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人间无正色,悦目即为姝。 颜色非相远,贫富则有殊。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 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 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馀。 荆钗不直钱,衣上无真珠。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蹰。 主人会良媒,置酒满玉壶。四座且勿饮,听我歌两途。 富家女易嫁,嫁早轻其夫。贫家女难嫁,嫁晚孝于姑。 闻君欲娶妇,娶妇意何如。
449 0 0
白居易
中国人又很有些喜欢奇形怪状,鬼鬼祟祟的脾气,爱看古树发光比大麦开花的多,其实大麦开花他向来也没有看见过。于是怪胎畸形,就成为报章的好资料,替代了生物学的常识的位置了。最近在广告上所见的,有像所谓两头蛇似的两头四手的胎儿,还有从小肚上生出一只脚来的三脚汉子。固然,人有怪胎,也有畸形,然而造化的本领是有限的,他无论怎么怪,怎么畸,总有一个限制:孪儿可以连背,连腹,连臀,连胁,或竟骈头,却不会将头生在屁股上;形可以骈拇,枝指,缺肢,多乳,却不会两脚之外添出一只脚来,好像“买两送一”的买卖。天实在不及人之能捣鬼。 但是,人的捣鬼,虽胜于天,而实际上本领也有限。因为捣鬼精义,在切忌发挥,亦即必须含蓄。盖一加发挥,能使所捣之鬼分明,同时也生限制,故不如含蓄之深远,而影响却又因而模胡了。“有一利必有一弊”,我之所谓“有限”者以此。 清朝人的笔记里,常说罗两峰的《鬼趣图》〔2〕,真写得鬼气拂拂;后来那图由文明书局印出来了,却不过一个奇瘦,一个矮胖,一个臃肿的模样,并不见得怎样的出奇,还不如只看笔记有趣。小说上的描摹鬼相,虽然竭力,也都不足以惊人,我觉得最可怕的还是晋人所记的脸无五官,浑沦如鸡蛋的山中厉鬼〔3〕。因为五官不过是五官,纵使苦心经营,要它凶恶,总也逃不出五官的范围,现在使它浑沦得莫名其妙,读者也就怕得莫名其妙了。然而其“弊”也,是印象的模胡。不过较之写些“青面獠牙”,“口鼻流血”的笨伯,自然聪明得远。 中华民国人的宣布罪状大抵是十条,然而结果大抵是无效。古来尽多坏人,十条不过如此,想引人的注意以至活动是决不会的。骆宾王作《讨武白檄》,那“入宫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这几句,恐怕是很费点心机的了,但相传武后看到这里,不过微微一笑。〔4〕是的,如此而已,又怎么样呢?声罪致讨的明文,那力量往往远不如交头接耳的密语,因为一是分明,一是莫测的。我想假使当时骆宾王站在大众之前,只是攒眉摇头,连称“坏极坏极”,却不说出其所谓坏的实例,恐怕那效力会在文章之上的罢。“狂飙文豪”高长虹攻击我时,说道劣迹多端,倘一发表,便即身败名裂,〔5〕而终于并不发表,是深得捣鬼正脉的;但也竟无大效者,则与广泛俱来的“模胡”之弊为之也。 明白了这两例,便知道治国平天下之法,在告诉大家以有法,而不可明白切实的说出何法来。因为一说出,即有言,一有言,便可与行相对照,所以不如示之以不测。不测的威棱使人萎伤,不测的妙法使人希望——饥荒时生病,打仗时做诗,虽若与治国平天下不相干,但在莫明其妙中,却能令人疑为跟着自有治国平天下的妙法在——然而其“弊”也,却还是照例的也能在模胡中疑心到所谓妙法,其实不过是毫无方法而已。 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十一月二十二日。 BB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五日《申报月刊》第三卷第一号,署名罗怃。 心传,佛教禅宗用语,指不立文字,不依经卷,只凭师徒心心相印来传法授受。 〔2〕罗两峰(1733—1799)名聘,字遯夫,江苏甘泉(今江都)人,清代画家。《鬼趣图》,是一幅讽刺世态的画,当时不少文人曾为它题咏。 〔3〕这里所说的山中厉鬼,见南朝宋人郭季产的《集异记》:“中山刘玄,居越城。日暮,忽见一人著乌袴褶来,取火照之,面首无七孔,面莽傥然。”(据鲁迅《古小说鉤沈》) 〔4〕骆宾王(约640—?)义乌(今属浙江)人,唐代诗人。曾随徐敬业反对武则天,著有《代徐敬业讨武白檄》。据《新唐书·骆宾王传》,他“为敬业传檄天下,斥武后罪。后读,但嘻笑”。〔5〕高长虹在《狂飙》第十七期(一九二七年一月)发表的《我走出了化石的世界》中说:“若夫其他琐事,如狂飙社以直报怨,则鲁迅不特身心交病,且将身败名裂矣!我们是青年,我们有的是同情,所以我们决不为已甚。” #p#副标题#e#
347 0 0
鲁迅
管磬升,坛芗集。上公进,嘉币执。信以通,僾如及。 恢帝功,锡后邑。四维张,百度立。绵亿载,邈难挹。
390 0 0
中华文学
秦川行尽颍川长,吴江越岭已同方。征途渺渺烟茫茫, 未得还乡伤近乡。随萍逐梗见春光,行乐登台斗在旁。 林间啼鸟野中芳,有似故园皆断肠。
399 0 0
【轻薄篇】 末世多轻薄,骄代好浮华。 志意既放逸,赀财亦丰奢。 被服极纤丽,肴膳尽柔嘉。 僮仆余粱肉,婢妾蹈绫罗。 文轩树羽盖,乘马鸣玉珂。 横簪刻玳瑁,长鞭错象牙。 足下金鑮履,手中双莫邪。 宾从焕络绎,侍御何芬葩。 朝与金张期,暮宿许史家。 甲第面长街,朱门赫嵯峨。 苍梧竹叶清,宜城九酝醝。 浮醪随觞转,素蚁自跳波。 美女兴齐赵,妍唱出西巴。 一顾倾城国,千金不足多。 北里献奇舞,大陵奏名歌。 新声逾激楚,妙妓绝阳阿。 玄鹤降浮云,鲟鱼跃中河。 墨翟且停车,展季犹咨嗟。 淳于前行酒,雍门坐相和。 孟公结重关,宾客不得蹉。 三雅来何迟?耳热眼中花。 盘案互交错,坐席咸喧哗。 簪珥或堕落,冠冕皆倾斜。 酣饮终日夜,明灯继朝霞。 绝缨尚不尤,安能复顾他? 留连弥信宿,此欢难可过。 人生若浮寄,年时忽蹉跎。 促促朝露期,荣乐遽几何? 念此肠中悲,涕下自滂沱。 但畏执法吏,礼防且切磋。
544 0 0
张华
诗人公署如山舍,只向阶前便采薇。惊燕拂帘闲睡觉, 落花沾砚会餐归。壁看旧记官多达,榜挂明文吏莫违。 自说小池栽苇后,雨凉频见鹭鹚飞。
480 0 0
郑谷
倦客身同舟不系,轻帆来访儒仙。春风元巳艳阳天。夭桃方散锦,高柳欲飞绵。 千古海昌佳绝地,双凫暂此留连。通宵娱客破芳尊。兰亭修禊事,梓泽醉名园。
386 0 0
葛胜仲
小春时候腊前梅。还知道、为谁开。应绕百千回。夜色转、参横斗魁。 十分孤静,替伊愁绝,片月共徘徊。一阵暗香来。便觉得、诗情有涯。
507 0 0
韩淲
南京通讯:首都玄武门外玄武湖。素负历史盛名。自市政府改建五洲公园。加以人工修理后。该处湖光山色。更觉幽雅宜人。风景出自天然。值此春夏阳和。千红万紫。游人如织。有游艺家秦庆森君。为增游人兴趣起见。不惜巨资。特举办五洲动物园。于去冬托友由南洋群岛及云桂等处各地购办奇异动物甚夥。益增该园风光不少。兹将动物中之特别者分志于次。计三种怪人。(一)小头。姓徐。绰号徐小头。海州产。身长三尺。头小如拳。问其年已卅六岁矣。(二)大头汉。姓唐。绰号大头。又名来发。浙之绍兴产。头大如巴斗。状似寿星。其实年方十二岁。(三)半截美人。年二十四岁。扬州产。面发如平常美妇无异。惟无腿。仅有肉足趾两个。此所以称为半截美人。(中头剪自五月十四日《大美晚报》)EE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十六日《论语》半月刊第四十三期“古香斋”栏,在《玄武湖怪人》一文之后。这原是鲁迅一九三四年五月十六日将《玄武湖怪人》剪寄《论语》时附致该刊编者陶亢德的信。陶征得鲁迅同意后,将此信中主要部分作为按语与剪报一同刊出。 〔2〕中头鲁迅在一九三四年五月十八日致陶亢德信中说:“以敝‘指谬’拖为‘古香斋’尾巴,自无不可,但署名希改为‘中头’,倘嫌太俳,则‘准’亦可。《论语》虽先生所编,但究属盛家赘婿商品,故殊不愿与之太有瓜葛也。”按盛家赘婿,指《论语》社成员、大买办盛宣怀的孙女婿邵洵美。
429 0 0
扫芳林。几番风雨,匆匆老尽春禽。渐薄润侵衣不断,嫩凉随扇初生。晚窗自吟。沈沈。幽径芳寻。晻霭苔香帘净,萧疏竹影庭深。谩淡却蛾眉,晨妆慵扫,宝钗虫散,绣屏鸾破,当时暗水和云泛酒,空山留月听琴。料如今。门前数重翠阴。
391 0 0
王沂孙
【车过兴国老营盘】 大战当年血海翻, 今朝独上老营盘。 荒台废址无人识, 一抚伤痕一泫然。 一九三七年十月
524 0 0
陈毅
南朝天子射雉时,银河耿耿星参差。铜壶漏断梦初觉, 宝马尘高人未知。鱼跃莲东荡宫沼,濛濛御柳悬栖鸟。 红妆万户镜中春,碧树一声天下晓。盘踞势穷三百年, 朱方杀气成愁烟。彗星拂地浪连海,战鼓渡江尘涨天。 绣龙画雉填宫井,野火风驱烧九鼎。殿巢江燕砌生蒿, 十二金人霜炯炯。芊绵平绿台城基,暖色春容荒古陂。 宁知玉树后庭曲,留待野棠如雪枝。
484 0 0
温庭筠
自古伤心惟远别,登山临水迟留。暮尘衰草一番秋。寻常景物,到此尽成愁。 况与佳人分凤侣,盈盈粉泪难收。高城深处是青楼。红尘远道,明日忍回头。
364 0 0
张先
子陵栖遁处,堪系野人心。溪水浸山影,岚烟向竹阴。 忘机看白日,留客醉瑶琴。爱此多诗兴,归来步步吟。
560 0 0
戎昱
束简下延阁,买符驱短辕。同人惜分袂,结念醉芳樽。 切切别弦急,萧萧征骑烦。临岐无限意,相视却忘言。
401 0 0
刘禹锡
夫子方寸里,秋天澄霁江。关西望第一,郡内政无双。 狭室下珠箔,连宵倾玉缸。平明犹未醉,斜月隐书窗。
353 0 0
岑参
今朝欢称玉京天,况值关东俗理年。舞态疑回紫阳女, 歌声似遏彩云仙。盘空双鹤惊几剑,洒砌三花度管弦。 落日香尘拥归骑,□风油幕动高烟。
549 0 0
霜月冷婷婷。夹岸芦花雪点成。短艇水晶宫里系,闲情。谁道芙蓉更有城。 阿鹊数归程。人倚低窗小画屏。莫恨年华飞上鬓,堪凭。一度春风一度莺。
457 0 0
洪咨夔
蝴蝶弄和风,飞花不知晚。王孙寻芳草,步步忘路远。 况我爱青山,涉趣皆游践。萦回必中路,阴晦阳复显。 古岸生新泉,霞峰映雪巘.交枝花色异,奇石云根浅。 碧洞志忘归,紫芝行可搴。应嗤嵇叔夜,林卧方沉湎。
452 0 0
钱起
笑向卿卿道,耽书夜夜多。出来看玉兔,又欲过银河。
483 0 0
施肩吾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