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拜旆旗前,松阴路半千。楼冲高雪会,驿闭乱云眠。 榜挂临江省,名题赴宅筵。人求新蜀赋,应贵浣花笺。
391 0 0
李洞
羯虏问周鼎,柱史出秦关。苦求句漏,何意身世远差安。不见踮鸢堕水,时有飞鸿遵渚,乐此久忘还。采药寓言耳,胸次有灵丹。 钓游处,榕叶暗,荻花残。自翁仙后千载,输与水鸥闲。我读内篇未竟,忽被急符驱去,洞闭白云寒。回首愧幽子,隐约海中山。
347 0 0
刘克庄
仙院御沟东,今来事不同。门开青草日,楼闭绿杨风。 将犬升天路,披云赴月宫。武皇曾驻跸,亲问主人翁。
371 0 0
刘禹锡
送君何处展离筵,大梵王宫大雪天。庾岭梅花落歌管, 谢家柳絮扑金田。乱从纨袖交加舞,醉入篮舆取次眠。 却笑召邹兼访戴,只持空酒驾空船。
398 0 0
白居易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546 0 0
李冶
——寄《涛声》编辑的一封信编辑先生: 我常常看《涛声》,也常常叫“快哉!”但这回见了周木斋先生那篇《骂人与自骂》〔2〕,其中说北平的大学生“即使不能赴难,最低最低的限度也应不逃难”,而致慨于五四运动时代式锋芒之销尽,却使我如骨鲠在喉,不能不说几句话。因为我是和周先生的主张正相反,以为“倘不能赴难,就应该逃难”,属于“逃难党”的。 周先生在文章的末尾,“疑心是北京改为北平的应验”,我想,一半是对的。那时的北京,还挂着“共和”的假面,学生嚷嚷还不妨事;那时的执政,是昨天上海市十八团体为他开了“上海各界欢迎段公芝老大会”〔3〕的段祺瑞先生,他虽然是武人,却还没有看过《莫索理尼传》。然而,你瞧,来了呀。有一回,对着请愿的学生毕毕剥剥的开枪了〔4〕,兵们最受瞄准的是女学生,这用精神分析学来解释,是说得过去的,尤其是剪发的女学生,这用整顿风俗〔5〕的学说来解说,也是说得过去的。总之是死了一些“莘莘学子”。然而还可以开追悼会;还可以游行过执政府之门,大叫“打倒段祺瑞”。为什么呢?因为这时又还挂着“共和”的假面。然而,你瞧,又来了呀。现为党国大教授的陈源先生,在《现代评论》上哀悼死掉的学生,说可惜他们为几个卢布送了性命;〔6〕《语丝》反对了几句,现为党国要人的唐有壬先生在《晶报》上发表一封信,说这些言动是受墨斯科的命令的。这实在已经有了北平气味了。 后来,北伐成功了,北京属于党国,学生们就都到了进研究室的时代,五四式是不对了。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很容易为“反动派”所利用的。为了矫正这种坏脾气,我们的政府,军人,学者,文豪,警察,侦探,实在费了不少的苦心。用诰谕,用刀枪,用书报,用煅炼,用逮捕,用拷问,直到去年请愿之徒,死的都是“自行失足落水”,连追悼会也不开的时候为止,这才显出了新教育的效果。 倘使日本人不再攻榆关,我想,天下是太平了的,“必先安内而后可以攘外”〔7〕。但可恨的是外患来得太快一点,太繁一点,日本人太不为中国诸公设想之故也,而且也因此引起了周先生的责难。 看周先生的主张,似乎最好是“赴难”。不过,这是难的。倘使早先有了组织,经过训练,前线的军人力战之后,人员缺少了,副司令〔8〕下令召集,那自然应该去的。无奈据去年的事实,则连火车也不能白坐,而况乎日所学的又是债权论,土耳其文学史,最小公倍数之类。去打日本,一定打不过的。大学生们曾经和中国的兵警打过架,但是“自行失足落水”了,现在中国的兵警尚且不抵抗,大学生能抵抗么?我们虽然也看见过许多慷慨激昂的诗,什么用死尸堵住敌人的炮口呀,用热血胶住倭奴的刀枪呀,但是,先生,这是“诗”呵!事实并不这样的,死得比蚂蚁还不如,炮口也堵不住,刀枪也胶不住。孔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9〕我并不全拜服孔老夫子,不过觉得这话是对的,我也正是反对大学生“赴难”的一个。 那么,“不逃难”怎样呢?我也是完全反对。自然,现在是“敌人未到”的,但假使一到,大学生们将赤手空拳,骂贼而死呢,还是躲在屋里,以图幸免呢?我想,还是前一着堂皇些,将来也可以有一本烈士传。不过于大局依然无补,无论是一个或十万个,至多,也只能又向“国联”报告一声罢了。去年十九路军的某某英雄怎样杀敌,大家说得眉飞色舞,因此忘却了全线退出一百里的大事情,可是中国其实还是输了的。而况大学生们连武器也没有。现在中国的新闻上大登“满洲国”〔10〕的虐政,说是不准私藏军器,但我们大中华民国人民来藏一件护身的东西试试看,也会家破人亡,——先生,这是很容易“为反动派所利用”的呵。 施以狮虎式的教育,他们就能用爪牙,施以牛羊式的教育,他们到万分危急时还会用一对可怜的角。然而我们所施的是什么式的教育呢,连小小的角也不能有,则大难临头,惟有兔子似的逃跑而已。自然,就是逃也不见得安稳,谁都说不出那里是安稳之处来,因为到处繁殖了猎狗,诗曰:“贠E贠Es赐茫?鋈?裰?薄玻保薄常?酥?揭病H辉蛉??*计,固仍以“走”为上计耳。 总之,我的意见是:我们不可看得大学生太高,也不可责备他们太重,中国是不能专靠大学生的;大学生逃了之后,却应该想想此后怎样才可以不至于单是逃,脱出诗境,踏上实地去。 但不知先生以为何如?能给在《涛声》上发表,以备一说否?谨听裁择,并请文安。 罗怃顿首。一月二十八夜。 再:顷闻十来天之前,北平有学生五十多人因开会被捕,可见不逃的还有,然而罪名是“借口抗日,意图反动”,又可见虽“敌人未到”,也大以“逃难”为是也。二十九日补记。 BB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一日上海《涛声》第二卷第五期,署名罗怃。原题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2〕周木斋(1910—1941)江苏武进人,当时在上海从事编辑和写作。他的《骂人与自骂》,载《涛声》第二卷第四期(一九三三年一月#p#副标题#e#
326 0 0
鲁迅
无尘从不扫,有鸟莫令弹。若要添风月,应除数百竿。
403 0 0
韩愈
山外半规残日,云边一缕余霞。满城飞雪散苕花。万顷溪连罨画。 柳惲风流旧国,鹤龄潇洒人家。肯嗟流落在天涯。云水从今起价。
328 0 0
葛胜仲
邹子谭天岁,黄童对日年。求真初作传,炼魄已成仙。 鹤驾迎缑岭,星桥下蜀川。逢君竹林客,相对弄清弦。
401 0 0
皎然
万水千山音信希,空劳魂梦到京畿。漫天岭上频回首,不见虞封泪满衣。
425 0 0
高骈
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凭崖望咸阳,宫阙罗北极。万井惊画出,九衢如弦直。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厩马散连山,军容威绝域。伊皋运元化,卫霍输筋力。歌钟乐未休,荣去老还逼。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不散东海金,何争西飞匿。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
304 0 0
李白
鳃花轻拂紫绵香。琼杯初暖妆。贪凭雕槛看鸳鸯。无心上绣床。 风絮乱。恣轻狂。恼人依旧忙。梦随残雨下高唐。悠悠春梦长。
377 0 0
严仁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宝篆烟销龙凤,画屏云锁潇湘。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438 0 0
秦观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327 0 0
一种岁前春,谁辨额黄腮白。风意只吟群木,与此花修别。 此花佳处似佳人,高情带诗格。君与岁寒相许,有芳心难结。
329 0 0
赵彦端
年来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更新。独献菜羹怜应节, 遍传金胜喜逢人。烟添柳色看犹浅,鸟踏梅花落已频。 东閤此时闻一曲,翻令和者不胜春。
309 0 0
戴叔伦
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 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金山旧游寺,过岸听钟声。 故国荒台在,前临震泽波。绮罗随世尽,麋鹿古时多。 筑用金鎚力,摧因石鼠窠。昔年雕辇路,唯有采樵歌。
375 0 0
木落前山霜露多,手持寒锡远头陀。 眼看庭树梅花发,不见诗人独咏歌。
343 0 0
刘商
碧草凌古庙,清尘锁秋窗。当时独宰割,猛志谁能降。 鼓气雷作敌,剑光电为双。新悲徒自起,旧恨空浮江。
365 0 0
孟郊
昔别若梦中,天涯忽相逢。洞庭破秋月,纵酒开愁容。 赠剑刻玉字,延平两蛟龙。送君不尽意,书及雁回峰。
332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