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衣其紑,载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不吴不敖,胡考之休。
451 0 0
诗经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391 0 0
李商隐
九日正乘秋,三杯兴已周。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 长房萸早熟,彭泽菊初收。何藉龙沙上,方得恣淹留。
285 0 0
中华文学
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441 0 0
温庭筠
夫君清且贫,琴鹤最相亲。简肃诸曹事,安闲一境人。 陵山云里拜,渠路雨中巡。易得连宵醉,千缸石冻春。
469 0 0
郑谷
洞壑双扉入到初,似从深阱睹高墟。天开白日临军国, 山夹黄河护帝居。隋炀远游宜不反,奉春长策竟何如。 须知皇汉能扃鐍,延得年过四百馀。
379 0 0
徐夤
负妾当时寤寐求,从兹粉面阻绸缪。 宫空月苦瑶云断,寂寞巴江水自流。
325 0 0
求己甚忘筌,得之经浑然。僻能离诡差,清不尚妖妍。 冷澹闻姚监,精奇见浪仙。如君好风格,自可继前贤。
435 0 0
齐己
城尖径昃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峡坼云霾龙虎卧, 江清日抱鼋鼍游。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 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328 0 0
杜甫
乡关眇天末,引领怅怀归。羁旅久淫滞,物色屡芳菲。 稍觉出意尽,行看蓬鬓稀。如何千里外,伫立沾裳衣。
332 0 0
疏杉低通滩,冷鹭立乱浪。草彩欲夷犹,云容空淡荡。
385 0 0
皮日休
鼍鼓沉沉虬水咽,秦丝不上蛮弦绝。常娥衣薄不禁寒, 蟾蜍夜艳秋河月。碧城冷落空蒙烟,帘轻幕重金钩栏。 灵香不下两皇子,孤星直上相风竿。八桂林边九芝草, 短襟小鬓相逢道。入门暗数一千春,愿去闰年留月小。 栀子交加香蓼繁,停辛伫苦留待君。 阊门日下吴歌远,陂路绿菱香满满。后溪暗起鲤鱼风, 船旗闪断芙蓉干。轻身奉君畏身轻,双桡两桨樽酒清。 莫因风雨罢团扇,此曲断肠惟北声。低楼小径城南道, 犹自金鞍对芳草。
455 0 0
吾王游胜地,骖驾历祇园。临风画角愤,耀日采旗翻。 永怀筌了义,寂念启玄门。深溪穷地脉,高嶂接云根。 信美谐心赏,幽邃且攀援。曳裾欣扈从,方悟屏尘喧。
323 0 0
客里家山,记踏来时,水曲山崖。被滩声喧枕,鸡声破晓,匆匆惊觉,依旧天涯。抖擞征衣,寒欺晓袂,回首银河西未斜。尘埃债,叹有如此发,空为伊华。 古来客况堪嗟。尽贫也输他□在家。料驿舍旁边,月痕白处,暗香微度,应是梅花。拣折一枝,路逢南雁,和两字平安寄与他。教知道,有长亭短堠,五饭三茶。
337 0 0
葛长庚
此曲太古音,由来无管奏。多云采樵乐,或说林泉候。 一唱凝闲云,再谣悲顾兽。若遇采诗人,无辞收鄙陋。
358 0 0
禀命孤且贱,少为病所婴。八岁始读书,四方遂有兵。 童心幸不羁,此去负平生。是月胡入洛,明年天陨星。 夜行登灞陵,惝恍靡所征。云海一翻荡,鱼龙俱不宁。 因浮襄江流,远寄鄱阳城。鄱阳富学徒,诮我戆无营。 谕以诗礼义,勖随宾荐名。舟车更滞留,水陆互阴晴。 晓望怯云阵,夜愁惊鹤声。凄凄指宋郊,浩浩入秦京。 沴气既风散,皇威如日明。方逢粟比金,未识公与卿。 十上不可待,三年竟无成。偶为达者知,扬我于王廷。 素志且不立,青袍徒见萦。昏孱夙自保,静躁本殊形。 始趋甘棠阴,旋遇密人迎。考实绩无取,责能才固轻。 新丰古离宫,宫树锁云扃。中复莅兹邑,往惟曾所经。 缭垣何逶迤,水殿亦峥嵘。夜雨滴金砌,阴风吹玉楹。 官曹虽检率,国步日夷平。命蹇固安分,祸来非有萌。 因逢骇浪飘,几落无辜刑。巍巍登坛臣,独正天柱倾。 悄悄失途子,分将秋草并。百年甘守素,一顾乃拾青。 相逢十月交,众卉飘已零。感旧谅戚戚,问孤恳茕茕。 侍郎文章宗,杰出淮楚灵。掌赋若吹籁,司言如建瓴。 郎中善馀庆,雅韵与琴清。郁郁松带雪,萧萧鸿入冥。 员外真贵儒,弱冠被华缨。月香飘桂实,乳溜滴琼英。 补阙思冲融,巾拂艺亦精。彩蝶戏芳圃,瑞云凝翠屏。 拾遗兴难侔,逸调旷无程。九酝贮弥洁,三花寒转馨。 校书才智雄,举世一娉婷。赌墅鬼神变,属词鸾凤惊。 差肩曳长裾,总辔奉和铃。共赋瑶台雪,同观金谷筝。 倚天方比剑,沈井忽如瓶。神昧不可问,天高莫尔听。 君持玉盘珠,泻我怀袖盈。读罢涕交颐,愿言跻百龄。
293 0 0
卢纶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560 0 0
闲读南华对酒杯,醉携筇竹画苍苔。豪门有利人争去, 陋巷无权客不来。解报可能医病雀,重燃谁肯照寒灰。 严陵万古清风在,好棹东溪咏钓台。 功智争驰淡薄空,犹怀忠信拟何从。鸱鸢啄腐疑雏凤, 神鬼欺贫笑伯龙。烈日不融双鬓雪,病身全仰竹枝筇。 崇侯入辅严陵退,堪忆啼猿万仞峰。
445 0 0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381 0 0
王安石
闲来南渡口,迤逦看江枫。一路波涛畔,数家芦苇中。 远汀排晚树,深浦漾寒鸿。吟罢慵回首,此情谁与同。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