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交掩一峰开,晓色常从天上来。 似到西方诸佛国,莲花影里数楼台。
304 0 0
卢纶
寂寂罢将迎,门无车马声。横琴答山水,披卷阅公卿。 忽闻岁云晏,倚仗出檐楹。寒辞杨柳陌,春满凤凰城。 梅花扶院吐,兰叶绕阶生。览镜改容色,藏书留姓名。 时来不假问,生死任交情。
397 0 0
卢照邻
江头三月清明。柳风轻。巴峡谁知还是、洛阳城。春寂寂。娇滴滴。笑盈盈。一段乌丝阑上、记多情。
315 0 0
辛弃疾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374 0 0
陈子昂
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 岂无山上苗,径寸无岁寒。岂无要津水,咫尺有波澜。 之子异于是,久处誓不谖。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395 0 0
白居易
古陌寒风来去吹,马蹄尘旋上麻衣。虽然干禄无休意, 争奈趋时不见机。诗思趁云从岳涌,乡心随雁绕湖飞。 肯将骨肉轻离别,未遇人知未得归。
368 0 0
杜荀鹤
人道今年秋较迟。木犀全未放些儿。不因诞节开千岁,争得今辰把一枝。 呼宝鼎,伴渠伊。堂萱喜色正融怡。儿前妇后孙曾从,岁岁称觞无尽期。
311 0 0
郭应祥
金钗尽醉何须伴。萸糁浮杯乱。黄花香返岭梅魂。好把一枝斜插、向乌云。 坡词欲唱无人会。桃叶知何在。与君同咏一联诗。但道老来能趁、菊花时。
450 0 0
谢薖
屠肆监门一贱微,信陵交结国人非。 当时不是二君计,匹马那能解赵围。
340 0 0
中华文学
三秋佳节,罥晴空,凝碎露,茱萸千结。菊蕊和烟轻撚, 酒浮金屑。征云雨,调丝竹,此时难辍。欢极、 一片艳歌声揭¤ 黄昏慵别,炷沉烟,熏绣被,翠帷同歇。醉并鸳鸯双枕, 暖偎春雪。语丁宁,情委曲,论心正切。夜深、 窗透数条斜月。
320 0 0
尹鹗
太宗罗俊彦,桂玉比光辉。难得终须得,言归始是归。 风帆天际吼,金鹗月中飞。五府如交辟,鱼书莫便稀。
347 0 0
贯休
炎夏寻灵境,高僧澹荡中。命棋隈绿竹,尽日有清风。 流水离经阁,闲云入梵宫。此时袪万虑,直似出尘笼。
336 0 0
朱庆馀
昔别矜年少,今悲丧国华。远来同社燕,不见早梅花。
316 0 0
刘禹锡
蹄涔岂信有沧浪,萤火何堪并太阳。渊奥未曾探禹穴, 矜夸便拟越丘墙。小巫神气终须怯,下里音声必不长。 近日冰壶多晦昧,虎皮羊质也观光。
310 0 0
虎见修行久,松知夏腊高。寒堂坐风雨,瞑目尚波涛。
357 0 0
千缕万条堪结。占断好风良月。谢娘春晚先多愁,更撩乱、絮飞如雪。 短亭相送处,长忆得、醉中攀折。年年岁岁好时节。怎奈尚、有人离别。
415 0 0
晏殊
【西施】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
罗隐
小峰兄: 《语丝》百一和百二期,今天一同收到了。许多信件一同收到,在这里是常有的事,大约每星期有两回。我看了这两期的《语丝》特别喜欢,恐怕是因为他们已经超出了一百期之故罢。在中国,几个人组织的刊物要出到一百期,实在是不容易的。 我虽然在这里,也常想投稿给《语丝》,但是一句也写不出,连“野草”也没有一茎半叶。现在只是编讲义。为什么呢?这是你一定了然的:为吃饭。吃了饭为什么呢?倘照这样下去,就是为了编讲义。吃饭是不高尚的事,我倒并不这样想。然而编了讲义来吃饭,吃了饭来编讲义,可也觉得未免近于无聊。别的学者们教授们又作别论,从我们平常人看来,教书和写东西是势不两立的,或者死心塌地地教书,或者发狂变死地写东西,一个人走不了方向不同的两条路。 忽然记起一件事来了,还是夏天罢,《现代评论》上仿佛曾有正人君子之流说过:因为骂人的小报流行,正经的文章没有人看,也不能印了。〔2〕我很佩服这些学者们的大才。不知道你可能替我调查一下,他们有多少正经文章的稿子“藏于家”,给我开一个目录?但如果是讲义,或者什么民法八万七千六百五十四条之类,那就不必开,我不要看。 今天又接到漱园〔3〕兄的信,说北京已经结冰了。这里却还只穿一件夹衣,怕冷就晚上加一件棉背心。宋玉〔4〕先生的什么“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等类妙文,拿到这里来就完全是“无病呻吟”。白露不知可曾“下”了百草,梧楸却并不离披,景象大概还同夏末相仿。我的住所的门前有一株不认识的植物,开着秋葵似的黄花。我到时就开着花的了,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开起的;现在还开着;还有未开的蓓蕾,正不知道他要到什么时候才肯开完。“古已有之”,“于今为烈”,我近来很有些怕敢看他了。 还有鸡冠花,很细碎,和江浙的有些不同,也红红黄黄地永是这样一盆一盆站着。 我本来不大喜欢下地狱,因为不但是满眼只有刀山剑树〔5〕,看得太单调,苦痛也怕很难当。现在可又有些怕上天堂了。四时皆春,一年到头请你看桃花,你想够多么乏味?即使那桃花有车轮般大,也只能在初上去的时候,暂时吃惊,决不会每天做一首“桃之夭夭”〔6〕的。 然而荷叶却早枯了;小草也有点萎黄。这些现象,我先前总以为是所谓“严霜”之故,于是有时候对于那“廪秋”不免口出怨言,加以攻击。然而这里却没有霜,也没有雪,凡萎黄的都是“寿终正寝”,怪不得别个。呜呼,牢骚材料既被减少,则又有何话之可说哉! 现在是连无从发牢骚的牢骚,也都发完了。再谈罢。从此要动手编讲义。 鲁迅。十一月七日。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语丝》周刊一○七期。 〔2〕涵庐(高一涵)在《现代评论》第四卷第八十九期(一九二六年八月二十一日)上发表的《闲话》中曾说:“报纸上的言论,近几年来,最烩炎(脍炙)人口的,绝不是讨论问题和阐发学理的一类文字,只是揭开黑幕和攻人阴私的一类文字。越是板着学者的面孔,讨论学术问题的文字,看的人越少;越是带着三分流氓气,喜笑怒骂的揭黑幕攻阴私的文字,看的人越多。”又说:“社会上既欢迎嬉笑怒骂的文字,而著作家又利用社会的弱点,投其所好,又怎能不造成报界风气,叫人家认《小晶报》为大雅之声明呢?” 〔3〕漱园即韦素园。 〔4〕宋玉战国时楚国诗人。这里引的两句,见他所著的《九辩》。 〔5〕刀山剑树佛教宣扬的地狱酷刑。《太平广记》卷三八二引《冥报拾遗》:“至第三重门,入见镬汤及刀山剑树。” 〔6〕“桃之夭夭”语见《诗经·周南·桃夭》。“夭夭”,形容茂盛、艳丽。 #p#副标题#e#
306 0 0
鲁迅
虞美人·梳楼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359 0 0
蒋捷
征赋常登限,名山管最多。吏闲民讼少,时得访烟萝。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