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垂柳赤栏桥,洞里仙人碧玉箫。 近得麻姑音信否,浔阳江上不通潮。
431 0 0
顾况
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绿水青山任自然,旧时王谢堂前燕,再不复海棠庭院。叹寒儒,谩读书,读书须索题桥柱。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且看了长安回去。路旁碑,不知谁,春苔绿满无人祭。毕卓生前酒一杯,曹公身后坟三尺,不如醉了还醉。怨离别,恨离别,君知君恨君休惹。红日如奔过隙驹,白头渐满杨花雪,一日一个渭城客舍。孟襄阳,兴何狂!冻骑驴灞陵桥上,便纵有些梅花入梦香,到不如风雪销金帐,慢慢的浅斟低唱。笑陶家,雪烹茶,就鹅毛瑞雪初成腊,见蝶翅寒梅正有花,怕羊羔美酒新添价,拖得人冷斋里闲话。菊花开,正归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有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哎!楚三闾休怪。浙江亭,看潮生,潮来潮去原无定,惟有西山万古青。子陵一钓多高兴,闹中取静。酒杯深,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辞饮。君若歌时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醉和醒争甚?瘦形骸,闷情怀,丹枫醉倒秋山色,黄菊雕残戏马台,白衣盼杀东篱客,你莫不子猷访戴?布衣中,问英雄,王图霸业成何用!禾黎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一场恶梦。竞江山,为长安,张良放火连云栈,韩信独登拜将坛,霸王自刎乌江岸,再谁分楚汉。子房鞋,买臣柴,屠沽乞食为僚宰,版筑躬耕有将才。古人尚自把天时待,只不如且酩子里胡捱。莫独狂,祸难防,寻思乐毅非良将,直待齐邦扫地亡,火牛一战几乎丧,赶人休赶上。立峰恋,脱簪冠。夕阳倒影松阴乱,太液澄虚月影宽,海风汗漫云霞断,醉眠时小童休唤。
299 0 0
马致远
踏破苔痕一径斑,白云飞处见青山。 不知浮世尘中客,几个能知物外闲。
337 0 0
中华文学
对酒何曾醉,寻僧未觉闲。无人不惆怅,终日见南山。
402 0 0
黄钟叩元音,律吕更循环。邪气悖正声,郑卫生其间。 典乐忽涓微,波浪与天浑。嘈嘈鸱枭动,好鸟徒绵蛮。 王吉归乡里,甘心长闭关。 玄黄与丹青,五气之正色。圣人端其源,上下皆有则。 齐侯好紫衣,魏帝妇人饰。女奴厌金翠,倾海未满臆。 何忍严子陵,羊裘死荆棘。 甘酸不私人,元和运五行。生人受其用,味正心亦平。 爪牙相践伤,日与性命争。圣人不能绝,钻燧与炮烹。 嗜欲乘此炽,百金资一倾。正销神耗衰,邪胜体充盈。 颜子有馀乐,瓢中寒水清。 阴魄沦宇宙,太阳假其明。臣道不敢专,由此见亏盈。 未闻东菑稼,一气嘉谷成。上天降寒暑,地利乃可生。 葛藟附柔木,繁阴蔽曾原。风霜摧枝干,不复庇本根。 女萝依松柏,然后得长存。 孔光尊董贤,胡广惭李固。儒风冠天下,而乃败王度。 绛侯与博陆,忠朴受遗顾。求名不考实,文弊反成蠹。 结交得书生,书生钝且直。争权复争利,终不得其力。 我逢纵横者,是我牙与翼。相旋如疾风,并命趋紫极。 奔车得停轨,风火何相逼。仁义岂有常,肝胆反为贼。 勿嫌书生直,钝直深可忆。
384 0 0
李华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417 0 0
李端
金刀闪冷光,一剃一清凉。未免随朝夕,依前长雪霜。 夏林欹石腻,春涧水泉香。向老凋疏尽,寒天不出房。
333 0 0
齐己
盛名与高隐,合近谢敷村。弟子已得桂,先生犹灌园。 垂纶侵海介,拾句历云根。白日升天路,如君别有门。
321 0 0
贯休
明陆容《菽园杂记》〔2〕四:僧慧癌涉猎儒书而有戒行,永乐中尝预修《大典》,归老太仓兴福寺。……尝语坐客云:“此等秀才,皆是讨债者。”客问其故,曰:“洪武间秀才做官,吃多少辛苦,受多少惊怕,与朝廷出多少心力,到头来小有过犯,轻则充军,重则刑戮,善终者十二三耳。其时士大夫无负国家,国家负士大夫多矣。这便是还债的。近来圣恩宽大,法网疏阔,秀才做官,饮食衣服舆马宫室子女妻妾,多少好受用,干得几许好事来?到头全无一些罪过。今日国家无负士大夫,天下士大夫负国家多矣。这便是讨债者。”……案:无论什么局面,当开创之际,必靠许多“还债的”;创业既定,即发生许多“讨债者”。此“讨债者”发生迟,局面好;发生早,局面糟;与“还债的”同时发生,局面完。呜呼“还债的”也! 元人《东南纪闻》〔3〕一:刘平国宰,京口人。(中略)有《漫塘集》,文挟伟气。其尺牍有云:“今之所谓豪杰士者,古之所谓破落户者也。”意有所指,知者以为名言。(下略) 案:也可以说:豪杰士者,破落户之已阔者也。破落户者,豪杰士之未阔或终于不阔者也。 清陈祖范《掌录》〔4〕上:行事之颠倒者:三国时孙吴立制,奔亲丧者罪大辟;北齐敕道士剃发为沙门;宋宣和中,敕沙门著冠为道士;……元皊焚《史记》于国子;……政和间著令,士庶习诗赋者杖一百! 案:知道古来做过如许颠倒事,当时也并不为奇,便可以消去对于时事的诧异心不少。 EE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十月十六日《北新》周刊第五十一、五十二期合刊,署名楮冠。 〔2〕陆容(1436—1494)字文量,号式斋,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菽园杂记》,笔记集,十五卷,本段引文见卷二。〔3〕《东南纪闻》元人笔记集,不著撰人,原书已佚。现存三卷,系从《永乐大典》录出,主要记载宋代故事传闻。〔4〕陈祖范字亦韩,清代江苏常熟人。《掌录》,笔记集,二卷。按关于焚《史记》于国子,宋代叶梦得《石林避暑录话》卷下有这样的记载:“崇宁间立三舍法,虽崇经术,亦未尝废史。而学校为之师长者本自间出,自知非所学,亦幸时好以倡其徒,故凡言史皆力诋之。尹天民为南京教授,至之日,悉取《史记》而下至欧阳文忠集焚讲堂下,物论喧然。”
292 0 0
鲁迅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312 0 0
韩淲
山阴过野客,镜里接仙郎。盥漱临寒水,褰闱入夏堂。 杉松交日影,枕簟上湖光。衮衮承嘉话,清风纳晚凉。
412 0 0
严维
东山看西水,水流磐石间。公死姥更嫁,孤儿甚可怜。
414 0 0
佚名
南徐好,桥下渌波平。画柱千年尝有鹤,垂杨三月未闻莺。行乐过清明。南北岸,花市管弦声。邀客上楼双榼酒,舣舟清夜两街灯。直上月亭亭。
338 0 0
仲殊
驿骑联翩至。道台家、筹边方急,酒行姑止。作么携将琴鹤去,不管州人堕泪。富与贵、平生无味。可但红尘难著脚,便山林、未有安身地。搔白发,兀相对。 前身小范疑公是。忆当年、天章阁上,建明尤伟。庆历诸贤方得路,便不容他老子。须著放、延州城里。一句殷勤牢记取,在朝廷、最好图西事。何必向,玉关外。
311 0 0
刘克庄
蜀路新修尽坦平,交亲深幸再逢迎。正当返袂思乡国, 却似归家见弟兄。沾泽只惭尧綍重,溯流还喜范舟轻。 欲将感恋裁书旨,多少鱼笺写得成。
367 0 0
一阕离歌,满尊红泪,解携十里长亭。木兰归棹,犹倚采苹汀。鸦噪黄陵庙掩,因想像、鼓瑟湘灵。渔村远,烟昏雨淡,灯火两三星。 愁听。樯影外,繁声骤点,□□□□。□□□□□,浓睡香屏。入梦难留□□,□□□、□□□□。□窗晓,云容四敛,江上数峰青。
279 0 0
贺铸
西上游江西,临流恨解携。千山叠成嶂,万水泻为溪。 石浅流难溯,藤长险易跻。谁怜问津者,岁晏此中迷。
308 0 0
孟浩然
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罗衣花下倚娇憨。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树犹如此我何堪?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
谭献
相逢唯道在,谁不共知贫。归路分残雨,停舟别故人。 霜明松岭晓,花暗竹房春。亦有栖闲意,何年可寄身。
329 0 0
习习和风至,过条不自鸣。暗通青律起,远傍白蘋生。 拂树花仍落,经林鸟自惊。几牵萝蔓动,潜惹柳丝轻。 入谷迷松响,开窗失竹声。薰弦方在御,万国仰皇情。
352 0 0
卢肇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