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356 0 0
韩琦
巧翦合欢罗胜子,钗头春意翩翩。艳歌浅拜笑嫣然。愿郎宜此酒。行乐驻华年。 未是文园多病客,幽襟凄断堪怜。旧游梦挂碧云边。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297 0 0
贺铸
公汗 天气接连的大热了近二十天,看上海报,几乎每天都有下河洗浴,淹死了人的记载。这在水村里,是很少见的。 水村多水,对于水的知识多,能浮水的也多。倘若不会浮水,是轻易不下水去的。这一种能浮水的本领,俗语谓之“识水性”。 这“识水性”,如果用了“买办”的白话文〔2〕,加以较详的说明,则:一,是知道火能烧死人,水也能淹死人,但水的模样柔和,好像容易亲近,因而也容易上当;二,知道水虽能淹死人,却也能浮起人,现在就设法操纵它,专来利用它浮起人的这一面;三,便是学得操纵法,此法一熟,“识水性”的事就完全了。 但在都会里的人们,却不但不能浮水,而且似乎连水能淹死人的事情也都忘却了。平时毫无准备,临时又不先一测水的深浅,遇到热不可耐时,便脱衣一跳,倘不幸而正值深处,那当然是要死的。而且我觉得,当这时候,肯设法救助的人,好像都会里也比乡下少。 但救都会人恐怕也较难,因为救者固然必须“识水性”,被救者也得相当的“识水性”的。他应该毫不用力,一任救者托着他的下巴,往浅处浮。倘若过于性急,拚命的向救者的身上爬,则救者倘不是好手,便只好连自己也沉下去。 所以我想,要下河,最好是预先学一点浮水工夫,不必到什么公园的游泳场,只要在河滩边就行,但必须有内行人指导。其次,倘因了种种关系,不能学浮水,那就用竹竿先探一下河水的浅深,只在浅处敷衍敷衍;或者最稳当是舀起水来,只在河边冲一冲,而最要紧的是要知道水有能淹死不会游泳的人的性质,并且还要牢牢的记住! 现在还要主张宣传这样的常识,看起来好像发疯,或是志在“花边”罢,但事实却证明着断断不如此。许多事是不能为了讨前进的批评家喜欢,一味闭了眼睛作豪语的。七月十七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七月二十日《申报·自由谈》。〔2〕“买办”的白话文林默在《论“花边文学”》一文中,曾说鲁迅写的《倒提》是“买办”手笔,参看本书《倒提》附录。
299 0 0
鲁迅
晓开闾阖庆天申,九五龙飞第一春。星围电绕天威近,肃朝班对紫宸,嵩呼舞蹈扬尘。和气融三岛,欢声沸五云,洪福齐臻。 舟中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山居自乐 西风篱菊灿秋花,落日枫林噪晚鸦。数椽茅屋青山下,是山中宰相家,教儿孙自种桑麻。亲眷至煨香芋,宾朋来煮嫩茶,富贵休夸。 小斋容膝窄如舟,苔径无媒翠欲流。衡门半掩黄花瘦,属东篱富贵秋,药炉经卷香篝。野菜炊香饭,云腴涨雪瓯,傲煞王侯。 功名场上事多般,成败如棋不待观。山林寻个好知心伴,要常教心地宽,笑平生不解眉攒。土炕上蒲席厚,砂锅里酒汤暖,妻子团。 朝吟暮醉两相宜,花落花开总不知。虚名嚼破无滋味,比闲人惹是非,淡家私付与山妻。水碓里舂来米,山庄上线了鸡,事事休提。 赠舞女赵杨花 《霓裳》一曲锦缠头,杨柳楼心月半钩。玉纤双撮泥金袖,称珍珠络臂,翠盘中一榻温柔。秋水双波溜,春山八字愁,杀温柔。
295 0 0
中华文学
清旦历香岩,岩径纡复直。花林开宿雾,游目清霄极。 分明窗户中,远近山川色。金沙童子戏,香饭诸天食。 叫叫海鸿声,轩轩江燕翼。寄言清净者,闾阎徒自踣。
305 0 0
储光羲
百戏罢,五音清,解红一曲新教成。 两个瑶池小仙子,此时夺却柘枝名。
406 0 0
和凝
序正象占琥,吉叶梦维熊。身随金粟出世,香满小山丛。铁券丹书家世,朱_青毡步武,名字在尧聪。雕鹗健云翮,聊尔待西风。 功名事,书剑里,笑谈中。江涛衮衮如此,天岂老英雄。先我甲庚三日,伴子春秋千岁,何幸举樽同。歌以寿南涧,愿学稼轩翁。
324 0 0
李曾伯
至人光俗,大孝通神。谦以表性,恭惟立身。 洪规载启,茂典方陈。誉隆三善,祥开万春。
294 0 0
佚名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323 0 0
司马扎
小说之名,昔者见于庄周之云“饰小说以干县令”〔1〕(《庄子》《外物》),然案其实际,乃谓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与后来所谓小说者固不同。桓谭言“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2〕(李善注《文选》三十一引《新论》)始若与后之小说近似,然《庄子》云尧问孔子,《淮南子》云共工争帝地维绝,当时亦多以为“短书不可用”〔3〕,则此小说者,仍谓寓言异记,不本经传,背于儒术者矣。后世众说,弥复纷纭,今不具论,而征之史: 缘自来论断艺文,本亦史官之职也。 秦既燔灭文章以愚黔首〔4〕,汉兴,则大收篇籍,置写官,成哀二帝,复先后使刘向及其子歆校书稀府,歆乃总群书而奏其《七略》〔5〕。《七略》今亡,班固作《汉书》〔6〕,删其要为《艺文志》,其三曰《诸子略》,所录凡十家,而谓“可观者九家”〔7〕,小说则不与,然尚存于末,得十五家。班固于志自有注,其有某曰云云者,唐颜师古〔8〕注也。 《伊尹说》〔9〕二十七篇。(其语浅薄,似依托也。) 《鬻子说》〔10〕十九篇。(后世所加。) 《周考》〔11〕七十六篇。(考周事也。) 《青史子》〔12〕五十七篇。(古史官记事也。) 《师旷》〔13〕六篇。(见《春秋》,其言浅薄,本与此同,似因托之。) 《务成子》〔14〕十一篇。(称尧问,非古语。) 《宋子》〔15〕十八篇。(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 《天乙》〔16〕三篇。(天乙谓汤,其言殷时者,皆依托也。) 《黄帝说》四十篇。(迂诞依托。) 《封禅方说》十八篇。(武帝时。) 《待诏臣饶心术》二十五篇。(武帝时。师古曰,刘向《别录》云:“饶,齐人也,不知其姓,武帝时待诏,作书,名曰《心术》。”) 《待诏臣安成未央术》一篇。(应劭曰,道家也,好养生事,为未央之术。) 《臣寿周纪》七篇。(项国圉人,宣帝时。) 《虞初周说》九百四十三篇。(河南人,武帝时以方士侍郎,号黄车使者。应劭曰:其说以《周书》为本。师古曰,《史记》云:“虞初,洛阳人。”即张衡《西京赋》“小说九百,本自虞初”者也。) 《百家》百三十九卷。 右小说十五家,千三百八十篇。〔17〕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18〕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右所录十五家,梁时已仅存《青史子》一卷,至隋亦佚; 惟据班固注,则诸书大抵或托古人,或记古事,托人者似子而浅薄,记事者近史而悠缪者也。 唐贞观中,长孙无忌〔19〕等修《隋书》,《经籍志》撰自魏征〔20〕,祖述晋荀勖《中经簿》〔21〕而稍改变,为经史子集四部,小说故隶于子。其所著录,《燕丹子》〔22〕而外无晋以前书,别益以记谈笑应对,叙艺术器物游乐者,而所论列则仍袭《汉书》《艺文志》(后略称《汉志》): 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传》载舆人之颂,《诗》美询于刍荛,古者圣人在上,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而庶人谤;孟春,徇木铎以求歌谣,巡省,观人诗以知风俗,过则正之,失则改之,道听途说,靡不毕纪,周官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道方慝以诏避忌,而职方氏掌道四方之政事与其上下之志,诵四方之传道而观其衣物是也。〔23〕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 石晋时,刘昫等因韦述旧史作《唐书》《经籍志》(后略称《唐志》)则以毋炯等所修之《古今书录》为本,〔24〕而意主简略,删其小序发明,〔25〕史官之论述由是不可见。所录小说,与《隋书》《经籍志》(后略称《隋志》)亦无甚异,惟删其亡书,而增张华《博物志》〔26〕十卷,此在《隋志》,本属杂家,至是乃入小说。 宋皇祐中,曾公亮〔27〕等被命删定旧史,撰志者欧阳修〔28〕,其《艺文志》(后略称《新唐志》)小说类中,则大增晋至隋时著作,自张华《列异传》戴祚《甄异传》至吴筠《续齐谐记》等志神怪者十五家一百十五卷,〔29〕王延秀《感应传》至侯君素《旌异记》等明因果者九家七十卷,〔30〕诸书前志本有,皆在史部杂传类,与耆旧高隐孝子良吏列女等传同列,至是始退为小说,而史部遂无鬼神传;又增益唐人著作,如李恕《诫子拾遗》〔31〕等之垂教诫,刘孝孙《事始》〔32〕等之数典故,李涪《刊误》〔33〕等之纠讹谬,陆羽《茶经》〔34〕等之叙服用,并入此类,例乃愈棼,元修《宋史》,亦无变革,仅增芜杂而已。 明胡应麟〔35〕(《少室山房笔丛》二十八)以小说繁夥,派别滋多,于是综核大凡,分为六类: 一曰志怪:《搜神》,《述异》,《宣室》,《酉阳》之类〔36〕是也; 一曰传奇:《飞燕》,《太真》,《崔莺》,《霍玉》之类〔37〕是也; 一曰杂录:《世说》,《语林》,《琐言》,《因话》之类〔38〕是也; 一曰丛谈:#p#副标题#e#
383 0 0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不知旧行径,初拳几枝蕨。三载夜郎还,于兹炼金骨。
318 0 0
李白
飘飘仙袂缕黄金。相对弄清音。几度教人误听,当窗绿暗红深。 一声梦破,槐阴转午,别院深沈。试问绿杨南陌,何如紫椹西林。
276 0 0
桂海云蒸,瘴山雾暖,片雪何曾到地。羡长日、岛仙清暑,自学得、剪冰裁□。把岁寒、五出工夫,别妆点薰风,尽成清致。尽虹雨翻晴,暮霞焦土,一种凄凉如洗。 酝藉丰标浑无比。应似惜、潇湘蕙疏兰弃。纵未入、众芳题品,终自倚、一涯风味。待等间、留取遗芬,伴萝卜芳菲,蔷薇清泚。看佩贯胡绳,心灰宝燎,到了未输兰蕙。
292 0 0
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
311 0 0
赵彦昭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384 0 0
杜牧
东南倚盖卑,维岳资柱石。前当祝融居,上拂朱鸟翮。 青冥结精气,磅礴宣地脉。还闻肤寸阴,能致弥天泽。
357 0 0
刘禹锡
叶叶复翻翻,斜桥对侧门。芦花惟有白,柳絮可能温。 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年年芳物尽,来别败兰荪。
441 0 0
李商隐
勿言临都五六里,扶病出城相送来。莫道长安一步地, 马头西去几时回。与君后会知何处,为我今朝尽一杯。
338 0 0
白居易
身世两相惜,秋云每独兴。难将尘界事,话向雪山僧。 力善知谁许,归耕又未能。此怀平不得,挑尽草堂灯。
317 0 0
崔涂
不挂一裘,世间万事如风过。忘缘兀坐。皮袋非真我。 随色摩尼,朱碧如何和。还知么。从来只个。千古扑不破。
307 0 0
向子諲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