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348 0 0
佚名
外学宗硕儒,游焉从后进。恃以仁恕广,不学门栏峻。 著书裨理化,奉上表诚信。探讨始河图,纷纶归海韵。 亲承大匠琢,况睹颓波振。错简记铅椠,阅书移玉镇。 曷由旌不朽,盛美流歌引。
372 0 0
皎然
南望缑氏岭,山居共涧阴。东西十数里,缅邈方寸心。 云日落广厦,莺花对孤琴。琴中多苦调,凄切谁复寻。
338 0 0
中华文学
悄悄掩门扉,穷窘自维絷。世途已昧履,生计复乖缉。 疏我非常性,端峭尔孤立。往还纵云久,贫蹇岂自习。 所居率荒野,宁似在京邑。院落夕弥空,虫声雁相及。 衣巾半僧施,蔬药常自拾。凛凛寝席单,翳翳灶烟湿。 颓篱里人度,败壁邻灯入。晓思已暂舒,暮愁还更集。 风凄林叶萎,苔糁行径涩。海峤誓同归,橡栗充朝给。
400 0 0
姚合
梅妒晨妆雪妒轻。远山依约学眉青。樽前无复歌金缕,梦觉空余月满林。 鱼与雁,两浮沈。浅颦微笑总关心。相思恰似江南柳,一夜春风一夜深。
414 0 0
苏庠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 睿览八纮外,天文七曜披。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410 0 0
韦安石
汉臣旌节贵,万里护牂牁。夏月天无暑,秋风水不波。 朝衣蟠艾绶,戎幕偃雕戈。满岁归龙阙,良哉伫作歌。
341 0 0
羊士谔
【生查子】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418 0 0
牛希济
逢师入山日,道在石桥边。别后何人见,秋来几处禅。 溪中云隔寺,夜半雪添泉。生有天台约,知无却出缘。
422 0 0
项斯
正月月尽夕。芭蕉船一只。灯盏两只明辉辉,内里更有筵席。奉劝郎君小娘子。饱吃莫形迹。每年只有今日日。愿我做来称意。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空去送穷鬼。
363 0 0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会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468 0 0
柳永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
415 0 0
欧阳修
他日维桢干,明时悬镆铘。江山遥去国,妻子独还家。 离别无嫌远,沉浮勿强嗟。南登有词赋,知尔吊长沙。
375 0 0
高适
宿雨初收,晚风微度,万家帘卷青烟。暗尘随马,人物似神仙。试问天公借月,天须放、明月教圆。应移下,广寒宫殿,灯火接星躔。 卢川。元古郡,当时太守,宾从俱贤。到如今井邑,歌吹喧阗。花下红妆卖酒,时相遇、曲水桥边。谁知道,山城父老,重见中兴年。
268 0 0
雨抹晴妆,修眉镜清,寸碧翠浓。对蒹葭尽处,丛丛烟树,池塘侧畔,面面芙蓉。千百栖鸟,两三过雁,时有婆娑一笛风。斜阳里,更青帘半卷,在小桥东。 佳人何日重逢。问还肯扁舟载酒从。笑平生劲概,寸心如铁,中年老态,两鬓成蓬。荷锸栽蔬,腰镰刈稻,且寄西郊图画中。空回首,望五湖鸥鹭,心事容容。
李曾伯
山川古今路,纵横无断绝。来往天地间,人皆有离别。 行衣未束带,中肠已先结。不用看镜中,自知生白发。 欲陈去留意,声向言前咽。愁结填心胸,茫茫若为说。 荒郊烟莽苍,旷野风凄切。处处得相随,人那不如月。
406 0 0
孟郊
【渔父】 湘湖烟雨长菁丝, 菰米新炊滑上匙。 云散后,月斜时, 潮落舟横醉不知。
385 0 0
陆游
异乡冬至又今朝,回首家山入梦遥。渐喜一阳从地复, 却怜群沴逐冰消。梅含露蕊知迎腊,柳拂宫袍忆候朝。 多少故人承宴赏,五云堆里听箫韶。
395 0 0
殷尧藩
【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 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 我们在灯光下这样孤单, 我们在这小小的茅屋里 就是和我们用具的中间 也有了千里万里的距离: 铜炉在向往深山的矿苗 瓷壶在向往江边的陶泥, 它们都像风雨中的飞鸟 各自东西。我们紧紧抱住, 好像自身也都不能自主。 狂风把一切都吹入高空, 暴雨把一切又淋入泥土, 只剩下这点微弱的灯红 在证实我们生命的暂住。
373 0 0
冯至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