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千山瘦,风微一水澄。清霜暖日快归程。唤渡沙头、款款话离情。 傍岸渔舟集,横空雁字轻,凭阑凝眼增明。一片潇湘、真个画难成。
307 0 0
中华文学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2]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3]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371 0 0
李白
洛神一醉未醒。俯鉴窥红影。万绿森相卫,西风静、不放冷。侵晓鸥梦稳。非尘境。棹月香千顷。锦机靓。 亭亭不语,多应嗔赋玉井。西湖游子,惯识雨愁烟恨。只恐吴娃暗折赠。耿耿。柔丝容易萦损。
327 0 0
史达祖
空色庄严玉版师。老斑遮护锦绷儿。只愁一夜被风吹。 润处似沾B672谷雨,斫来如带渭川泥。从空托出镇帷犀。
345 0 0
张炎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311 0 0
佚名
睛云十丈跨杉溪。偏称夜凉时。我来正值,一滩月朗,万木霜飞。 谪仙不住人间世,此恨有谁知。何人画我,倚阑得句,听水忘归。
326 0 0
我儿辞去泪双流,蜀郡秦川两处愁。红叶满山归故国, 黄茅遍地住他州。荷衣晓挂惭官吏,菱镜秋窥讶鬓髹。 好向云泉营旧隐,莫教庄叟畏牺牛。
独壑临万嶂,苍苔绝行迹。仰窥猿挂树,俯对鹤巢石。 上有一岩屋,相传灵人宅。深林无阳晖,幽水转鲜碧。 拾薪遇遗鼎,探穴得古籍。结念候云兴,烧香坐终夕。
406 0 0
边寇日骚动,故人音信稀。长缨惭贾谊,孤愤忆韩非。 晓匣鱼肠冷,春园鸭掌肥。知君安未得,聊且示忘机。
394 0 0
罗隐
一关于中国的火 希腊人所用的火,听说是在一直先前,普洛美修斯〔2〕从天上偷来的,但中国的却和它不同,是燧人氏〔3〕自家所发见——或者该说是发明罢。因为并非偷儿,所以拴在山上,给老雕去啄的灾难是免掉了,然而也没有普洛美修斯那样的被传扬,被崇拜。 中国也有火神〔4〕的。但那可不是燧人氏,而是随意放火的莫名其妙的东西。 自从燧人氏发见,或者发明了火以来,能够很有味的吃火锅,点起灯来,夜里也可以工作了,但是,真如先哲之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罢,同时也开始了火灾,故意点上火,烧掉那有巢氏〔5〕所发明的巢的了不起的人物也出现了。 和善的燧人氏是该被忘却的。即使伤了食,这回是属于神农氏〔6〕的领域了,所以那神农氏,至今还被人们所记得。至于火灾,虽然不知道那发明家究竟是什么人,但祖师总归是有的,于是没有法,只好漫称之曰火神,而献以敬畏。看他的画像,是红面孔,红胡须,不过祭祀的时候,却须避去一切红色的东西,而代之以绿色。他大约像西班牙的牛一样,一看见红色,便会亢奋起来,做出一种可怕的行动的。〔7〕他因此受着崇祀。在中国,这样的恶神还很多。 然而,在人世间,倒似乎因了他们而热闹。赛会〔8〕也只有火神的,燧人氏的却没有。倘有火灾,则被灾的和邻近的没有被灾的人们,都要祭火神,以表感谢之意。被了灾还要来表感谢之意,虽然未免有些出于意外,但若不祭,据说是第二回还会烧,所以还是感谢了的安全。而且也不但对于火神,就是对于人,有时也一样的这么办,我想,大约也是礼仪的一种罢。 其实,放火,是很可怕的,然而比起烧饭来,却也许更有趣。外国的事情我不知道,若在中国,则无论查检怎样的历史,总寻不出烧饭和点灯的人们的列传来。在社会上,即使怎样的善于烧饭,善于点灯,也毫没有成为名人的希望。然而秦始皇〔9〕一烧书,至今还俨然做着名人,至于引为希特拉〔10〕烧书事件的先例。假使希特拉太太善于开电灯,烤面包罢,那么,要在历史上寻一点先例,恐怕可就难了。但是,幸而那样的事,是不会哄动一世的。 烧掉房子的事,据宋人的笔记说,是开始于蒙古人的。因为他们住着帐篷,不知道住房子,所以就一路的放火。〔11〕然而,这是诳话。蒙古人中,懂得汉文的很少,所以不来更正的。其实,秦的末年就有着放火的名人项羽〔12〕在,一烧阿房宫,便天下闻名,至今还会在戏台上出现,连在日本也很有名。然而,在未烧以前的阿房宫里每天点灯的人们,又有谁知道他们的名姓呢? 现在是爆裂弹呀,烧夷弹呀之类的东西已经做出,加以飞机也很进步,如果要做名人,就更加容易了。而且如果放火比先前放得大,那么,那人就也更加受尊敬,从远处看去,恰如救世主〔13〕一样,而那火光,便令人以为是光明。二关于中国的王道 在前年,曾经拜读过中里介山氏〔14〕的大作《给支那及支那国民的信》。只记得那里面说,周汉都有着侵略者的资质。而支那人都讴歌他,欢迎他了。连对于朔北的元和清,也加以讴歌了。只要那侵略,有着安定国家之力,保护民生之实,那便是支那人民所渴望的王道,于是对于支那人的执迷不悟之点,愤慨得非常。 那“信”,在满洲出版的杂志上,是被译载了的,但因为未曾输入中国,所以像是回信的东西,至今一篇也没有见。只在去年的上海报上所载的胡适〔15〕博士的谈话里,有的说,“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征服中国,即彻底停止侵略,反过来征服中国民族的心。”不消说,那不过是偶然的,但也有些令人觉得好像是对于那信的答复。 征服中国民族的心,这是胡适博士给中国之所谓王道所下的定义,然而我想,他自己恐怕也未必相信自己的话的罢。在中国,其实是彻底的未曾有过王道,“有历史癖和考据癖”的胡博士,该是不至于不知道的。 不错,中国也有过讴歌了元和清的人们,但那是感谢火神之类,并非连心也全被征服了的证据。如果给与一个暗示,说是倘不讴歌,便将更加虐待,那么,即使加以或一程度的虐待,也还可以使人们来讴歌。四五年前,我曾经加盟于一个要求自由的团体〔16〕,而那时的上海教育局长陈德征氏勃然大怒道,在三民主义的统治之下,还觉得不满么?那可连现在所给与着的一点自由也要收起了。而且,真的是收起了的。每当感到比先前更不自由的时候,我一面佩服着陈氏的精通王道的学识,一面有时也不免想,真该是讴歌三民主义的。然而,现在是已经太晚了。 在中国的王道,看去虽然好像是和霸道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17〕这之前和之后,一定要有霸道跑来的。人民之所讴歌,就为了希望霸道的减轻,或者不更加重的缘故。汉的高祖〔18〕,据历史家说,是龙种,但其实是无赖出身,说是侵略者,恐怕有些不对的。至于周的武王〔19〕,则以征伐之名入中国,加以和殷似乎连民族也不同,用现代的话来说,那可是侵略者。然而那时的民众的声音,现在已经没有留存了。孔子和孟子〔20〕确曾大#p#副标题#e#
399 0 0
鲁迅
【尉迟怀】 离恨 隋堤路。 渐日晚、 密霭生深树。 阴阴淡月笼沙, 还宿河桥深处。 无情画舸, 都不管、 烟波隔前浦。 等行人、 醉拥重衾, 载将离恨归去。 因思旧客京华, 长偎傍疏林, 小槛欢聚。 冶叶倡条俱相识, 仍惯见、珠歌翠舞。 如今向、渔村水驿, 夜如岁、 焚香独自语。 有何人、念我无聊, 梦魂凝想鸳侣。
388 0 0
周邦彦
正好江乡笋蕨芽,他乡却看担头花。只将蝶梦付南华。 万事纷纭都入幻,一杯邂逅且忘怀。年年秋卉与春葩。
340 0 0
吴潜
紫陌追随日,青门相见时。宦游从此去,离别几年期。 芳桂尊中酒,幽兰下调词。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
362 0 0
李峤
省得前年别,蘋洲旅馆中。乱离身不定,彼此信难通。 侯国兵虽敛,吾乡业已空。秋来忆君梦,夜夜逐征鸿。
427 0 0
杜荀鹤
三惑昏昏中紫宸,万机抛却醉临春。书中不礼隋文帝, 井底常携张贵嫔。玉树歌声移入哭,金陵天子化为臣。 兵戈半渡前江水,狎客犹闻争酒巡。
517 0 0
徐夤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黄鹂并坐交愁湿, 白鹭群飞大剧干。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 惟吾最爱清狂客,百遍相看意未阑。
516 0 0
杜甫
道隐不可见,灵书藏洞天。吾师四万劫,历世递相传。 别杖留青竹,行歌蹑紫烟。离心无远近,长在玉京悬。
325 0 0
蛾眉亭上,今日交冬至。已报一阳生,更佳雪、因时呈瑞。匀飞密舞,都是散天花,山不见,水如山,浑在冰壶里。 平生选胜,到此非容易。弄月与燃犀,漫劳神、徒能惊世。争如此际,天意巧相符,须痛饮,庆难逢,莫诉厌厌醉。
318 0 0
李之仪
峡内岂无人,所逢非所思。门前亦有客,相对不相知。 仰望但云树,俯顾惟妻儿。寝食起居外,端然无所为。 东郊萧处士,聊可与开眉。能饮满杯酒,善吟长句诗。 庭前吏散后,江畔路乾时。请君携竹杖,一赴郡斋期。
445 0 0
白居易
【钟山即事】 涧水无声绕竹流, 竹西花草弄春柔。[2] 茅檐相对坐终日, 一鸟不鸣山更幽。[3]
392 0 0
王安石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