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者无载。行者无埋。 黄金累千。不如一贤。
317 0 0
佚名
阶下饥禽啄嫩苔,野人方倒病中杯。 寒蔬卖却还沽吃,可有金貂换得来。
371 0 0
陆龟蒙
雨露难忘君念重,电泡易灭妾身轻。金刀已剃头然发, 玉管休吹肠断声。新戒珠从衣里得,初心莲向火中生。 道场夜半香花冷,犹在灯前礼佛名。
395 0 0
白居易
——兼示丰之余先生 烈文兄: 那天电车上匆匆一晤,我因为要到民九社书铺去买一本看中意了的书,所以在王家沙下车了。但那本书终于因价钱不合,没有买到,徒然失去了一个与你多谈一刻的机会,甚怅怅。 关于“《庄子》与《文选》”问题,我决不再想说什么话。本来我当时填写《大晚报》编辑部寄来的那张表格的时候,并不含有如丰先生的意见所看出来的那样严肃。我并不说每一个青年必须看这两部书,也不是说每一个青年只要看这两部书,也并不是说我只有这两部书想推荐。大概报纸副刊的编辑,想借此添一点新花样,而填写者也大都是偶然觉得有什么书不妨看看,就随手写下了。早知这一写竟会闯出这样大的文字纠纷来,即使《大晚报》副刊编者崔万秋先生给我磕头我也不肯写的。 今天看见《涛声》第四十期上有一封曹聚仁先生给我的信,最后一句是:“没有比这两部书更有利于青年了吗? 敢问。”这一问真问得我啼笑皆非了。(曹聚仁先生的信态度很真挚,我将有一封复信给他,也许他会得刊在《涛声》上,我希望你看一看。) 对于丰之余先生我也不愿再冒犯他,不过对于他在《感旧》(上)那一篇文章里三点另外的话觉得还有一点意见—— (一)丰先生说:“有些新青年可以有旧思想,有些旧形式也可以藏新内容。”是的,新青年尚且可以有旧思想,那么像我这种“遗少之群中的一肢一节”之有旧思想似乎也可以存而不论的了。至于旧形式也可以藏新内容,则似乎写《庄子》那样的古文也不妨,只要看它的内容如何罢了。 (二)丰先生说不懂我劝青年看《庄子》与《文选》与做了考官以词取士有何分界,这其实是明明有着分界的。前者是以一己的意见供献给青年,接受不接受原在青年的自由;后者却是代表了整个阶级(注:做官的阶级也),几乎是强迫青年全体去填词了。(除非这青年不想做官。) (三)说鲁迅先生的文章是从《庄子》与《文选》中来的,这确然是滑稽的,我记得我没有说过那样的话。我的文章里举出鲁迅先生来作例,其意只想请不反对青年从古书求得一点文学修养的鲁迅先生来帮帮忙。鲁迅先生虽然一向是劝青年多读外国书的,但这是他以为从外国书中可以训练出思想新锐的青年来;至于像我那样给青年从做文章(或说文学修养)上着想,则鲁迅先生就没有反对青年读古书过。举两个证据来罢:一,“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见北新版《华盖集》第四页。)这可见鲁迅先生也承认要能作文,该多看中国书了。而这所谓中国书,从上文看来,似乎并不是指的白话文书。二,“我常被询问,要弄文学,应该看什么书?……我以为倘要弄旧的呢,倒不如姑且靠着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去摸门径去。”(见北新版《而已集》第四十五页。) 现在,我想我应该在这里“带住”了,我曾有一封信给《大晚报》副刊的编者,为了尊重丰之余先生的好意,我曾请求允许我换两部书介绍给青年。除了我还写一封信给曹聚仁先生之外,对于这“《庄子》与《文选》”的问题我没有要说的话了。我曾经在《自由谈》的壁上,看过几次的文字争,觉得每次总是愈争愈闹意气,而离本题愈远,甚至到后来有些参加者的动机都是可以怀疑的,我不想使自己不由自主地被卷入漩涡,所以我不再说什么话了。昨晚套了一个现成偈语: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唯无是非观庶几免是非倘有人能写篆字者乎?颇想一求法挥,张之素壁。施蛰存上(十九日)。 十月二十日,《申报》《自由谈》。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十月二十六日《申报·自由谈》。 〔2〕“少看中国书”二句见《华盖集·青年必读书》。〔3〕《易经》又名《周易》,儒家经典,古代记载占卜的书。其中卦辞、爻辞部分,可能萌芽于殷周之际。《书经》,又名《尚书》,儒家经典,我国上古历史文件的汇编。 #p#副标题#e#
328 0 0
鲁迅
天不恤冤人兮,何夺我慈亲兮。有理无申兮, 痛哉安诉陈兮。
325 0 0
旧客东归远,长安诗少朋。去愁分碛雁,行计逐乡僧。 华岳无时雪,黄河漫处冰。知辞国门路,片席认西陵。
428 0 0
曹松
春来无处不闲行,楚润相看别有情。 好是五更残酒醒,时时闻唤状头声。
391 0 0
郑合
昔年尝不调,兹地亦邅回。本谓双凫少,何知驷马来。 人非汉使橐,郡是越王台。去去虽殊事,山川长在哉。
365 0 0
张九龄
曾在蓬壶伴众仙,文章枝叶五云边。几时奉宴瑶台下, 何日移荣玉砌前。染日裁霞深雨露,凌寒送暖占风烟。 应笑强如河畔柳,逢波逐浪送张骞。
中华文学
欲买庐山,山前三亩,小桥横过松间。变名吴市,谁认旧容颜。最好栖贤峡外,应自此、都隔尘寰。人稀到,壶中化国,光景更堪闲。 无心,求至道,柴门闭了,饱睡甘餐。幸儿成孙长,为扫家山。若问它年归去,蓦地也、双桨来还。愁难会,清风万壑,高处正跻攀。
晁补之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
389 0 0
贾至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客思深 一作: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359 0 0
骆宾王
密叶四时同一色,高枝千岁对孤峰。 此中疑有精灵在,为见盘根似卧龙。
390 0 0
雍陶
五上两漫天,因师忏业缘。漫天无尽日,浮世有穷年。
425 0 0
元稹
休官匹马在,新意入山中。更住应难遂,前期恨不同。 集蝉苔树僻,留客雨堂空。深夜谁相访,惟当清净翁。
398 0 0
贾岛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 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347 0 0
杜甫
久为名所误,春尽始归山。落羽羞言命,逢人强破颜。 交疏贫病里,身老是非间。不及东溪月,渔翁夜往还。
318 0 0
卢纶
离亭饯落晖,腊酒减征衣。岁晚烟霞重,川寒云树微。 戎装千里至,旧路十年归。还似汀洲雁,相逢又背飞。
353 0 0
帘外飞花湖上语。不恨花飞,只恨人难住。多谢雨来留得住。看看却恐晴催去。 寸寸离肠须会取。今日宁宁,明日从谁诉。怎得此身如去路。迢迢长在君行处。
409 0 0
李之仪
鸟啼杨柳垂,此别千万里。古路入商山,春风去灞水。 停车落日在,罢酒离人起。蓬户寄龙沙,送归情讵已。
320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