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扬。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 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 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铛。久不见之兮,湘水茫茫。
490 0 0
贯休
千年调,一旦空,惟有纸钱灰晚风吹送。尽蜀鹃血啼烟树中,唤不回一场春梦。
392 0 0
阿鲁威
柳台临新堰,楼堞相重复。窈窕凤凰姝,倾城复倾国。 杏间花照灼,楼上月裴回。带娇移玉柱,含笑捧金杯。
420 0 0
中华文学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377 0 0
黄庭坚
【喜迁莺】 霜天秋晓, 正紫塞故垒, 黄云衰草。 汉马嘶风, 边鸿叫月, 陇上铁衣寒早。 剑歌骑曲悲壮, 尽道君恩须报。 塞垣乐, 尽橐鞬锦领, 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静, 烽火一把, 时送平安耗。 圣主忧边, 威怀遐远, 骄虏尚宽天讨。 岁华向晚愁思, 谁念玉关人老? 太平也,且欢娱, 莫惜金樽频倒。
蔡挺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434 0 0
黄蘖禅师
无身尚拟魂相就,身在那无梦往还。 直到他生亦相觅,不能空记树中环。
473 0 0
元稹
有擎天一柱,殿角西头,手扶宗祐。万里鱼凫,倚金城山立。亭障惊沙,毡裘卷地,倏度黄龙碛。玉帐从容,招摇才指,顿清边色。 见说中天,翠华南渡,一捷金平,胆寒西贼。帝锡公侯,更高_前绩。箕尾辉腾,昴街芒敛,看清平天日。周衮归来,凤池麟阁,双鬓犹黑。
382 0 0
李曾伯
半生猿鸟共山居,吟月吟风两鬓疏。新句未尝忘教化, 上才争忍不吹嘘。全家欲去干戈后,大国中兴礼乐初。 从此升腾休说命,只希公道数封书。
413 0 0
【题君山】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505 0 0
方干
春月三改兔,花枝成绿阴。年光东流水,浩叹伤羁心。 酌桂烟屿晚,鴂鸣江草深。良图一超忽,万恨空相寻。 上国刈翘楚,才微甘陆沉。无灯假贫女,有泪沾牛衾。 衡岳三麒麟,各振黄钟音。卿云被文彩,芳价摇词林。 夫子芸阁英,养鳞湘水浔。晴沙踏兰菊,隐几当青岑。 明月洞庭上,悠扬挂离襟。停觞一摇笔,聊寄生刍吟。
436 0 0
李群玉
提拔出泥知力竭,吹嘘生翅见情深。剑锋缺折难冲斗, 桐尾烧焦岂望琴。感旧两行年老泪,酬恩一寸岁寒心。 忠州好恶何须问,鸟得辞笼不择林。
466 0 0
白居易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421 0 0
苏轼
悠悠驱匹马,征路上连冈。晚翠深云窦,寒台净石梁。 秋花偏似雪,枫叶不禁霜。愁见前程远,空郊下夕阳。
359 0 0
斗酒忘言良夜深,红萱露滴鹊惊林。 欲知别后思今夕,汉水东流是寸心。
钱起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446 0 0
杜牧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386 0 0
杜甫
禅扉倚石梯,云湿雨凄凄。草色分松径,泉声咽稻畦。 棹移滩鸟没,钟断岭猿啼。入夜花如雪,回舟忆剡溪。
482 0 0
许浑
宋既平一宇内,收诸国图籍,而降王臣佐多海内名士,或宣怨言,遂尽招之馆阁,厚其廪饩,使修书,成《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各一千卷;又以野史传记小说诸家成书五百卷,目录十卷,是为《太平广记》,以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三月奉诏撰集,次年八月书成表进,八月奉敕送史馆,六年正月奉旨雕印板(据《宋会要》及《进书表》),后以言者谓非后学所急,乃收版贮太清楼,故宋人反多未见。《广记》采摭宏富,用书至三百四十四种,自汉晋至五代之小说家言,本书今已散亡者,往往赖以考见,且分类纂辑,得五十五部,视每部卷帙之多寡,亦可知晋唐小说所叙,何者为多,盖不特稗说之渊海,且为文心之统计矣。今举较多之部于下,其末有杂传记九卷,则唐人传奇文也。 神仙五十五卷女仙十五卷异僧十二卷报应三十三卷征应(休咎也)十一卷定数十五卷梦七卷神二十五卷鬼四十卷妖怪九卷精怪六卷再生十二卷龙八卷虎八卷狐九卷《太平广记》以李昉〔1〕监修,同修者十二人,中有徐铉〔2〕,有吴淑,皆尝为小说,今俱传。铉字鼎臣,扬州广陵人,南唐翰林学士,从李煜入宋,官至直学士院给事中散骑常侍,淳化二年坐累谪静难行军司马,中寒卒于贬所,年七十六(九一六——九九一),事详《宋史》《文苑传》。铉在唐时已作志怪,历二十年成《稽神录》六卷,仅一百五十事,比修《广记》,常希收采而不敢自专,使宋白〔3〕问李昉,昉曰,“讵有徐率更言无稽者!”遂得见收。然其文平实简率,既失六朝志怪之古质,复无唐人传奇之缠绵,当宋之初,志怪又欲以“可信”见长,而此道于是不复振也。 广陵有王姥,病数日,忽谓其子曰,“我死,必生西溪浩氏为牛,子当赎之,而我腹下有‘王’字是也。”顷之遂卒,其西溪者,海陵之西地名也;其民浩氏,生牛,腹有白毛成“王”字。其子寻而得之,以束帛赎之以归。 (卷二) 瓜村有渔人,妻得劳瘦疾,转相传染,死者数人。或云:取病者生钉棺中,弃之,其病可绝。顷之,其女病,即生钉棺中,流之于江,至金山,有渔人见而异之,引之至岸,开视之,见女子犹活,因取置渔舍中,多得鳗鯬鱼以食之,久之病愈,遂为渔人之妻,至今尚无恙。 (卷三) 吴淑,徐铉婿也,字正仪,润州丹阳人,少而俊爽,敏于属文,在南唐举进士,以校书郎直内史,从李煜归宋,仕至职方员外郎,咸平五年卒,年五十六(九四七——一○○二),亦见《宋史》《文苑传》。所著《江淮异人录》三卷,今有从《永乐大典》〔4〕辑成本,凡二十五人,皆传当时侠客术士及道流,行事大率诡怪。唐段成式作《酉阳杂俎》,已有《盗侠》一篇,叙怪民奇异事,然仅九人,至荟萃诸诡幻人物,著为专书者,实始于吴淑,明人钞《广记》伪作《剑侠传》又扬其波,而乘空飞剑之说日炽;至今尚不衰。 成幼文为洪州录事参军,所居临通衢而有窗。一日坐窗下,时雨霁泥泞而微有路,见一小儿卖鞋,状甚贫窭,有一恶少年与儿相遇,鞋堕泥中。小儿哭求其价,少年叱之不与。儿曰,“吾家且未有食,待卖鞋营食,而悉为所污。”有书生过,悯之,为偿其值。少年怒曰,“儿就我求食,汝何预焉?”因辱骂之。生甚有愠色;成嘉其义,召之与语,大奇之,因留之宿。夜共话,成暂入内,及复出,则失书生矣,外户皆闭,求之不得,少顷复至前曰,“旦来恶子,吾不能容,已断其首。”乃掷之于地。成惊曰,“此人诚忤君子,然断人之首,流血在地,岂不见累乎?”书生曰,“无苦。”乃出少药,傅于头上,捽其发摩之,皆化为水,因谓成曰,“无以奉报,愿以此术授君。”成曰,“某非方外之士,不敢奉教。”书生于是长揖而去,重门皆锁闭,而失所在。 宋代虽云崇儒,并容释道,而信仰本根,夙在巫鬼,故徐铉吴淑而后,仍多变怪谶应之谈,张君房之《乘异记》〔5〕(咸平元年序),张师正之《括异志》,〔6〕聂田之《祖异志》〔7〕(康定元年序),秦再思之《洛中纪异》,〔8〕毕仲询之《幕府燕闲录》〔9〕(元丰初作),皆其类也。迨徽宗惑于道士林灵素,笃信神仙,自号“道君”,而天下大奉道法。至于南迁,此风未改,高宗退居南内,亦爱神仙幻诞之书,时则有知兴国军历阳郭彖字次象作《睽车志》〔10〕五卷,翰林学士鄱阳洪迈字景卢作《夷坚志》四百二十卷,似皆尝呈进以供上览。诸书大都偏重事状,少所铺叙,与《稽神录》略同,顾《夷坚志》独以著者之名与卷帙之多称于世。 洪迈幼而强记,博极群书,然从二兄试博学宏词科独被黜,年五十始中第,为敕令所删定官。父皓曾忤秦桧,憾并及迈,遂出添差敕授福州,累迁吏部郎兼礼部;尝接伴金使,颇折之,旋为报聘使,以争朝见礼不屈,几被抑留,还朝又以使金辱命论罢,寻起知泉州,又历知吉州,赣州,婺州,建宁及绍兴府,淳熙二年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卒,年八十(一○九六——一一七五)〔11〕,谥文敏,有传在《宋史》。迈在朝敢于谠言,又广见洽闻,多所著述,考订辨证,并越常流,而《夷坚志》则为晚年遣兴之书,始刊于绍兴末,绝笔于淳熙初,十余年中,凡成甲至癸二百卷,支甲至支癸三甲至三#p#副标题#e#
405 0 0
鲁迅
春申祠宇空山里,古柏阴阴石泉水。日暮江南无主人, 弥令过客思公子。萧条寒景傍山村,寂寞谁知楚相尊。 当时珠履三千客,赵使怀惭不敢言。
459 0 0
张继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