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枉驾入荒榛,随例形相土木身。 不及连山种桃树,花开犹得识夫人。
505 0 0
施肩吾
芳草渡头微雨时,万株杨柳拂波垂。蒲根水暖雁初浴, 梅径香寒蜂未知。辞客倚风吟暗淡,使君回马湿旌旗。 江南仲蔚多情调,怅望春阴几首诗。
379 0 0
杜牧
天推鲁仲尼,周游布典坟。游遍七十国,不令遇一君。 一国如一遇,单车不转轮。良由至化力,为国不为身。 礼乐行未足,邅回厄于陈。礼乐今有馀,衮旒当圣人。 伤哉绝粮议,千载误云云。
336 0 0
中华文学
春雪下盈空,翻疑腊未穷。连天宁认月,堕地屡兼风。 忽误边沙上,应平火岭中。林间妨走兽,云际落飞鸿。 梁苑还吟客,齐都省创宫。掩扉皆墐北,移律愧居东。 书幌飘全湿,茶铛入旋融。奔川半留滞,叠树互玲珑。 出户行瑶砌,开园见粉丛。高才兴咏处,真宰答殊功。
322 0 0
独绕虚斋径,常持小斧柯。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 枸杞因吾有,鸡栖奈汝何。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299 0 0
杜甫
夜来雨。赖倩得、东风吹住。海棠正妖饶处。且留取。悄庭户。试细听、莺啼燕语。分明共人愁绪。怕春去。 佳树。翠阴初转午。重帘未卷,乍睡起、寂寞看风絮。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彩笺无数。去却寒暄,到了浑无定据。断肠落日千山暮。
291 0 0
袁去华
炎精中否,叹人材委靡,都无英物。胡马长驱三犯阙,谁作长城坚壁。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草庐三愿,岂无高卧贤杰。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河海封疆俱效顺,狂虏何劳灰灭。翠羽南巡,叩阍无路,徒有冲冠发。孤忠耿耿,剑铓冷浸秋月。
黄中辅
月冷霜袍拥。见一枝、年华又晚,粉愁香冻。云隔溪桥人不度,的白乐春心未纵。清影怕、寒波摇动。更没纤毫尘俗态,倚高情、预得春风宠。沈冻蝶,挂么凤。 一杯正要吴姬捧。想见那、柔酥弄白,暗香偷送。回首罗浮今在否,寂寞烟迷翠拢。又争奈、桓伊三弄。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吟思怯,暮云重。
高观国
寒潮信未起,出浦缆孤舟。一夜苦风浪,自然增旅愁。 吴山迟海月,楚火照江流。欲有知音者,异乡谁可求。
298 0 0
储光羲
是事不相关,谁人似此闲。卷帘当白昼,移榻对青山。 野鹤眠松上,秋苔长雨间。岳僧频有信,昨日得书还。
346 0 0
天兵九月渡遐水,马踏沙鸣惊雁起。杀气空高万里情, 塞寒如箭伤眸子。狼烟堡上霜漫漫,枯叶号风天地干。 犀带鼠裘无暖色,清光炯冷黄金鞍。虏尘如雾昏亭障, 陇首年年汉飞将。麟阁无名期未归,楼中思妇徒相望。
381 0 0
温庭筠
可恨经年别。正安排、剖瓜植竹,拟酬佳节。应为犁锄机杼懒,天遣阿香磨折。翻一饷、廉纤凄切。寂寞金针红线女,枉玉箫、吹断秦楼月。 清漏静,楚天阔。东皋且愿三农悦。任从渠、鹊桥蛛网,一番虚设。挽取天河聊为我,尽洗西风残热。休懊恼、云生巫峡。底用乞灵求太巧,看世人、弄巧多成拙。姑止酒,命茶啜。
李曾伯
得老加年诚可喜,当春对酒亦宜欢。 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 眼暗头旋耳重听,唯馀心口尚醒醒。 今朝欢喜缘何事,礼彻佛名百部经。
398 0 0
白居易
贫不学俭,富不学奢。
282 0 0
佚名
地不问东西,凡木刻的图版,向来是画管画,刻管刻,印管印的。中国用得最早,而照例也久经衰退;清光绪中,英人傅兰雅氏编印《格致汇编》,〔2〕插图就已非中国刻工所能刻,精细的必需由英国运了图版来。那就是所谓“木口木刻”〔3〕,也即“复制木刻”,和用在编给印度人读的英文书,后来也就移给中国人读的英文书上的插画,是同类的。那时我还是一个儿童,见了这些图,便震惊于它的精工活泼,当作宝贝看。到近几年,才知道西洋还有一种由画家一手造成的版画,也就是原画,倘用木版,便叫作“创作木刻”,是艺术家直接的创作品,毫不假手于刻者和印者的。现在我们所要绍介的,便是这一种。 为什么要绍介呢?据我个人的私见,第一是因为好玩。说到玩,自然好像有些不正经,但我们钞书写字太久了,谁也不免要息息眼,平常是看一会窗外的天。假如有一幅挂在墙壁上的画,那岂不是更其好?倘有得到名画的力量的人物,自然是无须乎此的,否则,一张什么复制缩小的东西,实在远不如原版的木刻,既不失真,又省耗费。自然,也许有人要指为“要以‘今雅’立国”〔4〕的,但比起“古雅”来,不是已有“古”“今”之别了么? 第二,是因为简便。现在的金价很贵了,一个青年艺术学徒想画一幅画,画布颜料,就得化一大批钱;画成了,倘使没法展览,就只好请自己看。木刻是无需多化钱的,只用几把刀在木头上划来划去——这也许未免说得太容易了——就如印人的刻印一样,可以成为创作,作者也由此得到创作的欢喜。印了出来,就能将同样的作品,分给别人,使许多人一样的受到创作的欢喜。总之,是比别种作法的作品,普遍性大得远了。 第三,是因为有用。这和“好玩”似乎有些冲突,但其实也不尽然的,要看所玩的是什么。打马将恐怕是终于没有出息的了;用火药做花炮玩,推广起来却就可以造枪炮。大炮,总算是实用不过的罢,而安特莱夫一有钱,却将它装在自己的庭园里当玩艺。木刻原是小富家儿艺术,然而一用在刊物的装饰,文学或科学书的插画上,也就成了大家的东西,是用不着多说的。 这实在是正合于现代中国的一种艺术。 但是至今没有一本讲说木刻的书,这才是第一本。虽然稍简略,却已经给了读者一个大意。由此发展下去,路是广大得很。题材会丰富起来的,技艺也会精炼起来的,采取新法,加以中国旧日之所长,还有开出一条新的路径来的希望。那时作者各将自己的本领和心得,贡献出来,中国的木刻界就会发生光焰。这书虽然因此要成为不过一粒星星之火,但也够有历史上的意义了。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九日,鲁迅记。 BB 〔1〕本篇在收入本书前未在报刊上发表过。 《木刻创作法》,白危编译的关于木刻的入门书,一九三七年一月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 〔2〕傅兰雅(JAFryer,1839—1928)英国教士。一八六一模*清咸丰十一年)来我国传教,一八七五年(清光绪元年)在上海与人合办“格致书院”,次年出版专刊西方自然科学论著摘要和科学情报资料的《格致汇编》(季刊),时断时续,至一八九二年共出二十八本。该刊附有大量刻工精细的插图。 〔3〕“木口木刻”即在木头横断面上进行的雕刻。〔4〕这是施蛰存在《“庄子”与“文选”》一文中攻击鲁迅的话:“新文学家中,也有玩木刻,考究版本,收罗藏书票,以骈体文为白话书信作序,甚至写字台上陈列了小摆设的,照丰先生的意见说来,难道他们是要以‘今雅’立足于天地之间吗?”鲁迅曾将该文录入《准风月谈“感旧”以后(上)》的“备考”。 #p#副标题#e#
405 0 0
鲁迅
十月,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 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也。曰:‘必报仇,宁事戎狄。’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缮以待秦命。曰:‘必报德,有死无二。’以此不和。”秦伯曰:“国谓君何?”对曰:“小人戚,谓之不免;君子恕,以为必归。小人曰:‘我毒秦,秦岂归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归君。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怀德,贰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纳而不定,废而不立,以德为怨,秦不其然。’”秦伯曰:“是吾心也。” 改馆晋侯,馈七牢焉。
371 0 0
左丘明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
举袂掩离弦,枉君愁思篇。忽惊池上鹭,下咽陇头泉。 对牖墙阴满,临扉日影圆。赖闻黄太守,章句此中传。
310 0 0
戴叔伦
淡霭笼青琐,轻寒薄翠绡。有人憔翠带宽腰。又见东风、不忍见柔条。 闷酒尊难寻,亲香篆易销。夜来溪雪已平桥。溪上梅魂凭仗、一相招。
436 0 0
程垓
独游野径送芳菲,高竹林居接翠微。绿岸草深虫入遍, 青丛花尽蝶来稀。珠荷荐果香寒簟,玉柄摇风满夏衣。 蓬荜永无车马到,更当斋夜忆玄晖。
351 0 0
司空曙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