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果标南土,芳林对北堂。素华春漠漠,丹实夏煌煌。 叶捧低垂户,枝擎重压墙。始因风弄色,渐与日争光。 夕讶条悬火,朝惊树点妆。深于红踯躅,大校白槟榔。 星缀连心朵,珠排耀眼房。紫罗裁衬壳,白玉裹填瓤。 早岁曾闻说,今朝始摘尝。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 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燕支掌中颗,甘露舌头浆。 物少尤珍重,天高苦渺茫。已教生暑月,又使阻遐方。 粹液灵难驻,妍姿嫩易伤。近南光景热,向北道途长。 不得充王赋,无由寄帝乡。唯君堪掷赠,面白似潘郎。
400 0 0
白居易
秘阁修撰韩公知婺之明年,以“恣行酷政,民冤无告”劾去。 去之日,百姓遮府门愿留者,顷刻合数千人,手持牒以告摄郡事。摄郡事振手止之,辄直前不顾;则受其牒,不敢以闻。 明日出府,相与拥车下,道中至不可顿足。则冒禁行城上,累累不绝。拜且泣下,至有锁其喉自誓于公之前者。里巷小儿数十百辈罗马前,且泣下。君为之抆泪,告以君命决不应留;辄柴其关如不闻。 日且暮,度不可止,则夺剌史车置道旁,以民间小舆舁至梵严精舍,燃火风雪中围守之。其挟舟走行阙告丞相御史者,盖千数百人而未止。 又明日,回泊通波亭,乘间欲以舟去,百姓又相与拥之不置,溪流亦复堰断不可通。乡士大夫惧蚁蝼之微不足以回天听,委曲谕之,且却且行。久乃曰:“愿公徐行,天子且有诏矣。”公首肯之。道稍开,公疾驰径去。后来者咎其徒之不合舍去,责诮怒骂,不啻仇敌。 呜呼!大官,所尊也;民,所信也。所尊之劾如彼,而所信之情如此,吾亦不知公之政何如也,将从智者而问之。
348 0 0
陈亮
镜中失画双青鬓。懒更占花信。小梅半谢雨垂垂。未许轻红破蕾、缀桃枝。 社前归燕穿帘语。似说人憔悴。自缘老去少欢悰。不是春寒料峭、怯东风。
366 0 0
王炎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369 0 0
张先
吾友今生不可逢,风流空想旧仪容。 朝来马上频回首,惆怅他人似蔡邕。
536 0 0
雍陶
峥嵘彻倒景,刻峭俯无地。勇进攀有缘,即嶮恐迷坠。 窅然丧五蕴,蠢尔怀万类。实际罔他寻,波罗必可致。 南山缭上苑,祇树连岩翠。北斗临帝城,扶宫切太清。 餐和裨日用,味道懿天明。绿野冷风浃,紫微佳气晶。 驯禽演法要,忍草藉经行。本愿从兹适,方知物世轻。
376 0 0
中华文学
香刹悬青磴,飞楼界碧空。石门栖怖鸽,慈塔绕归鸿。 有法将心镜,无名属性通。从来乐幽寂,寻觅未能穷。
387 0 0
西崦斜阳,东江流水,物华不为人留。铮然一叶,天下已知秋。屈指人间得意,问谁是、骑鹤扬州。君知我,从来雅意,未老已沧州。 无穷身外事,百年能几,一醉都休。恨儿曹抵死,谓我心忧。况有溪山杖屦,阮籍辈、须我来游。还堪笑,机心早觉,海上有惊鸥。
313 0 0
辛弃疾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379 0 0
刘禹锡
赏心无远近,芳月好登望。胜事引幽人,山下复山上。 将寻洞中药,复爱湖外嶂。古壁苔入云,阴溪树穿浪。 谁言世缘绝,更惜知音旷。莺啼绿萝春,回首还惆怅。
314 0 0
钱起
【残丝曲】 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 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沈琥珀。[1] 花台欲暮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 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
383 0 0
李贺
却访巴人路,难期国士恩。白云从出岫,黄叶已辞根。 大造功何薄,长年气尚冤。空令数行泪,来往落湘沅。
322 0 0
刘长卿
渺 小 我仰望群山的苍老,他们不说一句话.阳光描出我的渺小,小草在我的脚下。我一人停步在路隅,顿听空谷的松籁;青天里有白云盘踞--转眼间忽又不在。
311 0 0
徐志摩
然知心去速,其奈雪飞频。莫喜无危道,虽平更陷人。 远郊光接汉,旷野色通秦。此去迢遥极,却回应过春。
403 0 0
欲辞松月恋知音,去住多同羁鸟心。秋尽书窗惊白发, 晚冲霜叶下青岑。大河风急寒声远,高岭云开夕影深。 别后寂寥无限意,野花门路草虫吟。
479 0 0
刘沧
莫定三分计,先求五等封。国中惟指马,阃外尽从龙。朝事归诸将,军需仰大农。淮南数州地,幕府但歌钟。 北寺谗成狱,西园贿拜官。上书休讨贼,进爵在迎銮。相国争开第,将军罢筑坛。空余苏武节,流涕向长安。
273 0 0
吴伟业
控沧江。排青嶂,燕台凉。驻彩仗、乐未渠央。岩花磴蔓,妒千门、珠翠倚新妆。舞闲歌悄,恨风流、不管余香。 繁华梦,惊俄顷,佳丽地,指苍茫。寄一笑、何与兴亡。时船载酒,赖使君、相对两胡床。缓调清管,更为侬、三弄斜阳。
307 0 0
贺铸
薄烟如梦雨如尘,霜景晴来却胜春。 好住池西红叶树,何年今日伴何人。
441 0 0
崔橹
独携谭柄去,千里指人寰。未断生徒望,难教白日闲。 空江横落照,大府向西山。好骋陈那孔,谁云劫石顽。
480 0 0
齐己
万物都寂寂,堪闻弹正声。人心尽如此,天下自和平。 湘水泻秋碧,古风吹太清。往年庐岳奏,今夕更分明。
471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