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想入希夷,真游到具茨。玉鸾登嶂远,云辂出花迟。 泉壑凝神处,阳和布泽时。六龙多顺动,四海正雍熙。
423 0 0
中华文学
翠盖牙签几百株。杨家姊妹夜游初。五花结队香如雾,一朵倾城醉未苏。 闲小立,困相扶。夜来风雨有情无。愁红惨绿今宵看,却似吴宫教阵图。
409 0 0
辛弃疾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 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 意气人所仰,冶游方及时。 子云不晓事,晚献长杨辞。[1][2] 赋达身已老,草玄鬓若丝。[3] 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
512 0 0
李白
乐事难逢岁易徂,白头光景莫令孤。弄涛船更曾观否, 望市楼还有会无。眼力少将寻案牍,心情且强掷枭卢。 孙园虎寺随宜看,不必遥遥羡镜湖。
442 0 0
元稹
永巷闲吟一径蒿,轻肥大笑事风骚。烟含紫禁花期近, 雪满长安酒价高。失路渐惊前计错,逢僧更念此生劳。 十年春泪催衰飒,羞向清流照鬓毛。
457 0 0
郑谷
一抛文战学从公,两逐旌旗宿梵宫。酒醒月移窗影畔, 夜凉身在水声中。侯门聚散真如梦,花界登临转悟空。 明发不堪山下路,几程愁雨又愁风。
412 0 0
罗邺
醉痕潮玉。爱柔英未吐,露花如簇。绝艳矜春,分流芳金谷。 风梳雨沐。偏只欠、夜阑清淑。杜老情疏,黄州恨冷,谁怜幽独。
534 0 0
张孝祥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484 0 0
列御寇
玉堂深。正重帘护暝,窗色试新晴。苔暖鳞生,泥融脉起,春意初破琼英。夜深后、寒消绛蜡,误碎月、和露落空庭。暖吹调香,冷芳侵梦,一晌消凝。长恨年华婉晚,被柔情数曲,抵死牵萦。何事东君,解将芳思,巧缀一斛春冰。那得似、空山静夜,傍疏篱、清浅小溪横。莫问调羹心事,且论笛里平生。
380 0 0
朱晞颜
误点能成物,迷真许一时。笔端来已久,座上去何迟。 顾白曾无变,听鸡不复疑。讵劳才子赏,为入国人诗。
506 0 0
韦应物
严郎置兹楼,立名曰清辉。未及署花榜,遽征还粉闱。 去来三四年,尘土登者稀。今春新太守,洒扫施帘帏。 院柳烟婀娜,檐花雪霏微。看山倚前户,待月阐东扉。 碧窗戛瑶瑟,朱栏飘舞衣。烧香卷幕坐,风燕双双飞。 君作不得住,我来幸因依。始知天地间,灵境有所归。
449 0 0
白居易
夤缘度南岭,尽日穿林樾。穷深到兹坞,逸兴转超忽。 坞名虽然在,不见桃花发。恐是武陵溪,自闭仙日月。 倚峰小精舍,当岭残耕垡。将洞任回环,把云恣披拂。 闲禽啼叫窕,险狖眠硉矹.微风吹重岚,碧埃轻勃勃。 清阴减鹤睡,秀色治人渴。敲竹斗铮摐,弄泉争咽嗢。 空斋蒸柏叶,野饭调石发。空羡坞中人,终身无履袜。
447 0 0
皮日休
江南仲春天,细雨色如烟。丝为武昌柳,布作石门泉。
334 0 0
临春风,听春鸟;别时多,见时少。愁人夜永不得眠, 瑶井玉绳相对晓。
474 0 0
顾况
管磬升,膻芗集。上公进,嘉币执。信以通,僾如及。 恢帝功,锡后邑。四维张,百度立。绵亿载,邈难挹。
358 0 0
佚名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著 通:着)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384 0 0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记著尊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438 0 0
陈与义
【河满子】 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 见说岷峨凄怆, 旋闻江汉澄清。 但觉秋来归梦好, 西南自有长城。 东府三人最少, 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 何妨药市微行。 试问当垆人在否, 空教是处闻名。 唱著子渊新曲, 应须分外含情。
420 0 0
苏轼
四时美景,最好惟春昼。仙诞弥辰,况还当、中春时候。日迟风软,是处霭晴烟,桃散锦,柳摇金,交映门庭秀。 此时称寿。兰玉相先后。喜色上眉峰,且休辞、频倾芳酒。虚空看透,摆脱利名缰,云鬓绿,醉颜酡,笑挹浮丘袖。
343 0 0
春草长河曲,离心共渺然。方收汉家俸,独向汶阳田。 鸟雀空城在,榛芜旧路迁。山东征战苦,几处有人烟。
355 0 0
刘长卿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