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坡蛆蜫蜦,蚁子竞来拖。一朝白雨中,无钝无喽罗。
371 0 0
中华文学
久客厌岐路,出门吟且悲。平生未到处,落日独行时。 芳草不长绿,故人无重期。那堪更南渡,乡国已天涯。
425 0 0
崔涂
曲江千顷秋波净,平铺红云盖明镜。大明宫中给事归, 走马来看立不正。遗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骊目。 我今官闲得婆娑,问言何处芙蓉多。撑舟昆明度云锦, 脚敲两舷叫吴歌。太白山高三百里,负雪崔嵬插花里。 玉山前却不复来,曲江汀滢水平杯。我时相思不觉一回首, 天门九扇相当开。上界真人足官府, 岂如散仙鞭笞鸾凤终日相追陪。
374 0 0
韩愈
道安本儒士,颇擅弓剑名。二十游太行,暮闻号哭声。 疾驱前致问,有叟垂华缨。言我故刺史,失职还西京。 偶为群盗得,毫缕无馀赢。货财足非吝,二女皆娉婷。 苍黄见驱逐,谁识死与生。便当此殒命,休复事晨征。 一闻激高义,眦裂肝胆横。挂弓问所往,趫捷超峥嵘。 见盗寒涧阴,罗列方忿争。一矢毙酋帅,馀党号且惊。 麾令递束缚,纆索相拄撑。彼姝久褫魄,刃下俟诛刑。 却立不亲授,谕以从父行。捃收自担肩,转道趋前程。 夜发敲石火,山林如昼明。父子更抱持,涕血纷交零。 顿首愿归货,纳女称舅甥。道安奋衣去,义重利固轻。 师婚古所病,合姓非用兵。朅来事儒术,十载所能逞。 慷慨张徐州,朱邸扬前旌。投躯获所愿,前马出王城。 辕门立奇士,淮水秋风生。君侯既即世,麾下相欹倾。 立孤抗王命,钟鼓四野鸣。横溃非所壅,逆节非所婴。 举头自引刃,顾义谁顾形。烈士不忘死,所死在忠贞。 咄嗟徇权子,翕习犹趋荣。我歌非悼死,所悼时世情。
879 0 0
柳宗元
看东风、天上放梅开,经岁又新成。笑柳眼迷青,桃腮改白,蝶舞尘惊。任是万红千紫,无力与春争。想建章鳷鹊,犹是残E648。 不比腊前憔悴,拨寒炉榾柮,茶薄烟清。快玉龙战罢,四野迥收兵。望红花、扶桑国里,玉玲珑、□□海天平。晴窗下,疏疏花雨,滴滴春声。
410 0 0
刘将孙
卷绣帘、梧桐秋院落,一霎雨添新绿。对小池闲立残妆浅,向晚水纹如縠。凝远目。恨人去寂寂,凤枕孤难宿。倚阑不足。看燕拂风帘,蝶翻露草,两两长相逐。 双眉促。可惜年华婉娩,西风初弄庭菊。况伊家年少,多情未已难拘束。那堪更趁凉景,追寻甚处垂杨曲。佳期过尽,但不说归来,多应忘了,云屏去时祝。
389 0 0
欧阳修
绿杨陌上送行人, 马去东回一望尘。 不觉别时红泪尽, 归来无可更沾巾。
466 0 0
白居易
内外都无隔,帷屏不复张。夜眠兼客坐,同在火炉床。
506 0 0
元稹
【渔家傲】 灯火已收正月半, 山南山北花撩乱。 闻说洊亭新水漫, 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 千岩万壑春风暖。 一弄松声悲急管, 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424 0 0
王安石
庵前古折碑,夜静念经时。月皎海霞散,露浓山草垂。 鬼闻抛故冢,禽听离寒枝。想得天花坠,馨香拂白眉。
405 0 0
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定花光乱, 日气初涵露气干。但觉游蜂饶舞蝶,岂知孤凤忆离鸾。 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
438 0 0
李商隐
潋潋桂华满,摇落楚江秋。去年今夜,相望千里一扁舟。满目都门风露。离别凄凉几度。霜雪渐盈头。山水最佳处,常恨不同游。 少年约,谈笑事,取封侯。田园归晚,休问适不用吾谋。身外功名何处。屈指如今老去。无梦到金瓯。剩买五湖月,吹笛下沧洲。
412 0 0
韩元吉
一身趋侍丹墀,西路翩翩去时。 惆怅青山绿水,何年更是来期。
518 0 0
韩翃
旅馆何年废,征夫此日过。途穷人自哭,春至鸟还歌。 行路新知少,荒田古径多。池篁覆丹谷,坟树绕清波。 日照蓬阴转,风微野气和。伤心不可去,回首怨如何。
442 0 0
刘希夷
鲎实如惠文,骨眼相负行。蠔相黏为山,百十各自生。 蒲鱼尾如蛇,口眼不相营。蛤即是虾蟆,同实浪异名。 章举马甲柱,斗以怪自呈。其馀数十种,莫不可叹惊。 我来御魑魅,自宜味南烹。调以咸与酸,芼以椒与橙。 腥臊始发越,咀吞面汗騂.惟蛇旧所识,实惮口眼狞。 开笼听其去,郁屈尚不平。卖尔非我罪,不屠岂非情。 不祈灵珠报,幸无嫌怨并。聊歌以记之,又以告同行。
407 0 0
双剑潆洄地,篮舆十万峰。云争桥上屋,水舞石边春。破壁蹲饥虎,残僧拜废钟。追呼亦肯到,何处劝为农?
406 0 0
周亮工
圣代无邪触,空林獬豸归。谁知陇山鸟,长绕玉楼飞。 风雨依山急,云泉入郭微。无同昔年别,别后寄书稀。
463 0 0
姚合
今天早晨,其实时候是大约已经不早了。我还睡着,女工将我叫了醒来,说,“有一个师范大学的杨先生,杨树达,要来见你。”我虽然还不大清醒,但立刻知道是杨遇夫君〔2〕,他名树达,曾经因为邀我讲书的事,访过我一次的。我一面起来,一面对女工说:“略等一等,就请罢。” 我起来看钟,是九点二十分。女工也就请客去了。不久,他就进来,但我一看很愕然,因为他并非我所熟识的杨树达君,他是一个方脸,淡赭色脸皮,大眼睛长眼梢,中等身材的二十多岁的学生风的青年。他穿着一件藏青色的爱国布(?)长衫,时式的大袖子。手上拿一顶很新的淡灰色中折帽,白的围带;还有一个采色铅笔的扁匣,但听那摇动的声音,里面最多不过是两三支很短的铅笔。 “你是谁?”我诧异的问,疑心先前听错了。 “我就是杨树达。” 我想:原来是一个和教员的姓名完全相同的学生,但也许写法并不一样。 “现在是上课时间,你怎么出来的?” “我不乐意上课!” 我想:原来是一个孤行己意,随随便便的青年,怪不得他模样如此傲慢。 “你们明天放假罢……” “没有,为什么?” “我这里可是有通知的,……”我一面说,一面想,他连自己学校里的纪念日都不知道了,可见是已经多天没有上课,或者也许不过是一个假借自由的美名的游荡者罢。“拿通知给我看。” “我团掉了。”我说。 “拿团掉的我看。” “拿出去了。” “谁拿出去的?” 我想:这奇怪,怎么态度如此无礼?然而他似乎是山东口音,那边的人多是率直的,况且年青的人思想简单……或者他知道我不拘这些礼节:这不足为奇。 “你是我的学生么?”但我终于疑惑了。 “哈哈哈,怎么不是。” “那么,你今天来找我干什么?” “要钱呀,要钱!” 我想:那么,他简直是游荡者,荡窘了,各处乱钻。“你要钱什么用?”我问。 “穷呀。要吃饭不是总要钱吗?我没有饭吃了!”他手舞足蹈起来。 “你怎么问我来要钱呢?” “因为你有钱呀。你教书,做文章,送来的钱多得很。”他说着,脸上做出凶相,手在身上乱摸。 我想:这少年大约在报章上看了些什么上海的恐吓团的记事,竟模仿起来了,还是防着点罢。我就将我的坐位略略移动,豫备容易取得抵抗的武器。 “钱是没有。”我决定的说。 “说谎!哈哈哈,你钱多得很。” 女工端进一杯茶来。 “他不是很有钱么?”这少年便问他,指着我。 女工很惶窘了,但终于很怕的回答:“没有。” “哈哈哈,你也说谎!” 女工逃出去了。他换了一个坐位,指着茶的热气,说:“多么凉。” 我想:这意思大概算是讥刺我,犹言不肯将钱助人,是凉血动物。 “拿钱来!”他忽而发出大声,手脚也愈加舞蹈起来,“不给钱是不走的!” “没有钱。”我仍然照先的说。 “没有钱?你怎么吃饭?我也要吃饭。哈哈哈哈。” “我有我吃饭的钱,没有给你的钱。你自己挣去。”“我的小说卖不出去。哈哈哈!” 我想:他或者投了几回稿,没有登出,气昏了。然而为什么向我为难呢?大概是反对我的作风的。或者是有些神经病的罢。 “你要做就做,要不做就不做,一做就登出,送许多钱,还说没有,哈哈哈哈。晨报〔3〕馆的钱已经送来了罢,哈哈哈。什么东西!周作人〔4〕,钱玄同;周树人就是鲁迅,做小说的,对不对?孙伏园〔5〕;马裕藻就是马幼渔〔6〕,对不对?陈通伯〔7〕,郁达夫〔8〕。什么东西!Tolstoi,Andreev〔9〕,张三,什么东西! 哈哈哈,冯玉祥,吴佩孚〔10〕,哈哈哈。” “你是为了我不再向晨报馆投稿的事而来的么?”但我又即刻觉到我的推测有些不确了,因为我没有见过杨遇夫马幼渔在《晨报副镌》上做过文章,不至于拉在一起;况且我的译稿的稿费至今还没有着落,他该不至于来说反话的。“不给钱是不走的。什么东西,还要找!还要找陈通伯去。 我就要找你的兄弟去,找周作人去,找你的哥哥去。” 我想:他连我的兄弟哥哥都要找遍,大有恢复灭族法之意了,的确古人的凶心都遗传在现在的青年中。我同时又觉得这意思有些可笑,就自己微笑起来。 “你不舒服罢?”他忽然问。 “是的,有些不舒服,但是因为你骂得不中肯。”“我朝南。”他又忽而站起来,向后窗立着说。 我想:这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他忽而在我的床上躺下了。我拉开窗幔,使我的佳客的脸显得清楚些,以便格外看见他的笑貌。他果然有所动作了,是使他自己#p#副标题#e#
435 0 0
鲁迅
风幸多情开得好。忍却吹教零落了。弄花衣上有馀香,春已老。枝头少。况又酒醒鶗鴂晓。 一片初飞情已悄。可更如今纷不扫。年随流水去无踪,恨不了。愁不了。楼外远山眉样小。
383 0 0
久闻外国书有一种限定本子,印得少,卖得贵,我至今一本也没有。今年春天看见JeanCocteau〔2〕的LeCoqetL’ar-lequin的日译本,是三百五十部之一,倒也想要,但还是因为价贵〔3〕,放下了。只记得其中的一句,是:“青年莫买稳当的股票”,所以疑心它一定还有不稳的话,再三盘算,终于化了五碗“无产”咖啡〔4〕的代价,买了回来了。 买回来细心一看,就有些想叫冤,因为里面大抵是讲音乐,在我都很生疏的。不过既经买来,放下也不大甘心,就随便译几句我所能懂的,贩入中国,——总算也没有买全不“稳当的股票”,而也聊以自别于“青年”。 至于作者的事情,我不想在此绍介,总之是一个现代的法国人,也能作画,也能作文,自然又是很懂音乐的罢了。 ※ ※ ※ 〔1〕本篇连同法国科克多的杂文《〈雄鸡和杂馔〉抄》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朝花》周刊第四期。 〔2〕JeanCocteau让·科克多(1891—1963),法国作家。曾致力立体主义未来派的诗作,著有小说《可怕的孩子》、剧本《定时炸弹》及《诗集》等。 〔3〕LeCoqetL’arlequin的日译本即大田黑元雄译的《雄鸡和杂馔》,昭和三年(1928)东京第一书房出版。当时在上海的售价是银元五元二角。 〔4〕“无产”咖啡附记参看《三闲集·革命咖啡店》。文中说: “革命咖啡店的革命底广告式文字,昨天也看见了,……遥想洋楼高耸,前临阔街,门口是晶光闪灼的玻璃招牌,……面前是一大杯热气蒸腾的无产阶级咖啡,……”
309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