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皇举遗逸,多士咸已宁。至德不可拔,严君独湛冥。 卜筮训流俗,指归畅玄经。闭关动元象,何必游紫庭。
444 0 0
中华文学
请君留楚调,听我吟燕歌。家在辽水头,边风意气多。 出身为汉将,正值戎未和。雪中凌天山,冰上渡交河。 大小百馀战,封侯竟蹉跎。归来灞陵下,故旧无相过。 雄剑委尘匣,空门垂雀罗。玉簪还赵女,宝瑟付齐娥。 昔日不为乐,时哉今奈何。
351 0 0
二十年来,中国已经有了一些作家,多少作品,而且至今还没有完结,所以有个“文坛”,是毫无可疑的。不过搬出去开博览会,却还得顾虑一下。 因为文字的难,学校的少,我们的作家里面,恐怕未必有村姑变成的才女,牧童化出的文豪。古时候听说有过一面看牛牧羊,一面读经,终于成了学者的人的,但现在恐怕未必有。——我说了两回“恐怕未必”,倘真有例外的天才,尚希鉴原为幸。要之,凡有弄弄笔墨的人们,他先前总有一点凭借:不是祖遗的正在少下去的钱,就是父积的还在多起来的钱。要不然,他就无缘读书识字。现在虽然有了识字运动,我也不相信能够由此运出作家来。所以这文坛,从阴暗这方面看起来,暂时大约还要被两大类子弟,就是“破落户”和“暴发户”所占据。 已非暴发,又未破落的,自然也颇有出些著作的人,但这并非第三种,不近于甲,即近于乙的,至于掏腰包印书,仗奁资出版者,那是文坛上的捐班,更不在本论范围之内。所以要说专仗笔墨的作者,首先还得求之于破落户中。他先世也许暴发过,但现在是文雅胜于算盘,家景大不如意了,然而又因此看见世态的炎凉,人生的苦乐,于是真的有些抚今追昔,“缠绵悱恻”起来。一叹天时不良,二叹地理可恶,三叹自己无能。但这无能又并非真无能,乃是自己不屑有能,所以这无能的高尚,倒远在有能之上。你们剑拔弩张,汗流浃背,到底做成了些什么呢?惟我的颓唐相,是“十年一觉扬州梦”〔2〕惟我的破衣上,是“襟上杭州旧酒痕”〔3〕,连懒态和污渍,也都有历史的甚深意义的。可惜俗人不懂得,于是他们的杰作上,就大抵放射着一种特别的神彩,是:“顾影自怜”。暴发户作家的作品,表面上和破落户的并无不同。因为他意在用墨水洗去铜臭,这才爬上一向为破落户所主宰的文坛来,以自附于“风雅之林”,又并不想另树一帜,因此也决不标新立异。但仔细一看,却是属于别一本户口册上的;他究竟显得浅薄,而且装腔,学样。房里会有断句的诸子,看不懂;案头也会有石印的骈文,读不断。也会嚷“襟上杭州旧酒痕”呀,但一面又怕别人疑心他穿破衣,总得设法表示他所穿的乃是笔挺的洋服或簇新的绸衫;也会说“十年一觉扬州梦”的,但其实倒是并不挥霍的好品行,因为暴发户之于金钱,觉得比懒态和污渍更有历史的甚深的意义。破落户的颓唐,是掉下来的悲声,暴发户的做作的颓唐,却是“爬上去”的手段。所以那些作品,即使摹拟到和破落户的杰作几乎相同,但一定还差一尘:他其实并不“顾影自怜”,倒在“沾沾自喜”。 这“沾沾自喜”的神情,从破落户的眼睛看来,就是所谓“小家子相”,也就是所谓“俗”。风雅的定律,一个人离开“本色”,是就要“俗”的。不识字人不算俗,他要掉文,又掉不对,就俗;富家儿郎也不算俗,他要做诗,又做不好,就俗了。这在文坛上,向来为破落户所鄙弃。 然而破落户到了破落不堪的时候,这两户却有时可以交融起来的。如果谁有在找“词汇”的《文选》,大可以查一查,我记得里面就有一篇弹文,所弹的乃是一个败落的世家,把女儿嫁给了暴发而冒充世家的满家子〔4〕:这就足见两户的怎样反拨,也怎样的联合了。文坛上自然也有这现象;但在作品上的影响,却不过使暴发户增添一些得意之色,破落户则对于“俗”变为谦和,向别方面大谈其风雅而已:并不怎么大。 暴发户爬上文坛,固然未能免俗,历时既久,一面持筹握算,一面诵诗读书,数代以后,就雅起来,待到藏书日多,藏钱日少的时候,便有做真的破落户文学的资格了。然而时势的飞速的变化,有时能不给他这许多修养的工夫,于是暴发不久,破落随之,既“沾沾自喜”,也“顾影自怜”,但却又失去了“沾沽自喜”的确信,可又还没有配得“顾影自怜”的风姿,仅存无聊,连古之所谓雅俗也说不上了。向来无定名,我姑且名之为“破落暴发户”罢。这一户,此后是恐怕要多起来的。但还要有变化:向积极方面走,是恶少;向消极方面走,是瘪三。 使中国的文学有起色的人,在这三户之外。 六月六日。 CC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七月《文学》月刊第五卷第一号“文学论坛”栏,署名干。 〔2〕“十年一觉扬州梦”唐代诗人杜牧《遣怀》一诗中的句子。〔3〕“襟上杭州旧酒痕”唐代诗人白居易《故衫》一诗中的句子。 〔4〕即《文选》卷四十“弹事”类所录南朝梁沈约《奏弹王源》一文。文中说:“风闻东海王源嫁女与富阳满氏……托姻结好,唯利是求,玷辱流辈,莫斯为甚……岂有六卿之胄,纳女于管库之人……宜OE呉悦骺疲?碇?魑椤! #p#副标题#e#
367 0 0
鲁迅
道閟鹤关,运缠鸠里。门集大命,俾歆嘉祀。 礼亚六瑚,诚殚二簋。有诚颙若,神斯戾止。
446 0 0
佚名
花气薰人百和香。少陵佳句是仙方。空教蜂蝶为花忙。 和露摘来轻换骨,傍怀闻处恼回肠。去年时候入思量。
342 0 0
张元干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366 0 0
陈子昂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432 0 0
李商隐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494 0 0
刘沧
月出深峰里,清凉夜亦寒。每嫌西落疾,不得到明看。
458 0 0
张籍
身是高人欲寝冰。引年可待进豨苓。无忧无患也身轻。 雪里放囚天亦喜,平安骑鹤到家庭。今年春早为长生。
403 0 0
刘辰翁
龙剑昔未发,泥沙相晦藏。向非张茂先,孰辨斗牛光。 神物不自达,圣贤亦彷徨。我行丰城野,慷慨心内伤。
391 0 0
权德舆
瑶姬妙格。冰姿微带霜痕拆。一般恼杀多情客。风弄横枝,残月半窗白。 孤山仙种曾移得。结根久傍王猷宅。欲笺心事呼云翮。为报年芳,萍梗正南北。
326 0 0
张榘
藤生南海滨,引蔓青且长。剪削为花枝,何人无文章。 非才亦有心,割骨闻馀芳。繁叶落何处,孤贞在中央。 愿盛黄金膏,寄与青眼郎。路远莫知意,水深天苍苍。
406 0 0
去年七夕,今年五日,两见浴儿高会。乃翁种德已多年,看衮衮、公侯未艾。 封胡羯末,综维缜绛,堪羡金鱼垂袋。丹砂白蜜不须涂,把续命、彩丝与带。
443 0 0
郭应祥
上牛坐,伏牛卧,牧童光阴牛背过。牛尾秃速牛角弯,牛肥牛瘠心先关。母呼儿饭儿不饭,人饿须知饲牛晚。放之平泉,以宽牛劳;浴之清浅,以息牛喘。牛能养人识人意,一牛全家命所寄。阿牛牵牛去输租,劝爷卖牛宁卖吾。
405 0 0
多才翻得罪,天末抱穷忧。白首为迁客,青山绕万州。 醉欹梅障晓,歌厌竹枝秋。望阙怀乡泪,荆江水共流。
471 0 0
郑谷
我行春三月,山中百花开。披林入峭蒨,攀登陟崔嵬。 白云半峰起,清江出峡来。谁知高深意,缅邈心幽哉。
439 0 0
张说
割爱天文动,敦和国步安。仙姿归旧好,戎意结新欢。 并命瞻鹓鹭,同心揖蕙兰。玉箫临祖帐,金榜引征鞍。 广陌双旌去,平沙万里看。海云侵鬓起,边月向眉残。 突兀阴山迥,苍茫朔野宽。毳庐同甲帐,韦橐比雕盘。 义著亲胡俗,仪全识汉官。地邻冰鼠净,天映烛龙寒。 节异苏卿执,弦殊蔡女弹。碛分黄渺渺,塞极黑漫漫。 欢味膻腥列,徵声by僸攒。归期先雁候,登路剧鹏抟。 上客离心远,西宫草诏殚。丽词传锦绮,珍价掩琅玕. 百两开戎垒,千蹄入御栏。瑞光麟阁上,喜气凤城端。 尚德曾辞剑,柔凶本舞干。茫茫斗星北,威服古来难。
361 0 0
杨巨源
望极思悠悠。江如练、籁息浪纹收。看帆卷帆舒,往来征艇,鹭飞鹭立,远近芳洲。逝波不舍山常好,只白少年头。杜若满汀,离骚幽怨,鸱夷去国,烟浪遨游。 江南知何许,青林晚,山断处、白云浮。怀古慨今,谁人似我闲愁。叹醉生浪迹,鲈乡蟹舍,殢红怨粉,莲棹菱舟。敲遍阑干,默然竟日凝眸。
387 0 0
【蝶恋花】 答李淑一(1957.05.11)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毛泽东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