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 酒解留征客,歌能破别愁。醉归无以赠,只奉万年酬。
352 0 0
中华文学
蓬莱阙下是天家,上路新回白鼻騧.急管昼催平乐酒,春衣夜宿杜陵花。
503 0 0
韩翃
孤舟泛盈盈,江流日纵横。夜杂蛟螭寝,晨披瘴疠行。 潭蒸水沫起,山热火云生。猿躩时能啸,鸢飞莫敢鸣。 海穷南徼尽,乡远北魂惊。泣向文身国,悲看凿齿氓。 地偏多育蛊,风恶好相鲸。余本岩栖客,悠哉慕玉京。 厚恩尝愿答,薄宦不祈成。违隐乖求志,披荒为近名。 镜愁玄发改,心负紫芝荣。运启中兴历,时逢外域清。 只应保忠信,延促付神明。
388 0 0
宋之问
积雪满前除,寒光夜皎如。老忧新岁近,贫觉故交疏。 意合论文后,心降得句初。莫言常郁郁,天道有盈虚。
420 0 0
韦庄
面对人类一往无前的探索,自然如同洞壁上栖息的美丽蝴蝶,向纵深之处隐匿而去。我们,或许早该意识到,是时候了,对环境应留下一段敬畏又适当的距离。 美国有一首流传已久的诗:“在田纳西放一只坛子,原野上的一切将绕此重新展开。”这,无疑是将人的影响置於了世界的中心。人,在所向披靡的征途中为自己加上了无上的尊冕。的确,天地有大美,壮阔无垠,可天地又是如此的脆弱,人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其造成无法逆转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注定会成为人们想要承担却又无法承担的重任。对此,我们可以做的并不很多,只有在一开始便小心翼翼,不误闯入自然不容侵犯的领地。 对自然环境保有一定的距离,实在也是出於一种对人自身的保护。自然脆弱,人实则更为脆弱。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是无往不胜的,而作为个体,又何其渺小。试想,当我们大呼“山登绝顶我为峰”时,背后又隐藏着多少对於高山的畏惧与不安。而面对后退的蝴蝶以及更多逝去的美丽,我们追随的脚步里又还凝聚着多少无奈与担忧。我相信频发的灾难是自然备受重压后愤怒的呐喊。人会不会有一天像古龙所描述的盖世英雄,“登上了山顶,却发觉自己已一无所有。”那样的人类会不会感到万分的孤独与惶恐? 其实,人完全可以与自然一同诗意地栖居,其关键在於不互相侵扰,不事征服。古人也寻幽探险,也流连於“横柯上蔽,在昼犹昏�r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但他们的态度是如此的虔诚而小心。他们只是竹杖草鞋,手攀足踏,也适可而止。我以为,这样的探险,才是真正触摸了自然的心跳,却不将其惊扰的方式。如此,既将人的环境诗化,也使万物自然的环境留得一份清静。我们可以自在地欣赏环境所赠予的天光云影,花柳水月,却切不可去探求、征辟自然的禁地。古人所谓“天人合一”,我宁愿将其理解为是人在天地之间安详地栖息,而让心神畅游於世界。 很喜欢陆放翁一句词:“沙鸥相对不惊飞。”这固然是说人要少机心,但人若能对环境毫无机心,不事窥看,自然想必也可与人安然相对不惊飞了。
377 0 0
小文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400 0 0
武则天
祖帐临周道,前旌指晋城。午桥群吏散,亥字老人迎。 诗酒同行乐,别离方见情。从此洛阳社,吟咏属书生。
419 0 0
刘禹锡
姑射真仙蓬海会。驭气乘龙,作意游方外。冬后翦花飞素彩。腊前陨璞抛团块。 幂幂绵云相映带。川谷林峦,混一乾坤大。白玉装成全世界。江湖点染微瑕颒。
399 0 0
夫传奇者,唐元微之所述也。以不载于本集而出于小说,或疑其非是。今观其词,自非大手笔孰能与于此。至今士大夫极谈幽玄,访奇述异,无不举此以为美话。至于娼优女子,皆能调说大略。惜乎不被之以音律,故不能播之声乐,形之管弦。好事君子极饮肆欢之际,愿欲一听其说,或举其末而忘其本,或纪其略而不及终其篇,此吾曹之所共恨者也。今于暇日,详观其文,略其烦亵,分之为十章。每章之下,属之以词。或全摭其文,或止取其意。又别为一曲,载之传前,先叙前篇之义。调曰商调,曲名蝶恋花。句句言情,篇篇见意。奉劳歌伴,先定格调,后听芜词。 丽质仙娥生月殿。谪向人间,未免凡情乱。宋玉墙东流美盼。乱花深处曾相见。 密意浓欢方有便。不奈浮名,旋遣轻分散。最恨多才情太浅。等闲不念离人怨。
330 0 0
昨闻战罢图麟阁,破虏收兵卷戎幕。沧海初看汉月明, 紫微已见胡星落。忆昔扁舟此南渡,荆棘烟尘满归路。 与君携手姑苏台,望乡一日登几回。白云飞鸟去寂寞, 吴山楚岫空崔嵬。事往时平还旧丘,青青春草近家愁。 洛阳举目今谁在,颍水无情应自流。吴苑西人去欲稀, 留连一日空知非。江潭岁尽愁不尽,鸿雁春归身未归。 万里遥悬帝乡忆,五年空带风尘色。却到长安逢故人, 不道姓名应不识。
371 0 0
刘长卿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451 0 0
袁枚
退居潇洒寄禅关,高挂朝簪净室间。孤岛虽留双鹤歇, 五云争放二龙闲。轻舟共泛花边水,野屐同登竹外山。 仙署金闺虚位久,夜清应梦近天颜。
453 0 0
郑谷
习习东风扇,萋萋草色新。浅深千里碧,高下一时春。 嫩叶舒烟际,微香动水滨。金塘明夕照,辇路惹芳尘。 造化功何广,阳和力自均。今当发生日,沥恳祝良辰。
411 0 0
见说金台客,相逢只论诗。坐来残暑退,吟许野僧知。 自喜幽栖僻,唯惭道义亏。身闲偏好古,句冷不求奇。 晦迹全无累,安贫自得宜。同人终念我,莲社有归期。
429 0 0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366 0 0
柳宗元
客心仍在楚,江馆复临湘。别意猿鸟外,天寒桂水长。
390 0 0
王昌龄
人我众生寿者,宁分彼此高低。法身通照没吾伊。念念体分同异。 见是何曾是是,闻非未必非非。往来诸用不相知。生死谁能碍你。
397 0 0
平明坐虚馆,旷望几悠哉。宿雾分空尽,朝光度隙来。 影低藤架密,香动药阑开。未展山阳会,空留池上杯。
370 0 0
李峤
三百六十日云终,故乡还与异乡同。非唯律变情堪恨, 抑亦才疏命未通。何处夜歌销腊酒,谁家高烛候春风。 诗成始欲吟将看,早是去年牵课中。
我自离乡久,君那度岭频。一杯魂惨澹,万里路艰辛。 江馆连沙市,泷船泊水滨。骑田回北顾,铜柱指南邻。 大壑浮三岛,周天过五均。波心涌楼阁,规外布星辰。 狒狒穿筒格,猩猩置屐驯。贡兼蛟女绢,俗重语儿巾。 舶主腰藏宝,黄家砦起尘。歌钟排象背,炊爨上鱼身。 电白雷山接,旗红贼舰新。岛夷徐市种,庙觋赵佗神。 鸢跕方知瘴,蛇苏不待春。曙潮云斩斩,夜海火燐燐。 冠冕中华客,梯航异域臣。果然皮胜锦,吉了舌如人。 风黖秋茅叶,烟埋晓月轮。定应玄发变,焉用翠毛珍。 句漏沙须买,贪泉货莫亲。能传稚川术,何患隐之贫。
472 0 0
元稹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