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465 0 0
薛涛
野日初晴麦垄分,竹园相接鹿成群。几家废井生青草, 一树繁花傍古坟。引水忽惊冰满涧,向田空见石和云。 可怜荒岁青山下,惟有松枝好寄君。
307 0 0
卢纶
蕃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374 0 0
白居易
药阑经雨正堪锄,白菊烦君乞数株。潘岳赋中芳思在, 陶潜篱下绿英无。移来稍及蝉鸣树,种罢长教酒满壶。 □子成仙纵难学,九秋思看集鸠雏。
382 0 0
李郢
春讯飞琼管。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江城次第,笙歌翠合,绮罗香暖。溶溶涧渌冰泮。醉梦里、年华暗换。料黛眉重锁隋堤,芳心还动梁苑。 新来雁阔云音,鸾分鉴影,无计重见。啼春细雨,笼愁澹月,恁时庭院。离肠未语先断。算犹有、凭高望眼。更那堪、芳草连天,飞梅弄晚。
310 0 0
卢祖皋
征鸿点破空云碧。丹霞染出新秋色。返照落平洲。半江红锦流。 风清鱼笛晚。寸寸愁肠断寄语笛休横。只消三两声。
302 0 0
严仁
嵯峨山上石,岁岁色长新。若使尽成宝,谁为知己人。
416 0 0
中华文学
八音斯奏,三献毕陈。宝祚惟永,晖光日新。
313 0 0
危阁压山冈,晴空疑鸟行。胜搜花界尽,响益梵音长。 有月堪先到,无风亦自凉。人烟纷绕绕,诸树共苍苍。 榻恋高楼语,瓯怜昼茗香。此身闲未得,驱马入残阳。
452 0 0
罗邺
【纥那曲】 踏曲兴无穷,调同辞不同, 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413 0 0
刘禹锡
巨孽盗都城,传闻天下惊。陪臣九江畔,走马来赴难。 伏奏见龙颜,旋持手诏还。单车不可驻,朱槛未遑攀。 故人出相饯,共悲行路难。临岐荷赠言,对酒独伤魂。 世故山川险,忧多思虑昏。重阴蔽芳月,叠岭明旧雪。 泥积辙更深,木冰花不发。郑君间世贤,忠孝乃双全。 大义弃妻子,至淳易生死。知心三四人,越境千馀里。 骏马帐前发,惊尘路傍起。楼头俯首看,莫敢相留止。 拜阙奏良图,留中沃圣谟。洗兵救卫郡,诱敌讨幽都。 名亚典属国,良选谏大夫。从容九霄上,谈笑授阴符。 卢生富才术,特立居近密。采掇献吾君,朝廷视听新。 宽饶狂自比,汲黯直为邻。就列继三事,主文当七人。 可怜长守道,不觉五逢春。昔去城南陌,各为天际客。 关河烟雾深,寸步音尘隔。羁旅忽相遇,别离又兹夕。 前悲涕未干,后喜心已戚。而我方老大,颇为风眩迫。 夫君并少年,何尔鬓须白。惆怅语不尽,裴回情转剧。 一尊自共持,以慰长相忆。
311 0 0
戴叔伦
新丰佳气满,圣主在温泉。云暧龙行处,山明日驭前。 顺风求至道,侧席问遗贤。灵雪瑶墀降,晨霞彩仗悬。 沧溟不让水,疵贱也朝天。
282 0 0
钱起
蓝云笼晓,玉树悬秋,交加金钏霞枝。人起昭阳,禁寒粉粟生肌。浓香最无著处,渐冷香、风露成霏。绣茵展,怕空阶惊坠,化作萤飞。 三十六宫愁重,问谁持金锸,和月都移。掣锁西厢,清尊素手重携。秋来鬓华多少,任乌纱、醉压花低。正摇落,叹淹留、客又未归。
322 0 0
吴文英
风雅不坠地,五言始君先。希微嘉会章,杳冥河梁篇。 理蔓语无枝,言一意则千。往来更后人,浇荡醨前源。 倾筐实不收,朴樕华争繁。大教护微旨,哲人生令孙。 高飙激颓波,坐使横流翻。昔日越重阻,侧聆沧海传。 逮兹觌清扬,幸睹青琅编。泠泠中山醇,片片昆丘璠. 一杯有馀味,再览增光鲜。对宝人皆鉴,握鞶良自妍。 吾其告先师,六义今还全。
328 0 0
思情雾鬓云鬟,楚宫腰素妆打扮,恰便似玉天仙谪降人间。殢人娇,良人种,误遭一难。虽然与风月同班,比其自然中看。【醉春风】他若是愁锁翠春山,笑时花近眼。玉娉婷慵整倦妆奁,常好是懒,懒,翡翠裙低,凤凰钗重,麝兰香散。【迎仙客】相逢到数载余,别离了两三番,则俺那美人儿恰才人这筵席间。美酒泛金波,闲歌随象板。投至的欢意阑珊,那其间彼行皆分散。【普天乐】分散再相逢,再相逢空长叹。人有愿天心必应,天心应人愿何难?纤腰如杨柳枝,粉脸似桃花瓣。桃柳争妍花开绽,见年年桃柳开残。人生百年,正心思忖,有限朱颜。【十二月】苏小卿风尘意懒,双通叔名利相干。虽不学双生是对手,也合与苏氏同班。虽葬在黄丘上滩,名播在天上人间。【尧民歌】呀!自古来知音相会果应难,争奈这少年心终岁受孤单。休将这凤凰栖老碧梧寒,投至的雁鸣莺呖杏花残。愁烦,琵琶手倦弹.这埚儿休扭做浔阳岸。【啄木儿煞】花钿额上贴,赤绳足下拴。少年心终久相轻慢,坚心无惮,准备并洞房花烛报平安。
396 0 0
张鸣善
【念奴娇】 胭脂井 辘辘转转,把繁华旧梦,转归何处? 只有青山围故国,黄叶西风菜圃。 拾橡瑶阶,打鱼宫沼,薄暮人归去。 铜瓶百丈,哀音历历如诉。 过江咫尺迷楼,宇文化及,便是韩擒虎。[1] 井底胭脂联臂出,问尔萧娘何处?[2] 清夜游词,後庭花曲,唱彻江关女。 词场本色,帝王家数然否?
350 0 0
郑燮
美人挟赵瑟,微月在西轩。寂寞夜何久,殷勤玉指繁。 清光委衾枕,遥思属湘沅。空帘隔星汉,犹梦感精魂。
291 0 0
陈子昂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332 0 0
张道洽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349 0 0
韩非
青阙朝初退,白云遥在天。非关取雷雨,故欲伴神仙。 泛滟鹓池曲,飘飖琐闼前。犹多远山意,幸入侍臣篇。
306 0 0
储光羲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