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

分享 /

更多评论

推荐

《木刻创作法》序

地不问东西,凡木刻的图版,向来是画管画,刻管刻,印管印的。中国用得最早,而照例也久经衰退;清光绪中,英人傅兰雅氏编印《格致汇编》,〔2〕插图就已非中国刻工所能刻,精细的必需由英国运了图版来。那就是所谓“木口木刻”〔3〕,也即“复制木刻”,和用在编给印度人读的英文书,后来也就移给中国人读的英文书上的插画,是同类的。那时我还是一个儿童,见了这些图,便震惊于它的精工活泼,当作宝贝看。到近几年,才知道西洋还有一种由画家一手造成的版画,也就是原画,倘用木版,便叫作“创作木刻”,是艺术家直接的创作品,毫不假手于刻者和印者的。现在我们所要绍介的,便是这一种。 为什么要绍介呢?据我个人的私见,第一是因为好玩。说到玩,自然好像有些不正经,但我们钞书写字太久了,谁也不免要息息眼,平常是看一会窗外的天。假如有一幅挂在墙壁上的画,那岂不是更其好?倘有得到名画的力量的人物,自然是无须乎此的,否则,一张什么复制缩小的东西,实在远不如原版的木刻,既不失真,又省耗费。自然,也许有人要指为“要以‘今雅’立国”〔4〕的,但比起“古雅”来,不是已有“古”“今”之别了么? 第二,是因为简便。现在的金价很贵了,一个青年艺术学徒想画一幅画,画布颜料,就得化一大批钱;画成了,倘使没法展览,就只好请自己看。木刻是无需多化钱的,只用几把刀在木头上划来划去——这也许未免说得太容易了——就如印人的刻印一样,可以成为创作,作者也由此得到创作的欢喜。印了出来,就能将同样的作品,分给别人,使许多人一样的受到创作的欢喜。总之,是比别种作法的作品,普遍性大得远了。 第三,是因为有用。这和“好玩”似乎有些冲突,但其实也不尽然的,要看所玩的是什么。打马将恐怕是终于没有出息的了;用火药做花炮玩,推广起来却就可以造枪炮。大炮,总算是实用不过的罢,而安特莱夫一有钱,却将它装在自己的庭园里当玩艺。木刻原是小富家儿艺术,然而一用在刊物的装饰,文学或科学书的插画上,也就成了大家的东西,是用不着多说的。 这实在是正合于现代中国的一种艺术。 但是至今没有一本讲说木刻的书,这才是第一本。虽然稍简略,却已经给了读者一个大意。由此发展下去,路是广大得很。题材会丰富起来的,技艺也会精炼起来的,采取新法,加以中国旧日之所长,还有开出一条新的路径来的希望。那时作者各将自己的本领和心得,贡献出来,中国的木刻界就会发生光焰。这书虽然因此要成为不过一粒星星之火,但也够有历史上的意义了。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九日,鲁迅记。 BB 〔1〕本篇在收入本书前未在报刊上发表过。 《木刻创作法》,白危编译的关于木刻的入门书,一九三七年一月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 〔2〕傅兰雅(JAFryer,1839—1928)英国教士。一八六一模*清咸丰十一年)来我国传教,一八七五年(清光绪元年)在上海与人合办“格致书院”,次年出版专刊西方自然科学论著摘要和科学情报资料的《格致汇编》(季刊),时断时续,至一八九二年共出二十八本。该刊附有大量刻工精细的插图。 〔3〕“木口木刻”即在木头横断面上进行的雕刻。〔4〕这是施蛰存在《“庄子”与“文选”》一文中攻击鲁迅的话:“新文学家中,也有玩木刻,考究版本,收罗藏书票,以骈体文为白话书信作序,甚至写字台上陈列了小摆设的,照丰先生的意见说来,难道他们是要以‘今雅’立足于天地之间吗?”鲁迅曾将该文录入《准风月谈“感旧”以后(上)》的“备考”。 #p#副标题#e#

 440   0  0

鲁迅

【中吕】粉蝶儿 题情

这些时意懒心慵,闷恹恹似痴如梦。想当初倚翠偎红,我风流,他俊雅,恩深情重。他生的剔透玲珑,语融和言谈出众。  【醉春风】他生的粉脸似秋莲,春纤如玉葱。鞋弓袜小步轻盈,能歌善咏,咏。雁柱轻移,冰弦款拨,便是那铁石人也情动。  【红绣鞋】指望待要巫山畔乘鸾跨凤,谁承望阳台上云雨无踪,则我这口中言都当做耳边风。冷落了蜂媒蝶使,稀疏了燕侣莺朋,多应是搅闲人将话儿哄。  【剔银灯】俏冤家风流万种,他也待学七擒七纵。把我似勤儿般推磨相调弄,我这里假妆痴件件依从。又则怕伤了和气、皱了美容,假和真你心里自懂。  【蔓菁菜】你常好是不知轻重,动不动皱了眉峰,冰霜般面容。若是个村纣的和你两个乍相逢,他把你那半世里清名送。  【柳青娘】这些时稀疏了诗宾和这酒朋,闷来时与谁同?一任教花红和这柳浓,有何心恋芳丛?,则这诗书礼乐不待攻,端溪砚尘埋墨朦,紫霜毫乾燥了尖峰。赤紧的缺了鸾笺无了香翰,无香翰怎题红?  【道合】离恨匆匆,离恨匆匆,天涯咫尺不相逢,觅鳞鸿,杳无踪。的雾锁桃源洞,漫漫的水淹蓝桥涌。雪浪泊涛洪,祆庙火飞红。翠琴堂听琴人闹冗,玉清庵错把鸳衾送。藕丝微银瓶重,比目鱼和冰冻。小卿倒把双郎送,莺莺远却离张珙。柳毅错把家书奉,张生煮海金钱梦。愁蹙眉峰,愁积心中,愁恨无穷。何时得玉环合,金钗辏?金钗辏对,对对上青铜。

 318   0  0

中华文学

小文

中华文学苑(artype.cn)简称《华文苑》是专为广大国学爱好者,书画爱好者、国漫爱好者、设计师等提供学习、进步、展示自我的交流平台。 欢迎愿为国粹,国漫,国风作出贡献的爱好者,来平台进行宣传,交流, 《华文苑》愿与您共同成长、进步! 《华文苑》愿竭尽所能为广大爱好者提供公平,文明,舒适及易于成长,进步的的平台,愿广大爱好者不吝赐教,能提供宝贵建议及思路,这也将时我们发展方向的宝贵指引! 我们的主旨是:传承国学,弘扬国粹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   维家  |   京东e卡回收  |   台词网  |   Quickq下载  |   NBA直播  |   威而鋼哪裡買  |   json格式化  |   挂机方案计划  |   极客123  |   33blog  |   职校招生  |   百科平台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

加入华文苑qq群

Android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