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问津处,云霞残碧空。牧牛避田烧,退鹢随潮风。 回首故乡远,临流此路穷。翩翩青冥去,羡彼高飞鸿。
341 0 0
钱起
童稚亲儒墨,时平喜道存。酬身指书剑,赋命委乾坤。 秋爽鼓琴兴,月清搜句魂。与君同此志,终待至公论。
355 0 0
中华文学
西北楼成雄楚都,远开山岳散江湖。二仪清浊还高下, 三伏炎蒸定有无。推毂几年唯镇静,曳裾终日盛文儒。 白头授简焉能赋,愧似相如为大夫。
308 0 0
杜甫
来时乖面别,终日使人惭。易记卷中句,难忘灯下谈。 湿苔粘树瘿,瀑布溅房庵。音信如相惠,移居古井南。
343 0 0
贾岛
夜程何处宿,山叠树层层。孤馆闲秋雨,空堂停曙灯。 歌惭渔浦客,诗学雁门僧。此意无人识,明朝见李膺。
347 0 0
杜牧
一笑相携,且休管、兔升乌坠。那更是,可人宾客,未饶崔李。金叵罗中__莹,玉玲珑畔歌珠缀。望湖光、一片浸韶光,真双美。 云彩襞,能纤细。云絮聚,能黏腻。料出山归岫,等闲间尔。碧沚风流人去后,石窗景物春深里。算邯郸、客梦几惊残,炊犹未。
339 0 0
吴潜
此书印行之后,屡承相知发其谬误,俾得改定;而钝拙〔2〕及谭正璧〔3〕两先生未尝一面,亦皆贻书匡正,高情雅意,尤感于心。谭先生并以吴瞿安〔4〕先生《顾曲麈谈》语见示云,“《幽闺记》为施君美作。君美,名惠,即作《水浒传》之耐庵居士也。”其说甚新,然以不知《麈谈》又本何书,故未据补;仍录于此,以供读者之参考云。 二五年九月十日,鲁迅识。 EE 〔1〕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二五年九月北京北新书局再版的《中国小说史略》合订本。 〔2〕钝拙即寿洙邻(1873—1961),名鹏飞,字洙邻,浙江绍兴人,鲁迅少年时的塾师寿镜吾的次子。他曾以“钝拙”的署名写信给鲁迅,指出《中国小说史略·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中所说滦阳辖属于奉天,应为辖属于热河。 〔3〕谭正璧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曾任上海震旦大学、中国艺术学院等校教授。著有《中国文学史大纲》等。一九二五年七月八日,他给鲁迅写信,介绍了吴梅《顾曲麈谈》中有关施耐庵的材料。〔4〕吴瞿安(1884—1939)名梅,字瞿安,江苏吴县人,戏曲理论家。早年加入过南社。著有《中国戏曲概论》、《南北词简谱》等。《顾曲麈谈》,戏曲研究专著,分上、下二卷,一九一六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卷下谈及《幽闺记》时说:“按施君美名惠,《水浒记》亦其手笔云。”这一说法,当本于清代无名氏《传奇汇考标目》卷土及其校勘记:“施惠字君美,武林人。《拜月亭》(今名《幽闺》)。”“施耐庵名惠,字君承。杭州人。《拜月亭》,旦。”一九三○年《中国小说史略》重印时,鲁迅将吴梅的说法补入第十五篇,但认为“未可轻信”。
301 0 0
鲁迅
衣与缪与。不女聊。
283 0 0
佚名
宿雨滋兰,轻风飐柳,新来随处和融。幽兰曲径,花气巧相通。燕子才飞又语,带芹泥、时点芳丛。微中酒,日长睡起,心事在眉峰。 年年,春好处,联镳荡桨,拾翠挼红。任金貂醉脱,不放杯空。谁信风流一别,当时事、已逐飞鸿。云山晚,阑干罢倚,烟寺起疏钟。
280 0 0
凉露清蝉柳陌空,故人遥指浙江东。青山有雪松当涧, 碧落无云鹤出笼。齐唱离歌愁晚月,独看征棹怨秋风。 定知洛下声名士,共说膺门得孔融。
357 0 0
许浑
正月金闺里,微风绣户间。晓魂怜别梦,春思逼啼颜。 绕砌梅堪折,当轩树未攀。岁华庭北上,何日度阳关。
290 0 0
春色入芳梢,点缀万枝红玉。莫道怕愁贪睡,倚新妆如束。 纷纷桃李太妖娆,相对夜阑烛。记取疏花横处,有暗香飘馥。
306 0 0
韩淲
万古灰飞,算何用、黄金满屋。吾老矣,几番重九,几杯_醁。此日登临多恨别,明年强健何由卜。且唤教、儿女逐人来,寻黄菊。 苹已白,枫犹绿。鲈已晚,橙初熟。叹人间何事,稍如吾欲。五柳爱寻王母使,三闾好作湘妃曲。向飘风、冻雨返柴扉,骑黄犊。
282 0 0
汪莘
乱离时节别离轻,别酒应须满满倾。 才喜相逢又相送,有情争得似无情。
韦庄
寒尽鸿先至,春回客未归。蚤知名是病,不敢绣为衣。 雾积川原暗,山多郡县稀。明朝下湘岸,更逐鹧鸪飞。
303 0 0
戴叔伦
季弟仕谯都,元兄坐兰省。言访始忻忻,念离当耿耿。 嵯峨夏云起,迢递山川永。登高望去尘,纷思终难整。
382 0 0
韦应物
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呼号。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湍溪已作风雷恶,更在云山气象中。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326 0 0
元好问
昔是诗狂客,今为酒病夫。强吟翻怅望,纵醉不欢娱。 鬓发三分白,交亲一半无。郢城君莫厌,犹校近京都。
369 0 0
白居易
胎化呈仙质,长鸣在九皋。排空散清唳,映日委霜毛。 万里思寥廓,千山望郁陶。香凝光不见,风积韵弥高。 凤侣攀何及,鸡群思忽劳。升天如有应,飞舞出蓬蒿。
354 0 0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375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