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351 0 0
佚名
玄人参同契,禅依不二门。静看斜日隙中尘。始觉人间何处、不纷纷。 病笑春先老,闲怜懒是真。百般啼鸟苦撩人。除却提壶此外、不堪闻。
423 0 0
辛弃疾
艳女皆妒色,静女独检踪。任礼耻任妆,嫁德不嫁容。 君子易求聘,小人难自从。此志谁与谅,琴弦幽韵重。
474 0 0
孟郊
先生不折桂,谪去抱何冤。已葬离燕骨,难招入剑魂。 旅坟低却草,稚子哭胜猿。冥寞如搜句,宜邀贺监论。 青旆低寒水,清笳出晓风。鸟为伤贾傅,马立葬滕公。 松柏青山上,城池白日中。一朝今古隔,惟有月明同。
436 0 0
曹松
都门连骑出,东野柳如丝。秦苑看山处,王孙逐草时。 欢游难再得,衰老是前期。林静莺啼远,春深日过迟。 落花今夕思,秉烛古人诗。对酒当为乐,双杯未可辞。
384 0 0
中华文学
远山含紫氛,春野霭云暮。值此归时月,留连西涧渡。 谬当文墨会,得与群英遇。赏逐乱流翻,心将清景悟。 行车俨未转,芳草空盈步。已举候亭火,犹爱村原树。 还当守故扃,怅恨秉幽素。
356 0 0
韦应物
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烟轻虢国颦歌黛, 露重长门敛泪衿。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 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589 0 0
兴庆宫池整月开。□□□□缕金鞋。后庭芳草绿缘阶。 祓禊归□杨柳陌,□□□落凤凰钗。细风抛絮入人怀。
416 0 0
贺铸
春色难留,酒杯常浅。把旧恨、新愁相间。五更风,千里梦,看飞红几片。这般庭院。 几许风流,几般娇懒。问相见、何如不见。燕飞忙,莺语乱。恨重帘不卷。翠屏平远。
352 0 0
桐江秋信早,忆在故山时。静夜风鸣磬,无人竹扫墀。 猿来触净水,鸟下啄寒梨。可即关吾事,归心自有期。
448 0 0
皎然
朔风吹雨,送凄凉天气,垂垂欲雪。万里南荒云雾满,弱水蓬莱相接。冻合龙冈,寒侵铜柱,碧海冰澌结。凭高一笑,问君何处炎热。 家在楚尾吴头,归期犹未,对此惊时节。忆得年时貂帽暖,铁马千群观猎。狐兔成车,笙歌震地,归踏层城月。持杯且醉,不须北望凄切。
378 0 0
张孝祥
黄金骄石崇,与晋争国力。更欲住人间,一日买不得。 行为忠信主,身是文章宅。四者俱不闻,空传堕楼客。
471 0 0
于濆
窗开青琐见瑶台,冷拂星辰逼上台。丹凤诏成中使取, 白龙香近圣君来。欲言温署三缄口,闲赋宫词八斗才。 莫拟吟云避荣贵,庙堂玉铉待盐梅。
460 0 0
徐夤
鬼门关,十人去,九不还。
373 0 0
先生尝已佩真形,绀发朱颜骨气清。道秘未传鸿宝术, 院深时听步虚声。辽东几度悲城郭,吴市终应变姓名。 三十六天皆有籍,他年何处问归程。
454 0 0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宝篆烟销龙凤,画屏云锁潇湘。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488 0 0
秦观
汉郡三十六,郁林东南遥。人伦选清臣,天外颁诏条。 桂水步秋浪,火山凌雾朝。分圻辨风物,入境闻讴谣。 莎岸见长亭,烟林隔丽谯。日落舟益驶,川平旗自飘。 珠浦远明灭,金沙晴动摇。一吟道中作,离思悬层霄。
412 0 0
刘禹锡
月照玉楼春漏促,飒飒风摇庭砌竹。梦惊鸳被觉来时, 何处管弦声断续¤ 惆怅少年游冶去,枕上两蛾攒细绿。晓莺帘外语花枝, 背帐犹残红蜡烛。 柳映玉楼春日晚,雨细风轻烟草软。画堂鹦鹉语雕笼, 金粉小屏犹半掩¤ 香灭绣帏人寂寂,倚槛无言愁思远。恨郎何处纵疏狂, 长使含啼眉不展。 月皎露华窗影细,风送菊香黏绣袂。博山炉冷水沉微, 惆怅金闺终日闭¤ 懒展罗衾垂玉箸,羞对菱花篸宝髻。良宵好事枉教休, 无计那他狂耍婿。 拂水双飞来去燕,曲槛小屏山六扇。春愁凝思结眉心, 绿绮懒调红锦荐¤ 话别情多声欲战,玉箸痕留红粉面。镇长独立到黄昏, 却怕良宵频梦见。
464 0 0
顾夐
巧节已成昨梦,今宵重倒芳尊。主宾和气敌春温。雄辩高谈衮衮。 剩把烛花高照,频教舞袖轻翻。笛声幽咽鼓声喧。却恨更筹苦短。
380 0 0
郭应祥
饮酒经何代,休粮度此生。迹应常自浼,颠亦强为名。 道若千钧重,身如一羽轻。毫厘分象纬,袒跣揖公卿。 狗窦号光逸,渔阳裸祢衡。笑雷冬蛰震,岩电夜珠明。 月魄侵簪冷,江光逼屐清。半酣思救世,一手拟扶倾。 击地嗟衰俗,看天贮不平。自缘怀气义,可是计烹亨。 议论通三教,年颜称五更。老狂人不厌,密行鬼应惊。 未识心相许,开襟语便诚。伊余常仗义,愿拜十年兄。
433 0 0
韩偓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