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旒扆御翚轩,海内初传涣汗恩。秦狱已收为厉气, 瘴江初返未招魂。英材尽作龙蛇蛰,战地多成虎豹村。 除却数般伤痛外,不知何事及王孙。
330 0 0
陆龟蒙
凉风起禁掖,新月生宫沼。夜半秋暗来,万年枝袅袅。 炎凉递时节,钟鼓交昏晓。遇圣惜年衰,报恩愁力小。 素餐无补益,朱绶虚缠绕。冠盖栖野云,稻粱养山鸟。 量能私自省,所得已非少。五品不为贱,五十不为夭。 若无知足心,贪求何日了。
316 0 0
白居易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余。自销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 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欹枕,雨外熏炉。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F156。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莫重来,吹尽香绵,泪满平芜。
290 0 0
吴文英
南陌采桑出,谁知妾姓秦。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 珠履荡花湿,龙钩折桂新。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
450 0 0
赵嘏
朝饮苍梧泉,夕栖碧海烟。宁知鸾凤意,远托椅桐前。 慕蔺岂曩古,攀嵇是当年。愧非黄石老,安识子房贤。 功业嗟落日,容华弃徂川。一语已道意,三山期著鞭。 蹉跎人间世,寥落壶中天。独见游物祖,探元穷化先。 何当共携手,相与排冥筌。
276 0 0
李白
郁郁雨相遇,出门草青青。酒酣拔剑舞,慷慨送子行。 驱马涉大河,日暮怀洛京。前登太行路,志士亦未平。 薄游五府都,高步振英声。主人才且贤,重士百金轻。 丝竹促飞觞,夜宴达晨星。娱乐易淹暮,谅在执高情。
308 0 0
韦应物
西塞罗曾言:“我对理想的追求,是以善为历程,美为最终目标的。”而音乐,正是善与美的完美结合。和谐的旋律、变化的节奏,音乐陶冶性情、滋养灵魂;饱满的情感、蕴藏的思想,音乐亦能催生勇气、振奋精神。以音乐之美怡情,进而以音乐之善育人,方能收获尽善尽美之效。 “八音合奏,终和且平。”音乐之美,在于其优美的旋律与律动的节奏。“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曲琵琶,或急或缓,或高亢或低吟,摄人心魄;“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二十三弦之器,却能遍拟万物之音、纵揽天地之声,扣人心弦;“羌管弄晴,菱歌泛夜”,这是江南的婉约软语,如千回百转之淙淙流水,轻吟于心田;“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这是塞北的铿锵曲调,如铺天盖地之滚滚黄沙,响彻于心间。从古时的“宫商角徵羽”,到西方的“哆来咪发唆”,人们对于音律、和弦、节奏等等的要求与体验是具有普适意义的。音乐本身就是一门美的艺术,那些浑然天成的规律是自然赐予世间的礼物,更是人类自身智慧的结晶。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音乐之美,也在于其朗朗上口的歌词与其背后深刻的思想。除了单纯作为一种传递听觉愉悦的工具,音乐亦是创作者们表达自我、寻找共鸣的手段,以特定技巧修饰其表达、强化其主题,才能更易于记诵与传播。是“诗三百”中的重章叠句,以和谐的音韵流传下先民们“在河之洲”的浅唱低吟;是《义勇军进行曲中》“起来!起来!起来!”的反复强化,以简洁而有力的呼喊宣告出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决心;“炮弹要在天空飞多少次,才能被永远禁止”,鲍勃・迪伦在其民谣音乐中发出如诗般的追问……音乐,何尝不是诉说与表达,何尝不似诗词与文章? “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音乐之美,更在于其真切动人的情感与饱满充沛的精神。在命运的考验面前,盲艺人阿炳以《二泉映月》尽倾悲恸之情,亦让后人为其潸然泪下,失聪的音乐家贝多芬以《命运交响曲》尽显不屈意志,亦为后世留下无尽的精神宝库;在历史的风云之中,庄重典雅的礼乐之音在“雅乐治国”的西周盛世中诞生,高亢震撼的《马赛曲》从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中走来;在时代的召唤之下,《我和我的祖国》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凝聚一代代中华儿女的价值认同,《飞天》引人梦回丝路,奏响新时代合作共赢的和平乐章……音乐本是个人的艺术结晶,而其背后的情感与精神能唤起世人共鸣、响应时代需求、折射社会变迁,因而具有了更高远的现实意义与传世价值。 “推开美的晨门,我走进善的领域。”一如孔子在陈绝粮之时仍弦歌不绝,你我亦能让音乐成为寂寞时、困厄时、迷惘时灵魂的伊甸园、心灵的桃花源、精神的助推器。愿你我在优美的乐声中深耕心灵的牧场,在激昂的曲调里拔节精神的高度,由美及善,方为至境。中小学写作指导、写作素材、优秀作文以及有奖活动尽在“作文网”微信公众号
328 0 0
小文
公子三千客,人人愿报恩。应怜抱关者,贫病老夷门。
358 0 0
李华
扶杖起病初,策马力未任。既懒出门去,亦无客来寻。 以此遂成闲,闲步绕园林。天晓烟景澹,树寒鸟雀深。 一酌池上酒,数声竹间吟。寄言东曹长,当知幽独心。
393 0 0
阁雨浮云寒尚轻。商量雪意未全成。莫嫌竹外萧然处,忽有幽香透鼻清。 诗兴逸,酒魂醒。主人留客更多情。不辞满引成痴客,且为梅花醉一觥。
291 0 0
中华文学
圆池类璧水,轻翰染烟华。将军欲定远,见弃不应赊。
331 0 0
春草越吴间,心期旦夕还。酒乡逢客病,诗境遇僧闲。 倚棹冰生浦,登楼雪满山。东风不可待,归鬓坐斑斑。
385 0 0
许浑
元丰初,予以布衣西上,过天长道中。后四十余年,辛丑正月,避贼复游故地。感叹岁月,偶成此词。 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叹事逐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争知向此,征途迢递,伫立尘沙。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道连三楚,天低四野,乔木依前,临路敧斜。重慕想、东陵晦迹,彭泽归来,左右琴书自乐,松菊相依,何况风流鬓未华。多谢故人,亲驰郑驿,时倒融尊,劝此淹留,共过芳时,翻令倦客思家。
368 0 0
周邦彦
玉环扶浅醉,翠袖笼寒,香汗初融。昨夜残妆在,最难胜珠络,都沁铅红。朝云低护深约,蜂蝶不知踪。奈燕子情多,斜飞轻触,泪洒羞容。重逢。记前度,解翦烛调笙,踏月鸣骢。风入人间远,待尘缘洗尽,飞佩凌空。丁宁为我留住,携酒寿东风。便花谱重修,高堂再赋疑梦中。
296 0 0
雄雄天之中,峻极闻维嵩。作镇盛标格,出云为雨风。 瑞时物不疠,顺泽年多丰。加高冠四方,视秩居三公。 明朝虔昭报,颁祀岁严恭。署祝纡御札,诏贤导宸衷。 皇皇三川守,馨德清明躬。肃徒奉兰沐,竟夕玉华东。 星汉耿斋户,松泉寒寿宫。具修谅蠲吉,曙色犹葱曚。 端仪大圭立,兴俛声玲珑。挹瓒椒桂馥,奏金岩壑空。 灵歆若有答,仿佛传祝工。卒事不遑偃,胜奇纷四丛。 朝霞破灵嶂,错落间苍红。动息形似蚁,玄黄气如笼。 奔倾千万状,群岳安比崇。日月襟袖捧,人天道路通。 冥搜必殚竭,跻览忘崎穹。踏翠遍诸刹,趣绵步难终。 浮丘仙袂接,谢公屐齿穷。龙潭应下瞰,九曲当骇容。 龙门计东豁,三台有何踪。金象语奚应,玉人光想融。 瑶浆与石髓,清骨宜遭逢。况是降神处,迹惟申甫同。 周翰已洽论,伊衡亦期功。诚富东山兴,须陟中台庸。 勉促旋騑軨,未可恋云松。散材事即异,期为卜一峰。
264 0 0
相逢未得三回笑,风送离情入剪刀。客路最能销日月, 梦魂空自畏波涛。独眠秋夜琴声急,未拜军城剑色高。 去去缘多山与海,鹤身宁肯为飞劳。
383 0 0
项斯
柳阴庭院占风光,呢喃清昼长。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萍散漫,絮飘飏,轻盈体态狂。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
348 0 0
曾觌
经时苦炎暑,心体但烦倦。白日一何长,清秋不可见。 岁功成者去,天数极则变。潜知寒燠间,迁次如乘传。 火云忽朝敛,金风俄夕扇。枕簟遂清凉,筋骸稍轻健。 因思望月侣,好卜迎秋宴。竟夜无客来,引杯还自劝。
339 0 0
晤语青莲舍,重门闭夕阴。向人寒烛静,带雨夜钟沈。 流水从他事,孤云任此心。不能捐斗粟,终日愧瑶琴。
295 0 0
刘长卿
回车院子未回车,三载疲民咏袴襦。借寇已承英主诏, 乞骸须上老臣书。黄金蜀柳笼朱户,碧玉湘筠映绮疏。 因问满筵诗酒客,锦江何处有鲈鱼。
350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