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花发空山里,衡岳幽人藉草时。既近浅流安笔砚, 还因平石布蓍龟。千寻楚水横琴望。万里秦城带酒思。 闻说潘安方寓直,与君相见渐难期。
386 0 0
李端
湖上分韵得玉字波涵玉镜浸晴晖,鸣玉船移。玉箫吹过画桥西,玉泉内,玉树锦云迷。【幺】玉楼帘幕香风细,玉阑干杨柳依依。飞玉觞,留玉佩;玉人沉醉,花外玉骢嘶。闲居结庐移石动云根,不受红尘。落花流水绕柴门,桃源近,犹有避秦人。【幺】草堂时共渔樵论:笔儿曹富贵浮云。椰子瓢,松花酝;山中风韵,乐道岂忧贫?春怀落花无数满汀洲,转眼春休。绿阴枝上杜鹃愁,空拖逗,白了少年头。【幺】朝朝寒食笙歌奏,百年间有限风流。玳瑁筵,葡萄酒;殷勤红袖,莫惜捧金瓯。
460 0 0
任昱
对芳尊,醉来百事何足论。遥见青山始一醒, 欲著接z5还复昏。
427 0 0
韦应物
半波风雨半波晴,渔曲飘秋野调清。 各样莲船逗村去,笠檐蓑袂有残声。
476 0 0
陆龟蒙
瘦颜颧骨见,满面雪毫垂。坐石鸟疑死,出门人谓痴。 照身潭入楚,浸影桧生隋。太白曾经夏,清风凉四肢。
452 0 0
可止
北客劳相访,东楼为一开。褰帘待月出,把火看潮来。 艳听竹枝曲,香传莲子杯。寒天殊未晓,归骑且迟回。
444 0 0
白居易
靖节昔高尚,令孙嗣清徽。旧庐云峰下,献岁车骑归。 去俗因解绶,忆山得采薇。田畴春事起,里巷相寻稀。 渊明醉乘兴,闲门只掩扉。花禽惊曙月,邻女上鸣机。 毕娶愿已果,养恬志宁违。吾当挂朝服,同尔缉荷衣。
439 0 0
钱起
【点绛唇】 病起恹恹, 画堂花谢添憔悴。 乱红飘砌, 滴尽胭脂泪。 惆怅前春, 谁向花前愁? 愁无际。 武陵回睇, 人远波空翠。
韩琦
沛中歌舞百馀人,帝业功成里巷新。半夜素灵先哭楚, 一星遗火下烧秦。貔貅扫尽无三户,鸡犬归来识四邻。 惆怅故园前事远,晓风长路起埃尘。
478 0 0
中华文学
长天接广泽,二气共含秋。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钩。 孤钟鸣大岸,片月落中流。却忆鸱夷子,当时此泛舟。
410 0 0
方干
山翁来帝里,不肯住多时。尘土衣裳重,腥膻仆隶饥。 林中愁不到,城外老应迟。喧寂一为别,相逢未有期。
姚合
丧车出东门,生时马无力。何处入黄泉,嵩高山西北。 室人万里外,久望君官职。今与牵衣儿,翻号死消息。 平生江海上,我不空相识。远客迷畏途,孤鸿伤一翼。 行将鸡黍祭,已是乌鸢食。劝酒执御郎,行人有哀色。 先悲三尺土,经岁哭不得。眼前双双流,故袂安可拭。 一拜隔千里,生人意何极。唯有阳春曲,永播清玉德。
440 0 0
春日上芳洲,经春兰杜幽。此时寻橘岸,昨日在城楼。 鹭立青枫杪,沙沈白浪头。渔家好生计,檐底系扁舟。
465 0 0
齐己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潇潇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湿带落花飞。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520 0 0
陈亮
碧霄彩旆垂铃,应南极星躔光灿。巍巍名阀,芳传汉相,貂蝉炳焕。德莹冰壶,量包沧海,神钟岩电。向宝储内阁,英摽才华,声猷著膺宸眷。 荐领名都屏翰,更循良、歌腾畿甸。峻专剧郡,荣登法从,光生尧殿。密勿论思,雍容启沃,才华独冠。愿年年长见,兰芽玉喷,柳梢金嫩。
317 0 0
银河水,洗得世间清。山色雨余青。老子纶巾棋别墅,人家鼾睡柝秋城。定谁劳,定谁福,定谁能。 常恨著、景升儿不似。又恨著、景升牛小耳。空相望,愧平生。我欲临风扶玉树,自攀承露酌金茎。看昆明,鳞石长,海桑晴。
367 0 0
刘辰翁
驾玉龙。设初虞祭终。前旌举,天回洛水,路转崧峰。瞻寥廓,烟霏冲融。窅无踪。震地鼓吹悲雄。谁何羽卫重。拂云旗帜眩青红。来渐东。清尘洒道,修职百神恭。回首苍茫,雾雨吹风。掩泉宫。 □□□□□□□□□环畿入,山川改容。鼓钟临近次,千官望拜,涕泪衡从。人如堵,晨光葱茏。阙穹隆。驰道禁水相通。当年游幸空。皇仪事毕泣重瞳。哀未穷。巍巍余烈;辉映简编中。亿万斯年,覆载同功。
384 0 0
大天苍苍兮大地茫茫,人各有志兮何可思量。 狐神鼠圣兮薄社依墙,雷霆一发兮其孰敢当。 荷贞人兮信义长,令骨肉兮还故乡,永言惭愧兮何时忘。 上天配合兮生死有途,此不当妇兮彼不当夫。 腹心辛苦兮泾水之隅,风霜满鬓兮雨雪罗襦。 赖明公兮引素书,令骨肉兮家如初,永言珍重兮无时无。 碧云悠悠兮泾水东流,伤嗟美人兮雨泣花愁。 尺书远达兮以解君忧,哀冤果雪兮还处其休。 荷君和雅兮感甘羞,山家寂寞兮难久留, 欲将辞去兮悲绸缪。
398 0 0
怪底寒梅,一枝雪里,直恁愁绝。问讯无言,依稀似妒,天上飞英白。江山一夜,琼瑶万顷,此段如何妒得。细看来,风流添得,自家越样标格。 晓来楼上,对花临镜,学作半妆宫额。著意争妍,那知却有,人妒花颜色。无情休问,许多般事,且自访梅踏雪。待行过溪桥,夜半更邀素月。
400 0 0
辛弃疾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俱灭而共亡,无馀处矣。予故尝曰:“园圃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已。(唐之末路是已 一作:矣)
413 0 0
李格非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