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月河镇已进入暖春,依旧是白墙青瓦老房子在晨光中透露着岁月抹不去的韵味,石板桥下的小河向东流去,像一条丝带环绕着月河镇。 市集上传来的叫卖声,声声入耳,各类早餐的香味牵动着早起赶集者那疲惫的胃。“滋滋”,食物在油锅里翻身,发出阵阵声响,那是杂菜香煎包,早餐的必备。“咕噜咕噜”,文火上的瓷煲里是滚着新鲜鱼片的白粥。加入几撮姜丝,洒上几粒细盐,入口满满是鱼香味。 镇上的人谁都认识谁,生得俊秀的小孩儿总被相识的阿姨们塞给各类早餐,“拿着吧,小心别饿着。”这是月河镇日常的交流,人情在早上的晨光中尽情地表现出和谐友爱。 中午,太阳渐渐高升。每家每户的厨房都准备了各式各样的食材,自家后院种的各种蔬菜都会在这里变样。切片,切丝,腌制,下锅,翻炒,调味,收汁,上盘。 每到这时候,香气又再一次散满整个小镇。门前的大黄狗都张开了口,馋得深深吸一口。嗯,有宫保鸡丁,清蒸鲈鱼,鱼香茄子,啊,还有那甜酸猪蹄。 家里的小孩这时都会帮忙摆碗筷,等着菜肴上桌,迫不及待地对家里的长辈说一句“起筷吧”,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着碗里的还望者锅里的,满脑子都在想怎样吃得最多最好吃的。 下午,烈日当空。镇里的人们躲在家里凉快。有些老人坐在树下的藤椅上,听着那收音机里咿呀咿呀的京剧,不成调地跟着哼唱,不时点点头,挥挥手,想象自己便是那剧中的人物,收复江山,气若江河。小孙子尚不懂事,摇着老人的手臂问道:“姥爷,这是什么调子?”老人笑嘻嘻地道:“小滑头,这是京剧,咱们国家的国粹。”小孙子又问:“什么是国粹,可以吃吗?”天真烂漫的样子引得老人大笑,“国粹是国家的宝贝,不能吃。”“但能听对不对?那我以后去学,学了唱给姥爷听好不好?”小孙子的一番话让老人十分暖心,抱在怀里连声称好。 晚饭后,作为娱乐活动的广场舞在小镇的中心广场开展了起来。相识的人们聚成一片跟着节拍舞动了起来。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展示着自己的舞姿,引得他人喝彩。 刚好是十五,天空中挂着一轮满月,有人家在院子里摆上一张桌子,拿出自家酿的米酒,扇着蒲扇,赏着月色。有文化的人脱口而出一句诗,十分应景。 夜色渐深,小镇又将恢复宁静,月河镇的人们在睡梦中等待着新的一天。 亲爱的外国朋友,你愿意来月河镇一游吗?它,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385 0 0
小文
青春未得意,见花却如雠。路逢白面郎,醉插花满头。 满眼桃李花,愁人如不见。别有惜花人,东风莫吹散。
495 0 0
崔道融
羸马孤童鸟道微,三千客散独南归。 山公念旧偏知我,今日因君泪满衣。
596 0 0
吕温
浙南分首日,谁谓别经时。路远遥相访,家贫喜见知。 不须辞不酌,更请续新诗。但得心中剑,酬恩会有期。
428 0 0
许浑
瘦后因他瘦,愁后为他愁。早知伊家不应口,谁肯先成就。营勾了人也罢手,吃得我些酩子里骂低低的咒。频去教人讲,不去自家忙。若得相思海上方,不到得害这些闲魔障。你笑我眠思梦想,则不打到你头直上。有意同成就,无意大家休。几度相思几度愁,风月虚遥授。你若肯时肯不肯时罢手,休把人空拖逗。
399 0 0
中华文学
洛文 因为我的一篇短文,引出了穆木天〔2〕先生的《从〈为翻译辩护〉谈到楼译〈二十世纪之欧洲文学〉》(九日《自由谈》所载),这在我,是很以为荣幸的,并且觉得凡所指摘,也恐怕都是实在的错误。但从那作者的案语里,我却又想起一个随便讲讲,也许并不是毫无意义的问题来了。那是这样的一段—— “在一百九十九页,有‘在这种小说之中,最近由学术院(译者:当系指著者所属的俄国共产主义学院)所选的鲁易倍尔德兰的不朽的诸作,为最优秀’。在我以为此地所谓‘Academie’者,当指法国翰林院。苏联虽称学艺发达之邦,但不会为帝国主义作家作选集罢?我不知为什么楼先生那样地滥下注解?” 究竟是那一国的Academia〔3〕呢?我不知道。自然,看作法国的翰林院,是万分近理的,但我们也不能决定苏联的大学院就“不会为帝国主义作家作选集”。倘在十年以前,是决定不会的,这不但为物力所限,也为了要保护革命的婴儿,不能将滋养的,无益的,有害的食品都漫无区别的乱放在他前面。现在却可以了,婴儿已经长大,而且强壮,聪明起来,即使将鸦片或吗啡给他看,也没有什么大危险,但不消说,一面也必须有先觉者来指示,说吸了就会上瘾,而上瘾之后,就成一个废物,或者还是社会上的害虫。 在事实上,我曾经见过苏联的Academia新译新印的阿剌伯的《一千一夜》,意大利的《十日谈》,还有西班牙的《吉诃德先生》,英国的《鲁滨孙漂流记》〔4〕;在报章上,则记载过在为托尔斯泰印选集,为歌德〔5〕编全集——更完全的全集。倍尔德兰〔6〕不但是加特力教〔7〕的宣传者,而且是王朝主义的代言人,但比起十九世纪初德意志布尔乔亚〔8〕的文豪歌德来,那作品也不至于更加有害。所以我想,苏联来给他出一本选集,实在是很可能的。不过在这些书籍之前,想来一定有详序,加以仔细的分析和正确的批评。 凡作者,和读者因缘愈远的,那作品就于读者愈无害。古典的,反动的,观念形态已经很不相同的作品,大抵即不能打动新的青年的心(但自然也要有正确的指示),倒反可以从中学学描写的本领,作者的努力。恰如大块的砒霜,欣赏之余,所得的是知道它杀人的力量和结晶的模样:药物学和矿物学上的知识了。可怕的倒在用有限的砒霜,和在食物中间,使青年不知不觉的吞下去,例如似是而非的所谓“革命文学”,故作激烈的所谓“唯物史观的批评”,就是这一类。这倒是应该防备的。 我是主张青年也可以看看“帝国主义者”的作品的,这就是古语的所谓“知己知彼”。青年为了要看虎狼,赤手空拳的跑到深山里去固然是呆子,但因为虎狼可怕,连用铁栅围起来了的动物园里也不敢去,却也不能不说是一位可笑的愚人。有害的文学的铁栅是什么呢?批评家就是。 九月十一日。 补记:这一篇没有能够刊出。 九月十五日。 〔1〕本篇在当时没有能够刊出,原文前三行(自“因为我的一篇短文”至“也恐怕都是实在的错误”)被移至下篇之首,并为一篇发表。 〔2〕穆木天(1900—1971)吉林伊通人,诗人、翻译家,曾参加创造社。他这篇文章所谈的《二十世纪之欧洲文学》,系指苏联弗里契原著、楼建南(适夷)翻译的中文本,一九三三年上海新生命书局出版。 〔3〕Academia拉丁文:科学院(旧时曾译作大学院、翰林院)。法文作Académie。法国翰林院,指法兰西学院(AcadémieFranéaise)。苏联大学院,指苏联科学院(A]IX^JWH]VCCCP)。〔4〕《一千一夜》即《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谈》,阿拉伯古代民间故事集。《十日谈》,意大利薄伽丘著的故事集。《吉诃德先生》,即《堂吉诃德》,西班牙塞万提斯著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英国笛福著的长篇小说。 〔5〕歌德(J.W.vonGoethe,1749—1832)德国诗人、学者。主要作品有诗剧《浮士德》和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等。〔6〕倍尔德兰(L.Bertrand,1866—1941)通译路易·贝特朗,法国作家。一九二五年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著有小说《种族之血》等及多种历史传记。 〔7〕加特力教即天主教。加特力为拉丁文Catholica的音译。〔8〕布尔乔亚即资产阶级,法文Bourgeoisie的音译。 #p#副标题#e#
403 0 0
鲁迅
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 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
461 0 0
綦毋潜
《贵家妇女》是从日本尾濑敬止编译的《艺术战线》译出的;他的底本,是俄国V.理丁编的《文学的俄罗斯》,内载现代小说家的自传,著作目录,代表的短篇小说等。这篇的作者,并不算著名的大家,经历也很简单。现在就将他的自传,译载于后—— “我于一八九五年生在波尔泰瓦。我的父亲——是美术家,出身贵族。一九一三年毕业古典中学,入彼得堡大学的法科,并未毕业。一九一五年,作为义勇兵向战线去了,受了伤,还被毒瓦斯所害。心有点异样。做了参谋大尉。一九一八年,作为义勇兵,加入赤军。一九一九年,以第一席的成绩回籍。一九二一年,从事文学了。我的处女作,于一九二一年登在《彼得堡年报》上。” 《波兰姑娘》是从日本米川正夫编译的《劳农露西亚小说集》译出的〔2〕。 ※ ※ ※ 〔1〕本篇连同淑雪兼珂《贵家妇女》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八年九月《大众文艺》月刊第一卷第一期。后又同收入《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之一《奇剑及其它》。 〔2〕这句话是在收入《奇剑及其它》时添上的。因为《奇剑及其它》中同时收有淑雪兼珂的《波兰姑娘》。
380 0 0
日日闲车马,谁来访此身。一门兼鹤静,四院与僧邻。 雨室墙穿溜,风窗笔染尘。空馀气长在,天子用平人。 故国有如梦,省来长远游。清晨起闲院,疏雨似深秋。 宿寝书棱叠,行吟杖迹稠。天晴岂能出,春暖未更裘。
464 0 0
薛能
云山有意,轩裳无计,被西风吹断功名泪。去来兮,再休提!青山尽解招人醉,得失到头皆物理。得,他命里;失,咱命里。
刘致
常闻嬴女玉箫台,奏曲情深彩凤来。 欲登此地销归恨,却羡双飞去不回。
360 0 0
一新娘,你为什么紧锁你的眉尖, (听掌声如春雷吼, 鼓乐暴雨似的流! )在缤纷的花雨中步慵慵的向前: (向前, 向前, 到礼台边, 见新郎面! )莫非这嘉礼惊醒了你的忧愁: 一针针的忧愁, 你的芳心刺透, 逼迫你热泪流,——新娘,为什么你紧锁你的眉尖? 二新娘,这礼堂不是杀人的屠场 (听掌声如震天雷, 闹乐暴雨似的催!)那台上站着的不是吃人的魔王: 他是新郎, 他是新郎, 你的新郎;新娘,美满的幸福等在你的前面, 你快向前, 到礼台边, 见新郎面——新娘,这礼堂不是杀人的屠场! 三新娘,有谁猜得你的心头怨?—— (听掌声如劈山雷, 鼓乐暴雨似的催,催花巍巍的新人快步的向前, 向前,向前, 到礼台边, 见新郎面。 )莫非你到今朝,这定运的一天, 又想起那时候, 他热烈的抱搂, 那颤栗。那绸缪——新娘,有谁猜得你的心头怨? 四新娘,把钩消的墓门压在你的心上: (这礼堂是你的坟场, 你的生命从此埋葬! )让伤心的热血添浓你颊上的红光; (你快向前, 到礼台边, 见新郎面! )忘却了,永远忘却了人间有一个他: 让时间的灭烬, 掩埋了他的心, 他的爱,他的影,—一新娘,谁不艳羡你的幸福,你的荣华! 此诗发表于1926年5月13日《诗镌》第7号,署名:南胡
514 0 0
徐志摩
西陵沙岸回流急,船底粘沙去岸遥。驿吏递呼催下缆, 棹郎闲立道齐桡。犹瞻伍相青山庙,未见双童白鹤桥。 欲责舟人无次第,自知贪酒过春潮。
528 0 0
李绅
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白居易
天津御柳碧遥遥,轩骑相从半下朝。行乐光辉寒食借, 太平歌舞晚春饶。红妆楼下东回辇,青草洲边南渡桥。 坐见司空扫西第,看君侍从落花朝。
376 0 0
沈佺期
行台阶下原植三槐,故巡抚张纪常正德壬申正月剪伐其一,寸干无存。闰五月初十日,予适抚临。越旬日,前槐茁复出土,月转盛茂,再月余,而柯肄乔耸叶蔽云飞凌空之势,勃然莫遏。噫!槐一物也,厚积昌发乃尔。气数遭际之盛造化生育之功,夫岂徒然而已哉!是用谩成小诗以纪其实传告将来云。 谁把庭槐浪剪除,源头生意自赢馀。肄丛故柢戈矛立,叶护重阴伞盖舒。间世瑞灵钟厚载,新晴苍翠接清虚。凉氛谩讶祛烦暑,王氏祯祥史续书。
444 0 0
五云腾晓。望凝香画戟,恍然蓬岛||。玉露冰壶,照神仙风表||。诗书坐啸。唤淮楚、满城春好||。雨谷催耕,风帘戏鼓,家家欢笑||。 南湖细吟未了。看金莲夜直,丹凤飞诏||。鬓影青青,办功名多少||。持杯满釂。听千里、载歌难老||。试问尊前,蟠桃次第,红芳犹小||。
434 0 0
卢祖皋
今年是“国货年”,除“美麦”〔2〕外,有些洋气的都要被打倒了。四川虽然正在奉令剪掉路人的长衫,上海的一位慷慨家却因为讨厌洋服而记得了袍子和马褂。翻译也倒了运,得到一个笼统的头衔是“硬译”和“乱译”。但据我所见,这些“批评家”中,一面要求着“好的翻译”者,却一个也没有的。 创作对于自己人,的确要比翻译切身,易解,然而一不小心,也容易发生“硬作”,“乱作”的毛病,而这毛病,却比翻译要坏得多。我们的文化落后,无可讳言,创作力当然也不及洋鬼子,作品的比较的薄弱,是势所必至的,而且又不能不时时取法于外国。所以翻译和创作,应该一同提倡,决不可压抑了一面,使创作成为一时的骄子,反因容纵而脆弱起来。我还记得先前有一个排货的年头,国货家贩了外国的牙粉,摇松了两瓶,装作三瓶,贴上商标,算是国货,而购买者却多损失了三分之一;还有一种痱子药水,模样和洋货完全相同,价钱却便宜一半,然而它有一个大缺点,是搽了之后,毫无功效,于是购买者便完全损失了。 注重翻译,以作借镜,其实也就是催进和鼓励着创作。但几年以前,就有了攻击“硬译”的“批评家”,搔不他旧疮疤上的末屑,少得像膏药上的麝香一样,因为少,就自以为是奇珍。而这风气竟传布开来了,许多新起的论者,今年都在开始轻薄着贩来的洋货。比起武人的大买飞机,市民的拚命捐款来,所谓“文人”也者,真是多么昏庸的人物呵。 我要求中国有许多好的翻译家,倘不能,就支持着“硬译”。理由还在中国有许多读者层,有着并不全是骗人的东西,也许总有人会多少吸收一点,比一张空盘较为有益。而且我自己是向来感谢着翻译的,例如关于萧的毁誉和现在正在提起的题材的积极性的问题〔3〕,在洋货里,是早有了明确的解答的。关于前者,德国的尉特甫格(KarlWittvogel)〔4〕在《萧伯纳是丑角》里说过——“至于说到萧氏是否有意于无产阶级的革命,这并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十八世纪的法国大哲学家们,也并不希望法国的大革命。虽然如此,然而他们都是引导着必至的社会变更的那种精神崩溃的重要势力。”(刘大杰译,《萧伯纳在上海》所载。) 关于后者,则恩格勒在给明那·考茨基(MinnaKautsky,就是现存的考茨基的母亲)〔5〕的信里,已有极明确的指示,对于现在的中国,也是很有意义的——“还有,在今日似的条件之下,小说是大抵对于布尔乔亚层的读者的,所以,由我看来,只要正直地叙述出现实的相互关系,毁坏了罩在那上面的作伪的幻影,使布尔乔亚世界的乐观主义动摇,使对于现存秩序的永远的支配起疑,则社会主义的倾向的文学,也就十足地尽了它的使命了——即使作者在这时并未提出什么特定的解决,或者有时连作者站在那一边也不很明白。”〔6〕(日本上田进原译,《思想》百三十四号所载。) 八月二日。 BB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九月一日《现代》第三卷第五期。 〔2〕“美麦”一九三三年五月,国民党政府为了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由财政部长宋子文和美国复兴金融公司,在华盛顿签订了“棉麦借款”合同,规定借款五千万美元,其中五分之一购买美麦,五分之四购买美棉。 〔3〕关于题材的积极性问题,当时曾有过讨论,一九三三年八月《文学》第一卷第二号“社谈”栏《文坛往何处去》一文就曾谈到:“其次是‘题材积极性’的问题。现在很有些人以为描写小资产阶级生活的题材便没有‘积极性’,必须写工农大众的生活,这才是题材有积极性;又以为仅仅描写大众的生活痛苦或是仅仅描写了他们怎样被剥削被压迫,也就不能说有积极性,必须写他们斗争才好,而且须写斗争得胜。究竟所谓‘题材的积极性’是否应当这样去理解呢,抑或别有理论?这也是当前问题的一个,亟待发展讨论,俾创作者可资参考。”〔4〕尉特甫格(1896—?)德国作家,一九三三年迁居美国。他是中国问题研究者,著有《觉醒的中国》、《中国经济研究》以及与人合著的《中国社会史——辽史》等。 〔5〕恩格勒即恩格斯。明那·考茨基(1837—1912),通译敏娜·考茨基,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女作家,著有小说《格里兰霍夫的斯蒂凡》等。 〔6〕这里所引恩格斯的话,现译为:“此外,在当前条件下,小说主要是面向资产阶级圈子里的读者,即不直接属于我们的人的那个圈子里的读者,因此,如果一部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来打破关于这些关系的流行的传统幻想,动摇资产阶级世界的乐观主义,不可避免地引起对于现存事物的永世长存的怀疑,那末,即使作者没有直接提出任何解决办法,甚至作者有时并没有明确地表明自己的立场,但我认为这部小说也完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六卷第三八五页,一九七四年十月人民出版社出版)。 #p#副标题#e#
382 0 0
琵琶多于饭甑,措大多于鲫鱼。
387 0 0
佚名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 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