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交盟可重寻。剩于棠_细论心。云障晚日供秋思,风递荷书作晚阴。 纡胜引,豁尘襟。未须紫马去__。玻璃无计留君住,但乞在公三日霖。
291 0 0
中华文学
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 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 梯山咸入款,驾海亦来思。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lq. 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霜节明秋景,轻冰结水湄。 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畿。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
310 0 0
李世民
江陵岁方晏,晨起眄庭柯。白露伤红叶,清风断绿萝。 徇时真气索,念远怀忧多。夙昔乐山意,纵横南浦波。 有美婵娟子,百虑攒双蛾。缄情郁不舒,幽行骈复罗。 为予歌苦寒,酌酒朱颜酡。世事浮云变,功名将奈何。
282 0 0
武元衡
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西窗幽梦等闲成。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红烛半条残焰短,依稀暗背锦屏。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323 0 0
尹鹗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陇底嗟长别,流襟一动君。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312 0 0
沈如筠
达则青云,便玉堂金马,穷则茅庐。逍遥小大自适,鹏鷃何殊。君如星斗,灿中天、密密疏疏。荒草外,自怜萤火,清光暂有还无。 千古季鹰犹在,向松江道我,问讯何如。白头爱山下去,翁定嗔予。人生谩尔,岂食鱼、必鲙之鲈。还自笑,君诗顿觉,胸中万卷藏书。
辛弃疾
苦竹岭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鹧鸪飞。嫁得燕山胡雁婿, 欲衔我向雁门归。山鸡翟雉来相劝,南禽多被北禽欺。 紫塞严霜如剑戟,苍梧欲巢难背违。我今誓死不能去, 哀鸣惊叫泪沾衣。
284 0 0
李白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东南 一作:西南)
279 0 0
郎士元
潺湲寒溪上,自此成离别。回首望归人,移舟逢暮雪。 频行识草树,渐老伤年发。唯有白云心,为向东山月。
342 0 0
朱放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366 0 0
张翰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18 0 0
苏味道
一枝秾艳对秋光,露滴风摇倚砌傍。 晓景乍看何处似,谢家新染紫罗裳。
368 0 0
罗邺
道力自超然,身亡同坐禅。水流元在海,月落不离天。 溪白葬时雪,风香焚处烟。世人频下泪,不见我师玄。
340 0 0
黄祇是祗,我其夙夜。寅畏诚絜,匪遑宁舍。 礼以琮玉,荐厥茅藉。念兹降康,胡宁克暇。
280 0 0
佚名
白石青崖世界分,卷帘孤坐对氛氲。林间禅室春深雪, 潭上龙堂夜半云。落月苍凉登阁在,晓钟摇荡隔江闻。 西山旧是经行地,愿漱寒瓶逐领军。
400 0 0
温庭筠
【楚狂接舆歌】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也不可待。 往事不可追也。天下有道。 圣人成焉。天下无道。 圣人生焉。方今之时。 仅免刑焉。福轻乎羽。 莫之知载。祸重乎地。 莫之知避。已乎已乎。 临人以德。殆乎殆乎。 画地而趋。迷阳迷阳。 无伤吾行。吾行却曲。 无伤吾足。
372 0 0
先秦无名氏
未面西川张校书,书来稠叠颇相於。我闻声价金应敌, 众道风姿玉不如。远处从人须谨慎,少年为事要舒徐。 劝君便是酬君爱,莫比寻常赠鲤鱼。
389 0 0
元稹
不能专习礼,虚心强觅阶。一年辞爵弁,半岁履麻鞋。 瓦恶频蒙cv,墙虚屡被叉。映树便侧睡,过匮即放乖。 岁暮良工毕,言是越朋侪。今日纶言降,方知愚计喎。
325 0 0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宣王默然不悦。 左右皆曰:“斶来,斶来!大王据千乘之地,而建千石锺,万石虡。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辩士并进,莫不来语;东西南北,莫敢不服。求万物无不备具,而百姓无不亲附。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下则鄙野、监门、闾里,士之贱也,亦甚矣!” 斶对曰:“不然。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故舜起农亩,出于岳鄙,而为天子。及汤之时,诸侯三千。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与?稍稍诛灭,灭亡无族之时,欲为监门、闾里,安可得而有乎哉?是故《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据慢骄奢,则凶中之。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无德而望其福者约,无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握。’故曰:‘矜功不立,虚愿不至。’此皆幸乐其名,华而无其实德者也。是以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自古及今而能虚成名于天下者,无有。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是故成其道德而扬功名于后世者,尧、舜、禹、汤、周文王是也。故曰:‘无形者,形之君也。无端者,事之本也。’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至圣人明学,何不吉之有哉!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必本于?’非夫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夫尧传舜,舜传傅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 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也。斶知足矣,归反朴,则终身不辱也。 君子曰:“斶知足矣,归真返璞,则终身不辱。”
304 0 0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457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