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翰虚徐夏思清,愁烟漠漠荇花平。 醉来欲把田田叶,尽裹当时醒酒鲭。
442 0 0
皮日休
闻钟独不斋,何事更关怀。静少人过院,闲从草上阶。 生台无鸟下,石路有云埋。为忆禅中旧,时犹梦百崖。
崔涂
名高折桂方年少,心苦为文命未通。 闻说东堂今有待,飞鸣何处及春风。
387 0 0
武元衡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505 0 0
秋瑾
扫石焚香礼碧空,露华偏湿蕊珠宫。 如何说得天坛上,万里无云月在中。
571 0 0
李益
斗酒故人同,长歌起北风。斜阳高垒闭,秋角暮山空。 雁叫寒流上,萤飞薄雾中。坐来生白发,况复久从戎。
454 0 0
马戴
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风清长沙浦,山空云梦田。瞻光惜颓发,阅水悲徂年。北渚既荡漾,东流自潺湲。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听此更肠断,凭崖泪如泉。
364 0 0
李白
果戈理开手作《死魂灵》第一部的时候,是一八三五年的下半年,离现在足有一百年了。幸而,还是不幸呢,其中的许多人物,到现在还很有生气,使我们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读者,也觉得仿佛写着自己的周围,不得不叹服他伟大的写实的本领。不过那时的风尚,却究竟有了变迁,例如男子的衣服,和现在虽然小异大同,而闺秀们的高髻圆裙,则已经少见;那时的时髦的车子,并非流线形的摩托卡〔2〕,却是三匹马拉的篷车,照着跳舞夜会的所谓眩眼的光辉,也不是电灯,只不过许多插在多臂烛台上的蜡烛:凡这些,倘使没有图画,是很难想像清楚的。 关于《死魂灵》的有名的图画,据里斯珂夫说,一共有三种,而最正确和完备的是阿庚的百图〔3〕。这图画先有七十二幅,未详何年出版,但总在一八四七年之前,去现在也快要九十年;后来即成为难得之品,新近苏联出版的《文学辞典》里,曾采它为插画,可见已经是有了定评的文献了。虽在它的本国,恐怕也只能在图书馆中相遇,更何况在我们中国。今年秋末,孟十还〔4〕君忽然在上海的旧书店里看到了这画集,便像孩子望见了糖果似的,立刻奔走呼号,总算弄到手里了,是一八九三年印的第四版,不但百图完备,还增加了收藏家蔼甫列摩夫所藏的三幅,并那时的广告画和第一版封纸上的小图各一幅,共计一百零五图。 这大约是十月革命之际,俄国人带了逃出国外来的;他该是一个爱好文艺的人,抱守了十六年,终于只好拿它来换衣食之资;在中国,也许未必有第二本。藏了起来,对己对人,说不定都是一种罪业,所以现在就设法来翻印这一本书,除绍介外国的艺术之外,第一,是在献给中国的研究文学,或爱好文学者,可以和小说相辅,所谓“左图右史”,更明白十九世纪上半的俄国中流社会的情形,第二,则想献给插画家,借此看看别国的写实的典型,知道和中国向来的“出相”或“绣像”〔5〕有怎样的不同,或者能有可以取法之处;同时也以慰售出这本画集的人,将他的原本化为千万,广布于世,实足偿其损失而有余,一面也庶几不枉孟十还君的一番奔走呼号之苦。对于木刻家,却恐怕并无大益,因为这虽说是木刻,但画者一人,刻者又别一人,和现在的自画自刻,刻即是画的创作木刻,是已经大有差别的了。 世间也真有意外的运气。当中文译本的《死魂灵》开始发表时,曹靖华〔6〕君就寄给我一卷图画,也还是十月革命后不多久,在彼得堡得到的。这正是里斯珂夫所说的梭可罗夫〔7〕画的十二幅。纸张虽然颇为破碎,但图像并无大损,怕它由我而亡,现在就附印在阿庚的百图之后,于是俄国艺术家所作的最写实,而且可以互相补助的两种《死魂灵》的插画,就全收在我们的这一本集子里了。 移译序文和每图的题句的,也是孟十还君的劳作;题句大概依照译本,但有数处不同,现在也不改从一律;最末一图的题句,不见于第一部中,疑是第二部记乞乞科夫免罪以后的事,这是那时俄国文艺家的习尚:总喜欢带点教训的。至于校印装制,则是吴朗西〔8〕君和另外几位朋友们所经营。这都应该在这里声明谢意。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鲁迅。 CC 〔1〕本篇最初印入《死魂灵百图》。此书由鲁迅出资,于一九三六年七月以三闲书屋名义出版。 〔2〕摩托卡英语Motor-car的音译,即汽车。〔3〕里斯珂夫(aPUcRHLG)在《关于〈死魂灵〉的插画》一文(原载一八九三年俄国《涅瓦》周刊第八期)中说:“作《死魂灵》插画的有三个俄国艺术家:阿庚、皤克莱夫斯基和梭可罗夫。”阿庚(1817—1875),俄国画家。这些插画的雕版者是培尔那尔特斯基,阿庚的同时代人。 〔4〕孟十还原名孟斯根,辽宁人,翻译家。译有果戈理的《密尔格拉得》、涅克拉索夫的《严寒·通红的鼻子》等。〔5〕“出相”或“绣像”都是指过去印入通俗小说的书中人物的白描画像。 〔6〕曹靖华河南卢氏人,未名社成员,翻译家。曾在苏联留学和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归国后在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东北大学等校任教。译有长篇小说《铁流》等。 〔7〕梭可罗夫(ffPGLGQG,1821—1899)俄国画家。〔8〕吴朗西四川重庆人,翻译家。当时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经理。 #p#副标题#e#
382 0 0
鲁迅
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 碧瓦朱甍照城郭。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 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375 0 0
杜甫
横笛声沉,倚危楼红日,江转天斜。黄尘边火澒洞, 何处吾家。胎禽怨夜,来乘风、玄露丹霞。先生笑、 飞空一剑,东风犹自天涯¤ 情知道山中好,早翠嚣含隐,瑶草新芽。青溪故人信断, 梦逐飙车。乾坤星火,归来了、煮石煎沙。回首处, 幅巾蒲帐,云边独是桃花。
487 0 0
吕岩
莫话边庭事,心摧不欲闻。数年家陇地,舍弟殁胡军。 每念支离苦,常嗟骨肉分。急难何日见,遥哭陇西云。
415 0 0
戎昱
曲沼朱阑,缭墙翠竹晴昼。金万缕、摇摇风柳。还是燕子归时,花信来后。看淡净洗妆态,梅样瘦。春初透。 尽日明窗相守。闲共我焚香,伴伊刺绣。睡眼腾腾,今朝早是病酒。那堪更、困人时候。
395 0 0
袁去华
洞庭秋正阔,余欲泛归船。莫辨荆吴地,唯馀水共天。 渺瀰江树没,合沓海潮连。迟尔为舟楫,相将济巨川。
392 0 0
孟浩然
天姿雅素,不管群芳妒。微笑倚春风,似窥宋、墙头凝伫。一春花草,陡觉更无香,悬绣账,结罗巾,谁更熏沈炷。 可堪开晚,未放韶光去。生怕糁庭阶,直不忍、苍苔散步。会须开宴,满摘蘸瑶觞,何况有,绮窗人,娇鬓相宜处。
434 0 0
杨无咎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1] 。 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2] 。 逶迤傍限隩[3],迢递陟陉岘[4] 。 过涧既厉急[5],登栈亦陵缅[6] 。 川渚屡泾复[7],乘流翫回转[8] 。 蘋萍泛沉深[9],菰蒲冒清浅[10] 。 企石挹飞泉[11],攀林摘叶卷[12] 。 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13] 。 握兰勤徒结[14],折麻心莫展[15] 。 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16] 。 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17] 。
407 0 0
谢灵运
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闱。落叶惊衰鬓,清霜换旅衣。 时来矜早达,事往觉前非。体道徒推理,防身终昧微。 故人金华省,肃穆秉天机。谁念江汉广,蹉跎心事违。
中华文学
处世曾无著,生前事尽非。一瓶兼一衲,南北去如归。
517 0 0
薛莹
霅水碧悠悠,西亭柳岸头。夕阴生远岫,斜照逐回流。 此地动归思,逢人方倦游。吴兴耆旧尽,空见白蘋洲。
464 0 0
张籍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几树晴葩映水开,乱红狼藉点苍苔。 东风留得残枝在,为惜馀芳独看来。
441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