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上海有正书局翻造本。其广告谓研究木刻十余年,始雕是书。〔2〕实则兼用木版,石版,波黎版〔3〕及人工著色,乃日本成法,非尽木刻也。广告夸耳!然原刻难得,翻本亦无胜于此者。因致一部,以赠广平,有诗为证: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4〕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 成年冬十二月九日之夜,鲁迅记EE 〔1〕本篇据手迹编入,原题在赠许广平的《芥子园画谱三集》首册扉页,无标题、标点。 《芥子园画谱》,又称《芥子园画传》,中国画技法图谱。清代王概兄弟应沈心友(李渔之婿)之请编绘,因刻于李渔在南京的别墅“芥子园”,故名。该书第三集为花卉草虫禽鸟谱,共四卷。(2〕有正书局的《芥子园画谱三集》广告,见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七日《申报》,其中说:“本局费二十年心力经营木刻,不惜工本,将三集依式刊印,彩色鲜艳活泼,与宋元真迹无异,且多超过原本之处,诚为美术之绝品。” 〔3〕波黎版即玻璃版,又称珂罗版,照像平印版的一种,用厚磨砂玻璃作版材制成。 〔4〕以沫相濡《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呴,吹。
371 0 0
鲁迅
铉府诞英规,公才天下知。谓乘羔雁族,继入凤凰池。 赤县求人隐,青门起路岐。翟回车少别,凫化舄遥驰。 神哭周南境,童歌渭北垂。贤哉荀奉倩,衮职伫来仪。
373 0 0
宋之问
【代出自蓟北门行】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猖,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426 0 0
鲍照
穷巷空林常闭关,悠然独卧对前山。 今朝忽枉嵇生驾,倒屣开门遥解颜。
366 0 0
中华文学
蕊珠宫里谪神仙,八载温陵万户闲。心地阔于云梦泽, 官资高却太行山。姜牙兆寄熊罴内,陶侃文成掌握间。 应笑清溪旧门吏,年年扶病掩柴关。 武荣江畔荫祥云,宠拜天人庆郡人。五色鹤绫花上敕, 九霄龙尾道边臣。英雄达处谁言命,富贵来时自逼身。 更待春风飞吉语,紫泥分付与陶钧。
466 0 0
徐夤
六幺水调家家唱, 白雪梅花处处吹。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翻杨柳枝。
498 0 0
白居易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360 0 0
佚名
寺还名玉泉,澄水亦遭贤。物尚犹如此,人争合偶然。 溪流云断外,山峻鸟飞还。初日长廊下,高僧正坐禅。
393 0 0
两岸月桥花半吐。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 先自冰霜真态度。何事枝头,点点胭脂污。莫是东君嫌淡素。问花花又娇无语。
401 0 0
真德秀
08 威廉古堡(3’55) 词:方文山 曲:周杰伦 编曲:洪敬尧 藤蔓植物 爬满了伯爵的坟墓 古堡里一片荒芜 长满杂草的泥土 不会骑扫把的胖女巫 用拉丁文念咒语啦啦呜 她养的黑猫笑起来像哭 啦啦啦呜 用水晶球替人占卜 她说下午三点阳光射进教堂的角度 能知道你前世是狼人还是蝙蝠 古堡主人威廉二世满脸的络腮胡 习惯 在吸完血后开始打呼 管家是一只会说法语举止优雅的猪 吸血前会念约翰福音做为弥补 拥有一双蓝色眼睛的凯瑟琳公主 专吃 有AB血型的公老鼠 恍恍惚惚 是谁的脚步 银制茶壶 装蟑螂蜘蛛 辛辛苦苦 全家怕日出 白色蜡烛 温暖了空屋
499 0 0
方文山
桃李缘阴浓,屈指中和三六。恰是仙翁初度,霭瑞烟芬馥。 歌喉宛转绕华堂,总是长生曲。他日临清亭上,看儿孙朝服。
431 0 0
刘仙伦
分散多如此,人情岂自由。重来看月夕,不似去年秋。 息虑虽孤寝,论空未识愁。须同醉乡者,万事付江流。
421 0 0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376 0 0
刘长卿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414 0 0
李商隐
理邑想无事,鸣琴不下堂。井田通楚越,津市半渔商。 卢橘垂残雨,红莲拆早霜。送君催白首,临水独思乡。
374 0 0
钱起
故人言别倍依依,病里班荆苦忆违。 明日柳亭门外路,不知谁赋送将归。
448 0 0
吴融
养来鹦鹉觜初红,宜在朱楼绣户中。频学唤人缘性慧, 偏能识主为情通。敛毛睡足难销日,亸翅愁时愿见风。 谁遣聪明好颜色,事须安置入深笼。
386 0 0
刘禹锡
秦地瓜分侯已故。不学渊明,种秫辞归去。薄有田园还种取。养成碧玉甘如许。 卜隐青门真得趣。蕙帐空闲,鹤怨来何暮。莫说蜗名催及戍。长安城下锄烟雨。
334 0 0
张炎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其二) 余生欲老南海村, 帝遣巫阳召我魂[1]。 杳杳天低鹊没处, 青山一发是中原。
395 0 0
苏轼
【梁州令】 莫唱阳关曲, 泪湿当年金缕。 离歌自古最消魂, 闻歌更在消魂处。 南楼杨柳多情绪, 不系行人住。 人情却似飞絮, 悠扬便逐春风去。
427 0 0
晏几道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