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携九日酒,共到百花亭。醉里求诗境,回看岛屿青。
435 0 0
朱庆馀
行役不遑安,在幽机转发。山谷无明晦,溪霞自兴没。 朝栉杉下风,夕饮石上月。懿尔青云士,垂缨朝凤阙。 宁知采竹人,每食惭薇蕨。
368 0 0
钱起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 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316 0 0
杜甫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466 0 0
陆龟蒙
莫打南来雁,从他向北飞。打时双打取,莫遣两分离。
320 0 0
佚名
先君怀圣德,灵庙肃神心。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流沙丹灶灭,关路紫烟沉。独伤千载后,空余松柏林。
296 0 0
李白
花下春藏五马,松间风落双凫。兵厨玉帐卷酃湖。人醉碧云欲暮。 归去聊登文石,翱翔便是天衢。雅歌谁解继投壶。桃李无言满路。
319 0 0
毛滂
同志幸同年,高堂君独还。齐荣恩未报,共隐事应闲。 访寺临湖岸,开楼见海山。洛中推二陆,莫久恋乡关。
392 0 0
中华文学
清露澄境远,旭日照林初。一望秋山净,萧条形迹疏。 登原忻时稼,采菊行故墟。方愿沮溺耦,淡泊守田庐。
342 0 0
韦应物
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复暮。惆怅问春风,明朝应不住。 送春曲江上,眷眷东西顾。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 人生似行客,两足无停步。日日进前程,前程几多路。 兵刀与水火,尽可违之去。唯有老到来,人间无避处。 感时良为已,独倚池南树。今日送春心,心如别亲故。
391 0 0
白居易
【七绝】 天公丧母地丁忧, 万里江山尽白头。 明日太阳来作吊, 家家檐下泪珠流。
476 0 0
金圣叹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370 0 0
窦叔向
古来有弃妇,弃妇有归处。今日妾辞君,辞君遣何去。 本家零落尽,恸哭来时路。忆昔未嫁君,闻君却周旋。 绮罗锦绣段,有赠黄金千。十五许嫁君,二十移所天。 自从结发日未几,离君缅山川。家家尽欢喜, 孤妾长自怜。幽闺多怨思,盛色无十年。相思若循环, 枕席生流泉。流泉咽不扫,独梦关山道。及此见君归, 君归妾已老。物情恶衰贱,新宠方妍好。掩泪出故房, 伤心剧秋草。自妾为君妻,君东妾在西。罗帏到晓恨, 玉貌一生啼。自从离别久,不觉尘埃厚。尝嫌玳瑁孤, 犹羡鸳鸯偶。岁华逐霜霰,贱妾何能久。寒沼落芙蓉, 秋风散杨柳。以比憔悴颜,空持旧物还。馀生欲何寄, 谁肯相牵攀。君恩既断绝,相见何年月。悔倾连理杯, 虚作同心结。女萝附青松,贵欲相依投。浮萍失绿水, 教作若为流。不叹君弃妾,自叹妾缘业。忆昔初嫁君, 小姑才倚床。今日妾辞君,小姑如妾长。回头语小姑, 莫嫁如兄夫。
323 0 0
一“女郎,单身的女郎,你为什么留恋这黄昏的海边?——女郎,回家吧,女郎!”“啊不;回家我不回,我爱这晚风吹:”——在沙滩上,在暮霭里,有一个散发的女郎——徘徊,徘徊。二“女郎,散发的女郎,你为什么彷徨在这冷清的海上?女郎,回家吧,女郎!”“啊不;你听我唱歌,大海,我唱,你来和:”——在星光下,在凉风里,轻荡着少女的清音——高吟,低哦。三“女郎,胆大的女郎!那天边扯起了黑幕,这顷刻间有恶风波——女郎,回家吧,女郎!”“啊不;你看我凌空舞,学一个海鸥没海波:”——在夜色里,在沙滩上,急旋着一个苗条的身影——婆娑,婆娑。四“听呀,那大海的震怒,女郎回家吧,女郎!看呀,那猛兽似的海波,女郎,回家吧,女郎!”“啊不;海波他不来吞我,我爱这大海的颠簸!”在潮声里,在波光里,啊,一个慌张的少女在海沫里,蹉跎,蹉跎。五“女郎,在哪里,女郎?在哪里,你嘹亮的歌声?在哪里,你窈窕的身影?在哪里,啊,勇敢的女郎?”黑夜吞没了星辉,这海边再没有光芒;海潮吞没了沙滩,沙滩上再不见女郎,——再不见女郎! ①此诗发表于1925年8月17日《晨报·文学旬刊》。 叙述型抒情诗在徐志摩诗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海韵》即是其中一首。在这类诗的写作中,作为叙述的语言无可避免地对阅读构成一种逼迫。这种逼迫来自现代诗——因为在传统的叙述诗中,比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辞》中,叙述语言与抒情语言从不同层面出场、一目了然,而叙述所叙之事是已然发生或可能发生之事。而在现代诗,比如徐志摩这首《海韵》里,叙述语言和抒情语言二位一体,只有全盘通读之后才能定夺语言的叙述功能。况且,更本质意义的区别在于,现代的叙述型抒情诗叙述所叙之事,并非一种直接生活经验或可能用生活加以验证的经验(当然并非不可以想象)。 《海韵》这首诗究竟告诉了我们些什么呢?诗歌语言的口语化、抒情倾向,意象的简洁清澈,情节的单纯和线性展开,当阅读结束时,完整的情节交待才把诗意表达予以拢合。单身女郎徘徊——歌唱——急舞婆娑——被淹入海沫——从沙滩消失。这并非一个现实中失恋自殁的故事。然而,说到底,徐志摩又用了这样或类似这样故事的情节。徐志摩的这类诗仍是接受了传统叙事诗的基本构思模式,即人物有出场和结局,情节有起伏高潮。但是,这个人物是虚拟化的人物,这个情节是放大的行为“可能”。在《海韵》里,单身女郎并不要或可以不必包含生活意味、道德承诺、伦理意愿,她既不象刘兰芝也不象花木兰,也不是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某一个”,她只是一种现代生活中的“可能”,因此,这个她的徘徊、歌唱、婆娑、被淹和消失,只不过是“可能发生的行为过程的放大。”这正是《海韵》的全新之处。女郎、大海和女郎在大海边的行为事件都由于是悬置的精神现状的象征而显得格外逼迫、苍茫。由于象征,叙述语言能指意义无限扩张,整首诗远远超出了传统叙述诗的诗意表达。虽然《海韵》的语言相当简洁单纯,其包容的蕴含、宽度和复杂性却可以在阅读中反复被体验、领悟。 在第一节中,散发的单身女郎徘徊不回家,令人牵念,而她的回答仅是“我爱这晚风吹。”大海如生活一样险恶,又永远比生活神秘,它的永恒性令人神往。远离生活的孤独的女郎要求“大海,我唱,你来和”,其要求不仅大胆狂妄,而正因其大胆狂妄,对永恒的执著才显坚定。因此当恶风波来临,她要“学一个海鸥没海波”。海鸥是大海的精灵,精神和信念是人类的翅羽,女郎虽然单薄,她的信念却坚定不移。但无情的大海终于要吞没这“爱这大海的颠簸”的女郎!与大自然和永恒的搏斗是一场永恒的搏斗。女郎的“蹉跎”由此变得悲凉。然而,难道女郎真正被击败、彻底消失了吗?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里,老人空手而归,“人是不能被打败的”精神却从此充满了人类心灵。茨威格的散文名篇《海的坟墓》以音乐的永恒旋律讴歌了人类不灭的追寻意志。徐志摩的《海韵》终于以急促的呼寻、形而上的追问、浓郁的抒情将全诗推向高潮,留给读者的是广阔的、深远的思想空间。 “女郎,在哪里,女郎?/在哪里,你嘹亮的歌声?/在哪里,你窈窕的身影?/在哪里,啊,勇敢的女郎?”寻求过,搏击过,歌唱过,因此才称得勇敢,因此仍将被讴歌,再成为追寻的源头!《海韵》是在最后一节杰出地完成了海的永恒韵律的模仿。 徐志摩《海韵》构思对传统叙述诗模式的借鉴或许使他最终没有创构一种新的叙述抒情表达方式,这当然是很大的遗憾。但就《海韵》这首诗而言,表达方式仍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一方面诗人对诗歌的“故事性”有着倾心的迷恋,另方面他又并没有以叙述者“我”的方式在诗中出#p#副标题#e#
406 0 0
徐志摩
秋空过雨静,晚景澄明,天淡如水。渐看蟾彩,东山旋升,金饼上云际。轻烟散尽,莹皓色、消尘翳。倚琼楼,皎若瑶台阆风,翠阑十二。 正好登临无外。满斟与、清光对。虽桂华飘下,玉轮移影,归兴犹未。待继日同宴赏,听秘乐、广寒宫里。惟怕却,明月阴晴未定,且宜欢醉。
337 0 0
曹勋
风送清香过短墙。烟笼晚色近修篁。夕阳楼外角声长。 欲去还留无限思,轻匀淡抹不成妆。一尊相对月生凉。
353 0 0
黄公度
秦云攀窈窕,楚桂搴芳馨。五色岂徒尔,万枝皆有灵。 仙谣天上贵,林咏雪中青。持此一为赠,送君翔杳冥。
329 0 0
孟郊
九衢漂杵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闲。但有羸兵填渭水, 更无奇士出商山。田园已没红尘里,弟妹相逢白刃间。 西望翠华殊未返,泪痕空湿剑文斑。
432 0 0
韦庄
柳拖金缕,着烟浓雾,濛濛落絮。凤皇舟上楚女,妙舞,雷喧波上鼓。 龙争虎战分中土,人无主,桃叶江南渡。襞花笺,艳思牵,成篇,宫娥相与传。
453 0 0
孙光宪
香灯寂寞网尘中,烦恼身须色界空。龙钵已倾无法雨, 虎床犹在有悲风。定心池上浮泡没,招手岩边梦幻通。 深夜月明松子落,俨然听法侍生公。
394 0 0
李绅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