,枯草曾沾雨露恩。 我自秦来君莫问,骊山渭水如荒村。新丰树老笼明月, 长生殿暗锁春云。红叶纷纷盖欹瓦,绿苔重重封坏垣。 唯有中官作宫使,每年寒食一开门。
357 0 0
白居易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