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既以自尊大昭闻天下,善诋諆者,或谓之顽固;且将抱守残阙,以底于灭亡。近世人士,稍稍耳新学之语,则亦引以为愧,翻然思变,言非同西方之理弗道,事非合西方之术弗行,挖击旧物,惟恐不力,曰将以革前缪而图富强也。间尝论之:昔者帝轩辕氏之戡蚩尤②而定居于华土也,典章文物,于以权舆,有苗裔之繁衍于兹,则更改张皇,益臻美大。其蠢蠢于四方者,胥蕞尔小蛮夷耳,厥种之所创成,无一足为中国法,是故化成发达,咸出于己而无取乎人。降及周秦,西方有希腊罗马起,艺文思理,灿然可观,顾以道路之艰,波涛之恶,交通梗塞,未能择其善者以为师资。洎元明时,虽有一二景教父师③,以教理暨历算质学于中国,而其道非盛。故迄于海禁既开,皙人踵至④之顷,中国之在天下,见夫四夷之则效上国,革面来宾者有之;或野心怒发,狡焉思逞者有之;若其文化昭明,诚足以相上下者,盖未之有也。屹然出中央而无校雠⑤,则其益自尊大,宝自有而傲睨万物,固人情所宜然,亦非甚背于理极者矣。虽然,惟无校雠故,则宴安日久,苓落以胎,迫拶不来,上征亦辍,使人苶,使人屯,其极为见善而不思式。有新国林起于西,以其殊异之方术来向,一施吹拂,块然踣傹⑥,人心始自危,而辁才小慧之徒,于是竞言武事。后有学于殊域者,近不知中国之情,远复不察欧美之实,以所拾尘芥,罗列人前,谓钩爪锯牙,为国家首事,又引文明之语,用以自文,征印度波兰⑦,作之前鉴。夫以力角盈绌者,于文野亦何关?远之则罗马之于东西戈尔⑧,迩之则中国之于蒙古女真,此程度之离距为何如,决之不待智者。然其胜负之数,果奈何矣?苟曰是惟往古为然,今则机械其先,非以力取,故胜负所判,即文野之由分也。则曷弗启人智而开发其性灵,使知罟获戈矛,不过以御豺虎,而喋喋誉白人肉攫之心,以为极世界之文明者又何耶?且使如其言矣,而举国犹孱,授之巨兵,奚能胜任,仍有僵死而已矣。嗟夫,夫子盖以习兵事为生,故不根本之图,而仅提所学以干天下;虽兜牟⑨深隐其面,威武若不可陵,而干禄之色,固灼然现于外矣!计其次者,乃复有制造商估立宪国会之说⑩。前二者素见重于中国青年间,纵不主张,治之者亦将不可缕数。盖国若一日存,固足以假力图富强之名,博志士之誉,即有不幸,宗社为墟,而广有金资,大能温饱,即使怙恃既失,或被虐杀如犹太遗黎⑾,然善自退藏,或不至于身受;纵大祸垂及矣,而幸免者非无人,其人又适为己,则能得温饱又如故也。若夫后二,可无论已。中较善者,或诚痛乎外侮迭来,不可终日,自既荒陋,则不得已,姑拾他人之绪余,思鸠大群以抗御,而又飞扬其性,善能攘扰,见异己者兴,必借众以陵寡,托言众治,压制乃尤烈于暴君。此非独于理至悖也,即缘救国是图,不惜以个人为供献,而考索未用,思虑粗疏,茫未识其所以然,辄皈依于众志,盖无殊痼疾之人,去药石摄卫之道弗讲,而乞灵于不知之力,拜祷稽首于祝由⑿之门者哉。至尤下而居多数者,乃无过假是空名,遂其私欲,不顾见诸实事,将事权言议,悉归奔走干进之徒,或至愚屯之富人,否亦善垄断之市侩,特以自长营搰⒀,当列其班,况复掩自利之恶名,以福群之令誉,捷径在目,斯不惮竭蹶以求之耳。呜呼,古之临民者,一独夫也;由今之道,且顿变而为千万无赖之尤,民不堪命矣,于兴国究何与焉。顾若而人者,当其号召张皇,盖蔑弗托近世文明为后盾,有佛戾⒁其说者起,辄谥之曰野人,谓为辱国害群,罪当甚于流放。第不知彼所谓文明者,将已立准则,慎施去取,指善美而可行诸中国之文明乎,抑成事旧章,咸弃捐不顾,独指西方文化而为言乎?物质也,众数也,十九世纪末叶文明之一面或在兹,而论者不以为有当。盖今所成就,无一不绳前时之遗迹,则文明必日有其迁流,又或抗往代之大潮,则文明亦不能无偏至。诚若为今立计,所当稽求既往,相度方来,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奚事抱枝拾叶,徒金铁⒂国会立宪之云乎?夫势利之念昌狂于中,则是非之辨为之昧,措置张主,辄失其宜,况乎志行污下,将借新文明之名,以大遂其私欲者乎?是故今所谓识时之彦,为按其实,则多数常为盲子,宝赤菽以为玄珠,少数乃为巨奸,垂微饵以冀鲸鲵。即不若是,中心皆中正无瑕玷矣,于是拮据辛苦,展其雄才,渐乃志遂事成,终致彼所谓新文明者,举而纳之中国,而此迁流偏至之物,已陈旧于殊方者,馨香顶礼,吾又何为若是其芒芒哉!是何也?曰物质也,众数也,其道偏至。根史实而见于西方者不得已:横取而施之中国则非也。借曰非乎?请循其本——夫世纪之元,肇于耶稣⒃出世,历年既百,是为一期,大故若兴,斯即此世纪所有事,盖从历来之旧贯,而假是为区分,无奥义也。诚以人事连绵,深有本柢,如流水之必自原泉,卉木之茁于根茇⒄,倏忽隐见,理之必无。故苟为寻绎其条贯本末,大都蝉联而不可离,若所谓某世纪文明之特色何在者,特举荦荦大者而为言耳。按之史实,乃如罗马统一欧洲以来,始生大洲通有之历史;已而教皇以其权力,制御全欧,使列国靡然受圈,如同社会,疆域之判,等于一区;益以梏亡人心,思想之自由几绝,聪明英特之士,虽#p#副标题#e#
348 0 0
鲁迅
杏花坛上授书时,不废中庭趁蝶飞。暗写五经收部秩, 初年七岁著衫衣。秋堂白发先生别,古巷青襟旧伴归。 独向凤城持荐表,万人丛里有光辉。
318 0 0
王建
回天转地是将军,扶助春宫上五云。抚背恩虽同骨肉, 拥旄名未敌功勋。尽收壮勇填兵数,不向蕃浑夺马群。 闲即单于台下猎,威声直到海西闻。
304 0 0
水国叶黄时,洞庭霜落夜。行舟闻商估,宿在枫林下。 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后期知几日,前路转多山。 巫峡通湘浦,迢迢隔云雨。天晴见海樯,月落闻津鼓。 人老自多愁,水深难急流。清宵歌一曲,白首对汀洲。 与君桂阳别,令君岳阳待。后事忽差池,前期日空在。 木落雁嗷嗷,洞庭波浪高。远山云似盖,极浦树如毫。 朝发能几里,暮来风又起。如何两处愁,皆在孤舟里。 昨夜天月明,长川寒且清。菊花开欲尽,荠菜泊来生。 下江帆势速,五两遥相逐。欲问去时人,知投何处宿。 空令猿啸时,泣对湘簟竹。
333 0 0
李端
劲节生宫苑,虚心奉豫游。自然名价重,不羡渭川侯。
354 0 0
中华文学
吾观时人趣,矫迹务驰声。独有高文通,讼田求翳名。 公车徒见累,爵禄非所荣。隐身乐鱼钓,世网不可撄。
424 0 0
云日能催晓,风光不惜年。赖逢征客尽,归在落花前。
281 0 0
怪来频起咏刀头,枫叶枝边一夕秋。 又向江南别才子,却将风景过扬州。
350 0 0
施肩吾
天基佳节后。又诗咏嵩生,贤歌天佑。千龄运非偶。庆一堂风虎,云龙感召,相门华胄。盛少屈、一钱太守。听吏歌、一径棠阴,民颂两岐麦秀。知否。海峰天柱,道骨仙风,总天所授。席虚机右。金瓯下,署名久。贮泥封飞下,沙堤归去,指日家声复旧。年年献、金鉴千秋,玉卮万寿。
349 0 0
哀长吉
风日迟迟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枝畔,红杏梢头。
407 0 0
朱淑真
借问襄王安在哉,山川此地胜阳台。 今宵寓宿高塘馆,神女何曾入梦来。
299 0 0
【菩萨蛮】 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331 0 0
毛泽东
幽居山不别,落叶与阶平。尽日吟诗坐,无端个病成。 径苔因旱赤,池水入冬清。惟有东峰叟,相寻月下行。
364 0 0
贯休
楼下芳园最占春,年年结侣采花频。 繁霜一夜相撩治,不似佳人似老人。
423 0 0
刘禹锡
上元年中长安陌,见君朝下欲归宅。飞龙骑马三十匹, 玉勒雕鞍照初日。数里衣香遥扑人,长衢雨歇无纤尘。 从奴斜抱敕赐锦,双双蹙出金麒麟。天子爱婿皇后弟, 独步明时负权势。一身扈跸承殊泽,甲第朱门耸高戟。 凤凰楼上伴吹箫,鹦鹉杯中醉留客。泰去否来何足论, 宫中晏驾人事翻。一朝负谴辞丹阙,五年待罪湘江源。 冠冕凄凉几迁改,眼看桑田变成海。华堂金屋别赐人, 细眼黄头总何在。渚宫相见寸心悲,懒欲今时问昔时。 看君风骨殊未歇,不用愁来双泪垂。
300 0 0
戎昱
玉腕笼寒,翠阑凭晓,莺调新簧。暗水穿苔,游丝度柳,人静芳昼长。云南归雁,楼西飞燕,去来惯认炎凉。王孙远,青青草色,几回望断柔肠。 蔷薇旧约,尊前一笑,等闲孤负年光。斗草庭空,抛梭架冷,帘外风絮香。伤春情绪,惜花时候,日斜尚未成妆。闻嬉笑,谁家女伴,又还采桑。
陈允平
日月金轮动,旃檀碧树秋。塔分鸿雁翅,钟挂凤凰楼。
335 0 0
万里长淮北,青是汉时山。几年壁垒相望,高枕度春闲。不道草庐家杰,手袖伊吾长剑,驰志在楼兰。钟鼓令秋肃,毡罽胆冰寒。 诗书帅,金横带,玉为鞍。天生如结数辈,虏岂易江南。京索成皋此际,东郭韩卢俱困,故老正争看。琳檄未能草,冯铗直空弹。
308 0 0
李曾伯
蓬鬓蓬门积恨多,夜阑灯下不停梭。 成缣犹自陪钱纳,未直青楼一曲歌。
395 0 0
贾生去国已三年,短褐闲行皖水边。尽日野云生舍下, 有时京信到门前。无人与和投湘赋,愧子来浮访戴船。 满袖新诗好回去,莫随骚客醉林泉。
356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